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第十一章教学PPT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N
NR
HO2C
常见的配合物
Cis-[PtCl2(NH3)2]
square planar Pt(II) complex cis-isomer(顺式)
Anranofin-Au(I) complex
the first of a series of platinum coordination complex-based anticancer drugs. (Platinol-AQ)
1987年在南京召开第25届国际配位化学 会议,有44个国家和地区约1000人参加, 戴安邦被推举为大会主席,这也是中国 首次主办国际大型学术会议。
我国配位化学研究在国际上已占有一定 的地位。
戴安邦 院士 (1901—1999)
常见的配合物
在医药、生物、分离分析、催化、材料、环境科学等领域, 配合物都有重要的应用。
Basic Concepts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
·· K·+ :Cl·
→
K + [:C··l:]-
··
··
H
H
F
B
+
F
F
CH3 N CH3
CH3
F
F
B
F
CH3 N CH3
CH3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Basic Concepts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
1913 1955 1967 1971 1973 1981 1983 1987 1992
创立配位化学 金属烯烃催化剂 研究快速反应 硼烷化学 发展金属有机化学 等瓣理论 配合物和固氮反应机理 超分子化学 电子传递过程
配位化合物的创立和发展
我国配位化学的奠基人-戴安邦先生
1963年创建南京大学络合物化学研究室, 于1978年扩建为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 所,1988年创建了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 家重点开放实验室。为我国配位化学培 养了大批人才。
Composition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s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Composition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s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Composition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s
一、外界 外界显示各离子或分子的单独性质, 例如: [Cu(NH3)4](OH)2 (OH)- + [Cu(NH3)4]2+ 加入Al3+ 有 Al(OH)3 沉淀生成; 二、内界 内界为一稳定的基团,在水溶液中不显示其阳离子 或阴离子单独的性质;
要为[Fe(CN)6]3-;而KCl ·MgCl2 ·6H2O溶于水后主 要以简单离子形式存在。
配位化合物的创立和发展
配位化学的创始人- Alfred Werner
瑞士化学家,他于1893年(27岁)在 《 无机化学领域中的新见解》一 书中提出 络合物 的配位理论, 大 胆地提出了副价、配位数等概念, 创立了配位化学理论。因此而获得 1913年诺贝尔化学奖。
常见的配合物
Oxygen carrier in blood Porphyrin-Fe:
Haemoglobin(血红蛋白)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 Fe(II) ion
HO2C
N NOFe2 N
N NR
is octahedrally coordinated
HO2C
HO2CN N Fe
第十一章 配位平衡及配位滴定
本章学习要求
✓ 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含义、组成、命名和结构特征 ✓ 掌握配合物中价键理论的要点及应用,掌握晶体
场理论的要点和应用
✓ 掌握配位平衡的特点和与酸碱平衡,沉淀平衡、 氧化还原平衡之间的关系
✓ 掌握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及酸效应、配位效应等 副反应系数在滴定时的影响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一、配位化合物的定义
1. 定义:溶液或晶体中存在配位键的化合物称为配位 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2. 配位单元:中心离子(原子)提供空轨道,配位体上 的配位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包括:
a. 离子—配位离子(配阴离子和配阳离子) 如:[Fe(CN)6]4- , [Ag(NH3)2]+
b. 分子—配位分子, 如:Ni(CO)4 3.与复盐区别: K3[Fe(CN)6] 溶液中,Fe3+存在形式主
配位化合物的创立和发展
配位化学已成为当今无机化学中及其重要研究领域, 每年全世界要合成上百万种新的化合物,其中绝大部 分是配位化合物。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与配位化学有关 领域的学者:
Werner: Ziegler/Natta Eigen: Libscom: Wilkinson/Fisher: Hoffmann: Taube: Cram/Pederson/Lehn: Marcus:
Alfred Werner Nobel Prize winner 1913
配位化合物的创立和发展
Werner's Experiment:
CoCl3•6NH3 yellow xs Ag+ 3 moles AgCl
CoCl3 •5NH3 purple xs Ag+ 2 moles AgCl
CoCl3•4NH3 green xs Ag+ 1 moles AgCl
常见的配合物
Asp-81
O
His-118
O His-78
His-61 N
N
Zn
N
N
Cu
H2O N
His-46
源自文库
N
N
His-63
His-44
N
His95
N
N N Zn N
S His93 OH-(H2O)
O
OO N Mo
SS S
Fe
Fe Fe
X
S
Fe
Fe Fe
SS S
Fe S
N His117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CoCl3•3NH3
xs Ag+0 moles AgCl
[Co(NH3)6]Cl3
[Co(NH3)5Cl]Cl2
[Co(NH3)4Cl2]Cl
[Co(NH3)3Cl3]
3+
2+
+
Werner's conclusions 1. The metal is in a particular oxidation state (primary valancy) 2. The complex has a fixed coordination number (secondary valancy) 3. The ligands are bound to the metal via a bond which resembles a covalent b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