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七年级(上)期末历
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历史学家研究山顶洞人最可靠的材料是()
A. 神话传说
B. 口述史料
C. 化石遗址
D. 文献记述
2.下列属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特点是()
A. 已学会种植农作物
B. 建造干栏式房屋
C. 广泛使用打制石器
D. 使用木结构水井
3.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该王朝指的是()
A. 夏朝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4.下列我国先秦历史朝代顺序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A. 夏→商→东周→西周
B. 西周→东周→商→夏
C. 西周→东周→夏→商
D. 夏→商→西周→东周
5.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
A. 殷
B. 杭州
C. 洛邑
D. 毫
6.如图是一件出土于河南安阳的文物,刻写在该文物上的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7.将夏王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A. 新王朝的开创者
B. 爱民如子,重用人才
C. 王朝鼎盛的建立者
D. 统治残暴,失去民心
8.《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反映出西周实行()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9.对春秋时期时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重建王室权威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 诸侯争霸
D. 出现七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
10.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不断,下列战役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 涿鹿之战
B. 牧野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官渡之战
11.“战国七雄”中,地处最南边的诸侯国是()
A. 楚
B. 齐
C. 秦
D. 韩
12.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 发展农业生产
B. 增强秦国实力
C. 限制商业活动
D. 废除旧贵族的实权
13.下列关于都江堰说法错误的是()
A. 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工程
B. 对防范岷江的泛滥起到关键作用
C. 至今仍然发挥重要作用
D. 是由秦朝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
14.统一六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是()
A. 齐桓公
B. 嬴政
C. 项羽
D. 刘邦
15.“世纪”和“年代”是表示时间的重要形式。

439年可以表示为()
A. 公元4世纪30年代
B. 公元4世纪40年代
C. 公元5世纪30年代
D. 公元5世纪40年代
16.假如穿越到秦朝,当时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应该是()
A. B.
C. D.
17.以下古代战役,属于以少胜多的有()
①阪泉之战
②巨鹿之战
③垓下之战
④淝水之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8.以下符合“文景之治”时期休养生息政策的是()
A. 减轻农民徭役,适当增加赋税
B. 注重农业生产
C. 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D. 增加宫室和园林
19.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开始有效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

其依据是()
A. 派蒙恬北击匈奴
B. 派甘英出使大秦
C. 派班超出使西域
D. 设置西域都护
20.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渐趋形成。

该商路的起点是()
A. 洛阳
B. 长安
C. 敦煌
D. 疏勒
21.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借机反复把持朝政的分别是()
A. 太尉与丞相
B. 御史大夫与刺史
C. 外戚与宦官
D. 诸侯王与太后
2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描绘的景象所反映的年代是()
A. 东汉末期
B. 西晋末期
C. 十六国时期
D. 北朝时期
23.下列事件与道教直接相关的是()
A. 大泽乡起义
B. 楚汉之争
C. 黄巾起义
D. 王莽篡汉
24.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
A. 祖冲之
B. 华佗
C. 郦道元
D. 张仲景
25.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事件是()
A. 曹丕称帝
B. 赤壁之战
C. 刘备称帝
D. 八王之乱
26.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B. 北方农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
C. 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27.230年,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这里的“夷洲”是指现在的()
A. 海南岛
B. 中南半岛
C. 台湾
D. 南海
28.十六国北朝时期,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有()
A. 前秦和北魏
B. 前秦和东晋
C. 北魏和吴国
D. 曹魏和东晋
29.如图反映的是我国数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取得这一成果的
数学家是()
A. 刘徽
B. 祖冲之
C. 锺繇
D. 顾恺之
30.纪录片《书圣--王羲之》以当代视角还原历史,讲述了王羲之
一生的经历与传奇。

其代表作是()
A. 《兰亭集序》
B. 《齐民要术》
C. 《洛神赋图》
D. 《女史箴图》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元兴是东汉和帝的年号),奏上之(指蔡侯上奏皇帝)。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从此都釆用他造的纸),故天下威称“蔡侯纸”。

