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战后的教育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
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用于国际交流。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和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全民化、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教育信息化
教育目的:(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受到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如国家、社会教育机会、学生家长、教师的期望均为广义的教育目的。

狭义)是国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

教育目的具有不同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意义:(1)、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制约着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2)、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向,对教育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

(3)、教育目的是评价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标准。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结果。

个体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个体的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

个体发展呈现历史性与社会性、顺序性与阶段性、共同性与差异性(因材施教)等特征。

个体发展既是现实地展开,又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人的素质即人的本质、本性。

既然人具有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因而人的素质就应当由自然的与社会的一系列稳定特点所构成(定义)。

素质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素质教育三大任务,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心理素质、形成社会素质
教育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个以人的集合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

教师职业的特点(角色多样化和职业训练专业化)
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最佳发展期(指人的身心发展的某些功能在特定时期更容易发展、错过后就难以发展甚至无法发展的特点)、个别差异性
现代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处理师生关系的最高准则。

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智慧的激励者;是社会经验的提供者,更是多元价值的分享者、是人生道路的指引者,更是奋斗目标的助跑者。

智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活动的稳定心理特征,是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核心)和注意力。

智力水平往往影响着学习水平,并制约着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个性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决心、信心和恒心)和性格
技能是指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经过练习而学习一种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经历分解模仿、整体掌握和协调熟练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习情感、学习意志、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行为的迁移。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


多元智力理论:智力是由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相对独立的能力方面组成。

做法:倡因材施教观。

教师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

树立多种多样的评价观。

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的总和和进程的安排。

课程改革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
三大课程流派: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英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赫尔巴特、布鲁纳《论认知》人文主义课程论主张课程应有益于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和发展,强调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判断儿童,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发展要求确定课程。

卢梭、杜威《儿童与课程》学科中心论主张以科学分类中的知识门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

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

洛克的白板

品德是一定的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点和倾向,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育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

教育评价的功能:诊断教育情况、改进与形成性功能、区分优良和分等鉴定功能、激励功能、引导教育改进。

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注重评价的改进和形成功能、扩展教育评价的范围、强调评价方法定量与定性的结合、重视自我评价的作用,、重视对评价本身的评价学生评价是通过单项或综合评估手段,评估学生个性某方面或整体特性。

学生评价的主要类型: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又叫标准参照评价。

新课程评价的主要趋势:由侧重甄别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从过分关注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

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用。

强调评价结果的
教师评价的意义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自身发展、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教师评价的主要方法: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自我评价;学生成绩分析
第 1 页共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