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境遇、定位与出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乡村职业教育;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优先;新型职业农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54(2018)04-0017-05
一、问题提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 问题,也是职业教育着力的重点领域。乡村发展落后 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表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必须加以弥补的主要短板,党的十九大报告 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我党建设现 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构想,是解决我国新时代主要矛 盾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 乡村职业教育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早已被学界 关注,近年来研究重点主要聚焦于教育精准扶贫,其中 涉及到几个方面的问题:对职业教育扶贫基本内涵的 理解;[2]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 的重要意义;[3]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我国农村职业教 育存在的问题。[4]特别是对于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学者们提出了诸多建议,如加强协调沟通,构建区域协 同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多方联动机制;[5]发挥政府主 导作用,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 善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6]强化人群定位,实现精
村服务,但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职业教育离农化倾向 却十分明显,这主要表现为专业设置的城市化倾向。 乡村职业教育要发展,需要构建与乡村社会经济相契 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而“完善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是重 中之重的。”[10]
(二)独特作用 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独特作用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全民性。乡村职业教育可以提供 低成本、多样性的教育内容,能最大范围惠及乡村不同 教育需求的人群。二是农村技能性。乡村职业教育注 重 其 适 农 功 能 ,能 有 效 提 升 教 育 服 务 乡 村 振 兴 的 能 力。三是开放性。乡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紧密相连,又与其他教育系统共同形成终身教育体系, 能有效链接教育供给与地方需求。四是实践性。乡村 职业教育更重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无论教学内容、教 学方法等均体现出其实践性的特征,对文化层次普遍 偏低的农民而言,这一特征更能提高乡村职业教育的 可接受性。 乡村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要充分发挥作用,还 需破解两个难题。其一,精准定位。以当前教育扶贫 为例,不同地区贫困程度不一,需要帮助的程度、方式 也不尽相同,而且对贫困程度界定、如何摆脱贫困、由 谁来帮扶这些问题还尚未解决。 其 [11] 二,抓住乡村职 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这包括优化乡村职业教育的体 系,密切与乡村社会经济建设的联系,加强师资队伍建 设等复杂问题。乡村职业教育只有正确面对自身的处 境和难题,制定符合区域发展的乡村职业教育政策体 系,才能彰显其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而要做到 这一点,必须理清乡村职业教育的定位,从而寻找实 践路径。 三、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定位 乡村职业教育应突破精准扶贫的狭窄功能视野, 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积极的教育支持。[12]这要 求乡村职业教育发展应从基本原则、教育对象、服务功 能入手,清晰界定自己适农性的使命,发挥乡村职业教 育在乡村振兴中的最大价值。 (一)在基本原则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 十九大报告对于乡村发展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 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有利于实现我
地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促进乡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 转型。概言之,在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 教育与乡村生产劳动相结合更能促进乡村的发展,乡 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是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归 宿是促进乡村剩余劳动力职业转型、优化乡村人口职 业结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关注贫困群体和边远山区人才瓶颈问题,实现职 业教育精准扶贫。贫困群体和边远山区人才瓶颈问题 既表现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封闭,还表现在 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农民多从事非技术性劳动这一深层 次行为。换言之,乡村振兴的难点在西部,更在西部的 边远贫困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职业 教育之间过大的差距始终是西部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 难点。由于我国西部边远山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贫 困群体较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职业教育发展条 件难以保障,这些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停滞不前。乡 村职业教育要破解育人问题,必须要特别关注贫困群 体和边远山区这一短板,实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这要 求在乡村职业教育扶贫中,政府应该深入了解广大农 村地区的需求点,正视贫困群体和边远山区群众在知 识储备与发展观念方面的薄弱问题,依托当地的人民 群众、教育资源开展乡村职业教育,使资源得到合理利 用,更有针对性地对乡村人才进行培养,使之满足当地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此外,这也要求政府管理部门 在资金、师资队伍、教学资源、职业教育培训等方面对 贫困地区给予大力支持。
