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与两阶段设计方法

合集下载

第三章-三水准两阶段-01

第三章-三水准两阶段-01
(一)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表3-6



建 筑 类 型
重大建筑、产生次生灾 害建筑
设 防 标

类(特殊设防类)
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 计算按本地区设防烈度 构造高一度

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 类(重点设防类) 建筑

类(标准设防类) 一般建筑
计算和构造均按本地区 设防烈度
计算按本地区设防烈度 构造适当降低
10%
高一 2%~3% 度
1.4 0.90 0 (1.20)
注: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
FE
f
1.55度
1度
不 坏
可 修
不 倒
0
1 550
1 200
1 50
/h

0
众值
基本
大震
I
烈度
烈度
烈度
框架结构破坏程 度与房间侧移的 对应关系
三个水准烈度的 频率和对应关系

类(适度设防类) 次要建筑
(二)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方法
表3-7
目标地震
三个设防标准及 要求结构状态 50年超 越概率 与基 本烈 度的 关系 低一 度半 基本 烈度
max
6度 0.0 4 0.1 2 0.2 8 7度 0.08 (0.1 2) 0.23 (0.3 4) 0.50 (0.7 2) 8度 9度
设计阶段
第一阶段:承 载力验算。取 第一水准参数 按弹性方法计 算内力与变形 并配筋 第二阶段:变 形验算
多遇地震 众值烈度 63% (小震) (不坏或可不修) 偶遇地震 (中震) 罕遇地震 (大震) 基本烈度 (可修) 大震烈度 (不倒)

建筑抗震设计简答

建筑抗震设计简答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之杨若古兰创作1、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答: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目标是:当蒙受低于当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普通不受损坏或不需补缀可继续使用,当蒙受相当于当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普通补缀或不需补缀仍可继续使用,当蒙受高于当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具体为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第一阶段是在方案安插符合抗震设计准绳的前提下,按与基本烈度绝对应的众值烈度的地震撼参数,用弹性反应谱求得结构在弹性形态下的地震感化效应,然后与其他荷载效应组合,并对结构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和变形验算,包管第一水准下须要的承载力可靠度,满足第二水准烈度的设防请求(损坏可修),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请求;对大多数结构,普通可只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对于少数结构,如有特殊请求的建筑,还要进行第二阶段设计,即按与基本烈度绝对应的罕遇烈度的地震撼参数进行结构弹塑性层间变形验算,以包管其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请求.2、简述确定水平地震感化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次要步调.(1)计算多自在度结构的自振周期及响应振型;(2)求出对应于每一振型的最大地震感化(同一振型中各质点地震感化将同时达到最大值);(3)求出每一振型响应的地震感化效应;(4)将这些效应进行组合,以求得结构的地震感化效应.3、简述抗震设防烈度如何取值.答:普通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取中国地震撼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或与本规范设计基当地震加速度值对应的烈度值).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撼参数进行抗震设防.4、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来源根基则.节点的承载力不该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内应有可靠的锚固;节点配筋不该使施工过分困难.5、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答:1. 共振效应惹起的震害;2. 结构安插分歧理惹起的震害;3. 柱、梁和节点的震害;4. 填充墙的震害;5. 抗震墙的震害.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的概念及感化是什么?答: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是指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尺度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按罕遇地震感化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感化:判断结构的单薄层地位.2、什么是《抗震规范》“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① 小震不坏 在建筑物使用期间内可碰到的多遇地震(小震),即相当于比设防烈度低1.5度的地震感化下,建筑结构应坚持弹性形态而不损坏,按这类受力形态进行内力计算和截面设计. ② 中震可修 即在设防烈度下,建筑结构可以出现损坏,经补缀后仍可以继续使用,并包管生命和设备的平安.③ 大震不倒 当遭受了千年不遇的罕遇地震(大震),建筑物会严重损坏,但请求不倒塌,包管生命平安.所谓大震,普通指超出设计烈度1~1.5度的地震.3、什么是剪压比?为何要限制梁剪压比? 剪压比即0c bh f V梁塑性铰区截面的剪压比对梁的延性、耗能能力及坚持梁的强度、刚度有明显的影响,当剪压比大于0.15时,量的强度和刚度有明显的退化景象,此时再添加箍筋,也不克不及发挥感化. 4、多道抗震防线的概念?举例说明? 多道抗震防线:(1)一抗震结构体系,应有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工作.如:框架—抗震墙体系是由延性框架和抗震墙两个零碎构成;双肢或多肢抗震墙体系由若干个单肢墙分零碎构成.(2)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内部赘余度,有认识地建立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以使结构能够接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一旦破坏也易于修复.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如何进行抗震设计中的二阶段设计?(1)第一阶段设计对绝大多数建筑结构,应满足第一、二水准的设计请求,即按照第一水准(多遇地震)的地震参数进行地震感化计算、结构分析和构件内力计算,按规范进行截面设计,然后采纳响应的构造措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的请求.(2)第二阶段设计对特别次要的建筑和地震时容易倒塌的结构,除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外,还要进行单薄层部位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和采纳响应的构造措施,使单薄层的水平位移不超出答应的弹塑性位移,实现第三水准的请求.2、如何确定结构的单薄层?根据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确定,对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单薄层可取在底层,对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不均匀的结构,单薄层可取其绝对较小的楼层,普通不超出2-3处.3、影响框架梁柱延性的身分有哪些?影响框架梁延性及其耗能能力的身分很多,次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纵筋配筋率、剪压比、跨高比、塑性铰区的箍筋用量.4、砌体结构房屋的概念设计包含哪几个方面?(1)建筑平面及结构安插(2)房屋总高和层数符合规范请求(3)高宽比符合请求(4)抗震墙间距满足规范请求(5)砌体墙段的局部尺寸符合限值。

