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群体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3
1
照群体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几乎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是在参照群体的作用背景
下发生的。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增加以及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得大学生总消费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大学期间所形成的品牌信念和品牌态度对毕业后大学生的消费决策有很大影响。但是,目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消费结构方面,而对产生这种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本文认为,大学生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重要特征:一是群居性,二是大学生来源的广泛性,三是对新事物的易接受性。这些特征透过各种参照群体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因此,本文通过参照群体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途径进行分析,由此提出针对大学生营销的改进建议。
大学生的消费特征及其参照
群体
大学生的消费特征
发展性消费支出所占比重较大 发展性消费支出是指由于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投资性消费支出。目前大学生的发展型消费支出主要包括辅导书、辅导班、考证费用、考研费用以及出国费用等。随着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
以及对自身发展的高要求,这些消费都
在迅猛的增长,使得大学生的消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中也因此出现了“考证热”、“考研热”等以发展学习为支出的消费热潮。
享受性消费支出充分体现出高档消费和名牌消费的特征 年轻和对新事物很强的接受能力使其消费明显的体现出了追赶潮流的特征,高端产品以及名牌产品成为大学生购买对象。全国学生联合会、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和中国青年校园先锋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公布的《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表明:很多高端消费品进入了大学生的消费图谱, 60%的人拥有手机、27%的人拥有电脑、20%的人拥有PDA、12%的人拥有MP3。该报告指出,我国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
大学生中存在的参照群体
大学生的消费之所以变现出这些共同的特征,除了大学生个体的原因之外,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中广泛存在的一些与其它社会成员不同的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指该群体的看法和价值观被个人作为他当前行为的基础。按照影响大的变量进行划分可将其分为成员资格、接触类型和吸引力三种。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具有影响的应该是接触类型和吸引力。
接触类型指群体成员相互之间人际接触的频繁程度,接触越频繁的群体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就越大。大学生中接触频繁的群体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寝室,寝室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单位,寝室成员的频繁接触必然会对寝室成员的消费行为造成很大的影响;朋友,大学生在自己的交际圈中发生的友谊关系会使他们
参照群体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
李 阳(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参
内容摘要: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消费群
体,大学期间的消费决策以及所形成的品牌信念和品牌态度对企业有重要意义。参照群体是影响大学生消费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参照群体种类和影响途径的分析,提出了针对大学生开展营销活动的建议。
关键词:参照群体 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 营销建议
形成一个团结紧密的小团体,寝室群体和朋友群体是影响力最强的两个群体,大学生的购物行为往往是这两个群体的共同行为,在购物的时候这两个群体不仅为购买行为提供意见,而且还会通过他们之间的观念来影响约束购买行为;班级,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其专业的发展有相似性,大学生的发展性消费受班级参照群体的影响较大。
吸引力指某一群体的成员资格受到个人欲求的程度。热望性参照群体就是有吸引力产生的积极参照群体。它是由对某种生活、某种形象、某种文化、价值观的渴望而形成。美国的街头篮球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热爱街头篮球的人会标榜自己是该群体的人,其行为、形象、价值观等都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共同的目标也可以将一部分大学生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由吸引力组成的参照群体。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阶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由这些目标而聚集到一起的人,在为这一目标而进行的消费上就会明显的体现出参照群体影响的特征。
另外,网络把大学生聚集到一起,网络游戏、聊天室、即时通讯工具、BBS等都是大学生中存在的虚拟社区平台。由于虚拟社区的进退自由方便,只有当某个人对某件事或某种东西投入了很强的热情时,他才会加入某虚拟社区。因此,一个虚拟社区中存在的成员就会拥有很强的一致性偏好,对于营销者也就具有更大的价值。目前各个高校都拥有论坛,论坛依据内容划分为更详细的小版块,这些都有利于企业发现和识别目标顾客,有利于开展电子商务和网上营销,还可以作为市场调查的舞台。企业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个平台,将
