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的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和生理功能主要
为:胆汁酸(影响糖和脂质稳态和能量消耗, 对代谢紊乱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短链脂肪 酸(储存能量、降低渗透压,维持大肠的正常 功能和结肠上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某些脂 类产物(调节宿主G蛋白偶联受体)和二肽醛 (选择性抑制一些人类蛋白酶的活性),其余 的大部分不为人所知,
肠道菌群与NAFLD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NAFLD是一 种复杂的肝脏疾病表型,从简单的脂肪变 性到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其特征是脂 肪变性、坏死性炎症变化,以及不同程度 的纤维化,可能进展到肝硬化,最终导致 由异常的脂质和糖代谢引起的肝癌。
随着研究的进展,胆汁酸在NAFLD/NASH中 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肠道菌群可分为三大部分: (1)与宿主共生的生理性细菌, 为专性厌氧菌,
是肠道的优势菌群, 占到 99% ~ 99.9% , 如双歧 杆菌、类杆菌、优杆菌和消化球菌等; (2)与宿主共栖的条件致病菌, 以兼性需氧菌 为主, 为肠道非优势菌群, 如肠球菌、肠杆菌; (3)病原菌, 大多为过路菌, 长期定植的机会少, 生态平衡时, 这些菌数量少, 不会致病,如果数量 超出正常水平, 则可引起人体发病, 如变形杆菌、 假单胞菌和韦氏梭菌等。
免疫功能:存在于肠道粘膜表面的益生菌作为 一种活的有机体对你肠道黏膜具有多重保护作 用,它们在肠道内定殖,维护肠道微生物菌群 的平衡,或者活化肠黏膜内的相关淋巴组织, 提高消化道黏膜免疫功能。
除了以上三种基本生理功能外,肠道菌群还能 参与到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癌症等等疾病的代谢过程
调节肠道菌群
改变血浆和粪便中胆汁 酸(BA)组成
作用于TGR5受体,来改善2型糖尿病
研究还发现:
在未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用阿卡波糖 治疗(而非格列吡嗪)增加了初级BA/次级 BA的比例及血浆中非结合BA的水平;
③ 阿卡波糖增加肠道中乳杆菌属及双歧杆 菌属,减少拟杆菌属,从而改变参与BA代 谢的菌群基因的相对丰度;
比利时鲁汶大学科学家构建了一种基于序 列扩增和流式细胞计数技术的新型微生物 计数和定量方法。基于这种新的粪便微生 物分析定量方法,研究人员能够更为准确 地对不同人类个体的肠ຫໍສະໝຸດ Baidu菌群特征进行更 为精准地描述。同时,这些新的方法还能 帮助研究人员将不同人的肠道菌群与他们 自身的肠道差异联系起来,更加真实地反 映人们肠道的微生态。
研究发现在高脂饮食或遗传诱导肥胖的小 鼠中,发现用GbMCA抑制肠FXR信号可预防 或逆转胰岛素抵抗和脂肪肝疾病。GbMCA 的进一步研究证实,FXR信号调节肠道微生 物群并控制肝脏脂质代谢(调节胆固醇转 换和甘油三酯的代谢。)
对肠FXR信号的抑制也可以通过回肠胆汁酸 转运体(IBAT) 抑制剂来实现。IBAT抑制剂通 过提高胆汁酸的分泌来降低胆汁酸的浓度。
起效机制:
增加棕色脂肪组
织和肌肉中的能
肠 道 菌 群
胆 汁 酸
TGR5受体 量消耗
活化前蛋白转
化酶1
胰高血糖素 样肽(GLP )1
FR受体 抑制前蛋白转
化酶1
胰高血糖素 样肽(GLP )1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回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种脑肠肽,目前主要作 为2型糖尿病药物作用的靶点。由于GLP-1可抑制胃排空,减少肠蠕动,故有助 于控制摄食,减轻体重。
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 Kristina Schoonjans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 位于巨噬细胞上的一个受体,能抑制2型糖 尿病的炎症。受体是结合化合物并启动细
胞中级联事件的蛋白质。这项研究中的巨 噬细胞受体被称为TGR5,可被胆汁酸激活
瑞金医院宁光院士通过建立了降糖药疗效 和肠道共生菌群特征的关系,发现了拜糖 平(阿卡波糖)的起效机制:
现有的肥胖治疗药物包括:苯丁胺、奥利 司他、苯丁胺/托吡酯缓释剂、氯卡色林、 纳曲酮/安非他酮缓释片、利拉鲁肽;② 苯