(三)在教育对象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固定职业,具有较高文 化素质、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一代农民,有着较 高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16] 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 的实践主体,当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的关键路径,也是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的着 力 点 ,对 乡 村 职 业 教 育 服 务 乡 村 振 兴 有 着 独 特 的 价 值。乡村职业教育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自身的独 特价值定位,需要考虑构建符合乡村实际的新型农民 职业教育体系,与城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路径不同,乡 村职业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过程中,更应加强 与各类农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农民协会的协作,形 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乡村职业教育新格局。 乡村职业教育要彰显其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中的
农业农村优先是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基 本原则,乡村职业教育只有基于农业农村才能有生命 力。乡村职业教育必须与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乡村社 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发展乡村职业教育 不仅承担着基本的教育职能,还发挥着技术服务和创 新、传播先进文化等重要社会作用,在发展过程中给农 民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和鼓舞农民的信心。[14]因此,农 业农村优先既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职业 教育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准扶贫[7]等。学界已有的研究为进一步探究乡村职业 教育转型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但是当前,乡村 振兴战略提出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最终全面实现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wenku.baidu.com目标,这意味着新时期乡 村职业教育研究要服务乡村振兴,其价值和目标不应 局限在扶贫问题,乡村振兴也不只是单纯追求脱贫这 一目标。有学者提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经历了 以“教”带农、以“教”兴农、再到以“教”富农三个不同阶 段。[8]新时期乡村职业教育已经走到了以“教”富农的 关键阶段,乡村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诉求,其作为 培养适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最为有效的教 育路径,必须认清自身的时代使命,从而思考可行的实 践进路。新时期的乡村职业教育研究需要将职业教育 和乡村振兴战略契合起来,认清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 当代境遇,正确把握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进而思 考乡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出路问题,这既是当前乡 村职业教育发展变革的内在需要,也为乡村振兴培育 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教育支持。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政府治理转型背景下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机制优化研究》(编号:CMA150132)。 作者简介:李祥(1981-),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政策与法律;韩秋茹(1993-),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政策与法律。 收稿日期:2018-05-27
专题研究
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境遇、定位与出路*
李祥 韩秋茹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
摘 要:当前,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尚需突破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 内容契合性等方面的现实困境,也因乡村职业教育的全民性、农村技能性、开放性、实践性等基 本特征决定其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发挥独特的教育价值。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时 代定位,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的基本原则,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问题,进而彰显乡村职 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独特价值。为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应通过坚持服务农村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与提供农村农业技术为关键内容,加强乡村职业 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激发乡村参与活力和参与潜能,以及将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有效路径。
(二)在服务功能上,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问题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的支持,而“乡村振兴人才瓶 颈”问题主要归因于:一方面是乡村剩余劳动力职业转 型,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带来的回流农民工的 职业转型;另一方面是偏远贫困地区劳动力向新型农 民转化的瓶颈问题。 我们要促进乡村剩余劳动力职业转型、优化乡村 人口职业结构。改革开放后,农村大批人口涌入城市, 使得农村劳动力骤减,虽然这是转移乡村剩余劳动力 的有效路径,但是间接造成了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困 境,“农村职业教育可以为城镇化发展服务,但这并不 意味着其必须要城镇化”[15]。乡村振兴本应为了人,但 也要依靠人,我们强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改革路 径,根本上就是要使新体制有利于激发乡村社会的活 力,吸引资金,留住人才和鼓励乡村人口返乡创业,从 而实现乡村的内生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美好乡村的吸引力逐渐提升,农民工回流趋势增强。 如何引导回流农民工将其所具备的职业技能与地方社 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实践中许多 农民工离农化特征比较明显,尚需乡村职业教育作为 中介提升其地方适应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乡村职 业教育基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现实需要,应以培养新 型职业农民为基本出发点,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结构 与回流农民工职业技能现实情况,设计出更加适合本
