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形象题”配套检测(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分)
骂村
孙功俊
桂枝以前在村子里从不骂人,但自从那年她男人喝醉酒意外掉进池塘身亡后,她就逐渐开始像村里其他女人一样,不时在村子里骂人了。

她家的鸡到别人家下了蛋,人家没有归还给她,她骂一次;别人家的牛吃了她家地里的庄稼,她骂一次;自家菜园里的菜被人偷了,她骂一次……
村里人用怀疑的口气问:“她这是怎么了,也开始骂村了?”
“男人死了,把她弄成神经病了吧。

”有人这样说。

村里人的议论阻止不了桂枝骂村,反而让她变本加厉,骂得更疯狂了。

这天一大早,桂枝又站在自家门口骂开了。

可是谁也想不到,桂枝竟然连自己的女儿也骂了——
“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你这个不知好歹的死丫头,我白养你这么大了,你现在不想念书要出去打工,你妈还有什么盼头,不如死了。

”桂枝一边哭着一边拿根绳子往树上挂,“我死了就算了,省得为你操心了。

”女儿死死拉着桂枝的手不放,在一旁痛哭着。

村里人闻讯后,陆陆续续地赶了过来。

“你今天不表个态,我是活不下去了,我活够了。

”桂枝抓着绳子不放,冲着女儿说。

“你快表态,不然你妈没了,你以后怎么办?”村里人都催着她女儿。

“妈,我答应你,我不去打工了,好好上学。

”女儿已泣不成声,终于答应了。

桂枝没有死,但她活得很苦很难,没日没夜的劳作让她日渐憔悴。

她的干劲和坚韧,让村里有的人开始同情她了。

最突出的要算光棍王老三。

王老三和桂枝一样大,比桂枝死去的男人小两岁,所以王老三管桂枝叫嫂子。

在一个村子里住着,不管姓什么,都按岁数大小来叫,这是乡下的一种习俗。

自从她男人死后,王老三没少帮过桂枝,桂枝心里感激,但她嘴上从不示弱,更不会让王老三占半点便宜。

王老三白天给她耕地耙田,晚上来敲她家的门,她就在屋里骂:“你帮我做一次活,我给你做了一双鞋;你帮我一季忙,我给你织了一件毛衣。

我不欠你什么。


王老三悻悻地离去了,但村里人都在背后不咸不淡地议论。

桂枝听到了风言风语就跑到村口,开始了她的骂村,她把村里那些嚼舌头的男人女人骂了个遍,唯独没骂王老三。

村里人议论纷纷,却只能忍气吞声,因为他们找不到桂枝的什么把柄。

大家都有些怕她骂村,要是谁敢出头承认,她就会骂他家祖宗十八代。

一晃十年过去了,桂枝的女儿顺利地考上了大学,也顺利地念完了大学,已在上海工作。

女儿有出息了,桂枝很高兴。

让她更高兴的是王老三要同她结婚,五十大几快六十的人了,女儿不用操心了,自己也该给王老三一个暖被窝了。

要不是他的帮忙,这么多年自己怎么能熬过来,王老三付出了太多。

桂枝在心里仔细想着,想着想着就禁不住潸然泪下。

桂枝在心里决定了,就像当年反对女儿辍学一样坚定:“谁要是在背后说我,我就骂死他全家。


她把王老三叫来,说“把手机给我用一下,给女儿打个电话”。

在电话里,桂枝大声告诉女儿:“我要和你王三叔结婚,你今年春节回来帮我们把这事办了。


但女儿却在电话里生气地说:“妈你怎么了,大半辈子你都熬过来了,现在都老了,还结什么婚,也不怕人家笑话!”
桂枝挂了电话,气愤地骂道:“这死丫头,没良心!”眼泪一下子流出来。

她转过身,突然骂起了王老三。

王老三心里有些失落,他知道桂枝是心里憋屈才骂他。

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劝说道:“老嫂子,你别急,得让孩子有个思想准备,慢慢来。


桂枝说:“我们都一把年纪的人了,还有多少日子谁都说不准,不然我对不住你啊!”王老三说:“孩子现在又不在身边,你想骂,就骂我吧!我们要想办法好好地多活几年才是啊!”
桂枝一下扑到王老三的怀里,抽搐着哭了起来。

她想再去骂村,可是骂给谁听呢?
[摘编自2016年第8期《小小说月刊(下半月)》,有删改] 1.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
答:
解析:小说中段落的作用需要从内容、结构、主题、人物、环境、手法以及效果等几方面去考虑。

该题问的是开头段的作用,我们需要从内容和段落位置安排对全文的作用展开分析。

因为本文一开头就交代女主人公性格的转变以及“骂村”现象在当地的普遍性(“像村里其他女人一样”),所以答题时需要围绕这几方面去思考。

参考答案:①点明桂枝开始骂村(性格突变)的原因。

②通过对比,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③暗示妇女骂村为当地普遍现象,为情节展开设置了特定的环境(为下文作铺垫)。