2024年建筑抗震学习心得(3篇)

2024年建筑抗震学习心得(3篇)

2024年建筑抗震学习心得作为一个建筑系的学生,建筑抗震一直是我非常关心和重视的领域。

在2024年度的建筑抗震学习中,我有幸参加了多个学术研讨会和实地考察,并深入研究了建筑抗震的理论和实践。

在此,我将分享一下我从2024年的建筑抗震学习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发现在2024年,建筑抗震理论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完善。

以往的抗震设计主要是依据地震波的水平推力来计算建筑物的受力和抗震能力,而在2024年,人们开始更加重视垂直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

在实践中,各种抗震技术和材料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使得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我学习了一些新的抗震设计方法,如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等,并了解了一些新的抗震材料和技术,如拉挤钢筋混凝土、阻尼器等。

这些新的理论和实践使我对建筑抗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2024年的建筑抗震学习使我对地震的认识更加深刻。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只知道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但并不清楚地震的发生原因、过程和影响。

通过参加研讨会和听取专家的讲座,我逐渐了解到地震是地球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释放的能量导致的。

地震的发生不仅与板块运动有关,还与地震带、断层、震源和地震波等因素密切相关。

我还了解到地震不仅对建筑物产生水平力,还会导致建筑物的垂直振动和地震波的传播。

这些知识的掌握使我对地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建筑抗震的设计和防灾工作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另外,2024年的建筑抗震学习还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建筑抗震的重要性。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常常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过去的地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抗震性能较差的建筑物被摧毁,而一些抗震性能较好的建筑物能够安全地承受住地震的冲击。

因此,建筑抗震不仅是为了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还是为了减少财产损失和社会恢复的重要手段。

在2024年的学习中,我还积极参与了一些实地考察和模拟实验。

通过与当地的抗震工程师和专家交流,我了解到他们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抗震结构设计测试题及答案

抗震结构设计测试题及答案

抗震结构设计测试题及答案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抗震结构设计》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2、抗震设防烈度: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

3、场地土的液化: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

4、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

5、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地基土抗震承载力aE a a f f ζ=⋅,其中ζa 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 a 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6、场地覆盖层厚度: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

7、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抗震设计时的基本代表值,是结构自重(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8、强柱弱梁:结构设计时希望梁先于柱发生破坏,塑性铰先发生在梁端,而不是在柱端。

9、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 VE N Vf f ς=,其中f v 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 为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10、剪压比: 剪压比为c 0V/f bh ,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波(P )波和 横(S ) 波,而面波分为 瑞雷 波和 洛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抗震设防的“三水准”和抗震设计的“两阶段”