丁胺为一种可抑制食欲的拟交感神经胺,
奥利司他为一种胰腺及胃脂肪酶抑制剂, 抑制脂肪的吸收与利用;③ 苯丁胺/托吡酯 缓释剂为拟交感神经胺+抑制食欲药物+缓 释性抗癫痫药物;④ 氯卡色林为5羟色胺受 体激动剂,纳曲酮/安非他酮缓释片为阿片 类拮抗剂+氨基酮类抗抑郁药物,利拉鲁肽 为GLP1受体激动剂。
肠道菌群与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 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分成两组类型:
1型糖尿病(T1D)(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2型糖尿病(T2D)(疲乏无力,肥胖) 目前,肠道研究成为治疗糖尿病的热点,一是
改变肠道激素,GLP-1;二是改变肠道生理结构, 胃流转手术;三是改变肠道内容物,肠道细菌
肠道菌群与1型糖尿病
研究发现患1型糖尿病(T1D)的人体内的肠道菌 群与健康个体存在差异。
Akkermansia muciniphila支持粘液的产生,增加 抗微生物肽Reg3γ的表达,并从微生物群中淘 汰了扭链瘤胃球菌,降低了血清内毒素水平和 胰岛Toll样受体表达,促进了免疫调节,延缓 了糖尿病的发展。健康的微生物中有大量该细 菌,但在T1D中却没有。
胆汁酸
胆汁酸是由肝脏中胆固醇合成的内源性类 固醇分子。这些两性分子通过激活肝脏、 肠道和外周组织的胆汁酸受体,影响糖和 脂质稳态和能量消耗。
Arnesoid X receptor (FXR)和 Taked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TGR)5是两个主要 胆汁酸受体,他们对代谢紊乱的发展有巨 大的影响, 胆汁酸在体内的合成、代谢,分布 是通过胆汁酸,FXR、TGR5和肠道微生物群之 间的互动
一项对高脂肪饮食的小鼠进行的首次研究 表明,使用IBAT抑制剂可以防止NAFLD
微生物新的测定方法
之前大多数基于测序技术的人类粪便样本 肠道微生物分析方法都集中于通过对不同 微生物群和代谢途径的测序分析建立样本 序列文库。尽管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 和揭示与疾病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结构变化, 但这些方法对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肠道相互 作用的反映能力却十分有限。
补充
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癌症之中,比如黑色素 瘤、结肠肿瘤、直肠癌等,其实肠道菌群 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细菌可提高抗癌化疗药物5-氟脲嘧 啶的活性;
甚至有研究表明健康人群的行为和神经生 物学差异与微生物组成有关。即微生物能 影响人的情绪
结语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肠道菌群与我 们的生理病理过程息息相关,相信在不久 的未来肠道菌群可以提供新的治疗方式和 靶点。
肠道菌群
中国药科大学 黄益海
前言
我们已知的口服药物起效方式一般都默认 为经胃肠道吸收进入体内从而影响新成代 谢发挥药效,但近年来发现很多药物通过 影响肠道菌群也可以发挥疗效。
目录
肠道菌群简介 肠道菌群与糖尿病
肠道菌群与肥胖 肠道菌群与NAFLD 微生物新的测定方法
肠道菌群定义
肠道微生物群:肠道微生物群包括肠道中存在 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噬菌体,寄 生虫和真菌。这些肠道微生物能主要通过代谢 产物的产生和生物活性成分的释放来调节宿主 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力,进而影响健康状况和疾
病的发生和/或进展。
其中肠道菌群是肠道微生物群中最具代表性的 成分。
肠道菌群:人体肠道内寄居着大量细菌, 是肠道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 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 态平衡
肠道菌群构成
人类肠道菌群约有100余种菌属,400余菌 种,其中以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为主,需氧 菌比较少。形态上有杆菌、拟杆菌、球菌、 拟球菌和梭菌等等。这些细菌产生各种酶, 起着对人体有益、无关和有害的作用.
