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1)用"课程标准"一词代替"教学大纲"是考虑理论背景的转型,教师的理解与接受,改革的传播与推广。

(2)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经过某一段时间之后,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3)课程标准是国家或地方制定共同的、统一的最低的要求。

二、课程结构调整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变化(包括开设技术课程)。

三、课程管理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

四、教材管理制度的改革
实行国家基本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改革,鼓励有关机构、出版社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教材,建立教材编写的核准制度(现在初中教材已经实现了多样化)。

五、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应与基础课程改革相衔接。

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校招生考试的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六、高中物理课程结构
1.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占2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为选修模块。

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可获4学分,接着必须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以便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

在获得6
个必修学分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潜力以及今后的职业需求继续学习若干选修模块。

三个选修系列物理课程面向的对象:
选修(1):面向具有人文和艺术倾向的学生(文科)
选修(2):面向具有工科、财经和体育能力的学生
选修(3):面向具有理科能力倾向的学生
2.选修制度与面向全体学生理念的实现
(1)学生的个性差异
人的特长与发展潜能具有多样性(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
(2)学生的自主选择、自我规划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接近成熟的程度,学生应该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规划自己的人生。

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一)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
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理念之(二)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理念之(三)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理念之(四)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理念之(五)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通过评价还应促进教师的提高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等。

科学探究
在本次物理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即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一、什么是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原指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的科学规律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都将科学探究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之中,使其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

因此,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堂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科学探究理念提出的国际背景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已成为国际物理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自主性、社会性、情境性,由此生发出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

建构式的物理教育更加强调的是探究问题,而不仅是了解问题的答案;是批判性思维,而不仅是记忆;是在情景中理解,而不仅是获得些许信息;是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互动和分享思想和信息,而不是无益的竞争。

传统的培养目标更多地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倾向于知识的灌输。

由于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必然导致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曾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人才,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侧重于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方面的培养,致使学生对物理望而生畏,丧失信心和热情,并且这将影响其终身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人们已经认识到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积极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希望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

在这一变革中,不少国家都非常重视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研究报告认为物理教学应该:培养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强调理解的质,而不是强调信息的量;在不同的情况下以不同的方式传授概念;让学生将某些科学上的想法公之于众,与他人共同工作;培养学生对证据、逻辑和科学见解提出疑问的习惯;让学生懂得社会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也应该知道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冲击。

在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1996)制定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详细阐明了科学教育中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性及其主要组成部分:"让各个学段所有年级的学生都有机会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其进行探究性思维和探究性活动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制定调查研究计划并付诸实施、利用有关工具和技术收集数据、批判性并有逻辑地思考解释证据、分析交流其他解释方法以及科学论点等。

"
又如,英国开设科学课程非常强调科学探究。

课程设置原则中多数与科学探究有关,例如:(1)教师与学生应该互相交流,提出问题,教师应该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并注重解决问题方法的传授;(2)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应通过多种途径逐步发展,学生学习科学,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有类似之处;(3)进行观察、提出假设、设计探索方案都应围绕某内容进行,学生的探索技能取决于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范围;(4)学生应逐步发展处理信息的能力,相互交流对学生学习起着重要作用;(5)学生的科学态度对学习科技知识是很重要的。

学生的好奇心、尊重事实、承认不确定性、批判地思考、创造性、持久性、与人合作等都是很重要的。

再如,在韩国的科学教育标准中,从小学、初中的科学到高中的物理等皆强调科学探究。

初中科学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为知识,另一部分为探究活动。

三、如何理解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有两层含义,我们应认识到: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科学探究,教师帮助所有学生理解科学是一种人类努力探究的事业,并帮助他们获得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并且,也有助于那些选择从事科学事业的学生获得成功。

理解物理课堂中的探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的探究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本质上是相同的。

科学家的探究包括通过观察、收集信息、总结分析所收集到的信息而对周围世界加以思考,开发并使用一些工具来观测和分析信息,建立模型,提出假说并给以解释,交流自己的假说、思想和观念等等,从而形成方法、规则、标准和知识等。

学生的探究学习同样也经历了以上科学家探究的历程。

两者之间只有程度的不同,而在过程本质上是相同的。

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学生的探究活动都是探究与学科知识相互结合融为一体的。

他们通过对自然世界的观察与研究,建立起新的理解从而深化了自身的科学知识。

(2)课堂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方面,教师严格设计的课堂探究能够引导学生获取人类已有的知识成果;另一方面,课堂探究还可以使学生自由探究一些没有得到解释的现象。

课堂探究到底采取哪种形式,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目标。

由于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因此,严格设计的探究和更加开放性的探究在物理课堂中都有用武之地。

(3)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多方面的。

学生的探究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弄清什么是人们已知的东西、设计调研方案、根据实
验证据检验假设、运用各种手段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给出解释和预测、把结果公布出来。

(4)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仅锻炼探究能力,而且应理解科学探究本身。

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对探究本身的理解将有助于学生从事科学探究,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其课堂探究的基本特征是:
(1)学生围绕具有科学性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2)学生要优先考虑证据,证据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具有科学导向性的问题,并对提出的解释予以评价;
(3)学生要从证据中提炼出解释,对具有科学导向性的问题做出回答;
(4)学生通过比较其他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提出的解释;
(5)学生要交流和评价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但探究式教学本身没有固定、刻板的模式,我们应在领会探究教学实质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设计合理可行的探究式教学。

高效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应该表现为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的引导和帮助下自觉、主动、自信地进行创造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知识获得、积累与能力的发展始终应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五.科学探究过程包括以下要素: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