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质量调查评价规范》(编制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质量调查评价规范》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一)明确土地质量调查评价内涵
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范围内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自然资源宝库。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的配置不但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土地质量是指维持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动植物健康而不发生土壤退化及其它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包括与人类需求有关的土壤、水及生物特性,关系到以生产、保护及环境管理为目的的土地环境条件。土地质量的概念是随着人口对土地资源压力的不断增大、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退化并严重威胁着全球土地资源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土地质量指标不是单纯指土地某一方面或某一种属性的指标,而是综合考虑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因素而建立起来的能够反映土地资源和相关生态环境变化的指标体系。
(二)反映土地质量的复杂性
河南省土壤类型复杂,土壤背景水平差异较大,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差异,土地利用方式也千差万别,而不同的利用对土地的要求不尽相同,需要有各自的规范的
评价体系,以满足不同评价工作目的的需要。对此,既要客观地反映土地质量的真实状况,评价过程又不至于过分繁杂。本规范便是针对河南省土地质量评价技术和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使结果更科学、客观和真实。
(三)切合社会发现需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我国的工农业发展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速度。但是在其过程中,发展和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直接影响着粮食的产量问题还有安全问题。目前已完成的多次不同方式的调查结果均已显示我国农用地污染的严重性,此外我国人均耕地水平其实较低,土地资源的数量问题一直困扰我们。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生活“质”的方面有新的需求;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不仅仅是满足于粮食生产,而是对土地的利用和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这些均需要对土地质量有详细的了解才能做出合理的规划。第三个方面,前期1:250 000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已显示出的强大活力,多个省份已利用其调查成果发展了相应的特色农业。但前期调查成果仅能提供参考性依据,开展更为详实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已很有必要,而相应的调查评价规范难以满足需求,需要加以修订。
综上,制定土地质量调查评价规范可为我省开展生态保
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等重要控制线的划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任务来源
根据《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9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计划的通知》(豫市监[2019]309号)文件,特修订此规范。
(二)制定原则
1、科学性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对其进行评价必须保证充分的科学性,在程序上需要规范、严谨,在方法上要科学,在结果上要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评价区的土地质量状况。本规范针对河南省实际情况,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在原国土资源部发布的进行了规范基础上进行了部分调整,充分考虑了大气沉静、灌溉水、农作物等多方面的影响,可以科学地反映河南省农用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
2、实用性
本规范对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了部分调整和修改,使其具有更加广泛的可接受性和实际操作性,为当地政府进行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适用性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质量的要求是有差异的,不同
的土地利用方式具有不同的评价体系。本规范主要适用于1:50 000尺度的河南省农用地土地资源评价,也可作为更大比例尺的参照。
4、阶段性
不同尺度的土地质量调查具有不同的目的,应本着逐步展开、层层递进深入的原则,来实现不同层级的目标。本规范是在已有的1:250 000土地质量调查成果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进一步开展更大尺度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为下一步的土地质量精准调查和成果应用做好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阶段性作用。
(三)制定依据
1、法律、法规文件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国土空间规划要开展双评价工作,完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
2、标准、规范文件
(1)关于土壤环境、评价、监测
《土壤质量评价标准》(HJ 333-2006)
《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 332-2006)《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环发[2008] 39号)《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 000)》(DZ/T 0258)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89-2015)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范》(DB41/T 1948-2020)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
(2)关于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3-2010)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
(3)关于数据处理方法
《数值修约规则》(GB 8170)
《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太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GB/T 4883)
(4)关于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也为本规范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包括地下水(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大气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