无菌
出生5天 以大肠杆菌、肠球菌、
梭菌为主
双歧杆菌占优势
中老年
双歧杆菌 成人型菌群
双歧杆菌进一步 有害菌进一步
肠道菌群基本生理功能
生物屏障:肠道正常菌群与肠黏膜紧密结合构 成肠道的生物屏障。
营养作用:帮助分解上消化道未被充分水解吸 收的营养物质 ,有利于宿主进一步吸收利用各 种营养物质。增加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如维生 素B,维生素K)、氨基酸、微量元素、某些无机 盐类(如钙、磷、铁、等)的吸收和利用。
部分中药在体内没有发现有效成分,但却 有奇效,大抵就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起作 用,因此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对中医要 的发展可能起着重大作用
谢谢大家!
④ 治疗结果取决于治疗前的肠道菌群组成, 与普氏菌属主导的肠道菌群相比,拟杆菌 丰度较高者在阿卡波糖治疗后血浆BA变化 更大,代谢参数改善更明显。
肠道菌群与肥胖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肥胖症的流行已经显 着增加。 肥胖是与许多合并症有关,特别 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胆汁 酸作用TGR5以及FXR受体后可以影响能量消 耗的调节以及肥胖的发展
将单个益生菌A. muciniphila移植时,能够带来 有益的代谢和免疫信号作用,降低糖尿病发病 率。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它往往与身 体脂肪组织中的慢性炎症相一致。这种炎 症是由脂肪组织内称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 胞活性引起的,脂肪组织会通过化学信号 招募更多的巨噬细胞。巨噬细胞的积累会 影响脂肪细胞对胰岛素做出适当响应的能 力;这种情况称为“胰岛素抵抗”
为:胆汁酸(影响糖和脂质稳态和能量消耗, 对代谢紊乱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短链脂肪 酸(储存能量、降低渗透压,维持大肠的正常 功能和结肠上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某些脂 类产物(调节宿主G蛋白偶联受体)和二肽醛 (选择性抑制一些人类蛋白酶的活性),其余 的大部分不为人所知,
肠道菌群与NAFLD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NAFLD是一 种复杂的肝脏疾病表型,从简单的脂肪变 性到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其特征是脂 肪变性、坏死性炎症变化,以及不同程度 的纤维化,可能进展到肝硬化,最终导致 由异常的脂质和糖代谢引起的肝癌。
随着研究的进展,胆汁酸在NAFLD/NASH中 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肠道菌群可分为三大部分: (1)与宿主共生的生理性细菌, 为专性厌氧菌,
是肠道的优势菌群, 占到 99% ~ 99.9% , 如双歧 杆菌、类杆菌、优杆菌和消化球菌等; (2)与宿主共栖的条件致病菌, 以兼性需氧菌 为主, 为肠道非优势菌群, 如肠球菌、肠杆菌; (3)病原菌, 大多为过路菌, 长期定植的机会少, 生态平衡时, 这些菌数量少, 不会致病,如果数量 超出正常水平, 则可引起人体发病, 如变形杆菌、 假单胞菌和韦氏梭菌等。
免疫功能:存在于肠道粘膜表面的益生菌作为 一种活的有机体对你肠道黏膜具有多重保护作 用,它们在肠道内定殖,维护肠道微生物菌群 的平衡,或者活化肠黏膜内的相关淋巴组织, 提高消化道黏膜免疫功能。
除了以上三种基本生理功能外,肠道菌群还能 参与到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癌症等等疾病的代谢过程
调节肠道菌群
改变血浆和粪便中胆汁 酸(BA)组成
作用于TGR5受体,来改善2型糖尿病
研究还发现:
在未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用阿卡波糖 治疗(而非格列吡嗪)增加了初级BA/次级 BA的比例及血浆中非结合BA的水平;
③ 阿卡波糖增加肠道中乳杆菌属及双歧杆 菌属,减少拟杆菌属,从而改变参与BA代 谢的菌群基因的相对丰度;
