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子桥的导游词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子桥的导游词5篇
篇一:湘子桥的导游词
各位团友:
现在我们将要参观游览的是潮州市区颇负盛名的“滨江长廊”。“滨江”是指这一风光带地处在潮州的母亲河、广东第二
大河——韩江的西岸,“长廊”则形象地点出此处景色优美、风
光秀丽,犹如一座镶嵌在韩江边的五彩画廊。它由修复好的宋明
古城墙及其若干座门楼、防洪大堤绿化风光带以及广济桥所组成,全长2。3公里,兴建于1999年,总投资2。2亿元,历时三年建成。
城墙
好,下面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承载着潮州历史印记的宋明古
城墙。潮州是一座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古城于宋代已成
规模,到了明洪武三年,增筑石墙,全面修建府城墙。修建后的
府城墙高二丈五尺,基阔二丈二尺,周围 1763丈。环城开上水、竹木、广济、下水、南、西、北七门(其中上水门城门外构筑月城作为屏障),并在城上造敌楼44座,雉堞2932个,十分雄伟壮观。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府城的南、西、北三面城墙均因城市建设的
需要而被拆除。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仅存东面临韩江的古城墙,它
因承担着堤防的重要作用而得以保留。
这面城墙北起金山,南至南门,全长2132米,随着岁月的流逝,部分古城墙以残破不堪, 1999年潮州市政府根据文物修复“修旧如旧”的原则,斥巨资在原残存的宋明古城墙的基础上进
行修复。如今这面古城墙上,还保留有四座城门,即下水门、广
济门、竹木门和上水门,每座城门上各建有城楼。四座城楼中以
正对广济桥的广济门最为雄伟壮观,广济门城楼也是潮州内八景“东楼观潮”的所在地。
广济门城楼
各位团友,这就是广济门城楼了,它因建于潮州城区的东门上,民间俗称“东门楼”,是原潮州古城七门中最巍峨壮观的一座。它既是潮州名城的主要标志,又是潮州北堤的重要关闸,潮
州城里联结城东郊区的重要枢纽。
广济楼是在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潮州指挥俞良辅主持建
造的,距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了,历代均有不同的程度的维修。由于广济门城楼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1989年被列
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济门城楼是一座宫殿式三层四檐
歇山顶阁楼。外城门楼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东为万春”,
这四个字是由当代著名的汉学家饶宗颐先生所书。楼内有一副对联:“万峰当户立,一水接天来。”
广济门城楼不仅壮观,同时它也是潮州的重要防洪设施。在
每年的春末夏初,韩江水暴涨,洪水冲涌城堤,在这个时候,沿
江的广济门城楼以及下水、竹木、上水四个城门都要关闭以防止
洪水进入潮州城区。自古以来,每当这个时候,潮州人都要登临
广济门城楼,观看那令人心澎湃的滔滔韩江水,因此“东楼观潮”就成为潮州的内八景之一。广济楼对面就是我们的湘子桥,等一
下大家可以上桥去参观,我对滨江长廊的讲解就到此结束,谢谢
大家。
篇二:湘子桥的导游词
各位朋友:
1993年,用于收藏和展示中华民族珍贵文物,旨在弘扬中华
文物,促进中泰友好的淡浮院在泰国建成。当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化部从全国收集珍贵文物328件赠送泰国淡浮陆院永久陈列。
之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政协广东省委员会也分别赠送中
国著名书画家作品18幅和23幅。台湾友人也赠送了一大批文物。爱国爱乡赤诚之心驱使郭老在家乡兴建又一座淡浮院,并计划将
部分文物运回祖国,让中华文化在家乡发出璀璨的光芒。1995年
8月10日。郭老亲临潮汕选址。郭老在走遍潮汕千山万水之后,
来到砚峰山,发现这里的风水非常好,决定在这里建造另一座淡
浮院。在郭老的倡议下,众多海内外潮人热烈响应捐资,迄今为止,共筹款一亿三千万用于潮州淡浮院的建设。1999年,淡浮院
第一期工程完成后,即对外开放,同时进行第二期工程的建设,
并于2005年完工。之后还有第三、四期工程继续开展。今天我们
有缘来淡浮院就是有缘来上堂淡浮人生的文化哲理课。
世纪大宝鼎
我们先来看这个世纪宝鼎,铜铸的,重20多吨,国家的国,
繁体的国字是围墙,有“一,口,戈”“一”代表土地,“口”
代表人民“戈”代表武器,代表独立的主权,现在去掉围墙,表
示开放了,由“王”代替了人民。鼎在我国古代是用来煮食物的,同时也象征王权,国力雄厚。
知鱼桥
知鱼桥故事的由来:战国时,庄子与惠子一同在桥上看水里
的鱼,庄子说:“看这些鱼游来游去,多快乐啊!”惠子说:
“你并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他以为这样一问,庄
子肯定会被难住,不料庄子却回答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
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这就成了中国哲学史上有名的论辩故
事。
太极图
两个脚印的中间(即这个太极图的红土与黑土的界线)是郭丰源先生定出淡浮院整体建筑的中轴线,等到交泰殿建殿期间,发
现地下的土地居然呈现两种颜色,左为红土,右为黑土,呈阴阳
交泰之象,就如同于八卦中的太极图。
石牌坊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淡浮院的正门,淡浮院的正门是
一座石牌坊。牌坊高16米,宽30米,四柱三间,整个建筑为中西合璧。牌坊的下部是四根粗大的圆柱和一对石狮子,这很容易使
人想起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风格。上部是地道的中国式牌坊,三
重檐歇山式一体两面,结构有主有辅,高低错落,美丽而庄严。
牌坊正中是香港潮籍学者、现代著名国学泰斗饶宗颐先生所题的“东粤菁华”。“东粤”言其地域之广,已经超出了“粤东”的
区域概念。“菁华”也不完全等同于“精华”,前者指自然界中
精粹部分,后者除了指“物”外,还可以指“事”。
两个旁门分别题写“金声”“玉振”。这是古代孔庙或国学
专用题字,说明这里是文化场所。“金声玉振”代表古代圣人的
声音,像金玉声音之美妙。看到这个牌坊,就知道这里是弘扬文
化的地方。透过牌坊往远看,中轴线贯穿上下,两边对称,整个
建筑构成一个中国的“中”字形,这是儒家正统观念在中国传统
建筑文化上的体现。在中华文化道德里,主张对外讲“中和”,
对内讲“中平”,做事尊“中庸”,做人要“中正”。主体建筑
队随着山势,沿台阶叠而上,须仰视才能见到大殿,使人顿生高
山仰止的庄严,一步步向上,似有朝圣之感。这个“圣”就是我
们中华文化的主体精神。
古鉎牛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这只鉎牛,原先是在湘子桥那边的。潮州
有一首民谣说的就是这只鉎牛: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舟;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鉎牛一只溜。牛五行属土,土克水,所以鉎牛就是镇水的吉祥物了。你知道吗?这只鉎牛在“文化大
革命”的险些被熔成铁水,幸亏被老同志彭启安发现,及时把它
藏到砚峰山上,才得以保存至今。等到淡浮院建成的时候,才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