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论语的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
《论语》之我看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摘要:《论语》作为我国的四书之一,其内容十分的广泛,其中孔子及其弟子对“仁”“义”“礼”的解释也非常到位,是中国古代思维的精华结晶。

在现在,《论语》也有学习的必要性,是中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非常必要的读物。

关键词:论语核心思想仁义礼必要性
一、《论语》的历史地位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最后的编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

《论语》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

《论语》一书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今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二、《论语》的核心思想
无论对《论语》的理解存在多少分歧,有一个共识总可以作为研究的前提:“仁”、“义”与“礼”是《论语》的三个核心概念,它们在全书中出现频率极高。

据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的统计,《论语》中“仁”出现109次,“义”出现24次,“礼”出现74次。

[1]
(一)“仁”
所谓“仁”,是对于大写的“人”的反思,是人类精神的自觉,也是孔子心目中“人的最高的道德品质”。

孔子说,“仁者,人也”(《礼记·中庸》),又说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力求做到“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爱”的本质就是肯为对方无条件的付出和牺牲,爱一个人就是希望对方永远快乐,永远不要让对方担心。

“爱是精神对自身统一的感觉”,因而是“自然形式的伦理”。

以《论语》来看,“仁”所指的是人类一切美德的总和,是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一种高位的价值观。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

在《论语》中,“仁”还有一种定义,它既是一种德,又是一切德。

作为一种德,其要义是“爱人”;作为一切德,它是全德之名,能行恭、宽、信、敏、惠诸德于
天下,便是“仁”;因此,一切正当行为都是“仁”之表现。

[1]
(二)“义”
“义”,则是针对这种高位价值观而做出的具体表现,是对客观行为表现的性质判断尺度。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论语·学而篇》)。

对于“义”,《论语》中是将它作为一个已有的概念所运用的,没有像“仁”那样扩大化的描述,而是从一个侧面对其进行了论证。

“义”源于两个字,一个是与它形同的“义”字。

该字可解释为威仪或神圣的准则。

后来,威仪中的“义”字演变为“仪”,意思也变为仪式,礼仪。

另一个则为“宜”字,它在历代文献中多次出现,最初指的是杀性,杀俘以祭祀的意思。

总的来说,孔子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是以“偏仁”来教育他的弟子以及其他人的,希望他们可以慢慢地学习积累,有“偏仁”走向“全仁”的崇高境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一个“义”字开始着手。

当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指出来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我们可以从《论语》中的部分篇章中里获取到信息。

如《里仁》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由这些可见,“义”与“仁”是有密切关系的。

(三)“礼”
礼,便是对“仁”和“义”所共同做出的具体要求。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篇》)。

礼又分为礼制、礼仪和礼义。

礼制是对于国家的种种制度而言;礼仪,是对人际交往和各种典礼的要求;礼义,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种种原则。

《论语》的“礼”建构和追求的是个体与家庭、民族直接同一的伦理世界。

“伦”,即西方道德哲学话语中的所谓“伦理实体”,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和精神形态。

与西方道德哲学不同的是,“礼”不仅表现出强烈的“伦”的实体气质,而且彰显家庭与国家直接统一即家国一体的伦理规律。

人无礼无以立。

“礼”是一套等级制度,社会上不同的人,按照礼的要求都能明确自己的定位。

所谓“礼”,就是礼仪,也就是将内心的敬意表现在身行上的行为规范。

在《论语》中,孔子曾指出“礼后乎”,也就是“礼”后面的那个“敬意”才是真正的“礼”;即使如此,也不如《老子》中所一针见血地指出的“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更能说明其实质。

[2]“礼”在论语中的意义非常之高,“礼”总结了“仁”与“义”的外在表现,只有在日常中做好“礼”,
才能在行为上表现出“仁”与“义”。

三、学习《论语》的必要性
1.学习《论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诸葛亮曾说:“志当存高远。

”意思是说,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

志向要高,志向要远大。

青年时期,正是树立远大理想的时候,而志向的高远,受所处环境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各种人生观都存在,都会影响学生世界观的形成。

学生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必须学习经典,在经典中汲取力量。

孔子到死都没有实现他的理想,这不是说他的所作所为没有意义。

他的为理想而执着追求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让我们想到了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在人们眼里,他是一位英雄,虽然是一位悲剧的英雄。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他也动摇过,但不久又重新振作起来,继续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正是中学生所缺少的,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是学生所缺少的。

2.学习《论语》,体悟孔子和弟子的关系,学生可以学到为人之道。

孔子为一代大师,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的弟子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孔子得到所有的弟子的尊重,这固然和他的为人之道,高尚的人格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他的一些理念。

与学生相处,首先,孔子尊重学生,有教无类的思想,便是他提出来的。

其次,他关爱学生,宽容学生。

而这,也是当地学生缺乏的。

当代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的是人际交往,在与人交往中,缺乏的是宽容。

孔子是大师,尚且宽容待人,平等的对待弟子,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3.学习《论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一切向钱看”,“有钱能使鬼推磨”,似乎已成了真理。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只看他创作了多少金钱,这种观念,也影响了学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熊掌,生命,道义,这三者当中,到底应该选取什么?孔子云:“富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意思是,富贵,如果可以追求,哪怕是坐下等之人,他也愿意做。

孔子也追求金钱,但有前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不符合道义,孔子就不屑一顾。

孔子的金钱观,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中学生学习。

4.学习《论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知错就改的态度。

孔子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他强调实事求是,反对不懂装懂。

这句话给人的启示是,谁都会犯错误,但关键要改正。

而这正是一个平常人的表现。

圣人也会犯错,人最不可缺的是一颗平常心。

在成长的过程中中,正确的评价自己,不出现心理失衡,
能提高学生耐挫能力。

[3]
四、结语
《论语》系统论述了人的价值观、道德伦理观及人生观。

《论语》中特别重视做人,认为崇高理想是从学习中获得并建立起来的。

因此总结出了教育为本的观念,认为如果要使社会朝着完善的方向发展,必须要重视提高人的情感素质和理性能力。

在文化上讲究包容性,提出“和而不同”的主张,也成为世人处事的行为准则。

孔子的这些优秀思想不会因历史的变迁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而且其优秀思想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

而后世的我们应当重视《论语》,学习论语,为自己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人生观念。

参考文献:
[1]樊浩.《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中国社会科学,2013(3):125-206
[2]百度百科
[3]张惠娟.当代中学生学习论语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