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爱玲的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张爱玲的散文
当谈到中国现代作家的时候,不得不谈的就是张爱玲;当说到中国现代文学的时候,不得不说的就是张爱玲的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传奇”。出身是传奇的,个性是传奇的,才华是传奇的,感情也是传奇的……,纵观中国现代文学史,在现代女作家当中,有以机智聪慧见长者,有以抒发情感著称者,但是能将才与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进入又保持超脱的,除张爱玲之外再无他者。可以说张爱玲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进人心里。
比之于小说,写散文是张爱玲偶尔为之的事情,其散文的数量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的。从作品的数量和文字的多寡论,张爱玲的散文只能算是她的副产品,但散文创作却贯穿了她的一生。1933年发表在上海圣玛利女校年刊《凤藻》上的《迟暮》,是她最早的散文作品。之后陆续有《秋雨》《心愿》问世,尤其是在40年代中期出版的散文集《流言》堪称其散文的里称碑,成就之高,有人一度认为超过了她的小说。贾平凹在《读张爱玲》一文开篇就说:“先读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张看》,书名就劈面惊艳。……你难以揣度她那些怪念头从哪儿来的,连续性的感觉不停地闪。”由此可见张爱玲散文连文笔老到的贾平凹也赞叹不已。
下面,我想从张爱玲散文的题材和语言特色两个方面谈谈张爱玲的散文:
张爱玲散文题材的一大特点便是真实。散文家写真实生活,倒是
一点也不稀奇,可这一切到了张爱玲的笔下就显得十分细腻可感。张爱玲的散文写吃、写穿、衣食住行全都囊括在内。生活中的人和事都让她十分留意,在《公寓生活记趣》中她就坦诚地表示“我喜欢听市声”。她喜欢观察世间的人和事,而且每时每刻都融入其中。真实的题材和真实情感的表达显然为张爱玲散文世俗化的描绘添彩。此外,功不可没的还是作者本身的“诚恳”,“叫人侧目”的“离经叛道”的坦白。在《童言无忌》中,作者就“钱”、“穿”、“吃”、“上大人”和“弟弟”这几个私人空间向读者倾诉,记得在“抓周”时拿的是钱,并坦言“我喜欢钱”,承认自己是个自食其力讲求实际生活的小市民。张爱散文题材的另一大特点便是视角的独特。张爱玲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擅长描写人物关系,尤其是在男女关系之中表达女性话语、塑造女性形象。如《有女同车》中,叙述了电车上的两个女人,一个谈论的是恋人,一个谈论的是儿子。作者以“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作结束语。在这里作者选取的是生活上的一件小事,就是乘车时的听闻和见闻,十足的世俗化题材,但作者由此想到了男女关系的层面,悲怆的同时引人思考。而在《谈女人》中,谈论了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一味说女人的好和男人的坏,表达出女性了对男性地位的反叛。
张爱玲的散文语言本色率直,不加掩饰,不带任何功利性,忠实于思想本身。张爱玲反对文学的政治功利性,所以她不属于任何阶级和流派,甚至不是一个旁观者。她的行为在世人眼里可能显得特立独行,但在文学作品里绝对是贴近苍生的。她的语言让人觉得她这人
“狠”“自私”,可是我们并不以为忤,因为一个人说自己爱钱,总比那些标榜自己视金钱如粪土的“君子”坦诚;一味夸耀自己是好人的人,背地里不知道究竟干着怎样见不得人的勾当。“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在家里裸行,别人对他加以指责,他却说“天地是我屋,房屋是我裤,奈何入我裤中”来反讽。我们在大笑之余,反而觉得刘伶相当可爱,因为他坦率,不加伪饰,他真实。其次,她的散文语言中充满新奇巧妙的比喻。在她的笔下,电车的顶就像小孩子的白肚皮,菜场的面筋让她想到太阳光照耀下的肥皂泡,白丝袜脚跟上绣着黑色的小花朵,像蠕蠕往上爬的虫子。再次,她的散文语言亦真亦幻,亦雅亦俗。散文的起码要求是真实。但是在张爱玲这里,我们很难判她说的是否真实,或者只能说半真半假。她公然宣称自己是拜金主义,然而熟悉张爱玲的人都知道,其实她并不那么在乎钱,她在乎的是一个真实的自我。她是一个“悠悠的在那里弄骨牌”又“站在栏杆外,好奇的孜孜往里窥探”的双重形象,在散文中,表现现实生活,诉说身边俗世,她既“道路以目”又“永远在外面”。透过她的私语,我们看到了俗,也体会到了雅。
张爱玲的散文,在看似毫不经心、随意散漫的字里行间,抒写着对人生一切生趣的爱和追求,有时透露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怅惘,偶尔发出对人生的感叹,但又不是纯粹的伤春怀秋,在这些忧伤和惆怅里面,传递着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对生活中的乐趣的无限的热爱。
读散文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读张爱玲的散文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