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照群体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关系
参照群体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机制分析
对于不同属性的产品以及不同的产品属性,参照群体具有不同的影响。参照群体对成员的影响有以下一些特点:当产品或品牌的使用可见性很高时,群体影响力就大;商品的必需程度越低,参照群体的影响就越大;个人对群体越忠诚,它就越会遵守群体规范;消费行为与群体的相关性强,群体的影响就大;个人在购买中的自信程度也会影响参照群体的影响力。
表1针对大学生消费种类和决定群体相关性的情景因素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大部分产品及其属性的消费来说,都符合了参照群体影响的至少一种情景,参照群体对大学生的消费具有广泛的影响。
参照群体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途径分析
参照群体激发大学生的需求 在大学生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并不是所有购买的东西都是他们所需要的。每个大学生都属于一定的参照群体,当参照群体的成员拥有该学生没有的某件东西时,就会对他产生影响。作为群体的一个成员,他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应当拥有这件物品,否则与他的群体身份不相适应。这样即使商品不是他所需要的,他仍然会购买。
参照群体影响大学生对产品品牌的选择 对于同质化的产品来说,品牌无疑赋予了产品新的内涵、新的生命力,对大学生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大学生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群体身份相适应的品牌,相同的品牌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得到所在群体的认可。大学生对移动电话运营商的选择充分体现了参照群体对品牌的影响力。
参照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成员的
价值观 经常在一起的人会产生相同的审
美观和价值观。在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
一个寝室的所有成员都喜欢运动,而另外
一个寝室的都喜欢音乐;一个寝室的服装
风格是休闲,而另外一个寝室服装风格则
是运动。频繁接触的参照群体的影响造成
了审美和价值的一致,这种一致性体现在
他们消费品的趋同上。
参照群体中意见领袖的作用分析
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对大学生的消费有
重要影响 意见领袖是指完成为他人为其
过滤、解释或提供信息这种工作或角色的
人。意见领袖不但可以在人们需要的时候
提供建议,而且在人们没有提出要求时,也
会主动地提出建议。人们在做出购买决策
的时候,往往深受意见领袖的影响。尤其
是当这个意见领袖是某方面的专家、所购
买产品的介入程度高而且对于个人而言是
非专业购买的时候,意见领袖会代为做出
最终决策甚至代为购买。
意见领袖对产品或品牌在群体内的扩
散影响大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划为
四个阶段,包括导入阶段、成长阶段、成
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不同产品生命周期,在
群体内的扩散速度和方式也不同。在导入
阶段,企业通过意见领袖来导入产品。产
品导入后,随着意见领袖的影响,该产品
在群体内传播,进入发展阶段,该过程发
展比较缓慢。群体内的沟通又促使产品在
群体内部迅速自发扩散,最终进入成熟阶
段,这一阶段的速度最快。
对企业营销管理活动的建议
有针对性的对产品进行定位。产品定
位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上,更重要的是体
现在产品宣传上。在利用广告进行宣传的
时候,要充分体现出迎合大学生某一参照
群体的诉求。广告可以利用参照群体的信
息性影响,告知某一群体正在使用该产品;
可以利用规范性影响告知群体对该产品的
依赖;还可以利用价值观的影响,对某种
价值观、文化而不是产品本身进行宣传。不
同参照群体的大学生对于媒体的选择也不
同,企业要识别不同参照群体对媒体的选
择,有针对性地进行广告宣传。
识别和发现群体中广为存在的意见
领袖。在大学生中识别、发现直至培养意
见领袖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企业可以
通过问卷调查来发现意见领袖。大学生
中参照群体的意见领袖具有如下特点:
消费数量大、次数多;逛街次数多、时间
长;接触媒体丰富、时间长;在群体中影
响力大等。企业可以通过调查的方式来
识别利用意见领袖。企业还可以通过赠
送产品、发放样品以及经常性的互动等
来培养意见领袖。
提高顾客满意度,充分利用群体内的
沟通。在一项为美国消费者事务局所做的
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表明,对产品和服务满
意的顾客可能会告诉5个人,而不满意的
顾客会告诉11个人。提升大学生消费者的
满意度,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满意度对企业
推广产品、扩大销售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企业若能以此为契机培养大学生的忠诚度,
并将这种忠诚度带到毕业后,对于企业的
长期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复杂、多元化的,
参照群体理论能够对大学生消费的一些特
征给予解释,但是它还不能完全解释大学
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另外,本文的
研究没有将参照群体对大学生的消费影响
解释完全,还有待于完善。企业在利用参
照群体对大学生进行营销宣传时会涉及到
伦理问题,应当引起企业的重视。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
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美)迈克尔·R·所罗门.消费者
行为——购买、拥有与存在(第5版)
[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美)霍金斯,贝斯特,科尼.消费
者行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赵伟.大学生“消费热”刍议[J].广
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
教研究专辑,1998(9 )
5.(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年19期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