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腾讯看中国互联网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腾讯看中国互联网创新

作为中国较早进入互联网领域的企业,腾讯一直做的非常成功,而其最成功的除了那以亿为单位的稳定客户群,还有就是其成功的业务拓展,或者叫扩张。

我应该算是腾讯较早的用户了,QQ刚出现便开始使用,记得那个时候好像叫OICQ。那时,一提起腾讯便想起QQ,而现在,随着腾讯越做越大,其业务种类越来越广,要不是借助搜索引擎,我也很难把腾讯的业务整理全。那么,腾讯究竟是做什么的?他的定位又是什么呢?

“打造精彩在线生活”,是腾讯的口号,咋一看,这个口号稍有些务虚,因为站的过高了,忽悠的过大了,感觉像是在“改善民生”下面的,类似于“发展信息化社会”之类的。不过,如果认真梳理一下腾讯的业务,我们会惊人的发现,腾讯原来不是玩虚的,绝对是玩真的。目前,腾讯的业务除了传统的即时通信以外,还涉及到门户网站、网络游戏、音乐、输入法、浏览器、网络下载、网络安全,以及当下比较火的网络电视、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微博、SNS、团购,甚至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搜索引擎。

这样看来,腾讯的口号还真的不是句空话,这真应了业内那句话:有什么是腾讯不做的吗?从上面的业务类型看,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因此,我慢慢的理解了,腾讯是什么?答:腾讯就是中国互联网!严格一点说,应该叫“中国非官方互联网”。

从口号中,可以看到腾讯的远大理想,那便是:未来会有一天,我们打开电脑,连上Internet,腾讯可以满足用户几乎所有需求,用TT浏览器上网、在上看新闻、用QQ聊天、用QQ输入法打字、用搜搜解决问题、用腾讯微博写博客、用腾讯玩游戏、听音乐、Download、看电视、在拍拍上买卖东西、在腾讯团购上团这团那、用财付通付款、还可以在QQ农场里偷菜……这样看来,腾讯真的快变成中国互联网的代名词了。

中国互联网创新面临腾讯挑战?

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个创新驱动的产业,同时也是个奇迹频发的领域,在互联网领域,许多人仅仅凭借一个Idea便成就伟业,曾经多少个财富传奇在这个领域上演,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新浪、搜狐、网易。

随着产业发展,中国互联网的传奇故事似乎越来越少,难道真的是因为产业进入成熟期了?个人觉得,在互联网领域,目前还看不到所谓的成熟期,那么为什么目前很少有可以与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比肩的互联网企业呢?除了马云、李彦宏、张朝阳、马化腾这样的顶级人才百年难遇以外,还有个原因,那就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创新环境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互联网领域是玩思想的,一个Idea足可以造就一个传奇,在这个领域,Idea的创新有时候比技术创新还要重要。不过,这种Idea的创新有个巨大的弊端,那便是容易被复制,许多Idea都是“许愿型”的,说出来就不灵了,一旦一个Idea成了“人人皆知的秘密”,那它的价值便大打折扣,因为想法比技术要容易复制的多。

中国产业向来有“跟风”的传统,一旦发现有好的机会,许多人便会蜂拥而至,这样一来,市场竞争必然会变得十分激烈,甚至是惨烈。这种情况在互联网领域也屡见不鲜,视频网站和团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不过,根据产业规律,通过适当的竞争,优胜劣汰,产业会逐步恢复平静,而一些做得好的企业自然会脱颖而出。不过,这种结果是在各竞争对手实力相当的前提下,而如果一方实力过强,那么许多弱势企业便很难生存,最后只有强势企业独享市场成果,也包括当初的那个Idea。

在市场竞争中,强势企业的进入无可厚非,只要是好业务,大家公平竞争,谁都可以进入。但是,如果某一家强势企业出现的过于频繁,难免会在业内引起恐慌,大家会考虑还要不要创新,要不要创业,只要有那家企业在,你的创新、你的Idea搞不好就要为别人做了嫁衣,到最后自己落个一场空。

腾讯就是一家这样的强势企业,几乎有机会“必出手”,而且几乎一出手“必伤人”,腾讯的“优异”表现,没法不引起公众的关注,还有业内的担忧。客观的说,腾讯的做法没有错,企业拓展业务,在市场上竞争,错了吗?企业凭借自身实力,打败竞争对手,后来居上,错了吗?当然也没有错。腾讯的确很优秀,但他每次都“后来”,而且又常常“居上”,这很有可能影响大家的创新追求。

我们的“在线生活”为何如此“精彩”?源于一些互联网先驱的不断尝试和创新,什么是创新呢?我觉得给我们带来新体验的就是创新,当年的紫光输入法、遨游浏览器,现在的360

安全卫士,这些就是创新,虽然这些创新谈不上是革命性的,但是它让我可以不用再用ABC 输入法,抛弃难用的IE,以及帮我们解决那些常见的电脑小问题。

直到现在,这些创新还活在我们的在线生活中,但这些创新的“先驱”们有些已经成了“先烈”。对消费者来说,我们只要能享受创新就好,孰成孰败,我们并不关心,但我们是否可以想象进入没有创新的时代呢?那么多人去创新,是因为他们有梦想,也有希望,可如果有人用N多成功案例告诉他“想都别想”呢?如果他发现互联网领域的创新根本不存在机会,甚至没有“侥幸”呢?

