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媒体中微博的发展现状及其传播机制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媒体中微博的发展状况传播机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作者班级:广播电视新闻学0701班
作者姓名:李洁
指导教师姓名:
【摘要】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这一新媒体的力量不断“膨胀”,从不断更新的
网络事件到不断产生的网络新词,从不断壮大的网民人数到不断繁衍的网络经济,从获取信息的门户网站到发布信息的分享平台,网络在无形之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它给我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带来的改变。而微博这一网络“新星”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与欢迎,其社会影响力在日益彰显,微博不仅带来了新闻传播的新格局,也带来了新闻传播方式的改变,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我们有必要对微博这一产品进行深入认识。本文将从微博的兴起与现状,微博的兴盛原因及其传播特点,微博信息的传播机制分析,微博对传统媒介的影响,微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微博运营中的监管和盈利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网络媒体微博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机制监管机制盈利模式
【正文】
一、微博的兴起与现状
微博(Micro-blogging,Microlog),微型博客的简称。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媒体工具和网络交流形式,维基百科里定义为:“微博客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200字)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博客形式。它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随着发展,这些消息可以被很多方式传送,包括短信、即时消息软件、电子邮件、MP3或网页。一些微博客也可以发布多媒体,如图片或影音剪辑和出版。”微博最早出现于美国,目前己遍及全球各国,国外较知名的微博服务提供商有twitter, jaiku以及pownce等。国内先后出现饭否、叽歪、嘀咕、新浪微博等。在国外以twitter最为著名,它拥有最庞大的用户群体,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Twitter已有2亿用户,每天发送1.3亿条Twitter消息。在国内,据易观智库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微博注册用户已达1.45亿,其中新浪微博的社会影响力最大。实际上,微博数量并不是在最近才开始爆发增长,早在2006年,博客技术先驱埃文·威廉姆斯就建立了Obvious公司,除了强调精炼文字书写与沟通的袖珍型博客外,即时性交互成分成为与以往书写平台的最大区别。2010年被称为是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这一新兴的网络互动平台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势不可挡,不愧成为互联网中的一大热门事件,国内的各大网站也都争相开放微博,都想在这场较量中挣得半壁江山,唯恐落于这股世界潮流之外。
二、微博兴盛的原因及其传播特点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可博;人浅事浅阅读浅,浅尝辄止。”然而,就是这140字的微博“小义”,如同煽动了一下蝴蝶的翅膀,引发了生活方式、信息传播方式和企业营销方式的改变。2010年“微博”入选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也可见其影响力之巨大。微博已经具备了一种传播媒介的强大力量,它的
信息来源丰富、信息传播迅速、扩张力度强、影响力极大,正在带来一种新的媒体格局。特别是它的信息传播方式,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它是一种裂变传播,是一种扩散的分众传播。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之迅捷,传播密度之深广,传播方式之便利,远非以往的媒介所能比拟。与传统媒介相比,微博具有如下新的传播特点:
1、传播主体的变化。“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出版社、广播台、电视台以及以大量发行为目的的各种音乐、影像制作公司。在西方国家,媒介组织以公共法人和企业法人形态为主;在我国,则以采取企业经营方式的公有制事业机构形态为主。这个特点说明,大众传播是有组织的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组织目标和方针指导下的传播活动”○1。然而,在微博这一传播媒介中,传播者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传统媒体变成了普通大众,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和发布者,因此,在微博中传播主体已经发生了变化。
2、传播方式的变化。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的转换。单向传播是指缺乏反馈或互动机制的传播,即信源发出的信息,经过传播渠道而抵达信宿的单向过程。在单项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传者只是单方面的给予和接受关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纯粹的单向传播是少见的。一般来说,人类的传播活动都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但这种双向性和互动性有强弱之分,大众传播由于缺乏反馈的及时性和灵活性,属于一种单项性较强的传播活动。然而,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微博借助于转发与评论的功能实现了便捷及时的互动,通过这一平台任何人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送者,微博已将每日新闻变成了每秒新闻,信息传播速度之快、信息源数量之丰富、传播力度之惊人都是微博消息的传播特点。用户参与话题和事件的实时报道,强化了消息的可靠程度,同时信息的扩张还可促进社会组织和社会运动的形成,例如新浪《微访谈》的上线,新浪方面给出的定义是建立在新浪微博基础上的访谈类产品,《微访谈》的所有问题都来自于普通网友,并且由访谈嘉宾直接进行回答,真正做到了嘉宾与网友之间的零距离交流。新浪微博发起的“微博打拐”行动就引起了社会的广大关注。
3、传播信息的碎片化。微博的一大特点就是传播信息的碎片化,传播的信息就是个人话语的集合,140字的自由表达,低门槛的自由准入也正符合了现代人快捷的生活节奏和快餐式的文化消费习惯。与博客相比,微博是一种更加快速的交流模式。用户花上很少的时间和思考用简短的语言产生传播的内容。更新的频率也与博客不同,一个多产的博客主人一般一天更新一次博客,而微博可以在一天之内更新几次。由于与手机终端的配合使用,微博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常常是处于快速的浏览,习惯性的转载和情绪化的思考与表达。网络段子和文字游戏式语句的出现,才能够吸引追随者的眼球。因此微博的这种碎片化信息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写作习惯和表述方式。
三,微博信息传播机制的分析
1、从传播学角度看。微博事实上是将传统的SNS与即时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个变种。与依靠信息架构的传统门户网站不同,微博是WEB2.0时代典型的网络应用,它主要是通过大量的用户产生大量的信息,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和体验。用户的规模和用户体验是相辅相成的。微博是一种裂变传播,是一种扩散的分众传播模式○2,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是社会的进步,这也是媒体功能发展的必然趋势。
2、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运用。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受众接触媒介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3。因此能否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心理满足,直接影响着受众对媒介的期待,受众主动选择微博这一媒介,并形成一种潮流,使用者必然是能从微博中体现出使用与满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