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工业催化剂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5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实例:废气排放净化催化剂:
Pt, Pd, Rh/ γ-Al2O3, 助催化剂La2O3, CeO2 γ-Al2O3高表面积、热稳定; La2O3 防止γ-Al2O3向低表面α-Al2O 3转变; CeO2 强化CO氧化和水煤气变换活性,这在排放气中氧 含量低时尤为重要;
─化学吸附实验是传统有效的表征方法(稳态法、动态法 TPD)。 ─ 原位红外技术:确定表面活性部位、动态吸附过程。酸中心、碱
─ SiO2不适合氟化反应;
其次,看载体本身是否有无活性 ─ 载体活性对反应有利,如催化重整用Al 2O3载体。 成型方法
工业应用催化剂
中心,酸类型( Brö nsted acid, Lewis acid),酸强度及分布,酸量。
2.2.5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金属微粒与载体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
TiO2、Nb2O5、Ta 2O5、 V2O5等可还原性氧化物上的金属与载体之间
金属的可还原性取决于所用的载体。Fe3+(Fe 2+)离子负载于SiO2或 活性炭上,极易还原为金属;负载于Al2O3上用氢只能还原为Fe 2+ 态。 金属粒子的大小、形态、分布随载体变化很大。与金属对载体是 否有润湿性很有关,载体的孔结构、表面结构、金属在表面的流
能为氧所氧化的金属,结果是以氧化一还原(Redox)型进行选择性氧化
残留在Ag上的原子氧进行副反应的催化
C 2 H 4 6O 2CO 2 2H 2 O 6C2 H 4 6O2 6C2 H 4 O 6O
所以环氧乙烷的收率为6/7,86%左右;CO 2收率为1/7,14%左右。
催化组分之间的匹配和是否需要选择载体等。
STEP 01
首先,应该考虑类似反应的已有的研究结果
催化氧化广泛的研究表明:选择性氧化催化剂至少有两种承担不同功能的组 分,一种承担活性,另一种承担选择性。
对于选择性氧化反应,广泛采用的较好的催化剂是钼酸盐
在钼酸盐催化剂中,组成以Bi2O 3-MoO 3体系的复配物,可以将丙烯高选择性
钼酸盐催化剂催化氧化丙烯成丙烯醛
稳定的情况下,下一步就是确定这些材料中的哪一些是实际研究反应 的催化剂。
STEP 03
载体的需要与否和选择
副反应:生成丙烯醇、丙烯酸和丙酮;C— C键的断裂生成乙醛和乙酸等;深 度氧化成CO、CO2与H2O。
STEP 02
其次,应该考虑和了解主反应和可能的副反应
如何强化主反应,抑制副反应与深度氧化:要求考虑次要组分的引入、
由于M与CO之间形成σ—π键合,使之成为 M =C=O结合,将CO的三键减弱而活化。
由于金属M对H的亲和力强,可使饱和烃发生脱氢反应。有时在相邻金属上 吸附的C-C发生氢解。(加氢裂解生成小分子烃的化学过程)
②饱和烃分子在超强酸金属氧化物作用下,脱出 H-,自身以正碳离子形式活化。
13
工业应用催化剂
的强相互作用,使金属具有特殊的催化活性和吸附性能。
CO conversion /%
100 80 60 40 20 0 0 50 o Temperature/ C 100
CO conversion /%
Ir/TiO2 Ir/Ce0.2Ti Ir/CeO2
动性将影响金属粒子大小和形貌。
工业应用催化剂
工业应用催化剂
2.3 催化设计的框图程序
在已经设计好的催化剂的加工制备过程中,要严格检查和了解催化
剂结构面貌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框图程序设计法、催化剂和催化反应类型设计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法
工业应用催化剂
催化设计的框图程序
①从廉价原料出发制成所需成品 设想 ②明确政府对环保的规定 ③能否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经济和技术的评价
金属催化剂: 利用探针分子CO、 H2等化学吸附观察金属的分散状态。与TPD结合, 给出活性中心数目、能量上的差别、金属在载体上的分散状态。
工业应用催化剂
5
2014-09-22
