身份在语言学习中重要性[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份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探析
身份,英语为“identity”,这一概念起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指的是主体同化、吸收其他人或事,以构建自身人格的过程(王亚鹏,2002)。

身份认同一方面表现为对自身所在集体的肯定、支持、归属感等,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对其他群体特别是竞争对象的否定、反对、批评等。

身份认同可以分为个体认同、集体认同、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个体认同是个体与特定文化的认同,集体认同是文化主体在两个不同文化群体或亚文化之间进行抉择,自我认同强调自我的心理和身体体验,以自我为核心,社会认同强调人的社会属性。

人们对身份认同的感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内容。

启蒙主义者认为,身份是个体由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的积累形成的。

浪漫主义强调以理智和情感为基础的自我完善和实现;受心理学理论的影响,自我被看做是个体内在主观性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体现;后现代主义者把身份看做是过度社会化的自我。

benwell(2006:18-23)认为,作为“自我投射”,身份经历了启蒙自我、浪漫主义的自我、心理动力的自我和后现代自我四个阶段。

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关于身份的思想,一是生物决定主义,二是社会结构主义,三是本质主义,四是后结构主义。

生物决定主义和社会结构主义属于身份理论中的本质主义,本质主义认为人们可以清楚地划分群体,群体成员具有相同性。

后结构主义对本质主义提出的生物或环境决定了个体身份提出质疑。

结构主义强调结构是稳定的、可辨识的;后
结构主义的建构主义则强调变动性和流动性,语言意思的不确定性,个体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后结构主义超越了结构主义,它努力从多个角度探讨世界的细微差异和复杂结构。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身份”表现出多重性和流动性。

在后结构主义思想指导下,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身份”展开研究,巴赫金提出了声音论和多声论,他认为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有“声音”,语言的使用反映了语言者特定的意图、兴趣、价值观,声音也用来指人们的生活经历。

多声指的是所有的语言使用都包括了别人的声音。

巴赫金(1981:293-294)说:“词语并不是存在于中立的非人参与的语言之中,而是存在于人们所处的具体语境,表达人们的意图。

”在此基础上,巴赫金还强调“互文性”,即在与他人的对话过程中,多种意识形态会发生冲突。

人们不能直接知道“我是谁”,只有通过环境的声音才认识了自我。

在巴赫金理论的影响下,人们从“声音”“互文性”的角度对身份展开了研究。

weedon 是从后现代主义角度对“身份”问题展开研究的奠基者。

她提出“主观性”,即个体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理解(weedon,1997:32)。

她认为“主观性具有不稳定、矛盾、变化的特点,人们在思考和说话时都在话语中不断地构建主观性”。

主观性就是人们构建的身份,主观性把身份、话语、意识形态联系在了一起。

要对身份作出严格的定义是很难的,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身份是语篇,是个体的活动话语,身份是个体在社会情境中,所想所感所经历的故事。

身份是个体以及他人对自己的定
位,是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不断变化的定位。

根据身份与语言的关系,研究者把身份分为了第一语言身份和第二语言身份。

block(2007:40)认为:“语言身份是个体的自我意识与交际方式之间存在的一种假定的、标志性的关系。

交际方式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还可以是一种社会方言。

”语言与交际之间的关系以语言技能、语言隶属、语言遗产等三种方式体现出来。

语言技能与语言熟练程度相关。

语言隶属是指人们对待语言的态度以及情感上对语言的依附程度。

语言遗产是指从父母学会的语言。

当代社会要求人们掌握三种语言即本民族方言、国家通用语言和世界语言,所以人们拥有多重语言身份。

在拥有多重语言身份的同时,人们也获得了不同的文化身份,因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表述了语言。

schumann(1978:29)认为“文化适应是学习者从社会心理角度与目标语社团成员相结合。

任何一个语言学习者都处在一个与目标语社团成员在社交和心理上感到疏远到与目标与社团成员在社交和心理上感到非常亲近的连续体上”。

学习者只有接受了目标语所负载的文化,他才习得了第二语言,同时拥有了新的语言身份和文化身份。

关于双重身份的民族认同,主要有两种理论假设——线性两极模型和二维模型(张庆林:2007)。

线性两极模型认为,对一种身份认同过强必定会削弱对另一种身份的认同,而二维模型则强调两种身份的认同是互相独立的。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现,语言学习者会有意无意地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新的文化身份,即语
言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移入”现象。

“文化移入”是指语言学习者逐渐适应一种目标文化的过程(merill:1986)。

语言的中立性是不存在的,每一个语言学习者都不同程度对与学习的语言相关的文化有认同感。

在外语学习中获得新的文化身份可能会对本土文化身份造成影响。

高一虹借鉴人本主义思想提出了“生产性双语现象”,即母语和目的语的掌握、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理解都得以增强,学习者的认知、情感、行为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高一虹:2003)。

刘永厚等则概括了三种变化,即适应新的文化后,仍有较强的民族身份认同;受到新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冲击后,对新的文化越来越认同,对本民族文化越来越淡薄;还有一种就是逐渐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身份,完全融入到新的文化中(刘永厚:2004)。

在后现代社会,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性增大,人们的身份也呈现出多样性和流动性。

身份是自我定位和他人对自我的定位,这一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思考的内容,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说的每一句话语都在不同的层面构建者我们的身份。

身份不仅是一种社会分类,也是集体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是健康的个人心理所需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对于自己的定义来构建自己的身份。

在身份形成的复杂过程中,语言行为是一种外在的可以被观察到的行为,个人通过遵守语言行为模式使自己成为自己所希望归属的群体中的一员,表现在语言行为上,个人会有目的地实现语码转换、语体的转换甚至语言系统的转换。

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在家里他们会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与家人、亲戚朋友和邻居交
流,因为他们希望自己归属于自己的民族,从而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在多民族的大学里,他们会用普通话与同学们交流,是希望自己在以汉族为主的大环境中,希望自己归属于中国人这一群体。

而与英美人士交谈时,他们则会使用学习到的英语,是因为他们希望与目标语社团成员之间没有语言的障碍,从而在语言上获得归属感。

身份研究对于跨越多种语言、多种文化的个体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外语教育无可否认会对中国当代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学生在学习异域文化时,会逐渐获得一种新的语言文化身份,从而会对原有的民族身份认同产生一些影响,而这个影响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作用还需要广大的外语教育工作者做大量的跟踪调查研究,对学生的身份认同变化过程以及这个过程变化的作用因素,都要进行全面的思考研究。

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育问题研究者也要学会转变思路,从传统的结构模式转变到后现代主义的结构模式,全面系统地观察分析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身份问题。

对于跨越多种文化和语言的人来说,他们应该让自己的这种多重身份认同成为优势,而不是形成了认同危机,在全球化语境下,使自己具备三种身份认同能力,即文化认同能力、民族认同能力、全球认同能力,只有这样,语言学习者才能掌控自如地穿梭于不同的语言文化当中,从而推进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j].心理学进展,2002(1).
[2]benwell, elizabeth stokoe. discourse and identit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3]bakhtin.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1.
[4]weedon c. 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 oxford: blackwell.1997.
[5]block, d. second language identity. london\new york:continuum. 2007.
[6]schumann, j. h. the acculturation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gingras(e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rlington, va: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1978.
[7]张庆林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内隐维度的调
查[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8]merill.1986.
[9]高一虹.英语学习与自我认同变化——对大学本科生的定量
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2).
[10]刘永厚.语言、文化以及中国的“英语热”之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本论文为201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少数民族跨文化外语教育与民族认同关系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王静(1980- ),女,湖北荆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
(责编张亚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