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德育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什么?这是每个研究德育的人应该首先弄清楚的问题,也是每个接受德育的人想知道的问题。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以德育为核心,依次展开阐述与德育相关的几个问题,以便对德育有个较为明晰的认识。

一、“德育”一词的由来

人们常常提到古代德育。其实,古人并无德育概念,更未使用“德育”名称。“德育”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新概念和新名词,但究竟是由谁提出的,仍在争论之中。早在 18 世纪 70 、 80 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 morlische Erziehu ng (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 ”。与康德同时代的裴斯泰洛齐也使用过“德育”一词,表明西方社会于 18 世纪后半叶已经形成“德育”这一概念。而使之风靡全球的,当时英国教育家斯宾赛。他在《教育论》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德育”“体育”。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和常用术语。

该词于 20 世纪初传入我国。 1904 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 1906 年又将“德育”、“智育”、“美育”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论述教育之宗旨。 1912 年,蔡元培阐述新教育思想,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在其影响下,当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标志着“德育”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

二、德育的内涵

从词源上考察:德在古代写作“”,上半部为“直”,在古代读“得”音,“心”表示思想感情。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内得于己,外得于人,从心,得声”。“德”与“得”是相通的。“得”的内容是什么呢?是“道”。“道”在古代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与规则,包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规范。当人们认识了道,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然后外化为行为施与人,便是德。可见,德字本身包含了人和己,身和心,内和外这样的辩证关系。“育”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养子使作善也”。育德即“养德”,涵养熏陶品德。

“道”、“德”、“育”三字最初分开使用,直到后来,才有“道德”、“德育”之说。

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道——社会规范

品德内化——他律到自律

1 、社会规范

2 、以社会存在为前提品德

3 、哲学、伦理学研究范畴

1 、个人行为道德

2 、以个人存在为前提

3 、心理学研究范畴

道德具有社会性:

原始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组成氏族部落。母系氏族社会,群婚、杀人以祭奠神灵都被看作是道德的行为。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道德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

统治阶级的道德“忠孝、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被统治阶级:不能参政、议政。例如;秦朝商鞅变法,处罚歌颂变法的百姓,因为百姓不能参政议政;斯巴达执政官屠杀 2000 名用自己的生命拯救国家的奴隶。

中西方价值观念不同,伦理观也不同。西方:开放;中国:保守。

所以,道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过去‘女子无才便是德',今天,女性应该走出家庭。

道德教育;

狭义: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的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

广义:1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2 、德育即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胡守棻主编的《德育原理》

3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教育者期望的品德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胡厚福《德育原理》。此外,孙喜亭教育原理等也对此作不同的界定。

由于对德育内涵不同理解,对德育外延也有不同观点;

一因素说德育即道德教育

二因素说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三因素说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四因素说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五因素说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西方也有德育提法,但是仅指道德教育,如果涉及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另外开设公民课。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由家庭完成。

德育的多因素说即通常所说的大德育。原因有二

(一)与传统文化有关

在我国原始氏族社会,虽然已出现了人类原始的道德,但那时所谓的道德仅仅是一种传统习俗而已,人们对于自身的道德生活并没有自觉的意识,人类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以及体现,这种自觉的道德理论和德育思想则是在文明社会以后。夏朝时期产生了学校,夏商西周是我国教育的开创时期。我国传统德育初步形成,集中体现为德育与政治融为一体,德育逐渐制度化,统一的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形成使得育内容逐渐系统化。

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耻且格',意思是说,国君用暴政统治百姓,百姓暂时不会去犯罪,但是却无廉耻之心;若用道德礼节去叫教化他们,他们则有廉耻之心,也会自觉约束自己。

大学之道中提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其政治生活联系在一起;

当代共产党员在选拔干部时也提出要求‘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其中就包含政治立场、思想观点、方法作风、道德品质等素质。因此,德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

(二)受前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学‘以俄为师'。 1953 年出版的凯洛夫《教育学》中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的形成'及‘苏维埃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相并列。 1956 年,人教社出版的凯洛夫等四人主编的教育学提到德育包括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法律教育等。1986 年,巴班斯基主编的教育学又将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劳动教育重新分离。可见,苏联教育学界也存在‘大德育'‘小德育'的问题。我们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仅学了符合我们思维习惯的东西,保留了大德育的说法。目前有不少的德育原理教材,都采用这种观点。 1988 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正式确定用德育这个名称。德育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