抗震设防的“三水准”和抗震设计的“两阶段”

抗震设防的“三水准”和抗震设计的“两阶段”抗震设防的“三水准”和抗震设计的“两阶段”抗震设防的“三水准”和抗震设计的“两阶段”近年来,国内外抗震设防目标的发展总趋势是要求建筑物在使用期间,对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地震,应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即“不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这一抗震设防目标亦为我国《抗震规范》所采纳。

三水准设防的设防要求:第一水准:在遭受低于本地区规定的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在遭受本地区规定的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包括结构和非结构构件)可能有一定损坏,但不致危及人民生命和生产设备的安全,经一般修理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三水准:在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两阶段设计方法”根据上述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在第一水准(小震)时,结构应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因此,可以采用线弹性动力理论进行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以满足强度要求。

在第二和第三水准(中震、大震)时,结构已进入弹塑性工作阶段,主要依靠其变形和吸能能力来抗御地震。

在此阶段,应控制建筑结构的层间弹塑性变形,以避免产生不易修复的变形(第二水准要求)或避免倒塌和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第三水准要求)。

因此,应对建筑结构进行变形验算。

在具体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时,为简化计算,《抗震规范》提出了两阶段设计方法,即建筑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应进行抗震承载能力验算以及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应进行薄弱部位弹塑性变形验算的抗震设计要求。

即:第一阶段设计:首先按基本烈度相应的众值烈度(相当于小震,约比基本烈度低1.55度)的地震参数,用弹性反应谱法求得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然后与其它荷载效应按一定的组合原则进行组合,对构件截面进行抗震设计或验算,以保证必要的强度;再验算在小震作用下结构的弹性变形。

这一阶段设计,用以满足第一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是一种应对地震对结构建筑物的破坏和崩塌的设计方法。

它是由中国技术标准化协会城市规划设计标准化委员会在2002年制定并发布的。

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包括两个设计阶段和三个抗震水平。

第一阶段是初步设计阶段,第二阶段是正式设计阶段。

三个抗震水平分别是受震等级一、二和三级。

初步设计阶段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结构设计、地基处理和材料选用等方面对抗震设计进行初步设计。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地震动力学计算,以确定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参数和基本抗震布置。

在两个设计阶段中,需根据三个抗震水平进行设计。

抗震水平一是面对较弱的地震作用,要求建筑物能够正常运行,具有安全性。

抗震水平二是面对一般强度的地震作用,要求建筑物能够承受地震摇晃并正常运行,具有韧性。

抗震水平三是面对较强的地震作用,要求建筑物能够保持完整性,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在进行抗震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地震的影响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建筑物的结构类型、高度、形状等因素。

在满足三个抗震水平的要求下,抗震设计需要考虑成本、施工难度等因素,寻找最佳的抗震设计方案。

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抗震设计方法,它通过两个设计阶段和三个抗震水平的要求,确保建筑物能够在不同程度的地震作用下保持安全性、韧性和完整性。

这种设计方法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和崩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是一种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性的设计方法,在实践中已经被广泛应用。

这种设计方法不仅保证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在初步设计阶段中,通过对地震动力学计算的分析,能够确定建筑物的基本抗震参数和布置。

这些参数包括结构类型、结构高度、地基处理和选用材料等,对后续的正式设计阶段非常关键。

在正式设计阶段中,通过更加精细的抗震力学计算和结构分析,能够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浅论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

浅论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

浅论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包红飞【摘要】工程结构的"安全经济",需要采用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期刊名称】《建筑设计管理》【年(卷),期】2011(028)006【总页数】3页(P61-63)【关键词】安全经济;三水准设防目标;两阶段设计【作者】包红飞【作者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1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180 引言结构工程师面对一项结构的抗震设计时,必须明确结构的抗震设计与结构抗御其他荷载设计的区别。

对于结构抗御一般荷载作用时,一般使结构在预期荷载作用下,保持在弹性工作状态。

而对结构抗御地震荷载,依然要求结构处于弹性状态,但其结构的截面,配筋会非常之大,有时会做不到,也是非常不经济的。

为此结构工程师有必要寻求一种设计理念,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既减轻了建筑的抗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又使结构和构件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这就是建筑抗震设计思想,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安全经济”。