比利时鲁汶大学科学家构建了一种基于序 列扩增和流式细胞计数技术的新型微生物 计数和定量方法。基于这种新的粪便微生 物分析定量方法,研究人员能够更为准确 地对不同人类个体的肠ຫໍສະໝຸດ Baidu菌群特征进行更 为精准地描述。同时,这些新的方法还能 帮助研究人员将不同人的肠道菌群与他们 自身的肠道差异联系起来,更加真实地反 映人们肠道的微生态。
研究发现在高脂饮食或遗传诱导肥胖的小 鼠中,发现用GbMCA抑制肠FXR信号可预防 或逆转胰岛素抵抗和脂肪肝疾病。GbMCA 的进一步研究证实,FXR信号调节肠道微生 物群并控制肝脏脂质代谢(调节胆固醇转 换和甘油三酯的代谢。)
对肠FXR信号的抑制也可以通过回肠胆汁酸 转运体(IBAT) 抑制剂来实现。IBAT抑制剂通 过提高胆汁酸的分泌来降低胆汁酸的浓度。
起效机制:
增加棕色脂肪组
织和肌肉中的能
肠 道 菌 群
胆 汁 酸
TGR5受体 量消耗
活化前蛋白转
化酶1
胰高血糖素 样肽(GLP )1
FR受体 抑制前蛋白转
化酶1
胰高血糖素 样肽(GLP )1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回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种脑肠肽,目前主要作 为2型糖尿病药物作用的靶点。由于GLP-1可抑制胃排空,减少肠蠕动,故有助 于控制摄食,减轻体重。
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 Kristina Schoonjans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 位于巨噬细胞上的一个受体,能抑制2型糖 尿病的炎症。受体是结合化合物并启动细
胞中级联事件的蛋白质。这项研究中的巨 噬细胞受体被称为TGR5,可被胆汁酸激活
瑞金医院宁光院士通过建立了降糖药疗效 和肠道共生菌群特征的关系,发现了拜糖 平(阿卡波糖)的起效机制:
现有的肥胖治疗药物包括:苯丁胺、奥利 司他、苯丁胺/托吡酯缓释剂、氯卡色林、 纳曲酮/安非他酮缓释片、利拉鲁肽;② 苯
丁胺为一种可抑制食欲的拟交感神经胺,
奥利司他为一种胰腺及胃脂肪酶抑制剂, 抑制脂肪的吸收与利用;③ 苯丁胺/托吡酯 缓释剂为拟交感神经胺+抑制食欲药物+缓 释性抗癫痫药物;④ 氯卡色林为5羟色胺受 体激动剂,纳曲酮/安非他酮缓释片为阿片 类拮抗剂+氨基酮类抗抑郁药物,利拉鲁肽 为GLP1受体激动剂。
肠道菌群与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 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分成两组类型:
1型糖尿病(T1D)(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2型糖尿病(T2D)(疲乏无力,肥胖) 目前,肠道研究成为治疗糖尿病的热点,一是
改变肠道激素,GLP-1;二是改变肠道生理结构, 胃流转手术;三是改变肠道内容物,肠道细菌
肠道菌群与1型糖尿病
研究发现患1型糖尿病(T1D)的人体内的肠道菌 群与健康个体存在差异。
Akkermansia muciniphila支持粘液的产生,增加 抗微生物肽Reg3γ的表达,并从微生物群中淘 汰了扭链瘤胃球菌,降低了血清内毒素水平和 胰岛Toll样受体表达,促进了免疫调节,延缓 了糖尿病的发展。健康的微生物中有大量该细 菌,但在T1D中却没有。
胆汁酸
胆汁酸是由肝脏中胆固醇合成的内源性类 固醇分子。这些两性分子通过激活肝脏、 肠道和外周组织的胆汁酸受体,影响糖和 脂质稳态和能量消耗。
Arnesoid X receptor (FXR)和 Taked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TGR)5是两个主要 胆汁酸受体,他们对代谢紊乱的发展有巨 大的影响, 胆汁酸在体内的合成、代谢,分布 是通过胆汁酸,FXR、TGR5和肠道微生物群之 间的互动
一项对高脂肪饮食的小鼠进行的首次研究 表明,使用IBAT抑制剂可以防止NAFLD
微生物新的测定方法
之前大多数基于测序技术的人类粪便样本 肠道微生物分析方法都集中于通过对不同 微生物群和代谢途径的测序分析建立样本 序列文库。尽管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 和揭示与疾病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结构变化, 但这些方法对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肠道相互 作用的反映能力却十分有限。
