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包括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时代经过了数次的变迁,文化也同样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在这几千年的洗礼中,人类舍弃了其中的糟粕,而留下了更多的精华。这些被流传下来的逐渐聚拢,就像一些工业区形成的初期一样,慢慢地发展成了文化产业,也登上了国家的舞台,并渗透到了政治、经济等日常活动中去,于是,文化又有了不同的分类,比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里文化,还有了不同的层次,出现了四层次说和三层次说。等等诸如此类的发展都说明了,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已经不单纯地停留在一个简单的层面上了,而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即是,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这一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衔接、相互贯通和内在结合,从而使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充满时代气息,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高度统一。这对于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坚持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那么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先进文化,其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又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同时也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进步,而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同民族的文化会影响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通路。
第二,文化、政治、经济三者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要更好的发挥文化的作用,政治经济是前提。因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另一方面,文化需要建设,因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它不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着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站在哲学的角度上看,任何事物都在发展,文化也不例外,而否定之否定即事物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要有创新精神,不能总是墨守成规。发展先进文化,关键在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开拓创新的新途径。
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灵魂和生命,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不竭动力和因素,是始终保持文化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
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文化创新史。文化创新的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智慧和文明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总量不断增加,文化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只有不断推进文化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使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确保新世纪宏伟目标的实现。只有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才能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发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创造出既能体现中国风格,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理想、愿望和审美要求、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作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只有不断推进文化创新,迅速营造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国,才能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
争中捍卫中国文化的战略利益,在融入世界文化的同时保持特色,扩大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
如何才能更好的传承先进文化,如何才能做到文化的不断创新,这也成了我们党和全体人民值得深思的问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文化问题所作的决定,是我们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六中全会告诫我们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又号召要“创立新知”。所以,我个人认为,文化的创新,前提是要继续解放思想。在创新的过程中,既要做到立足于社会实践,又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相互借鉴,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以上讨论回答了是什么,为什么等一些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践中来,解决怎么做这一问题。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江苏省也在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文化建设新路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产业集聚区,使文化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文化苏军”;加大文化改革力度,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不断提升江苏文化竞争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明确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重要使命,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集中体现了大学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新的重要认识.标志着我们对大学建设规律、人才培养规律、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人才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应该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作为“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一流大学,南大学子理应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区域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教授在《大学生要自觉承担文化传承创新新使命》一文中重点强调大学应自觉落实好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同时要自觉成为知识和思想文化创新的策源地或发祥地,自觉为繁荣社会文化包括文化产业发展尽责献力。为让大学能更好的做到以上几点,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应有作用,拓展渠道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服务,切实加强大学自身文化建设。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社会给予了我们良好发展环境,我们自身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趋势表明,单纯的技术型、经济型人才已经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呼吁更多不仅具有专项技能,同时具备良好道德、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我们要改变对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尤其是对传统文化,不能抱着排斥、无所谓的心理,更多的添加一点自豪感和责任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先进的文化传承下来,再利用我们大学生思维活跃的优势,不断地对其加以创新,以适应未来时代的要求,进一步推动社会各方面的进步,这样才能为个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综上可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样是社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最终能形成个人、社会、文化三者相与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