----《后汉书》
材料中的“蔡侯”是指谁?
小史同学认为,蔡侯纸的出现说明我国在东汉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这种说法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图1石器的制作方式,写出考古学上对使用这种石器时代的称呼。

写出图2所示农业工具的名称。

写出该原始聚落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的名称。

商周青铜器大量出现,用途广泛。

写出与图3同一时期的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的名称。

写出图片所示农具的出现,在农业生产方面带来的变化。

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以上不同时期生产工具演变的特点。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王朝大事年表》
材料二如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合示意图》
材料三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指出材料一出现“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无力对抗中央”的原因。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秦汉王朝在巩固统一方面的共同点。

写出材料二中A处和B处的政权名称。

材料三中“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所指的是哪一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他的改革中“汉化”的具体措施。

(只需写出2点即可)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原始典籍,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许多方面展开广泛的讨论。

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以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

--摘编自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
指出材料中的“《易》、《书》、《礼》、《春秋》”这些典籍在诸子百家中所属的学派。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通过考古发现的化石遗址可以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故历史学家研究山顶洞人最可靠的材料是化石遗址。

故选:C。

本题考查山顶洞人,知道历史学家研究山顶洞人最可靠的材料是化石遗址。

本题考查山顶洞人,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A
【解析】
半坡原始过定居生活,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能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能够饲养家畜。

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居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是农作物是水稻,使用磨制石器,会制造陶器,能够饲养家畜,使用木结构水井,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特点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相关史实。

3.【答案】A
【解析】
禹当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就有了剩余产品,私有财产更多地的出现。

私有制的出现,氏族首领利用职权占有较多的剩余产品,成为剥削阶级,为了镇压被剥削阶级,建立了国家机器,夏朝建立。

故选:A。

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

重点掌握夏朝出现阶段分化和等级界限的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夏商周更替的相关历史史实。

4.【答案】D
【解析】
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

商朝建立于约公元前1600年。

西周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

东周建立于公元前770年。

故选:D。

本题以我国先秦历史朝代为依托,考查的是夏、商、西周和东周建立的知识。

本题以我国先秦历史朝代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夏、商、西周和东周建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5.【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第十九位国王盘庚时,将商都从奄迁到黄河以北的殷。

此后,十二代商王都以殷为都城,再也没有迁都之举。

故选:A。

本题考查盘庚迁殷,知道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

本题以盘庚迁都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夏商周政权的建立,巩固和更替。

6.【答案】A
【解析】
图片是甲骨文,依据所学可知,清末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记载商朝的政治、经济、祭祀等活动;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故选:A。

本题以一幅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甲骨文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甲骨文的相关知识。

7.【答案】D
【解析】
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都是历史是著名的暴君,他们残酷迫害人民,严厉镇
压人民反抗,无休止的征发百姓修建宫殿、园林,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

故选:D。

本题考查历史上著名暴君。

识记有关知识。

知道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都是历史是著名的暴君。

学会归纳和总结历史。

8.【答案】B
【解析】
西周建立后,为巩固。

统治,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即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
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分封制的实行,加起来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反映的正是西周的分封制。

故选:B。

本题以《左传》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
本题以《左传》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
理解能力.
9.【答案】C
【解析】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有十几个,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霸主。

对春秋时期时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诸侯争霸。

故选:C。

本题考查春秋的特征。

春秋时期时代特征是诸侯争霸。

掌握春秋时期的特征。

10.【答案】C
【解析】
战国时期各国都有统一中国的雄心,彼此之间的战争更频繁,规模更大,并
且都具有兼并的特点,著名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等。


魏救赵出自战国时期的桂陵之战。

牧野大战发生在商朝末年,官渡之战发生
在东汉末年,涿鹿之战发生在传说中的炎黄时代;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战国时期各国都有统一中国的雄心,彼此
之间的战争更频繁,规模更大,并且都具有兼并的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相关战役的爆发时间。