补充
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癌症之中,比如黑色素 瘤、结肠肿瘤、直肠癌等,其实肠道菌群 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细菌可提高抗癌化疗药物5-氟脲嘧 啶的活性;
甚至有研究表明健康人群的行为和神经生 物学差异与微生物组成有关。即微生物能 影响人的情绪
结语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肠道菌群与我 们的生理病理过程息息相关,相信在不久 的未来肠道菌群可以提供新的治疗方式和 靶点。
肠道菌群
中国药科大学 黄益海
前言
我们已知的口服药物起效方式一般都默认 为经胃肠道吸收进入体内从而影响新成代 谢发挥药效,但近年来发现很多药物通过 影响肠道菌群也可以发挥疗效。
目录
肠道菌群简介 肠道菌群与糖尿病
肠道菌群与肥胖 肠道菌群与NAFLD 微生物新的测定方法
肠道菌群定义
肠道微生物群:肠道微生物群包括肠道中存在 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噬菌体,寄 生虫和真菌。这些肠道微生物能主要通过代谢 产物的产生和生物活性成分的释放来调节宿主 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力,进而影响健康状况和疾
病的发生和/或进展。
其中肠道菌群是肠道微生物群中最具代表性的 成分。
肠道菌群:人体肠道内寄居着大量细菌, 是肠道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 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 态平衡
肠道菌群构成
人类肠道菌群约有100余种菌属,400余菌 种,其中以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为主,需氧 菌比较少。形态上有杆菌、拟杆菌、球菌、 拟球菌和梭菌等等。这些细菌产生各种酶, 起着对人体有益、无关和有害的作用.
无菌
出生5天 以大肠杆菌、肠球菌、
梭菌为主
双歧杆菌占优势
中老年
双歧杆菌 成人型菌群
双歧杆菌进一步 有害菌进一步
肠道菌群基本生理功能
生物屏障:肠道正常菌群与肠黏膜紧密结合构 成肠道的生物屏障。
营养作用:帮助分解上消化道未被充分水解吸 收的营养物质 ,有利于宿主进一步吸收利用各 种营养物质。增加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如维生 素B,维生素K)、氨基酸、微量元素、某些无机 盐类(如钙、磷、铁、等)的吸收和利用。
部分中药在体内没有发现有效成分,但却 有奇效,大抵就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起作 用,因此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对中医要 的发展可能起着重大作用
谢谢大家!
④ 治疗结果取决于治疗前的肠道菌群组成, 与普氏菌属主导的肠道菌群相比,拟杆菌 丰度较高者在阿卡波糖治疗后血浆BA变化 更大,代谢参数改善更明显。
肠道菌群与肥胖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肥胖症的流行已经显 着增加。 肥胖是与许多合并症有关,特别 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胆汁 酸作用TGR5以及FXR受体后可以影响能量消 耗的调节以及肥胖的发展
将单个益生菌A. muciniphila移植时,能够带来 有益的代谢和免疫信号作用,降低糖尿病发病 率。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它往往与身 体脂肪组织中的慢性炎症相一致。这种炎 症是由脂肪组织内称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 胞活性引起的,脂肪组织会通过化学信号 招募更多的巨噬细胞。巨噬细胞的积累会 影响脂肪细胞对胰岛素做出适当响应的能 力;这种情况称为“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