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观
[摘要] 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未来建筑与环境设计的共同任务。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环境中表现出的自然观对于解决当今严重的生态危机有着重大启示作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是建筑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文章从文化学以及生态学理论的角度,对传统民居建筑环境中大量的实例进行分析并揭示其深刻的文化渊源,总结民居建筑环境的特点及我们应当学习的精华。
[关键词] 民居建筑环境和谐天人合一
1.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共生
任何艺术形式都不像建筑艺术和环境的关系那么密不可分,离开了环境,建筑就没有了意义。我国区域辽阔,从南到北跨5个温度带,山地丘陵在总面积中占绝对优势,真正的平原只占11%。多样的气候,复杂的地形使得传统民居为了适应它们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型式和格局,各地丰富的自然建材表现了乡土特色。
从生产方式的层面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的创造发展都离不开农耕的社会生活基础。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中国古代文化讨论的中心。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发展不仅表现出人类适应环境的高超精湛的技法和艺术,而且建筑本身成为人们的生活环境,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居环境思想。
1.1因地制宜
民居建筑以自身的形式变化,使自然条件发挥较大的作用。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民居建筑多以围合的院落式为基础,为了适应各地不同的气候状况,民居建筑的格局和形式都有相应的变化,东北地区太阳入射角很小,一年中半年上是漫长而严寒的冬季,抗寒是民居首要解决的问题,为了争取更多的太阳辐射,避免建筑物相互遮挡,单体建筑之间保持了较大间距,形成了建筑物间距较大的“东北大院”。华北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四合院中的建筑格局适应了华北地区的纬度位置,能充分利用太阳光热条件。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冬季长而冷,为了满足保暖防寒的需要,房屋进深较小,高度不大,多开南窗,室内普遍设火炕,建材中用泥较多,外型较厚重。在亚热带的华中和华东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空气湿度大,热量不易蒸发,民居建筑最重要的任务是避暑。为了遮阳,院落中建筑物缩小了间距,以期获得较大的阴影,同时建筑物间距缩小形成聚落中的窄巷,有利于加大风速。热带的华南长夏无冬,建筑物间距进一步缩小,院落变成了天井。亚热带和热带民居建筑的重要任务是降温、通风、避雨、防潮,房屋高度较大,出檐较深远,屋顶坡度较大,结构开敞,外观显得轻盈。
因而无论南北,民居的群体或单体布局都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建筑的外部空间,形成不可分割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成为人类居住行为不可缺少的部分,
同时最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1.2水的利用
古人没有强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只能依赖自然并在不对自然要素做重大改变的前提下,去适应自然,对其进行最佳利用,建构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人无论生产或生活都离不开水,除了建筑选址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且非常重视对水的利用。例如安徽黔县宏村,其理水方式堪称一绝:该村汪氏祖先在风水先生的指导下,开凿一道两尺余宽的水渠引溪流入村,九曲十弯绕宅院前或穿宅而过,流经村落中心的半月形“月沼”,再往南注入南湖。这独特的水系设计,使得家家门前有清泉,不仅为宏村解决了生活和消防用水,而且能适度调节小气候,为居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
湘西河溪众多,土家村落往往依山就势建在坡地上,有小河溪水从中潺潺流过。道路往往顺应水流的方向,蜿蜒而行。住宅前往往有池塘,解决日常生活以及消防用水,而且能够养鱼和蓄气。
在江南的水乡苏州杭州等地,河道密集,人们常常临河而居,主要交通工具则是小船。人们每天泛舟河上,穿梭于小桥下,淘米洗衣等都在河边,人与水的关系非同一般。
1.3形态与自然和谐
在中国传统宗法思想影响下,中国民居从南到北都极为重视室外空间环境的作用。建筑布局常以院落为中心构成单元的基本平面格局。这种虚实相间的院落序列空间,在密集的居住状态下利用院落和大井等方式使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交叉相间,较好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力解决了日照、通风、保湿、隔热、反光和防噪等问题。中国传统建筑多为土木建筑,建筑材料自身的物理性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向高处发展。院落式的基本布局型式和高度不大的外观使传统民居很容易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另外由于建筑的营造注重顺应地形和原有的环境,不随意砍伐山林,不占用农田,不随意大片地平整土地,因此与环境非常协调,象是从地面长出的生物一般。如东南丘陵的民居建筑随地形变化而随高就低,曲折蜿蜒,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在古代不可能大规模地改造自然环境,人们尊重自然环境,努力使住宅建筑去适应适应当地气候和地形及当地传统理念,因而建筑形态总是趋同的。同一地域的民居中于都大量使用本地的天然建筑材料,建房的结构方法也基本相同,这就不仅使建筑物的形式、色彩和质感保持统一的风格,也使民居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十分和谐。建筑以环境为依托,以环境为背景,根据自然条件将建筑融入环境之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环境观,体现了“道法自然”的道家精神,反映了浓厚的环境意识。
1.4和中有变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基调,但这种统一和谐又不乏变
化,这才使传统民居在景观上富有勃勃生机,有的甚至具有诗情画意。
民居在建筑时间上总是有先有后,民居主人的喜好和财力也不尽一致,因此
总体风格基本一致的民居建筑总还有高低大小的变化。在山丘地区,民居建筑顺
应地势,利用坡、沟、坎、台等微地貌构成灵活多变的外观形式,勾划出层次丰富、参差变化的轮廓线。
江南丘陵区传统民居建筑用木材较多,构架门窗栏杆隔墙和围护墙都用木材,砖墙多用空斗砌法,加上该区建筑密度较大,防火成了至关重要的大事、为了防止或延缓火势蔓延,传统民居广泛采用封火墙、封火墙即马头墙,即硬山屋顶中更高、更有装饰性的山墙,为了加强火功能,封火墙必须要高出屋面许多,它一般呈跌落的台阶形式,也有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曲线形式,从建筑的景观角度讲,不同方向、不同形式马头墙在一定地理环境中的组合,使建筑群体充满了生动和韵律感。而且每个地区的风火墙形式又不完全相同,如安徽民居中的风火墙比湖南民居中的风火墙出檐短,起翘小。又如湘西的吊脚楼,由于所处的地形复杂,所以几乎没有任何两栋房屋的形式是一模一样的。坡度大,则用来支撑的楼柱就长,房屋下的空间就大,反之,楼柱就短,屋下空间就小。因为是顺应地形,所以建筑的角度也多种多样,有时候以正面示人,有时候则是山墙面示人,所以从对面看是高高低低的屋身,起伏延续各种角度的屋面,长长短短的“吊脚”,统一和谐又变化丰富。这种“吊脚楼”结构形式变化无穷,不仅适合于当地自然环境,在视觉效果上增加了空间层次和上下之间的明暗虚实对比。
总之,以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而富有特色的建筑形式为审美对象的审美观,
内涵极其丰富,除了视觉上体现出统一和对比等形式美之外,还包括了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以“和”为美的审美思想。
二、结语
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我们在建筑创作上应该借鉴民族的传统文化,吸取外来的精华。传统民居的精神和文化应当被继承和发展,也应赋于传统民居以生气使之富有生命力,使其成为真正安全舒适,适应环境及使用方便的各类建筑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任美愕.中国自然地理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17.
[2]沙润.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自然观及其渊源[J].人文地理1997, ( 3).
[3]戴志坚.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