11.【答案】A
【解析】
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巧记其具体方位的口诀为东南西北到中央,处于最南方的诸侯国是楚国。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战国七雄。

注意战国七雄的方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战国七雄的方
位。

12.【答案】B
【解析】
战国时期,为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可见,商
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就是增强秦国实力,为富
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故选:B。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商鞅变法的情况、内容和历史意义。

13.【答案】D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四川成都平原常遭水患,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筑了集防洪、灌溉于一体的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消除了岷
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是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选项D 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

14.【答案】B
【解析】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故统一六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是嬴政。

故选:B。

本题考查秦朝的统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以秦朝的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5.【答案】C
【解析】
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

439年可以表示为公元5世纪30年代。

时间为公元前的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晚,数值越大年代越早,而公元后的时间正好相反,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早,越大年代越晚。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

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具体年份与世纪换
算公式。

16.【答案】C
【解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以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

从此圆
形方孔钱成为中国最为广泛流通的货币,C选项是圆形方孔钱。

故选:C。

本题以假如穿越到秦朝,当时社会上流通的货币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秦始皇
巩固统一的措施。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考查了秦始皇统一货币的知识点,考查的是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是用于所学对照选项得出答案。

17.【答案】D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公元前207年的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还有发生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统一了北方;发生在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发生在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统治瓦解,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的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的相关史实。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古代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的相关史实。

18.【答案】B
【解析】
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
重农业生产发展。

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
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故注重农业生产符合“文景之治”时期休养生息政策。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史实。

西汉建立后,经过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三代的轻徭薄赋、减轻负担、休养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稳定局面,到汉武帝时,通过采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大一统
局面,西汉达到鼎盛时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文景之治的相关史实。

19.【答案】D
【解析】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一部分。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西域都护的设立。

早在西汉时期,今新疆地区就属于中央政府
管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

20.【答案】B
【解析】
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

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

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
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刘秀建立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与影响。

22.【答案】A
【解析】
材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反映的是东汉末年的荒凉、凄惨的社会景象,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东汉末年的相关史实。

23.【答案】C
【解析】
事件与道教直接相关的是黄巾起义。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道教的思
想来源于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奉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东汉末年在民间兴起,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张角创立太平道,发动了黄巾起义。

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道教。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秦汉科技、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成就。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
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
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祖冲之是数学家;郦道元是地理学家。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的相关史实.
25.【答案】B
【解析】
208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

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
胜多,大败曹军。

在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
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
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故选:B。

本题以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事件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赤壁之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赤壁之战的相关史实。

26.【答案】B
【解析】
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

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东晋
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

故选:B。

本题以东晋南朝时期的历史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
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原因。

27.【答案】C
【解析】
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夷洲与内地的联系。

夷洲是指今天的台湾。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孙权派卫温等,曾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夷洲。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
天的台湾。

28.【答案】A
【解析】
十六国北朝时期,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有前秦和北魏。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

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消灭了北方的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后来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东魏、西魏和北齐、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前秦和北魏,注意题目强调的关键信息是曾经统一黄河流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十六国北朝时期,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有前秦和北魏。

29.【答案】B
【解析】
图反映的是我国数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圆周率,取得这一成果的数学家是祖冲之。

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
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设计制造指南车,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
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

故选:B。

本题以题干图片为依托,考查祖冲之。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30.【答案】A
【解析】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
遒美健秀。

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纪录片《书圣--王羲之》以当代视角还原历史,讲述了王羲之一生的经历与传奇为依托,考查王羲之。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31.【答案】【小题1】(1)依据所学,东汉时,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因此材料中的“蔡侯”指的是蔡伦。

(2)我国在西汉时期,人们就已经懂得了造纸的方法,发明了纸。

东汉时,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因此小史同学认为,蔡侯纸的出现说明我国在东汉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蔡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