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上海高考作文的思辨与生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考背景下上海高考作文的思辨与生活

作者:闫芋锦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04期

【内容摘要】2011—2015年上海延续了多年的思辨作文命题思路,赢得了较好的声誉,这种命题思路的多年强化,对一线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5年和2017年全国I卷的作文命题都着意于设置情境,在情境中给定任务,对高考作文命题方向有指导意义。上海高考综合改革实施之后,作文命题思路做了微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近两年的上海高考命题中我们能够体会到更多的变化,思辨与生活的结合引起了大家的更多关注。

【关键词】新高考作文思辨与生活

交际语境作文写作中,立意是重中之重。写作过程中往往议论的架子搭好了,但是论点之间逻辑性不强,论据与论点之间联系较少,简单的观点加事例是通病,这都是立意不明确所导致的。

一、从命题者的角度考虑,题目立意的内涵和外延要体现思辨与生活的结合

2011年以来,上海作文题在思辨方面的确做出了积极地探索,形成了一定的风格。但也出现了重“玄思”的倾向,新高考实施之后,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在辩证思维的基础上介入了生活的情境,呈现出向交际语境作文靠拢的趋势。2016年的“评价他人的生活”,2017年春考的“关注”、秋考的“预测”,2018年春考的“世界自有其原则”,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又和实际生活有一定关联度,让学生有话可说,使得测量更集中于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水平。

二、从学生的角度考虑,立意是指导,思辨是行文的根基

学生对题目的思考具体体现在观点的确立上。很多学生将思辨简单地理解为“一分为二”,形成一种模式——(**是好的),但……,所以……;(**是好的),但……,所以……;(二者适当结合,)则……。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这样讨论,比如“小和大”“变与不变”等等,但这样的讨论既无有效的言语交际信息,又无启迪人思考的实在意义,这是伪思辨。

作文材料中设置了特定的取舍两难的情境,学生要针对具体的话题进行思考,要着力于解决思想上的困境。假设自己的观点被别人否定之后,自己应该如何辩驳,在不断地反驳中将文章推向问题的核心,不能为了思考而思考,落入形而上的套路中。

三、思辨与生活相结合,提升思维品质

1.确立主人翁心态,思考社会现象

高三的学生过了18岁之后就成人了,是一位正式的公民了,但是我们学生的公民意识还没有完全确立,作文命题如果能从这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无疑是一种鞭策。2016年的题目“评价他人的生活”,学生发表自己对评价的看法就体现了主人翁心态。学生如能尝试着做正直、客观、公正、温暖的评判者,不人云亦云,不瞎起哄,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会带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不断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确立主人翁心态,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提升思维品质。

2.培养理性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近两年上海高考作文材料中虽然没有明显的对立的概念或者情境,但是这种现象本身就有多面性。刚刚结束的2018年春考,作文题目“人们往往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充足的理由,然而,事情是怎样,它还是怎样,世界自有其原则”。学生结合社会中存在的很多现象进行深入思考。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体现在字里行间,“趋利避害是人生的一种常见形态,由于内容和方式等的差异,往往会有层次的区别”,学生对于“利和害”的定位就能够体现他的社会责任感是否强烈。有些同学关注自己的学习、作业、手机等日常生活;有的同学则关注虐童事件、日本留学生江歌案等社会热点,有的学生也会沉迷于各种八卦信息中。学生如何在这样的利害乱象中拨开迷雾,看清本质,需要理性的精神,也需要青年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3.塑造健全人格,提升社会参与度

学生对于所给材料的思考能够体现他的认知水平,学生也可以通过思考这些问题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以达到健全自身人格,提升社会参与度的目的。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也在不断地趋利避害,也在不断地明白哪些利不能趋,哪些害不能避,这些害就是成长的代价。

2018春考刚刚结束,新高考的作文命题思路也比较明朗了,思辨与生活的结合更加紧密。“世界自有其原则”,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遵循“提现象——揭原因——析危害——明途径——作结论”的思路,把哲学思辨和生活融合在一起,以主人翁的心态,思考社会现象,塑造健全人格,培养理性精神,提升社会参与度,这是高考写作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冯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详细解读·语文[M].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5.

[2]李建生.高中作文:哲学思辨与议论文写作20课[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上海民办常青中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