2.2.5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载体不只是一种惰性材料,它经常会改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 性,它与负载的金属之间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
价格及其他
2.4 催化剂的主要组分设计
⑤反应速度的预测和控制 定性的 定量的 量子化学的
⑥多重功能化
⑦反应条件的拟定 否 ⑧催化剂组成的制造法 否
⑩反应工程学和过程工艺学的可行性 Y 11试验的实施 否
12设计是否正确
Y 设计完成
工业应用催化剂
催化剂的主要组分设计
催化剂的设计,最主要是寻求主要组分 主要组分的选择依据: 基于化学键合理论 基于活化模式的考虑;
催化剂的构成
改进催化剂的某些性能 助催化剂
选择性、活性、寿命
载体 主要组分
催化剂丧失催化活性
第一 层 次: 在 原子 、分 子水 平 上设 计 催化 剂的 活性组分和活性位
工业应用催化剂
一般将催化剂中含量较少(通常低于总量的10%)而又关键性的次要组分称作助催
化剂,而对含量较大、且主要是为了改进催化剂物理性能的组分称为载体
14
工业应用催化剂
5、不饱和烃分子的活化
依酸性催化剂、金属催化剂和碱性催化剂而异 1)酸性催化剂以H+与不饱和烃分子加成为正碳离子,后者在高温下一般发 在H2O存在下还有可能反应生成醇:
生位置C-C键的断裂,生成裂解产物;也有可能发生-CH3基的移动,进行骨
架异构化。这两种都是以三元环或四元环为中间物:
数值触媒学
(1)给出目的的反应 进行热力学考察 进行经济上评价 给出目标值(空时收率、反应条件、选择性、寿命等) 评价、选择反应形式 (2)虚拟反应机理 分解成部分反应(需要的反应,不需要的反应) 进行热力学、动力学考察 (3)选择有关部分反应的基本催化成分 根据与催化特性——物性、组成有关的经验定律和量子化等预测活性和选择性 掌握基本特性——选择主要成分、第二成分、载体 (4)组成总反应 探索、试验基本成分 进行作为工业催化剂的评价(寿命、强度等) (5)组成总反应 (6)组成工艺过程
总体性的考虑 可入选的催化剂材料 最可几的催化剂 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和体相的性质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催化剂配方 宏观结构控制
工业应用催化剂
催化与多学科较差
工业催化剂与许多学科和技术领域相关联: 工业催化剂的材料多为无机材料,催化反应有无机的,多数为有 机的乃至高分子的,催化剂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可行的反应,催化作 用属于表观现象,故工业催化剂的开发需较好地掌握无机材料、有
2
2014-09-22
2.2.2 可入选的催化剂材料
(一) 根据反应类型进行选择
催化加氢反应
①金属(Ni),贵金属,如Pt、Pd …
(二) 根据反应分子活化方式进行评选
1、H2的活化
在金属催化剂上,在-50C~100C下,可按照 LH机理进行解离吸 附。解离后的原子H可在金属表面移动,可以对不饱和化合物加氢。
工业应用催化剂
2.2.1 总体性的考虑
热力学分析
反应的可行性,平衡产率和最佳反应条件
2.2 催化剂的设计方法
考虑反应条件参数
温度范围、压力高低、原料配比等
副反应
主产物之外的副产物、目的产物的分解等
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设备材质对催化剂的要求、腐蚀问题
经济考虑
催化剂和催化反应的经济性
工业应用催化剂
2)金属催化剂活化主要起催化加氢反应
3)碱性催化剂活化主要是使烷基芳烃进行侧链烷基化:
还有可能在低温下进行烷基加成反应:
工业应用催化剂
工业应用催化剂
4
2014-09-22
2.2.3 最可几的催化剂
当已确定什么类型的催化剂是目的反应所需要的,且在反应条件下是
2.2.3 最可几的催化剂
主要组分、次要组分、二者互相匹配:
工业应用催化剂 工业应用催化剂
3
2014-09-22
3、CO的活化
CO解离能为1073kJ/mol,分子相对稳定
4、饱和烃分子的活化
金属和酸性金属氧化物都可以活化,但活化机制和进行的催化反应不同 ①能够使H解离吸附的金属,都可使饱和烃的 C— H键发生解离吸附,活化
在Pd、Pt、Rh上温度高达300C 保持分子态吸附; 若为Mo、W、Fe在常温下也能使CO解离吸附。
