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羊肚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羊肚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
羊肚菌(Morchella spp.),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盘菌纲(Peziz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羊肚菌属(Morchella),又名羊肚菜、羊肚蘑、蜂窝菌、包谷菌,是羊肚菌属真菌的统称。羊肚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矿质元素等,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硒、有机锗等元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是世界四大名菌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羊肚菌在世界范围分布广泛,品种众多,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据报道,1982年美国Donald Owers实现了羊肚菌人工气候室内出菇,取得了羊肚菌人工栽培突破性进展。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羊肚菌的栽培从仿生栽培、圆叶杨菌材栽培模式发展到大田产业化栽培模式。随着外援营养袋(也称转化袋)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创新,优良菌种选育、优质菌种生产、覆膜栽培管理等技术的不断集成与创新发展,使我国羊肚菌产业化栽培取得重大突破,栽培产量和面积迅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国栽培面积在200hm2左右,而2018年~2019年全国栽培面积已达8000hm2~9333hm2,羊肚菌已成为近年来我国食用菌最畅销的栽培品种。羊肚菌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羊肚菌生产、加工专有装备制造创新,特色食品开发和餐饮、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
目前我国羊肚菌栽培主要为开放式无基质栽培,与传统食用菌栽培模式有较大差别,从栽培环节来看,栽培管理较为简单,但其受土壤条件、周围环境和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在我国多元化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多样化的栽培设施条件下,缺乏规范化的栽培技术规程,栽培管理随意性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栽培抗风险能力不强,严重制约着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羊
肚菌产业不断发展,一方面,栽培菌种成本的下降,生产整体成本降低,国内外市场不断壮大,特别是国内消费市场的升级,羊肚菌产业新格局正逐渐形成。另一方面,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价格势必有所下降,栽培效益会有所降低。通过对我国羊肚菌栽培现状和产品市场前景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羊肚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我国羊肚菌栽培现状
(一)主要栽培品种
杜习慧等研究表明,中国发布羊肚菌约30个种,其中黑色类群13个,黄色类群17个。据报道,我国可人工栽培的羊肚菌品种主要集中在黑色类群中,如黑脉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inica)、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七妹羊肚菌(Morchella eximia)等。目前我国羊肚菌规模化、产业化栽培的品种主要是梯棱羊肚菌、六妹羊肚菌、七妹羊肚菌,其中以六妹羊肚菌栽培规模最大。通过审定的羊肚菌品种主要有川羊肚菌1号、川羊肚菌5号、川羊肚菌6号等,其中川羊肚菌1号和川羊肚菌5号为梯棱羊肚菌,川羊肚菌6号为六妹羊肚菌。
(二)主要栽培方式
我国羊肚菌的栽培经历了仿野生促繁栽培、圆叶杨菌材栽培、大田覆土栽培等方式变革。随着梯棱、六妹等系列羊肚菌品种的选育和外援营养袋技术的发现与不断创新,有效地提高了羊肚菌栽培的产量和出菇稳定性,使我国羊肚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羊肚菌栽培按出菇方式来看主要为无基质覆土栽培方式,即土壤中未添加其他栽培基质,直接以撒播或沟播等方式进行羊肚菌栽培种播种,用一层土层覆盖菌种,然后进行菌丝培养、营养袋放置和出菇管理的栽培方法。具体栽培流程包括:地块选择→大棚搭建(喷灌)→整地、作畦→播种→覆土→覆膜→放置营养袋→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根据出菇场所不同,可分为大田栽培、层架式栽培、林下栽培等方式,但以大田栽培为主。从栽培季节看,羊肚菌栽培秋冬季节播种,冬春季节出
菇,高海拔地区也在开展错季栽培,但栽培规模不大,栽培技术水平仍需提高。
(三)栽培规模发展
我国羊肚菌栽培规模于2012年后逐步开始发展,羊肚菌栽培规模发展情况见表1。
如表1所示,2012年前,我国羊肚菌栽培面积在67hm2左右,从2013年后,我国羊肚菌栽培产业规模发展迅速,仅2016年~2017年栽培面积少量减少,但由于川渝羊肚菌主产区和其他多地羊肚菌大面积稳产、盈利,使2017年~2018年全国羊肚菌栽培面积增长100%以上,从2016年~2017年的1560hm2发展到2017年~2018年的4667hm2。近3年来,随着羊肚菌菌种产量的相对稳定、栽培技术规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栽培人员管理技术经验的日益积累和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加之国家产业精准扶贫的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的大规模基层发展,羊肚菌作为高价值栽培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栽培规模迅速扩大,2018年~2019年,我国羊肚菌栽培规模实现了8000hm2~9333hm2,发展势头迅猛。
二、羊肚菌产业市场分析
(一)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羊肚菌是传统名贵野生食用菌之一,深受世界各地人们喜爱的高端食材。羊肚菌在欧洲与黑松露(Tuber melanosporum)齐名,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羊肚菌需求量较大,仅欧洲市场每年的需求却已达到20000t,目前我国羊肚菌总量不足10000t且我国羊肚菌出口量占国际市场份额较少,每年出口量羊肚菌干品约40t,鲜品约1000t。由此可见,羊肚菌国际市场潜力巨大,亟需拓展国际市场。近年来,在羊肚菌栽培产业热潮的推动下,羊肚菌糕点、羊肚菌多糖等产品推陈出新,羊肚菌在食品、保健品等领域的开发也成为研究热点,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栽培规模扩大,价格稳中有降
随着羊肚菌栽培技术的不断成熟,栽培产量相对稳定,我国栽培规模快速增加。但由于目前羊肚菌栽培过热,食用菌行业外人员投入大量资本开展羊肚菌栽培,栽培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栽培产量有高有低,使我国羊肚菌栽培产量增速远低于栽培规模增速,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近年来羊肚菌整体价格稳中有降,但羊肚菌干品市场仍供不应求,干菇价格相对稳定,鲜菇受到产品集中供应量影响,价格波动较干菇大。目前全国95%以上的栽培采用秋冬播种、冬春出菇模式,羊肚菌鲜菇产品主要集中在2月~4月,此时羊肚菌价格在60元/kg~120元/kg不等,而其他月份羊肚菌鲜菇价格可达150元/kg~300元/kg。
(三)国内市场升级,产品需求扩大
在移动互联网、自媒体渠道的宣传推动下,羊肚菌在全国的认知度不断增强,对羊肚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保健、绿色食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羊肚菌作为传统的高端食用菌,逐渐普通化,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成为了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美味,使大众对羊肚菌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呈现出刚性增长趋势。
三、羊肚菌产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