★2.概括形象特点阅读全文,概括桂枝的性格特点。

(5分)
答: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需要从文本中找出描写人物外貌、言行、心理等的相关语句,还有一些侧面描写,尤其是他人的评价等,再从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从桂枝以死相逼,不怕生活的艰苦,坚持让女儿念书可以看出她的智慧;从桂枝骂人的语言可以看出她的泼辣;从桂枝没日没夜地劳作可以看出她的勤劳;从桂枝对待王老三的态度可以看出她的自爱、重情等。

本题的题干是“概括桂枝的性格特点”,并未要求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所以简要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①智慧、坚韧。

②泼辣、干练。

③善良、勤劳。

④自爱、重情。

3.赏析文末画线的句子。

(5分)
答:
解析:赏析语言类的题目,一般先要从手法上去考虑,再分析手法在文本中的具体运用,最后分析取得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比如突出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等。

本题要赏析的句子位置特殊,处在文本的结尾处,所以必须结合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来分析。

而结尾的作用,一般有照应开头,收束全文,升华主题、深化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等。

“她想”表明了这是桂枝的心理活动,“可是骂给谁听呢”表明她找不到宣泄的对象,也从侧面表现了村里人之前对她的理解和同情。

同时,这一句是个反问句,也
可以引发读者思考。

参考答案:①心理描写,表现了桂枝无处宣泄苦闷的无奈。

②照应开头,侧面表现村里人对桂枝的同情和宽容。

③反问,引发读者深思。

★4.分析形象作用联系全文,探究桂枝女儿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

(6分)
答: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先概括出桂枝女儿的形象特点,她能想着去打工,说明她体恤母亲的艰辛;她能考上大学,说明她积极上进;她反对母亲再婚,说明她的思想陈旧。

再由此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她的形象的社会意义。

参考答案:①女儿懂事、上进,侧面映衬了桂枝的表率作用。

②女儿接受了高等教育却还反对母亲再婚,揭示了消除封建思想影响任务的艰巨性。

③呼吁社会理解、尊重老年人的婚姻选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20分)
老妇与猫
[英国]多丽丝·莱辛
①她叫赫蒂,是与二十世纪同时诞生的。

②她们全家很不舒服地挤在伦敦当局盖的一座便宜公寓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个严冬,她丈夫得肺炎病逝。