e[反应物]+ +
利用SMSI效应,变换产物氢促进了NO的还原。
挥发、失去表面积,降低选择性;二者共同使用时,催化
剂寿命大大提高,已成为工业实用配方。
工业应用催化剂
工业应用催化剂
6
2014-09-22
2.2.7 宏观结构控制对于催化剂设计的意义
在工业催化剂设计中,有效地控制催化剂的宏观结构十分重要。
─ 比表面、孔径和孔容、孔径分布、颗粒大小与分布、物相的排列 与聚集、颗粒的形貌和凝结的程度等。
经验法
催化剂基本成分的最优化 反应条件的最优化 选择、改进催化剂制法 预测寿命
反应形式、操作条件的最优化
工业应用催化剂
7
2014-09-22
主制品 原料、副制品 动力学数据 ①化学计量上的可能组合 ②热力学的可能性 Y ③经济上的可能性 Y ④假设机理的拟定 否 否
催 化 剂 设 计 框 图 程 序
工业催化剂与相关学科及技术的关联
机化学、物理化学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固体催化剂为多孔性材料,催化反应过程会涉及到流体与固体之间 乃至固体内的传热、传质等传递过程,固体化学与物理学;
工业应用催化剂
工业应用催化剂
1
2014-09-22
催化工程设计的层次
第三层次:在宏观尺度 上 设计催化反应的传递过 程 和反应器 第二 层 次: 在 微观 尺度 上设 计 催化 剂 的粒 子大 小、形貌和宏观结构
Trimm的催化剂 总体设计程序
写出反应方程、定出催化剂类别
从可能的表面相互作用描绘反应过程
从化学观点出发选择主要组分 A.活性模型;B.吸附热;C.化学吸附络合物; D.几何构型; E.结晶理论 选择次要组分 用机械模仿法 最佳结构选择 载体的选择 物理性能选择 各种要求是否有矛盾,最优化 反应器选择 工业应用催化剂
②金属氧化物,在反应条件下不为H2 还原的氧化物,如400 oC下用Cr2O3等
催化氧化反应
①贵金属Pt和Ag,要求这种金属不为 O2所氧化
②高价金属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
选择性的氧化反应
催化剂组分至少有两种,承担活性和选择性的需要
在金属氧化物上,如Cr2O3、Co3O4、NiO、 ZnO等,在400C下经 真空干燥除去表面氧化物的羟基,使金属离子暴露,常温下可使 H2非Biblioteka Baidu解离吸附。
2014-09-22
第二章
2.1 引言 2.2 催化剂的设计方法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工业催化剂的设计
2.3 催化设计的框图程序 2.4 催化剂的主要组分设计
2.4.1 键合理论与主组分设计的考虑 2.4.2 基于催化反应的经验规则
2.1 引言
2.2.6 催化剂配方
工业上经常使用的多组元催化剂中,除了有催化作用的 组分以外,有的组分是为了改善催化剂微观或宏观结构、 催化剂强度、寿命等。 甲醇氧化制甲醛催化剂: Fe2(MoO4)3 和MoO3 虽然都有催化活性,但是单独使用 效果不好,MoO3 和Fe2(MoO4)3在反应器操作条件下均容易
2.4.1 键合理论与主组分设计的考虑
涉及氧的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机理
反应物 + 催化剂 [反应物]+ + [催化剂]-
e[催化剂]- + O2 催化剂
+ O2-
基于催化反应的经验规律;
这些方法可能各有一定的作用,也可能全然无效。 50%经验直觉,40%实验的优化,10%理论指导
反应物
工业应用催化剂
和钒酸盐;加氢反应最广为采用的是钯催化剂。
地催化氧化成丙烯醛
工业应用催化剂 工业应用催化剂
2.2.3 最可几的催化剂
是否选择载体:分散活性组分、催化剂强度
2.2.4 深入了解催化剂表面 活性中心和体相的性质
了解正确的表面活性中心类型、迁移和扩散过程、体相的热传导 (强放热反应)。
首先,考虑载体材料的稳定性,如: ─ Al2O3不适合在酸性条件淤浆反应器使用;
工业应用催化剂 工业应用催化剂
异构化、水合等催化反应
固体酸,如氢型的分子筛沸石、γ-Al2O3、 H3PO4/硅藻土等。
2、O2的活化
非解离吸附(O2-形式参与表面过程) 解离吸附(以O-和O2-形式参与表面过程) 乙烯在Ag催化剂上的环氧化反应
Cu催化甲醇氧化为甲醛
在其他金属上,O2的吸附活化变成 O-或者 O2-形式参与表面过 程,结果造成深度氧化,形成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