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仿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碘仿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1. 碘仿反应定义
有机化学中关于碘仿反应的定义是,含有CH3CO-结构的醛、酮在碱性溶液中与卤素作用生成三卤甲烷,称卤仿反应;当卤素是碘时,产生的碘仿在水中溶解度小而沉淀出黄色结晶,称为碘仿反应。碘仿难溶于水,具有特殊臭味,容易嗅出。作为鉴定比氯仿和溴仿好并且反应非常灵敏,是有机分析测定新化合物的结构和鉴定未知物的重要手法。
乙醇和含结构的仲醇也可发生类似的反应,现象极为明显,易观察。
2. 碘仿反应原理
碘仿反应机理:
生成的一卤代酮的α-质子酸性更强,更易被碱夺走,所以会继续反应生成二卤代化合物,且其反应速度比酮生成一卤代化合物的速度还要快,直至生成三卤代物。
三碘甲基酮在碱作用下发生α-断裂,生成碘仿。该过程首先是OH—对羰基进
行加成,羰基碳原子由sp2杂化转化为sp3杂化,然后发生α-断裂,生成碘仿。
从碘仿反应的原理可以看出,随着酮的碳原子数的增加,水溶性降低,生成烯醇负离子的反应活性降低,所以发生碘仿反应的程度逐渐下降;再者,在三碘甲基酮在碱作用下发生α-断裂过程中,羰基碳原子要由sp2杂化转化为sp3杂化,空间位阻影响碳原子构型转变,空间位阻增大,导致-OH对羰基加成难以进行,所以苯乙酮能明显地观察到碘仿生成,而2,6-二甲基苯乙酮看不到碘仿生成。3. 碘仿反应的应用
3.1. 应用范围
实验验证了发生碘仿反应物质的结构特点,并且在实验中发现,影响碘仿反应发生的2个关键性因素为:一是羰基α-H的反应活性:二是空间位阻的影响。因此不是所有具有CH3CO-结构的物质都能发生碘仿反应,发生碘仿反应的有机物结构类型归纳如下:
3.1.1 具有CH3CO-结构的物质不一定能发生碘仿反应。醛类只有乙醛能发生碘仿反应,酮类中丙酮、低级脂肪酮、苯乙酮都能明显地观察到碘仿生成;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碘仿反应逐渐减弱,高级脂肪甲基酮及2,6-二甲基苯乙酮看不到碘仿生成。
3.1.2 伯醇只有乙醇能发生碘仿反应,低级脂肪仲醇能发生碘仿反应,叔醇不能发生碘仿反应。这是因为碘仿试剂I2/NaOH在反应中生成的NaIO是一个强氧化剂,把伯醇氧化到醛、仲醇氧化到酮、叔醇不能被氧化。因此具有CH3CHOH-结构的低级脂肪醇也能发生碘仿反应。
3.1.3 虽然乙酸及其衍生物具有CH3CO-结构,却都不能发生碘仿反应。因为乙酸及其衍生物的官能团(-COOH、-COO-、-COOCO-、-CONH2)中的-CO-与和它相连的O、N形成了p-π共轭,减弱了羰基的吸电子作用,使羰基α-H的活性降低,卤代反应难难以进行,比如乙酸发生α-H卤代,需在磷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所以乙酸及其衍生物虽然具有CH3CO-结构却都不能发生碘仿反应。
3.2 反应条件
在进行实验时,往往遇到不析出黄色碘仿沉淀或者难于观察到碘仿沉淀的“异常”现象。因此反应条件的控制十分重要。试样纯度、试剂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对碘仿反应都有影响。
用工业纯的乙醛和化学纯的乙醛各l mL,分别滴加同量的I2-NaOH试剂,振荡数分钟后,发现化学纯乙醛先有黄色沉淀析出。同理,用甲基酮等试样做同样的试验,结果相同。上述事实说明,样品的纯度乃是本实验的关键。
用同体积的某种化学纯试样(如乙醛),滴加不同数量的碘溶液,并加同量的5%Na0H溶液,使其充分反应,结果发现碘溶液用量太少时,不出现黄色沉淀;而碘溶液用量太多时,整个溶液呈紫色,难于观察黄色沉淀析出。这是因为碘溶液本身呈明显的紫色,如果碘溶液超过乙醛反应所需的量,则过剩的碘溶液就呈紫色,造成乙醛与I2-NaOH溶液反应不出现黄色沉淀的“异常”现象。因此,本实验中碘溶液的用量不宜太少,但也不宜太多,一般应与试样同量即可,否则,将导致实验失败。
碱度过量时,生成的碘仿被过量的碱所分解, 而碱度太小时,碘的紫色退不去,难于观察沉淀析出。所以,实验中碱量切勿加多,也不能加少,而应控制在碘的紫色刚好退去,否则,难于得到正确的结果。
乙醇与乙醛的结构不同,故发生反应时的速度和条件也就不同。乙醇之所以能发生碘仿反应是因为乙醇能被I2-NaOH溶液(也是一种氧化剂)所氧化,首先生成乙醛,然后进行碘仿反应。反应中加热的目的是促使醇的反应加快完成,得到乙醛或甲基酮,进而发生碘仿反应。但应注意:加热的水浴温度不可过高,否则,氧化产物不是醛酮类,而是梭酸类,也将使实验出现“异常”现象。
3.3. 应用实例
苏氛酸能够发生碘仿反应,生成乳黄色碘仿混浊液,可作为苏氨酸的一个定性指标;将此混浊液适当稀释后测定OD 570值,苏氛酸浓度在4~8 mg/ml 范围内与OD 570值成线性关系, 可用于成品苏氛酸的定量分析。
材料和方法:
一、试剂:
1.碘液:称取20克碘化钾,溶于80 ml蒸馏水中,加10 克碘,边加热边搅动,使碘溶解。
2.20% NaOH溶液:称取20克NaOH,用蒸馏水稀释到1000 ml。
3.各种氨基酸溶液:分别称取各种氨基酸1.0克,各用蒸馏水稀释到,100 ml。
二、器材
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1cm那比色皿。
三、操作方法
在15×150 mm试管中,依次加入试液1.0 ml、碘液0.5 ml、20% NaOH溶液
0.5 ml.静置片刻后碘色消失, 表明反应己经结束。
四、结果
检查了25 种氨基酸与次碘酸钠的反应情况, 结果有五种氨基酸发生反应。
其中, 唯有苏氨酸生成碘仿沉淀, 肤氨酸、半胧氨酸和苯丙氨酸生成与碘仿不同的沉淀, 色氨酸刚生成棕色溶。
取20 支试管,定量加入各试剂, 反应完毕后摇匀, 立即测定OD 570值。结果表明,L-苏氛酸浓度在4~8 mg/ml 范围内与OD 570值成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