当代职业教育/2018 年第 4 期
17
专题研究
二、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境遇 当前,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一方面受到国 家对乡村发展政策倾斜的影响,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 存;另一方面,乡村职业教育因其教育形式、内容、目的 的特殊性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独特的教育价值。 (一)实践困境 长期以来,城乡发展差距较大,职业教育和其他教 育类型一样,均力图突破城乡分割局面,实现城乡教育 协调均衡发展。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一直是基 于城镇化背景下展开讨论的,着力于实现农村富余劳 动力的转移,更多是一种离农化的职业教育,如有学 者提出农村职业教育要与城市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共 同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程。[9]在这种思路倡导下 的乡村职业教育难以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 力支持,这也是多年来乡村职业教育生命力薄弱的重 要原因。 当前,乡村职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难点:一是 乡村职业教育发展办学条件薄弱。长期以来,受到城 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乡村教育投入力度始终不足,而且 有限的乡村教育经费更多投入到义务教育,乡村职业 教育得到的关注更加微弱,以至于许多乡村职业学校 的场地、教学用品等都十分缺乏;一些乡村农民职业技 术 学 校 多 挂 靠 在 乡 村 中 小 学 ,基 础 设 施 更 是 无 从 谈 起。第二,对乡村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职业教育作 为一种“生存教育”而存在,与农民的期望存在差距。 由于农民在我国社会分层结构中处于不利地位,农民 对自身和子女的教育选择多是基于阶层流动而考虑。 乡村职业教育政策若强调其适农性,则演变成为国家 对乡村职业教育需求与乡村农民教育利益诉求的矛 盾,要改变农民对乡村职业教育功能认识的偏差必须 让其从职业教育发展中受益。但从短期看,这还存在 较大困难。第三,乡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欠缺。师资 队伍是乡村职业教育发展强有力的保障,但在乡村,当 前义务教育阶段都还存在乡村教师“留不住,用不上” 的问题,乡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就更为滞后,一方 面是缺乏政策引导,乡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造成教师 发展空间较小,另一方面乡村职业教育所追寻的适农 性定位,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苛刻,职业教育城镇化的培 训教育机制难以提供充足的资源。第四,乡村职业教 育供给与农村发展需求脱节。乡村职业教育本应为乡
18
专题研究
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 展不充分的基本国情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13] 乡村职业教育要提升自己的适农性,这需要结合乡村 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加符合乡村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培养出更多的新型农民,充分 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使职业教育融入乡村经济建设 的发展,使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不脱节。
一、问题提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 问题,也是职业教育着力的重点领域。乡村发展落后 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表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必须加以弥补的主要短板,党的十九大报告 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我党建设现 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构想,是解决我国新时代主要矛 盾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 乡村职业教育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早已被学界 关注,近年来研究重点主要聚焦于教育精准扶贫,其中 涉及到几个方面的问题:对职业教育扶贫基本内涵的 理解;[2]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 的重要意义;[3]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我国农村职业教 育存在的问题。[4]特别是对于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学者们提出了诸多建议,如加强协调沟通,构建区域协 同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多方联动机制;[5]发挥政府主 导作用,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 善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6]强化人群定位,实现精
村服务,但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职业教育离农化倾向 却十分明显,这主要表现为专业设置的城市化倾向。 乡村职业教育要发展,需要构建与乡村社会经济相契 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而“完善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是重 中之重的。”[10]
(二)独特作用 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独特作用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全民性。乡村职业教育可以提供 低成本、多样性的教育内容,能最大范围惠及乡村不同 教育需求的人群。二是农村技能性。乡村职业教育注 重 其 适 农 功 能 ,能 有 效 提 升 教 育 服 务 乡 村 振 兴 的 能 力。三是开放性。乡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紧密相连,又与其他教育系统共同形成终身教育体系, 能有效链接教育供给与地方需求。四是实践性。乡村 职业教育更重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无论教学内容、教 学方法等均体现出其实践性的特征,对文化层次普遍 偏低的农民而言,这一特征更能提高乡村职业教育的 可接受性。 乡村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要充分发挥作用,还 需破解两个难题。其一,精准定位。以当前教育扶贫 为例,不同地区贫困程度不一,需要帮助的程度、方式 也不尽相同,而且对贫困程度界定、如何摆脱贫困、由 谁来帮扶这些问题还尚未解决。 其 [11] 二,抓住乡村职 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这包括优化乡村职业教育的体 系,密切与乡村社会经济建设的联系,加强师资队伍建 设等复杂问题。乡村职业教育只有正确面对自身的处 境和难题,制定符合区域发展的乡村职业教育政策体 系,才能彰显其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而要做到 这一点,必须理清乡村职业教育的定位,从而寻找实 践路径。 三、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定位 乡村职业教育应突破精准扶贫的狭窄功能视野, 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积极的教育支持。[12]这要 求乡村职业教育发展应从基本原则、教育对象、服务功 能入手,清晰界定自己适农性的使命,发挥乡村职业教 育在乡村振兴中的最大价值。 (一)在基本原则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 十九大报告对于乡村发展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 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有利于实现我