要努力做到工程结构的“安全经济”,就需要采用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

1 3个水准设防目标1.1 3个水准设防目标的由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基本上翻译借鉴和采用前苏联的设计规范。

1974年,我国科研设计和专家学者编制了自己的规范,即TJ11-74《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74规范或TJ11-74)。

74规范颁布不久,1975年辽宁省海城县发生了7.3级地震,1976年又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7.8级地震。

基于这两次大地震比预估的要高很多,为了总结经验和教训,做好抗震设计工作,于1978年对TJ11-74进行修订,编制了TJ11-78规范,78规范规定,“建筑物遭遇到相当于设计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允许有一定的损坏,不加修理或稍加修理仍能继续使用”,基于理念是,地震发生时,允许建筑物有一定程度的损坏,当遭受强烈地震时,不使建筑物受到严重破坏或倒塌,经一般修理可继续使用,应该说,78规范为3个水准设防做了铺垫和准备。

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设计方法及抗震设防标准的意义

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设计方法及抗震设防标准的意义

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设计方法及抗震设防标准的意义摘要: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设计方法和抗震设防标准是总结了人类历史上历次地震的经验教训,考虑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工程实践,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而制定,是我们结构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本文对上述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阐述了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设计方法抗震设防标准Abstract: The seismic fortification target, a two-stage design method and seismic standards is to summarize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previous earthquakes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level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to adopt the latest resul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developed, it is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tructural design in practical work. This paper detailed discussed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and explained its significance.Key words: seismic fortification target; two-stage design method; seismic standards中图分类号:TU5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防的目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政策和技术水平,既要使震前用于抗震设防的经济投入不超过当前的经济能力,又要使震后经过抗震设计的建筑的破坏程度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达到合理使用建设投资、确保建筑抗震安全。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卷及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卷及答案

1、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地质年代,土层中土的粘性颗粒含量,上方覆盖的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地下水位深度,土的密实度,地震震级和烈度.土层液化的三要素是:粉砂土,饱和水,振动强度。

因此,土层中粘粒度愈细、愈深,地下水位愈高,地震烈度愈高,土层越容易液化.2、什么是地震反应谱?什么是设计反应谱?它们有何关系?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最大加速度反应与其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叫地震(加速度)反应谱,以S a(T)表示。

设计反应谱:考虑了不同结构阻尼、各类场地等因素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而专门研究可供结构抗震设计的反应谱,常以a(T),两者的关系为a(T)= S a(T)/g3、什么是时程分析?时程分析怎么选用地震波?选用地震加速度记录曲线,直接输入到设计的结构,然后对结构的运动平衡方程进行数值积分,求得结构在整个时程范围内的地震反应。

应选择与计算结构场地相一致、地震烈度相一致的地震动记录或人工波,至少2条实际强震记录和一条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4、在多层砌体结构中设置圈梁的作用是什么?设置圈梁作用:加强纵横墙的连接,增加楼盖的整体性,增加墙体的稳定性,与构造柱一起有效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有效抵抗由于地震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地基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作用。

5、抗震设计为什么要尽量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如何满足这些原则?“强柱弱梁”可有效的防止柱铰破坏机制的出现,保证结构在强震作用下不会整体倒塌;“强剪弱弯”可有效防止脆性破坏的发生,使结构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强节点弱构件",节点是梁与柱构成整体结构的基础,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使节点的刚度和强度大于构件的刚度和强度。

6、什么是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如何评定震级和烈度的大小?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来确定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的后果分类的。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是指根据特定地区的地震状况和建筑物的用途,设定合理的抗震设防目标,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稳定,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通常是指一般设防、中度设防和高度设防。

一般设防目标是指对一般用途的建筑物,如住宅、商业楼等,设定的基本抗震目标。

其目标是在中等地震状况下,建筑物能够保持整体稳定,不发生倒塌,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中度设防目标是指对一些对破坏要求较高的建筑物,如医院、大型商场等,设定的抗震目标。

其目标是在较强地震状况下,建筑物能够保持结构完整性,不发生垮塌,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并能够继续提供基本的功能和服务。