她丈夫死时不过中年,现在她的四个子女都已是中年人了,只有一个女儿给她寄圣诞卡。

此外,她在他们眼里并不存在。

因为他们都是些体面的人,有家有业。

他们总算是提起她的时候,就说她有几分古怪。

她的儿女们生怕她的吉卜赛血统会以比老往火车站跑还要糟糕的方式表现出来。

③在她丈夫去世、儿女们陆续结婚离家以后,市政当局便让她搬到同一公寓里的一个小套间去住。

她放弃了体面的职业,把对火车和旅行者的热爱也抛到脑后。

她房间里总是堆满了鲜艳的旧衣裳,一件样子惹她喜欢而舍不得卖掉的连衣裙啦,一条条串珠形的花边啦,旧皮毛啦,饰带啦,等等。

④当有一天她看见一只小猫在一个肮脏的角落里发抖时,就把它抱回家中。

它是只杂色猫,比起那些毛色柔和、体态优美的良种猫来,可以说是等而下之了。

但是它很有自立精神,当它吃腻了罐头猫食或赫蒂喂它的面包的时候,便自己去捉鸽子吃。

她对着猫诉说:“你这个讨人嫌的老畜生,你这只老脏猫,谁也不要你,是吧,蒂贝,谁也不要你。

你只不过是只没主的野猫,一只偷嘴的老猫,嗨,蒂贝,蒂贝,蒂贝。


⑤楼里面到处都是猫,市政当局终于派了个官员来,说要坚决执行有关饲养动物的规定,赫蒂也和别人一样得把猫杀掉。

就这样,她离开了住了三十年,几乎占去她生命一半时间的那条街。

她又一次在一间屋子里安下了家。

她又开始做起买卖来,那个小房间很快就像她以前住的那间一样,摊满了五颜六色的不同质地的衣物和装饰衣服的金属小圆片。

她的买卖不错。

⑥选举在即,这条街上穷人无家可归的状况成了人们注意的中心,成了整个地区,甚至是整个城市的象征。

街的一半是改建过的精美雅致的住宅,里面都是大把花钱的人,而另一半则是快要完蛋的房子,住着像赫蒂这样的人。

分配住房的官员来作最后的安排。

她和那所房子里的其余四个老太太应该搬到北郊市政当局办的一所养老院里去。

“你不能把猫带去。

”他机械地说道。

⑦这时的蒂贝看上去像在雨水和泥泞中缠结成一团的旧毛线,由于在一场恶斗中撕裂了一条肌肉,它的一只眼睛永远半闭着。

腹部一侧有一片地方一根毛也没有,上面有块厚厚的伤疤。

她想好了主意,她和蒂贝一起蜷缩着,坐在离原来住的那所房子两个门远的一所空房子的门廊里过了几夜。

⑧天气变得很冷,圣诞节来了又去了。

她看见施工人员的卡车停在了楼外,两个人往下卸他们的工具。

到了第二天,赫蒂和她的猫、她那堆满衣服的童车以及她的两条毯子早已无影无踪了。

大约两英里以外,耸立着三幢大空房子。

在一个寒冷阴暗的黄昏,她就在这个角落里安下了家。

⑨在童车上堆着的大堆衣物下,窝了一路的蒂贝跳下车来,蹿出房间,消失在荒草堆里,捕捉野物充当晚饭去了。

它吃饱后高高兴兴地回来了,看来还挺愿意被赫蒂用硬邦邦的瘦骨嶙峋的老胳膊抱在怀里。

她感到心里很乱,提不起精神来,不过她认为这是因为在春天到来之前她还面临着一段漫长的冬天的缘故。

其实她是病了。

⑩这时赫蒂已不再去想自己是个病人、生病的程度和生命的危险——不去想她活下去的渺茫希望。

头一天她脑子还挺清楚,但是今天她的思想是模糊不清的,她高声地说话,大声笑着。

她甚至还匆匆忙忙地爬起来过一次,在破衣服堆里翻找一张四年前她那个好女儿寄给她的旧圣诞卡。

她声音严厉而刺耳地向四个子女说,她现在老了,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房间。

“我是你们的好妈妈,”她当着看不见的证人——老邻居、社会福利人员和一个医生的面对他们大声喊道,“我从来没让你们缺过任何东西,从来没有!你们小时候我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你们!你们可以随便问任何一个人,问呀!问他们呀!”
⑪蒂贝蹲伏着望着她。

它已经陪着老妇人度过三个夜晚了。

她的头垂在胸前,密密的白发从大红色的毛线帽子下露了出来,遮住了那张由于充血而带上了具有欺骗性红晕的脸——这是冻昏过去以后的充血。

她还没有断气,但是当晚就死了。

⑫至于那只猫,后来被一位官员捉走了。

他们给它打了一针,正如他们说的那样,“让它去安睡了”。

(有删改) ★5.形象特点简要概括小说中“老妇人”的形象特点。

(4分)
答: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要从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和心理诸方面入手,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直接的议论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对其评价性的语句。

如她对待猫的态度,“当有一天她看见一只小猫在一个肮脏的角落里发抖时,就把它抱回家中”,这表现出老妇人的善良;如她一次次地搬家,“她又一次在一间屋子里安下了家。

她又开始做起买卖来……她的买卖不错”,这表现出她的顽强、能干;如老妇人老往火车站跑、不愿意住进养老院、带着她的猫到处搬家,表现出独立的特点;如她对待自己的子女,“我从来没让你们缺过任何东西,从来没有!你们小时候我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你们”,这表现出老妇人对子女的爱。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概括出答案。

参考答案:善良,顽强、能干,独立,爱(体谅)子女。

★6.形象特点文中画线句表达了老妇人赫蒂怎样的心理?(4分)
答:
解析:画线句在第⑩段,是老妇人的自言自语,属于语言描写。

前文说“她现在老了,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房间”,表现了老妇人老了却得不到孩子的照顾。

画线句流露出对爱孩子却得不到回报的不解、委屈,还有抱怨。

考生应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把握人物的心理。

参考答案:对爱孩子却得不到回报的不解、委屈、抱怨。

★7.形象作用小说花了许多笔墨写“猫”,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6分)
答:
解析:次要人物(物象)的作用,一般可从对主要人物的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考虑。

老妇人不断地搬家,是为了猫,猫的存在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这是一只无依无靠的猫,谁也不要它,这与老妇人有相似之处,猫与老妇人相依为命,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而猫的悲剧更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参考答案:猫是老妇人不断搬家的原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猫与老妇人有相似之处,二者相依为命,将二者对举来写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8.结合全文,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6分)
答:
解析:小说阅读中探究语段的表达效果,一般可以从情节结构、对主要人物形象的烘托、对文章主旨的凸显、语言的感染力等几个角度分析作答。

上文交代了老妇人的结局,最后一段交代了猫的最终结局,让小说的情节更为完整,照应文章的标题“老妇与猫”;猫最终也没有逃脱“安睡”这一命运,猫的悲剧对老妇人的悲惨命运起到烘托的作用;无论是老妇人,还是猫,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生活中备受冷遇,而猫的最终结局更加说明了社会的冷漠无情,这一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以及对冷漠无情的社会的讽刺与批判;作者虽有讽刺和批判,但语言还是冷静克制的,克制的语言中蕴含着强烈的情感。

参考答案:补充交代猫的最终结局,使小说情节完整;借猫的悲剧,烘托了老妇人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社会冷漠无情的讽刺与批判;叙述语言冷静、克制,蕴含了强烈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