地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促进乡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 转型。概言之,在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 教育与乡村生产劳动相结合更能促进乡村的发展,乡 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是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归 宿是促进乡村剩余劳动力职业转型、优化乡村人口职 业结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关注贫困群体和边远山区人才瓶颈问题,实现职 业教育精准扶贫。贫困群体和边远山区人才瓶颈问题 既表现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封闭,还表现在 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农民多从事非技术性劳动这一深层 次行为。换言之,乡村振兴的难点在西部,更在西部的 边远贫困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职业 教育之间过大的差距始终是西部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 难点。由于我国西部边远山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贫 困群体较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职业教育发展条 件难以保障,这些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停滞不前。乡 村职业教育要破解育人问题,必须要特别关注贫困群 体和边远山区这一短板,实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这要 求在乡村职业教育扶贫中,政府应该深入了解广大农 村地区的需求点,正视贫困群体和边远山区群众在知 识储备与发展观念方面的薄弱问题,依托当地的人民 群众、教育资源开展乡村职业教育,使资源得到合理利 用,更有针对性地对乡村人才进行培养,使之满足当地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此外,这也要求政府管理部门 在资金、师资队伍、教学资源、职业教育培训等方面对 贫困地区给予大力支持。
(三)在教育对象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固定职业,具有较高文 化素质、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一代农民,有着较 高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16] 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 的实践主体,当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的关键路径,也是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的着 力 点 ,对 乡 村 职 业 教 育 服 务 乡 村 振 兴 有 着 独 特 的 价 值。乡村职业教育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自身的独 特价值定位,需要考虑构建符合乡村实际的新型农民 职业教育体系,与城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路径不同,乡 村职业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过程中,更应加强 与各类农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农民协会的协作,形 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乡村职业教育新格局。 乡村职业教育要彰显其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中的
农业农村优先是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基 本原则,乡村职业教育只有基于农业农村才能有生命 力。乡村职业教育必须与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乡村社 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发展乡村职业教育 不仅承担着基本的教育职能,还发挥着技术服务和创 新、传播先进文化等重要社会作用,在发展过程中给农 民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和鼓舞农民的信心。[14]因此,农 业农村优先既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职业 教育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准扶贫[7]等。学界已有的研究为进一步探究乡村职业 教育转型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但是当前,乡村 振兴战略提出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最终全面实现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wenku.baidu.com目标,这意味着新时期乡 村职业教育研究要服务乡村振兴,其价值和目标不应 局限在扶贫问题,乡村振兴也不只是单纯追求脱贫这 一目标。有学者提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经历了 以“教”带农、以“教”兴农、再到以“教”富农三个不同阶 段。[8]新时期乡村职业教育已经走到了以“教”富农的 关键阶段,乡村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诉求,其作为 培养适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最为有效的教 育路径,必须认清自身的时代使命,从而思考可行的实 践进路。新时期的乡村职业教育研究需要将职业教育 和乡村振兴战略契合起来,认清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 当代境遇,正确把握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进而思 考乡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出路问题,这既是当前乡 村职业教育发展变革的内在需要,也为乡村振兴培育 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教育支持。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政府治理转型背景下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机制优化研究》(编号:CMA150132)。 作者简介:李祥(1981-),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政策与法律;韩秋茹(1993-),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政策与法律。 收稿日期:2018-05-27