高度设防目标是指对一些对破坏要求极高的建筑物,如核电站、大型工厂等,设定的抗震目标。

其目标是在极强地震状况下,建筑物能够经受住强烈地震的影响,保持安全稳定,确保核设施的正常运行、人员的安全,以及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等影响。

为了实现以上三个级别的抗震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抗震措施。

包括采用抗震设计标准,如增加建筑物的刚度和耐震能力,使用抗震材料,进行细致的抗震分析和试验,加强建筑物与地基之间的连接等。

此外,还要进行定期的抗震评估和维护,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能够持久有效。

在国家层面,中国一直高度重视地震安全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了不同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目标和要求,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人们的地震安全意识等。

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地震合作与交流,借鉴其他地震高发区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和提升我国的抗震能力。

总而言之,三水准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为了保障人们在地震发生时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通过科学的抗震设计和措施的实施,可以大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地震研究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抗震设计中的两阶段设计和三水准原则的对应关系

抗震设计中的两阶段设计和三水准原则的对应关系

抗震设计中的两阶段设计和三水准原则的对应关系在抗震设计的领域,大家可能听过“二阶段设计”和“三水准原则”这两个概念。

嘿,这听起来像是建筑界的黑科技,其实它们是让我们的房子在地震来临时,能够稳稳当当、不轻易倒下的“秘密武器”。

就像一位老练的厨师,先把食材准备好,再慢慢炖煮,最终才能做出一锅香喷喷的美味大餐,抗震设计也是这样,得有步骤、有规划。

咱们聊聊“二阶段设计”。

这个名字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其实它就是把设计分成两个阶段,简直就是把大事情拆分成小事情来做。

第一阶段是对结构进行初步设计,这时候就像是画草图,先想想房子的整体框架,得让它有个大概的轮廓。

第二阶段呢,就是细化设计,得琢磨每一个细节,像是雕刻家的精雕细琢,确保每一根梁、每一根柱都能扛得住压力。

这种方法好处可多了,不仅能提高抗震能力,还能节省时间和成本。

大家都知道,时间就是金钱,这样一来,心里就踏实多了。

我们再来看看“三水准原则”。

听起来像是水利工程,其实这是说在设计的时候得考虑三个层面,分别是宏观、中观和微观。

宏观就像是看一幅大画,得关注整个建筑的布局,看看它跟周围环境的关系;中观则是针对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确保它不会被地震的“无形手”轻易撼动;微观层面则是聚焦于每一个构件,确保每一部分都能够独当一面。

要是说二阶段设计像是做菜的准备和烹饪,那么三水准原则就像是保证每道菜色香味俱全,不能因为某个环节掉链子。

当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像是一对完美的搭档,互补又默契。

二阶段设计为三水准原则提供了基础,而三水准原则则确保了设计的全面性。

就好比一对情侣,彼此相互依赖,共同努力,才能在风雨中携手前行。

大家想象一下,假如只有二阶段设计,那设计再好,万一细节处理不到位,结果就像是大厦建成了,地震来了,连个屁都不响,直接倒下。

而如果没有三水准原则,那每个细节就可能被忽视,最终导致设计失衡,岂不是前功尽弃?在抗震设计中,这两者的对应关系可以说是如同鱼与水,缺一不可。

大家都知道,地震来临时,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就像是它的命脉,必须时刻保持警觉。

不同地震水准下结构抗震设计分析方法

不同地震水准下结构抗震设计分析方法

不同地震水准下结构抗震设计分析方法1/130前言由于地震导致的地面运动的高度随机性,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通常要考虑三个水准的地震作用,即多遇地震(以下简称小震)、设防烈度地震(以下简称中震)、预估罕遇地震(以下简称大震)。

对于这三个水准的地震作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给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设计准则及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法。

对于该设计方法,“小震不坏”抗震设计实际上不单只进行小震作用计算,而是同时考虑了风荷载、小震作用、抗震措施,实际上包含了对中震、大震作用效应的预估。

因此,小震设计实际上是一个小震作用及风荷载的弹性分析,再通过抗震措施考虑中震、大震地震作用的抗震设计方法。

过往中震作用下结构构件的塑性损坏程度无定量的目标限值,只有“中震可修”这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

