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叶枯病的病原物与病害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物
此病病原细菌为一种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Oryzae (Ishiyama19 22) Dye=Xanthomonas oryzae (Uyeda etIshiyama) Dowson。
1、形态和生理性状菌体两端钝圆,短杆状,尺度为1—2×0.8一lμm。
极生单鞭毛,长6—8μm不形成芽胞和荚膜,但在菌体表面有一层胶状分泌物;菌落为蜜黄色或淡黄色,圆形,周边整齐,质地均匀,表面隆起,光沿发亮,无萤光,有粘性。
格兰氏染色阴性。
不液化或轻微液化明胶。
能使石蕊牛乳变红,但不凝固;不还原硝酸盐,产生氨和硫化氢,不产生吲哚,可分解蔗糖、葡萄糖、果糖、木糖和乳糖等而产生酸,但不产生气体。
在含3%葡萄糖或20ppm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为好气菌,发育湿度为5—40℃最适为26—30℃,致死温度在无胶膜保护下为53℃10分钟,在有胶膜保护下为57℃10分钟。
白叶枯病菌的单胞衣一般培养基上很难生长,但将单肥和培养基预先用氯化镁40ppm的水稻液处理后,则50—80%的单胞可以生长。
2、白叶枯菌的噬菌体在白叶枯菌存在的场所,如病株组织和谷粒、病区的灌溉水或田水、病田土以及一些带菌杂草的根都等都可分离出白叶枯菌的噬菌体,对白叶枯菌有一定的专化性和稳定性。
白叶枯菌噬菌体在形态、物理性状、血清学特性以及寄主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可区分为不同类型或株系。
在白叶枯菌的研究中,噬菌体有可能应用于菌系区分、种子检验以及病菌生态学研究等方面,用以研究病菌的侵染来源、菌体在稻株体内的繁殖情况和预测病害发生的趋势等。
近年有些研究指出:只有当白叶枯细菌浓度达到104/c c以上,噬菌体才能检验出它;而且水田中的噬菌体极易被直别阳光所钝化;在高温条件下噬菌体比白叶枯细菌存活更久。
3、寄主范围我国曾先后发现茭白(菰)和李氏禾为自然寄主核物,但这些植物上发病不甚常见。
日本报道茭白和李氏禾届的鞘糠草(Leesia oryzoides var . japonica )及秕壳草(L. sayanuka )为自然寄主植物。
国外热带稻区发现人工接种寄主植物除李氏禾外,还有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 )和虮子草(L. panacia)等。
近年来,云南、贵州、吉林等地研究指出多种杂草带菌并成为水稻白叶枯病初侵染源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病害循环
国内曾证实带菌谷种和有病稻草是白叶枯病的主要初侵染源。
水稻抽穗扬花时,病菌借风雨露滴沾染花器,然后潜伏于颖壳组织或胚和胚乳表面越冬。
在干燥条件下,病菌在种子中可存活半年以上,病种在第二年播种时有传病的作用,其远距离调运则是使病区逐步扩大的主要原因。
但种子带菌率的多少与种子传病率的大小之间的相关性有时并不明显,这是因为种子中的病菌绝大多数在贮存过程中已被寄生在病菌上的噬菌体所消解,剩下来的病原细菌,能否成功地侵害秧苗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有病稻草的传病作用与其存放条件有关。
病菌在于燥条件下堆贮的病稻草中可以越冬存活,但病草在散落田间或场地经日晒雨淋或被水泡浸后,其中的病菌很快死亡,只有散落或还田的双季早稻病草在未沤烂的情况下,对晚稻秧苗有一定的传病作用。
在南方温暖地区,受病菌侵染的越冬再生稻也可成为初侵染源。
病
田土壤中的病菌只能存活1—3个月,不能越冬成为初侵染源。
国内云南、福建、辽宁、山东等地采用离心浓缩针刺接种,先后证实马唐、车前、双穗雀稗、狗牙根、李氏禾等杂草和茭白、稻桩的根部不仅带菌,而且还能越冬传病。
在稻草和谷种颖壳中存活的病菌,遇到水分便随流水传播到秧苗。
稻根的分泌物可吸引周围的病原细菌向根际集聚。
并使生长停滞的病菌活化增殖,然后从叶片的水孔、伤口或茎基和根都的伤口以及芽鞘或叶鞘基部的变态气孔侵入。
新伤口较老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
病菌从叶片的水孔通过通水组织到达维管束或直接从叶片伤口进入维管束后,在导管内大量增殖,一般引起典型的症状。
如果只沿中脉侵入则引起中脉型症状。
当环境条件适宜又遇高感品种时则可引起急性型症:从变态气孔侵入的病菌只停留在附近的细胞间隙内作“半寄生”增殖,不能进入维管束,在适宜条件下病菌被释放出稻体外,然后再从伤口或水孔侵入才能引起病变。
当病菌从茎基或根都的伤口侵入时可通过在维管束中的增殖而扩展到其他部位,从而引起系统性侵染而使稻株出凋萎型症状。
从叶片或芽鞘侵入的疯菌有时也可引起东统性侵染,即除引起一些叶片呈现症状外,病株上还有一些叶片或其他部位虽有氏菌存在,却不表现症状;或者病菌从叶片侵入之后,可从维管束扩展到茎基部,然后形成系统性感染,引起凋萎型症状。
这些现象与病菌在维管束中的增殖数量、扩展速度、致病力的强弱、品种感病性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有关。
有时秧苗虽已感染,但不呈现症状,成为带菌秧苗,移栽后在条件适宜时即成为大田发病中心。
也有这样的情况,秧苗并不带菌,插秧后由于某些原因,如流水带菌,使大田污染以致一些稻株感染。
病菌在病株的维管束中大量繁殖后引起症状,并从叶面或水孔大量溢出而成菌脓,遇水湿溶散,借风雨露滴或流水传播,进行再侵染。
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再侵染不断发生,使病害传播蔓延,以至流行。
品种抗病性总体说来,籼稻抗病性最弱,粳稻较强,而指糯稻最抗病。
但籼稻各品种间抗性亦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