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设计在梯次利用市场,BMS的安全检测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一直是个世界级的难题,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哪个公司在这个领域做到相当的成熟,最多只是实现了产业化而已。针对动力电池组的优化管理,尚无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因为动力电池单体并不是一个特性比较明确的物理系统,而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化学系统,其各项参数都与运行工况、外部环境、内部劣化速度相关,随时间在不断变化。国外在算法和理论研究方面起步比较早,在工程方面也有深厚积累,所以产业相对成熟。国内在BMS软硬件研发方面,起步较晚(最近几年的事情),理论研究不足,工程应用是“小步快跑”,整体资源投入不足,各家企业都还没有非常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
在梯次利用领域,BMS所要面对的情况比汽车领域更为复杂。面对各种化学体系、各种规格和批次、各个生产厂家、各种健康状态的退役动力电池模组,对退役动力电池模组的有效管理,是确保退役动力电池模组在新的应用中能安全可靠运行的必要手段。
在硬件方面,应确保BMS的硬件归一化设计,兼容各种不同的模组,而不必针对不同的模组和产品开发多种规格的硬件产品,这样可以简化BMS的硬件开发、升级和维护,降低产品的成本。在软件方面,需要做到底层软件模块化、标准化和固定化,应用层软件做到模块化、标准化和智能化,能够自适应各种类型的动力电池模组,并
能够自我学习,在运行过程中为动力电池模组和动力电池单体建立模型,做到智能化的监控、预测、诊断、报警和各类在线服务。软件的升级可在线进行,并可远程升级。
梯次利用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应采用分布式拓扑结构,系统由一个主控单元(Battery Control Unit,BCU)和多个检测单元
(Battery Measure Unit,BMU)构成,各个单元之间通过高速CAN 总线进行互联,完成数据的实时传输与控制。
主控单元作为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系统运行过程的监控、数据处理、控制策略实现和外界通信控制、动力电池组工作电流测量、充放电量(A·h)累计、总电压检测、绝缘检测、SOC估算。主控单元通过CAN 总线收集动力电池系统的数据,并在线分析动力电池系统的工作状态,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动力电池组故障报警、动力电池组最大允许充放电功率预测、动力电池组SOC估算、充放电管理。主控单元提供2 路独立的高速CAN,分别与功率控制系统(Power Control System,PCS)、监控系统等通信,以供外部设备更合理地管控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优化电能的使用调度,提高动力电池组的整体性能;同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实时监控动力电池组的详细状态。
检测单元是获取动力电池状态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部分,通常检测单元被安装在动力电池箱内部,靠近动力电池附近,负责该箱动力电池单体电压检测、温度检测、均衡控制、风机控制等,并将采集的动
力电池数据和检测动力电池单体的实时工作状态,通过CAN总线发送给主控单元或其他监控设备。
①梯次利用退役动力电池组的BMS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
a.BMS布局合理、质量可靠,无明显变形,无机械损伤。
b.BMS导线线径、载流量满足充放电和均衡的要求。
c.与BMS有关的通信接口、告警指示、状态指示应有明确标识。
d.BMS电路板应进行“三防”(防潮湿、防霉变、防盐雾)处理,工作温度应与电池可工作温度保持一致。
e.动力电池单体个数管理范围。BMS系统应能管理16个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单体或22个钛酸锂动力电池单体。
f.工作电压。BMS的额定工作电压为直流48V,工作范围为36~60V。
②梯次利用退役动力电池组的BMS应具有的休眠功能如下。
a.运输、储存或离线状态下,动力电池组BMS应处于彻底断开状态。
b.动力电池组的BMS系统应具备手动启动和手动彻底断开的功能。
c.当动力电池组由在线状态(即动力电池组输出端正负极、通信接口与外界连通的状态)转入离线状态(即动力电池组输出端正负极、通信接口与外界断开的状态)时,BMS应具有甄别功能,根据电力及动力电池组状况自动进入休眠,休眠延迟时间宜在1~30min可调。
d.当动力电池组由离线状态(即动力电池组输出端正负极、通信
接口与外界断开的状态)转入在线状态(即动力电池组输出端正负极、通信接口与外界连通的状态)时,BMS应能判别并自动激活,且根
据电力及动力电池组状况调整工作状态。
③梯次利用锂动力电池组的BMS应具有的保护功能如下。
a.充电限流保护。具有的自主限流充电功能,保证工作范围内的
电压输入时,动力电池组能够正常充电。充电电流范围≤3.3I3(10I10)(充电限流情况除外),充电电流默认值为0.33I3(1.0I10)~0.66I3(2.0I10);梯次利用锂动力电池充电电流默认值为0.33I3(1.0I10)~
0.66I3(2.0I10)。
b.充电总电压高保护。动力电池组充满电后,逐步增大充电电压,记录高告警电压和保护动作电压,当总电压下降到恢复点时恢复充电,记录恢复充电电压。充电总电压高的告警值范围是57.00~57.60V,
默认值为57.00V;保护值范围是57.00~57.60V,默认值为57.60V;恢复值范围是52.00~57.00V,默认值为56.60V。
c.充电单体电压高保护。动力电池组充满电后,逐步增大充电电压,记录单体高告警电压和保护动作电压,电压下降到恢复点时恢复正常状态。充电单体电压高的告警值范围是3.50~4.50V,默认值为3.60V;保护值范围是3.50~4.50V,默认值为3.85V;恢复值范围是
3.00~3.90V,默认值为3.60V。
d.放电总电压低保护。在开放环境下对动力电池组进行放电,使
其进入放电截止状态,BMS 应切断放电电路并告警。连接外部电源
对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使其电压升高到恢复门限,BMS 应能自动
消除告警,并自行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放电总电压低的告警值范围是36.00~50.00V,默认值为43.20V。
e.放电单体电压低保护。动力电池组充满电后,以2.0I10(A)电流放电,记录单体低告警电压和保护动作电压,放电后充电到电压设定值恢复工作状态。放电单体电压低保护的告警值范围为2.00~
2.90V,默认值为2.50V;保护值的范围为2.00~2.90V,默认值为2.00V;恢复值的范围为2.00~
3.60V,默认值应为2.90V。
f.放电过流保护。延时保护设置范围应为5I10~11I10(可调),延时时间应为0~60s(可调),瞬时保护设置范围为10I10~30I10(可调),且瞬时保护值应大于延时保护值;进入保护后2min(可调)后,BMS应自动重启正常输出功能,连续3 次过流保护动作后,BMS 不再自动重启正常输出功能,而应能通过人工重启正常输出功能。
g.锂动力电池低温、高温保护。正常工作温度范围:磷酸铁锂动
力电池为-5~45℃,钛酸锂动力电池为-30~55℃。当锂动力电池组
用于-5℃及以下的场景时,应配置直流电加热装置(电加热功率不小于100W)。锂动力电池组应有专门的散热设计,以保证加热均匀,使得设备正常工作。
h.BMS电路板充放电温升保护。BMS 安装在锂动力电池模块箱
体内,具有连续记忆功能的点温计探头贴在BMS 电路板上放电MOSFET 外侧表面。在锂动力电池组完全充满电后,将锂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