大震作用下要求结构“大震不倒”的具体要求较为笼统,规范仅对结构的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给出具体规定,对构件的损伤程度并未有明确规定。

本文对三水准下的结构抗震设计设计进行梳理,以期对我国抗震设计有较完整准确的把握。

“中震可修”需对结构进行中震作用下的计算,考察结构是否能仅通过抗震构造措施即可满足中震可修的性能目标。

“大震不倒”通常是对结构进行大震作用下弹塑性分析,验算构件损伤情况是否是可接受的程度。

1三水准抗震设计具体内容2小震设计的具体内容小震设计不能简单以地震作用计算结果对结构构件进行设计,实际上小震设计包含以下内容:2.1作用及效应1)多遇地震作用,采用规范反应谱求出结构所受的地震力,采用基本组合。

2)竖向荷载,恒荷载、活荷载等,采用基本组合。

3)与结构相应的设计基准期的风荷载、雪荷载,采用基本组合。

4)其它可变荷载,例如吊车荷载、温度作用等,采用相应的荷载组合。

5)其它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例如构件挠度、顶点横风振加速度、构件裂缝等验算。

利用以上作用效应组合,求出最不利的结构内力进行结构构件设计。

2.2抗震措施在进行“小震设计”时,需考虑抗震措施。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题库复习题(含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题库复习题(含答案)

【2.1.1】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位于(D )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内的建筑物应考虑抗震设防。

(A) 抗震设防烈度为5~9度(B)抗震设防烈度为5~8度(C)抗震设防烈度为5~10度(D)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2.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使用范围是(A )(A)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B)抗震设防烈度为7~9度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C)抗震设防震级为6~9级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D)抗震设防震级为7~9级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2.2.1】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基本抗震设防目标设计的建筑,当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影响时,建筑物应处于下列何种状态( C )(A)不受损坏(B)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C)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D)严重损坏,需大修后方可继续使用【2.2.2】按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建筑,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遭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应( A )。

(A)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B)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C)不致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D)不致倒塌【2.2.3】某建筑物,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小震不坏”的设防目标是指下列哪一条?( B )(A)当遭遇低于7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经修理仍可继续使用(B)当遭遇低于7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C)当遭受7度的地震影响时,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D)当遭遇低于7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2.2.4】某建筑物,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大震不到”的设防目标是指下列哪一条?( D )(A)当遭受8度的地震影响时,不致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B)当遭受8度的地震影响时,一般不致倒塌伤人,经修理后仍可继续使用(C)当遭遇高于8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经一般修理后仍可继续使用(D)当遭遇高于8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2.4.1】建筑物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B )(A)【2.4.1】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B)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破坏造成社会重大影响和国民经济重大损失的建筑(C)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一般建筑(D)丁类建筑应属于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2.4.2】建筑物共有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下列分类原则中正确的是( D )(A)甲类建筑属于重要的建筑(B)乙类建筑属于较重要的建筑(C)丁类建筑属于一般重要的建筑(D)丁类建筑属于抗震适度设防类建筑【2.4.3】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的建筑应划分为下列哪一个类别( B )。

建筑结构形考4答案

建筑结构形考4答案

建筑结构#形考4-00011.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下表现出抗侧移刚度小,水平位移大的特点,属于柔性结构。

•√2.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适用于直接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的连接。

•×3. Q235中235表示钢材的屈服强度为235N/mm2。

•√4. 砖的厚度增加不能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

•×5. 提高砖的抗剪、抗弯强度不能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

•×6. 砌体用纯水泥砂浆砌筑时,砌体抗压强度较混合砂浆约降低5%~10%。

•√7.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振动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结构可以选用Q235沸腾钢。

•×8. 钢材发生脆性破坏时构件的计算应力不可能小于钢材的屈服点。

•×9. 对于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外力仅依靠杆和螺孔之间的抗剪和承压来传力。

•√10. 震级的大小是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尺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11. 普通砖砌体结构,构件截面面积A<0.3m2时,其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

•••0.7+A•12. ()结构体系既有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力,因而广泛的应用与高层办公楼及宾馆建筑。

•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筒体13. ()是指梁、柱、楼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目前应用最广泛。