也许,这么说的确有些“耸人听闻”,不过,回顾互联网这几年,出头的有几个?除了新浪微博、开心网以外,好像再找不出什么太好的例子。

还是要强调一下,腾讯的做法没有错,拿来主义没有错,坐收渔翁更是明智选择,我只是分析他这么做,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不过,大家也不要过分担心,都不创新了也没什么,还有腾讯在,腾讯还有中国互联网首家研究院,创新能力不容小视。

腾讯为何“屡试不爽”?

腾讯这几年的业务扩展速度惊人,而且成功案例居多,主要是因为腾讯很好的发挥了“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简单的说就是“以己之长,攻他人之短”,所以说腾讯的打法很睿智。

腾讯最大的优势便是用户基础,互联网绝对是用户为王的,有了稳定的客户群,开展业务便有了很好的基础。此外,与其他企业不一样,QQ的用户黏性奇高,这也是腾讯制胜的法宝。

采用与其他企业“不相上下”的产品和服务,再加上有了忠实用户的支持,腾讯自然“如虎添翼”,所以,在市场竞争中,一些龙头企业还基本挡得住腾讯的攻势,而许多创新型小企业基本就没办法生存了。此外,腾讯进入以后,竞争的天平自然会有倾斜,这也使得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受到挑战,因为他们已经不被业内看好。也许正因为这样,才有那么多人骂腾讯,不过这样没什么,但凡是做得好的都难免要接受舆论的洗礼,如Intel、Microsoft、Qualcomm 等。

除了腾讯自身“实力”和采取的“明智策略”以外,消费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腾讯的业务拓展。在互联网领域,消费者不讲“忠实”,也不需要“忠实”,谁做得好,用着方便,就用谁的,所以许多原创的企业最后都无法生存。

以我个人为例,前不久,我在同事的劝说下放弃了使用了多年的遨游,选择了别的浏览器,因为那个浏览器与遨游功能基本一致,可以满足我所有使用习惯,而且还有改进。正是因为消费者这样的心理,积累了那么多年的淘宝,同样可以被复制,因为对许多店主来说,多开几个店总没有坏处。Sigh,要知道,淘宝做了多少年,才有如今这样的规模,那么细致的分类,那么多卖家……看来,“先入”不一定就真的会“为主”。

谈到这里,还要提到腾讯另一个成功的秘诀,那便是他的“不逊色原则”。腾讯做的非常聪明,没有冒进的进行创新,采取了最稳妥的策略,那便是尽可能的接近竞争对手。简单的理解,腾讯的做法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看似很中庸的做法,却非常奏效。

首先避免了创新所需的额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规避了创新的风险,如果一个做鱼香肉丝,一个做京酱肉丝,虽然可能都做的很好,但消费者口味不好说,搞不好就要犯错。那么如何才能不犯错呢,答案很简单:做的跟对手一模一样,或者尽量一样,这样的话,虽然不一定会超过对手,起码不会逊色很多。在拉近差距之后,再用上面提到的用户和资金、品牌等优势,很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总之,正是由于腾讯比较充分的发挥了比较优势,又采取了最稳妥,也是最有效的策略,才使得他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

谁能幸免于难?

说了这么多,感觉腾讯的确强到不可战胜,不过,不论他怎么定位,中国互联网不可能只有他一家在做。从腾讯目前的业务来看,跟他完全不冲突,不受其威胁的企业似乎很少,但短期来看,还是有些企业可以暂时不用过分担心腾讯的扩张。

第一类,中国互联网另两大巨头,阿里巴巴和百度。虽然腾讯的业务开始涉足搜索和电子商务,但阿里巴巴和百度短期内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因为这两家企业做的比较专,而且经过多年的积累,在品牌、服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因此,腾讯短期内撼动他俩地位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类,另三大门户网站。腾讯的进入,对门户网站的业务肯定有冲击,但是中国不可能只有一家门户,四大门户的格局基本稳定,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如果哪个做的不好,市场份额肯定要被蚕食,但这个与腾讯在与不在关系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