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病害引起黄叶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瓜病害引起黄叶的情况
首先第一种容易引起西瓜黄叶的是西瓜病毒病,又叫花叶病、小叶病等,是近年来危害西瓜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区均有发生,北方瓜区以花叶型病毒病为主,南方瓜区以蕨叶型病毒病发生较普遍,多发生于高温干旱季节,尤以夏、秋西瓜容易发生,受害严重。
西瓜病毒在田间主要表现为花叶型和蕨叶型两种症状。
花叶型:初期顶部叶片出现黄绿镶嵌花纹,以后变为皱缩畸形,叶片变小,叶面凹凸不平,新生茎蔓节间缩短,纤细扭曲,坐果少或不座果。
蕨叶型:新生叶片变为狭长,皱缩扭曲,生长缓慢,植株矮化,有时顶部表现簇生不长,花器发育不良,严重的不能坐果。发病较晚的病株,果实发育不良,形成畸形瓜,也有的果面凹凸不平,果小,瓜瓤暗褐色,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形成原因一般是有五方面:
(1)蚜虫、蓟马等害虫是其主要传播媒介。如前期蚜虫危害严重,治理不及时。
(2)整枝、压蔓等人工操作、机械摩擦能将病毒从病株传到健株体内,刮风时叶片相互摩擦产生损伤也能传播病毒。
(3)高温、干旱、日照强是发病的主要条件,特别是连续晴热干旱、高温35℃以上、瓜地通风不畅时,如果浇水跟不上,一般发生病情较重。
(4)土壤瘠薄、缺肥、缺水,生长势弱和管理粗放、杂草丛生、附近种植蔬菜等较多的西瓜田,常发病严重。
(5)嫁接砧木的选择不当。
病毒病重在预防,一旦发病,治疗效果就不很明显,而且很不经济。需要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尤其要及时清除杂草,防止瓜田干旱,促使瓜苗生长健壮,提高植株抗性。其主要防治措施是:
(1)科学选地,远离其它瓜类地种植,减少传染机会;采取适时早播、育苗移栽、提早西瓜的生育期,错过发病高峰;
(2)彻底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根落叶,清除杂草和病株,减少病源;
(3)多施有机肥,化学调控,培育壮苗,增加植物抵抗力;
(4)选用不带病毒的种子;
(5)干旱天气及时浇水降温,结合根外追肥,加强植物自身的新陈代谢,提高抗逆性,同时通过代谢将毒素排出去,缓解病毒病的发生;
(6)强化生产管理,注意农事操作传毒田间整枝打杈、摘心压蔓、受粉等田间操作时,应将病株与健株分开,以免人为传染,先进行健株后进行病株;
(7)减少病毒病传播的途径:田间及时用黄板诱蚜,铺银灰膜避蚜;保护地栽
培,大棚周围加装防虫网,避免蚜虫进入大棚。苗期发病及早拔除病株,换成健株;大田出现个别病株时,应及早拔除,带出田间,减少传染源,用肥皂洗手后再进行健株的操作;
(8)喷药预防刺吸口器害虫-蚜虫、飞虱、蓟马等。
第二个容易引起西瓜黄叶的是霜霉病,霜霉病俗名烘叶、火烘、跑马干,西瓜霜霉病仅危害西瓜叶片,一般是先从基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步向前端叶片上发展,偶尔也能危害茎、卷须、花梗等。
发病初期,叶片上呈现水浸状淡黄绿色小斑点,随着病斑的扩大,逐渐变为黄绿色至褐色。因叶脉的限制,病斑扩大后呈多角形,而且变为淡褐色。空气潮湿时,叶背面长出灰褐色至紫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全叶像被火烧烤过一样枯黄、脆裂、死亡。连阴雨天气,病叶会腐烂。在潮湿环境中,叶背部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在高温干燥环境中,病斑迅速枯黄,扩展缓慢,病情发展也慢。
田间病菌主要靠气流传播,从叶片气孔侵入。霜霉病的发生与植株周围的温湿度关系非常密切,发病适温为15~25℃,叶面有水膜时容易侵入。在湿度高、
温度较低、通风不良时很易发生,且发展很快,在北方寒冷地区病菌不能在露地越冬,植株枯萎后即死亡,种子也不带菌。另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过密、生长衰弱时都易发病。病菌还可在温室黄瓜上越冬,以后从黄瓜传播到西瓜上,所以靠近黄瓜的西瓜往往容易发病。
防治措施:要注意培育选栽壮苗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肥沃沙质壤土地种植,而且要远离黄瓜地。要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栽植密度适宜,注意植株调整使之通风透光良好。苗期浇水要选晴暖天气,并注意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使幼苗生长健壮,增加抗病能力。
在温室或大棚等保护地栽培,应严格控制温湿度,注意通风透光,适当控制浇水,切忌阴天灌水。发现病株后,立即摘除病叶深埋或烧掉,同时进行喷药以控制病情发展。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有:百菌清、瑞毒霉、代森锰锌等,以上药剂按照
说明书交替使用,每隔7天左右喷1次,连喷3~4次。喷药时以喷叶背面为
主。
第三个容易引起西瓜黄叶的是叶枯病,叶枯病为西瓜的常见病,分布广泛,发生较普遍,常在夏、秋露地西瓜上发病,春茬西瓜也可发病,在西瓜生长的中后期,特别是多雨季节或暴雨后,往往发病急且发展快,使瓜叶迅速变黑焦枯,失去光合作用能力,严重影响西瓜的品质和产量。
西瓜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幼苗叶片受害,病斑褐色;成株期先在叶背面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明显的水浸状褐色斑点,湿度大时导致叶片失水青枯,天气晴朗气温
高易形成2-3mm圆形至近圆形褐斑,布满叶面,后融合为大斑,病部变薄,
形成叶枯。茎蔓染病,产生梭形或椭圆形稍凹陷的褐色病斑。
果实染病,在果实上生有四周稍隆起的圆形褐色凹陷斑,可深入果肉,引起果实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黑色至黑色霉层。
带菌的种子和土表的病残体是该病主要初侵染源。生长期间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致田间病害不断扩大蔓延。
该菌对温度要求不严格,气温14~36℃、相对湿度高于80%均可发病,田间雨日多、雨量大,相对湿度高于90%易流行或大发生;西瓜生长后期至西瓜膨大期,可使大片瓜田叶片枯死,严重影响产量;
风雨利于病菌传播,致该病普遍发生;连作地、偏施或重施氮肥及土壤瘠薄,植株抗病力弱发病重。连续天晴、日照时间长,对该病有抑制作用。
防治办法:科学地确定播种期,露地宜在日均温稳定在15℃以上,5厘米深处土温稳定在12℃以上时播种。如欲抢早可采用地膜覆盖使其达到上述温度再播种。
与非茄果类、瓜类蔬菜轮作3年以上,选择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选用
耐病品种;西瓜收获后清洁田园,集中烧毁或深埋。不要在田边堆放病残体,及时清理田园,翻晒土地,减少菌源。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有条件的提倡采用避雨栽培法,露地西瓜雨后要特别注意开沟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对减轻该病具重要作用。防治叶枯病较好的农药有百菌清、扑海因、代森锰锌等,以上药剂按照说明书交替使用,每隔7天左右喷1次,连喷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