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庄子漫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与庄子漫谈
*导读:老子与庄子都是大思想家,一晚上单讲任何一位都
完全可以,就象前不久有一讲漫谈孔子,我们也可以单讲老子。
但是
老子与庄子都是大思想家,一晚上单讲任何一位都完全可以,就象前不久有一讲漫谈孔子,我们也可以单讲老子。
但是把老子和庄子合起来讲有一个特别的理由,因为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老庄是不可分的,没有庄子,老子的影响就会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后来的道家文化就会是另一个样子。
当然,单讲庄子也不好,因为原创性的想法是老子提出来的。
所以今天我们把这两位古代哲人合在一起讲。
先讲老子。
老子生活在公元前 6 世纪,略早于孔子。
孔子
的生卒年大致是公元前 551 年到479 年,老子比他早一些,《史记》里说到过孔子在西周向老子问礼,那好象是向前辈请教的意思,所以老子大体上是公元前6 世纪的人。
公元前6 世纪,在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出了两个大人物,老子与孔子,他们的出现,标志着新的思想纪元。
公元前 6 世纪很特别,同样在这个
世纪,印度出现了佛祖,就是释迦牟尼;希腊出现了泰利斯、毕
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这些哲人,泰利斯稍早一些,这些人开创了古希腊哲学传统;犹太出现了先知运动,这个运动的最终结果就是出现了耶稣;古代波斯出现了琐罗亚斯德,他是拜火教的创始人。
所以公元前6 世纪很有意思,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有一
个重要地位。
本世纪有一位德国哲学家叫雅斯贝尔斯,他提出来公元前 6 世纪(包括前后的几个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直到今天。
轴心时代这个概念现在在西方学术界很流行,西方学者喜欢搞轴心时代的比较文化研究。
他们讲到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时,就喜欢讲老子和孔子,有时候是两个人一起提到,有时候只讲老子。
在我的印象中,西方学者对老子的兴趣比对孔子的兴趣要更大一些。
老子这个人和他写的这本书都有点神秘。
我说他是公元前 6 世纪的人,实际上有关他的生平我们现在知道的很少。
《史记》
里面关于老子有一个传,讲得很简单。
这个传是这么说的:老子是楚国苦县人,这个地方在现在的河南,姓李名耳,他后来做了周的史官,叫守藏室之史。
老子在做史官的时候,纵观天下大势,觉得天下事已无可挽救,政治上无可挽救,于是决定归隐。
在归隐的路上经过函谷关,守关的官员知道这是一个大哲,这个大哲从此就要消失了,就请他把他的想法写下来,于是老子就为这个
守关的人写下了道德之意五千言。
这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个守关的人,我们现在连《道德经》也看不到。
老子写完《道德经》以后,就从此消失了,世人再也没有关于他的消息。
《史记》中这个老子的传,后来学者争议很大,有人觉得不太可靠。
我们知道司马迁是伟大的历史学家,他所记述的历史基本上是可信的。
但《史记》中也有一些古史记载与史实有出入,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特别是老子这个传,司马迁自己说的就有点含糊。
在写完这个传以后,司马迁又说到另外两个人,一个是楚国人老莱子,也曾经著书谈道,还有一个是孔子死后一百多年,有一位周太史儋曾见过秦献公。
司马迁说,也可能这两个人是老子,也就是说写下《道德经》的那个人。
然后司马迁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世莫知其然否,就是说,关于老子的传说已经是搞不清楚了。
司马迁写史书的时候是非常谨慎的,他用很长时间收集史料,凡在文献档案里有弄不清楚的地方他就实地考察,如老子、屈原、刘邦、韩信等,他都到他们的故乡去实地考察当地的故老,书面的资料加故老的传闻他都弄得很清楚。
就我的印象,只有老子他才讲过世莫知其然否这样的话,别人他有时写得很简单。
如墨子他就只说过一句话,墨子是什么时候人,但也没有说有三个墨子。
司马迁说有三个老子,可见到了汉初关于老子的传说已经带有一点神秘色彩了。
到了近现代,五四以后,很多学者就这个问题产生了争论。
由梁启超牵头提出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实际上古代老聃这个人与我们今天看到《老子》这本书的作者实际上是
两个人。
我们现在看到的《老子》他认为出得很晚,他估计是在战国后期。
他的这个说法影响很大,顾颉刚等很多学者也附和赞同。
他们认为《老子》这本书出得很晚,理由就是《老子》这里边有的话,春秋时候的人说不出来,还有其他一些理由。
只有少数人坚持传统的说法,象胡适。
三、四十年代压倒一切的说法,就是老子不是道家的创始人,即《老子》这本书不是道家的第一部文献。
七十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考古有重大发现,挖出了女尸、玉衣和帛书。
帛书就是西汉初年写在绢帛上的文献。
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解读出第一批,其中有汉初人抄的《老子》两种,现在叫做帛书甲本和乙本。
那么根据帛书甲本和乙本就把老子是汉代人的这种说法推翻了。
帛书里还有一些其他的道家文献,根据综合研究,多数学者又重新回到当初原始的观点,即《老子》这本书是道家的第一部文献。
司马迁写的第一个人就是这本书的作者。
现在就是这个情况,将来除非有新的考古发现,现在大家认为情况就是这样子的。
先秦诸子中有很多如孔子、墨子等,他们的生卒年我们也搞不清楚,但没有哪一个象老子这么模糊。
老子这个人比较神秘,他的书也特别神秘。
这本书在中国的思想文化史上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他提出一个自然之道,道这个概念影响特别大。
但是道到底是什么?五千言里所述非常难读懂。
如果没有道家后来的文献,象《管子》、《庄子》、《淮南子》,我们甚
至没有办法来理解老子这个道的概念究竟是什么。
就我个人,我觉得我是读了后来的道家文献,包括魏晋时候的文献,回过头
来看老子,才模模糊糊看懂老子的道究竟是什么。
因为他所讲的东西对后来的人思想发生了实际的影响,并且形成了第二批的思想产品。
对同学们而言,五千字并不是很长,但若是你自己读,可能搞不懂他讲的究竟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