专题研究
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境遇、定位与出路*
李祥 韩秋茹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
摘 要:当前,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尚需突破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 内容契合性等方面的现实困境,也因乡村职业教育的全民性、农村技能性、开放性、实践性等基 本特征决定其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发挥独特的教育价值。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时 代定位,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的基本原则,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问题,进而彰显乡村职 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独特价值。为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应通过坚持服务农村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与提供农村农业技术为关键内容,加强乡村职业 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激发乡村参与活力和参与潜能,以及将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有效路径。
(二)在服务功能上,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问题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的支持,而“乡村振兴人才瓶 颈”问题主要归因于:一方面是乡村剩余劳动力职业转 型,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带来的回流农民工的 职业转型;另一方面是偏远贫困地区劳动力向新型农 民转化的瓶颈问题。 我们要促进乡村剩余劳动力职业转型、优化乡村 人口职业结构。改革开放后,农村大批人口涌入城市, 使得农村劳动力骤减,虽然这是转移乡村剩余劳动力 的有效路径,但是间接造成了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困 境,“农村职业教育可以为城镇化发展服务,但这并不 意味着其必须要城镇化”[15]。乡村振兴本应为了人,但 也要依靠人,我们强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改革路 径,根本上就是要使新体制有利于激发乡村社会的活 力,吸引资金,留住人才和鼓励乡村人口返乡创业,从 而实现乡村的内生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美好乡村的吸引力逐渐提升,农民工回流趋势增强。 如何引导回流农民工将其所具备的职业技能与地方社 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实践中许多 农民工离农化特征比较明显,尚需乡村职业教育作为 中介提升其地方适应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乡村职 业教育基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现实需要,应以培养新 型职业农民为基本出发点,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结构 与回流农民工职业技能现实情况,设计出更加适合本
当代职业教育/2018 年第 4 期
17
专题研究
二、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境遇 当前,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一方面受到国 家对乡村发展政策倾斜的影响,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 存;另一方面,乡村职业教育因其教育形式、内容、目的 的特殊性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独特的教育价值。 (一)实践困境 长期以来,城乡发展差距较大,职业教育和其他教 育类型一样,均力图突破城乡分割局面,实现城乡教育 协调均衡发展。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一直是基 于城镇化背景下展开讨论的,着力于实现农村富余劳 动力的转移,更多是一种离农化的职业教育,如有学 者提出农村职业教育要与城市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共 同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程。[9]在这种思路倡导下 的乡村职业教育难以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 力支持,这也是多年来乡村职业教育生命力薄弱的重 要原因。 当前,乡村职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难点:一是 乡村职业教育发展办学条件薄弱。长期以来,受到城 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乡村教育投入力度始终不足,而且 有限的乡村教育经费更多投入到义务教育,乡村职业 教育得到的关注更加微弱,以至于许多乡村职业学校 的场地、教学用品等都十分缺乏;一些乡村农民职业技 术 学 校 多 挂 靠 在 乡 村 中 小 学 ,基 础 设 施 更 是 无 从 谈 起。第二,对乡村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职业教育作 为一种“生存教育”而存在,与农民的期望存在差距。 由于农民在我国社会分层结构中处于不利地位,农民 对自身和子女的教育选择多是基于阶层流动而考虑。 乡村职业教育政策若强调其适农性,则演变成为国家 对乡村职业教育需求与乡村农民教育利益诉求的矛 盾,要改变农民对乡村职业教育功能认识的偏差必须 让其从职业教育发展中受益。但从短期看,这还存在 较大困难。第三,乡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欠缺。师资 队伍是乡村职业教育发展强有力的保障,但在乡村,当 前义务教育阶段都还存在乡村教师“留不住,用不上” 的问题,乡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就更为滞后,一方 面是缺乏政策引导,乡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造成教师 发展空间较小,另一方面乡村职业教育所追寻的适农 性定位,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苛刻,职业教育城镇化的培 训教育机制难以提供充足的资源。第四,乡村职业教 育供给与农村发展需求脱节。乡村职业教育本应为乡
18
专题研究
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 展不充分的基本国情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13] 乡村职业教育要提升自己的适农性,这需要结合乡村 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加符合乡村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培养出更多的新型农民,充分 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使职业教育融入乡村经济建设 的发展,使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不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