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与吟诵的结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 国历代学堂教学都 以吟诵为主 ,并以 日诵万言为美谈 。
行节奏点 的划分。 按照文意 , 诗 的前两句应该是 四三结 构 , 而后 两句则是二五结构 , 即: 少 小离家/ 老大回 , 乡音无改/ 鬓毛衰。 儿 童/ 相见不相识 , 笑问/ 客从何处来 。
节奏 点确定之后 , 还需要确定全诗 的吟诵基 调 , 要完成这
上是用 自己的声音来对所读的诗歌作诠释 , 这是一种有声的诠
起调不能过高 , 语调应见惋伤 。 那 么仅仅是惋伤吗? 在反复 的吟
诵过 程中 , 学 生会发现诗人 的这份感情 , 是 通过“ 儿童笑 问” 这
一
戏剧化 和富有生活情趣的场景表现 出来 的, 这其 中其实也有
个智慧 的老者情感的含蓄 , 因此整体吟诵 时应该是平 和中略
传承于国学大师唐文治 。 华调 , 传承于华 钟彦教授 。 山西省也有
本地流派 , 河东 吟诵 , 传承 于与章太炎并称“ 南章北景 ” 的景梅
九先生……古诗词 的音乐凭眼睛是看不到的,也分析不 出来 。
只有通过吟诵 , 通过耳朵才能直接感觉到 。 抑扬顿 挫 、 声情并茂
年迈 的真 实状 况 , 又处在 韵脚 的位置 。 其余两句也应这样逐 字
他人不 同的诠 释 , 这 种不 同往往在细微之处 , 但正是这 细微 之 处就使得作 品在作者之外 , 带上 了 自己的烙 印 , 从 而实 现了读 者与作者跨越 千年 的心灵沟通。 实际上 , 所有 的古诗词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解读。 “ 歌而咏 之 ,神气出矣 。 ”教学 目标 就在这抑扬顿挫的吟诵声中逐步达 成。 课堂上学生“ 唱” 游诗海 , 品味古诗词 中的音乐美 、 意蕴美和
本版编辑 /鹿
呜
I 论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I
◆聚焦课改
古诗词教学与吟诵 的结合
◎胡颖莉
( 芮城 中学, 山西 运城 0 4 4 6 0 0 )
摘 要 : 吟 诵 可 以调 动 学 生 学 习 古 诗 文 的 积 极 性 , 可 以 实现 诗 词 课 堂 上 品 味 形 象 美 和 情 感 吟诵 品味 美 的教 学 目标 , 有助 于 实现读 者 与作者跨 越 千年 的心 灵沟通 。 古诗 词 教 学 与吟 诵 结 合 大 有 作 为 。 关键词 : 古诗词教 学
分析 , 整首诗都用这种方法来决定 吟诵 的方式 , 这个过程本 身
就是对文章情感不 断揣摩 的过程。
的吟诵 , 有利 于唤起 学生 的联 想和想 象 , 使他们 在头脑 中“ 看
见” 或“ 听见” 作 品所 描述的形象和 意境 , 从而充分 感受作品 的
形象美 、 意境美 。 在这个过程 中, 学生 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
再进 一步吟诵感知 , 在“ 平长仄短 ” 的大原则下 , 看看哪一
一
见婉 伤。 些字是需要强调 的, 而哪一些是需要一带而过 的。 首句 中“ 少小 离家” , “ 离” 字 虽然 是平声 , 但 从字义上看是 “ 离开” , 从 时间上 看是“ 过 去” , 不能吟得过长 。 “ 老大 回” , “ 回” 字是 当下的状态 , 又在句末 则要适 当强调 。 第二句“ 乡音无改鬓 毛衰” , “ 无改” 两
歌抒发 了一种年华老去和久居 客地他乡 的感情 ,所以吟诵 时 ,
吟诵何 以能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 的积极性呢? 第一 , 诗歌 的语 言已经不是纯粹意 义上的 自然语 言 , 而 是
一
作 背景以及诗人 当时的写作状况 :这首诗写 于诗人 八十六岁
种特殊的诗化语言 , 创作者要运用这种语 言来凸现内心直觉 ,
个字前者平声 , 后者仄声 , 但放在 一起 强调诗人离家多年家 乡 烙印还在 , 并与后文 “ 鬓毛衰 ” 构成对 比 , 所 以还是要强调一 下 的。 “ 鬓毛衰 ” 中的“ 衰” 则 必须长吟 , 因为这个字既体现 了作 者
释, 而阅读与写作则是无声 的诠释 , 有声的诠释有 时比无声 的 诠释更能获取诗歌 的韵味乃至诗人 隋感 的真谛 。 第二 , 就吟诵的腔调而言 , 我 国历史悠 久 , 地 域广阔 , 各地 流传的吟诵腔调丰富多彩 , 目前较有影响 的吟诵腔调有 : 唐调,
把对世界 的生命感受凝聚在一处吐露 出来 , 就需要 采取 比生活 中的语言更为热烈凝练的形式 表现 。章太炎在 《 正名杂义》 中 说: “ 古者文学之未兴 , 口耳之传渐则忘失 , 缀 以韵文 , 斯便吟咏 而易记忆 ” 。 吟诵 , 通过 打动读者 , 达 到易理解 、 易记忆 的效果 。 另外 , 诗 歌内容及情感解读从来 就不是单一 的。 吟诵 实际
反复诵读应是必不可少 的环节。 当然 , 仅仅诵 读是不够的 ,
在教学生诵读 的过程 中,要教会学生感知诗 歌语 言的节奏 , 感 悟诗歌语言中的情绪 。 下面以河东调 吟诵为例 , 分 析一篇作 品。 少小 离家老大回 , 乡音无改鬓毛 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 笑问 客从何处 来。 ( 贺知章《 回乡偶书》 ) 节奏是吟诵 的骨架 , 首 先我们要分析这首诗 的节奏 。 河东 吟诵提出 吟诵 既是读书法 , 也是文章学 , 所 以要按 照文意来进
维能力也能得 到激发和培养 。 吟诵教学如何 实现诗词课堂上 品味形象美和情感 美这一
教 学 目标 ?
传统吟诵 固然是一 种传 承 , 但在基本调不变 的前提下 , 也
有千人千调的说法 。 所谓“ 千人千调” , 是 指在 吟诵过程 中, 吟者 可 以有 自己的独特感受 , 可以用 自己的声音对所读的诗歌作与
一
叶嘉莹先生在她的《 谈古典诗歌 中兴发感 动之 特质 与吟诵之传
统》 一文中指 出 : 中国古典 诗歌之生命 , 原是伴 随着 吟诵之传统 而成 长起来 的。 口头 的吟诵 , 应成为学 习写作诗歌和欣赏诗 歌
的一 项 重 要 训 练 。
步, 必然得 对全诗有 一个 整体的理解 。 学生 自然会去关注写 时, 这一年 , 他辞官 归乡 , 距离 中年 离乡 已有五十 多个年头 。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