•全现浇式框架•半现浇式框架•装配式框架•装配整体式框架14. 单层厂房结构中,()的作用是将墙体和柱、抗风柱等箍在一起,增加厂房的整体刚性,防止由于地基发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引起的不利影响。

•圈梁•连系梁•过梁•基础梁15. ()在水平荷载下表现出抗侧刚度小、水平位移大的特点,故属于柔性结构,此类房屋一般不超过15层。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砌体结构•筒体结构16. 作用在厂房结构上的大部分荷载都是通过()传给基础、再传到地基中去。

•屋面板•牛腿•托架•横向排架17. 影响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因素中说法正确的是()。

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复习思考题答案

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复习思考题答案

1.1 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种类型?按其震源的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答: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爆炸地震、诱发地震。

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1.2 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各种地震波各自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如何?答:地震引起的振动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波动能),这就是地震波。

它包括体波和面波。

特点:体波中,纵波周期短,振幅小,速度快,产生颠簸,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横波周期长,振幅大,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产生摇晃。

面波振幅大,周期长,只能在地表附近传播,能量大,破坏大,产生颠簸摇晃。

故面波的危害最大。

1.3 什么是震级?什么是烈度、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三种烈度如何确定?答:震级是表征一次地震大小或强弱的等级,是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尺度。

烈度:表示某一地点地面震动的强烈程度或者说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确定方法:当设计基准期为五十年时,50 年内众值烈度的超越概率为63.2%,这就是第一水准的烈度。

基本烈度:在50 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确定方法: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 的地震烈度,为第二水准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确定方法:一般情况下,取50 年内超越概率10% 的地震烈度。

确定方法:它所产生的烈度在50 年内的超越概率为2%,作为第三水准烈度。

基本烈度与众值烈度相差 1.55度,基本烈度与罕遇烈度相差 1 度。

1.4 简述众值烈度、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的划分及其关系。

答:当设计基准期为五十年时,50 年内众值烈度的超越概率为63.2%,这就是第一水准的烈度。

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 的地震烈度,为第二水准烈度。

烈度在50 年内的超越概率为2%,作为第三水准烈度。

基本烈度与众值烈度相差1.55度,基本烈度与罕遇烈度相差1 度。

建筑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方法的理解

建筑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方法的理解

建筑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方法的理解
建筑三水准设防目标是指在设计和建设建筑物时,确保建筑具备防火、防水和防震的能力,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火水准是指建筑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控制火灾扩大,并提供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和逃生出口。

防水水准是指建筑在遭受自然灾害或水灾时,能够有效地防止水涌入建筑内部,保护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防震水准是指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地震力量的作用,减轻地震对建筑的破坏,保障人员的安全。

而两阶段设计方法是指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将设计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初步设计阶段,主要是进行建筑的整体规划和布局设计,确定建筑的功能、形式和基本结构等。

第二阶段是详细设计阶段,主要是对建筑细节进行深入设计,包括材料选用、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等。

通过两阶段设计方法,可以在初步设计阶段尽量减少设计方案的修改和调整,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同时,在详细设计阶段能够更加专注地进行建筑的细节设计,确保建筑具备三水准设防目标的要求。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建筑的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使建筑更加安全可靠。

抗震简答题

抗震简答题

1、 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是什么如何通过两阶段设计方法来实现答: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 :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两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设计:对结构和构件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验算和弹性变形验算;第二阶段设计:对有明显薄弱层的不规则部位和有特殊要求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什么是小震、中震和大震。

答:小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的地震烈度,即众值烈度,又称为多遇地震。

中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10%的地震烈,又称为基本烈度或设防烈度。

大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为2%~3%左右的地震烈度,又为称为罕遇地震。

2、 抗震设计中为什么要限制各类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答:随着多层和高层房屋高度的增加,结构在地震作用以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水平位移迅速增大,要求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必须随之增大。

不同类型的结构体系具有不同的抗侧移刚度,因此具有各自不同的合理使用高度。

房屋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

震害表明,房屋高宽比大,地震作用产生的倾覆力矩会造成基础转动,引起上部结构产生较大侧移,影响结构整体稳定。

同时倾覆力矩会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两侧柱中引起较大轴力,使构件产生压曲破坏;会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水平截面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使其易出现水平裂缝,发生明显的整体弯曲破坏。

3、 简述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答: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为: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

适用条件:(1) 高度不超过40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一次作业·平时作业2020春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一次作业·平时作业2020春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1、什么是三水准抗震设防要求?什么是我国建筑抗震的两阶段设计方法?答: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具体来说第一水准:遭遇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损坏或者不需要修理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当遭遇本地区设防烈度是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但经过一般的修理或者不需要修理仍然可以使用。

第三水准:当遭遇高于本地区的基本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时的影响,建筑物不倒或者不发生危及生命的破坏。

两阶段:一、通过对多遇地震弹性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截面强度验算。

二、通过对罕遇地震烈度作用下结构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并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

2、我国《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GB50223-2008将建筑物按其用途的重要性分为哪几类?答:我国规范依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和破坏后果把建筑分成为4几类,《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规定,建筑工程应该分为以下4个抗震设防类别:(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

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

简称乙类建筑。

(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

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

简称丁类。

分类的作用是分别采用不同的设防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规定,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该符合下列要求:(1)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第三章-三水准两阶段-01

第三章-三水准两阶段-01

设计阶段
第一阶段:承 载力验算。取 第一水准参数 按弹性方法计 算内力与变形 并配筋 第二阶段:变 形验算
多遇地震 众值烈度 63% (小震) (不坏或可不修) 偶遇地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震) 罕遇地震 (大震) 基本烈度 (可修) 大震烈度 (不倒)
0.3 0.16 2 (0.24) 0.45( 0.68) 0.9 0
(一)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表3-6



建 筑 类 型
重大建筑、产生次生灾 害建筑
设 防 标

类(特殊设防类)
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 计算按本地区设防烈度 构造高一度

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 类(重点设防类) 建筑

类(标准设防类) 一般建筑
计算和构造均按本地区 设防烈度
计算按本地区设防烈度 构造适当降低
10%
高一 2%~3% 度
1.4 0.90 0 (1.20)
注: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
FE
f
1.55度
1度
不 坏
可 修
不 倒
0
1 550
1 200
1 50
/h
0
众值
基本
大震
I
烈度
烈度
烈度
框架结构破坏程 度与房间侧移的 对应关系
三个水准烈度的 频率和对应关系
一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分类建筑类型设防标准甲类特殊设防类重大建筑产生次生灾害建筑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乙类重点设防类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建筑计算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构造高一度丙类标准设防类一般建筑计算和构造均按本地区设防烈度丁类适度设防类次要建筑计算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构造适当降低表36二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方法表37目标地震三个设防标准及要求结构状态50年超越概率与基本烈度的关系设计阶段6度7度8度9度多遇地震小震众值烈度不坏或可不修63低一度半004008012016024032第一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抗震基本知识
1.1 地震的基本知识 1.2 地震动特性、抗震设防烈度和建筑分类
1.3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与两阶段设计方法
1.4 场地土类别与液化
1
1.3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与两阶段设计方法
多遇、基本、罕遇地震烈度
多遇烈度: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出 现的频度最高的烈度。也称为常遇烈度、小震烈度,用 Im表示。其超越概率为63.2%,重现期为50年。
基本烈度:一个地区未来50 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 受 的 具 有 10% 超 越 概 率 的 地 震烈度。
罕遇烈度:建筑所在地区在设 计基准期(50年)内超越概率 为2%-3%的地震烈度。三种烈度的超越概率示意图
1.3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与两阶段设计方法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简称为:“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大多数结构) 小震下承载力和变形验算(小震不坏、中震可修); 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大震不倒)
第二阶段(特殊结构) 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变形验算,构造措施
(大震不倒)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 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 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 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1.3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与两阶段设计方法
三水准设防对建筑性能的要求
“小震不坏”满足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极限 状态要求以及建筑的弹性变形不超过规定的弹性变 形限值。
“中震可修”要求建筑结构具有相当的延性能力, 不发生不可修复的脆性破坏。
“大震不倒”要求建筑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其弹 塑性变形不能超过规定的弹塑性变形限值。
1.3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与两阶段设计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