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读后感四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读后感五则
第一则:《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读后感2019.10.15作为一名教师,你对于学生的关注,必然会有积极的回报。就我曾经接手的这个班孩子而言,学生素质一般,每次考试成绩都在末位。通过多方调查了解和我上课的留心观察,发现学生的语文基础极差,学习习惯也不好,大部分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决定走进学生集体。课下,我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经常用赞美和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热情,避免说伤害孩子们的语言。课堂上,自己又总是首先进入角色,将无声的文字,通过丰富、激情,绘声绘色的语言和朗读,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面,再现那动人的故事和场境,以此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想象,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使他们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事的感受。很快发现,他们有了一些变化。在拜读了余映潮老师的《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之后,我更是如获至宝,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一、语文教师研读教材的角度主要有八个
1.语文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联方法。
2.课文起笔和收笔的表达艺术与表达作用。
3.文章的展开顺序和章法结构特点。
4.文章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或修辞方法。
5.文章中段的作用,段中的语文知识,段的精读训练价值。
6.文章的语言品析、语言特色欣赏。
7.文章的特别笔法,文章中的文学味。
8.语文教学资源的综合提取与分类整合。
二、好课设计有“八字诀”
1.实:实实在在学语言,练能力,增知识。
2.新:课堂教学结构新,学生活动形式新,教师教学方法新。
3.精: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思路,精致安排话题,突现精读训练。
4. 美:美美的读,美美的写,美美地说,美美的品析欣赏。
5.活:学生实践活动充分,活动形式变化有致,教学手法灵活高雅。
6.趣:富有教学活动的情趣,富有思考探究的乐趣,富有读写结合的雅趣,富有积累厚实的意趣。
7.丰:教师教学内容有厚度,学生当堂收获很丰富。
8.深:有一定的教学深度,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有一定的训练力度。
三、远离课堂教学中如下方面的平淡与庸俗
1.课前长时间地与学生“交流”“撩拨情绪”“做游戏”“猜谜语”。
2.面对不论什么样的情感基调的课文,都先要与学生调侃几句。
3.课文品析时总是让学生谈感受。
4.课文解读中常常纠缠于对一个学生进行追问。
5.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形式基本上没有变化。
6.教学中不过渡、不交代、不示例,没有活动之后的知识性小结。
7.夸张地无原则地表扬学生,常常要求学生鼓掌,乃至成为一种习惯。
8.尝尝进行煽情的迁移,时常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对某某说一句话,或写几句话。
9.上完了一节课,非得让学生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10.常常在课中、课尾对学生进行说教。
“实践出真知”这句话被余映潮老师时刻践行着。于是,我们看到了余映潮老师三年共计30个话题的专栏文章。
第二则:有感于余映潮老师的板块教学2019.9.12
余老师对教学方法教学规律的细致提炼值得我们赞叹。例如在本书中余老师总结的块式教学设计的八个特点。
1.教程清晰,遂层深入,逐层细化。
2.突现学生的实践活动,每个板块都是一次训练活动。
3.用话题、任务、活动、来引领教学板块中的学生集体训练。
4.讲究板块活动形式的协调与变化。
5.明显地表现出教师利用教材设计学生活动的理念。
6.杜绝“碎问",师生对话有一定深度。
7.讲究板块收束时的教学小结,顺势进行知识教育。
8.各板块教学时间大致相同,形成课堂教学的形态美。
余老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智慧让人向往。余老师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语文教研员,但他年轻时的梦想就是让艺术的教学设计走进千万个语文老师的课堂。余老师在书中写到:“希望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关注、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艺,把事业的阳光洒在自己身上,让我们的学生享受到优质的语文教育"。回想从教几十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吗?工作之余从未主动思考一天或几天来的工作,思考自己的课堂,思考自己的学生。在接受各级培训,听取专家讲座时,也只是习惯性的接受,很少主动去思考。余老师的这本书语言朴实无华,内容却意味深长。不仅给我以教学上的指导,更给了我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余老师的课,越听越有魅力。余老师的书,越读越有味道。在读过余老师的书后,才真正地想明白了:扎扎实实的研究教材,研究每节课的讲法才是一个老师应该固守的根本。
第三则有感于《语文教师应有的知识储备内容》章节2019.9.20
人们在理解语文这一个词语时,一般会理解为“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化”,还有人会理解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书面为文也可做文学讲。众多理解,皆指一处:听说读写。这样也可理解为听说读写即为语文。
那么语文教育,即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育。要培养教育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就应该有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知识储备。
比如执教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纪昌学射》一课,“纪”作为姓氏,读音为三声,但是有些老师将“纪”字的读音一直读作四声;文中“妻”子是比较难写的字,老师没有关注到这个字的字形和结构,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这篇文章中提到了纪昌拜飞卫为师。为什么拜飞卫,飞卫是个怎样的人?应该作为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切入点介绍给学生,推荐阅读相关飞卫和纪昌的书籍,这样才达到了文本入选教材的目的。但是绝大多数老师只关注了文本的“练好本领,先要练好基本功”这个道理的教学,却忽视了做为教材只是一个引领学生学习的例子这一特性。究其原因,自然是对教材之外的一些知识并不知晓。诸如教学山水风光的文章,当知晓名人对山水美景的描述及地理风貌;教学人物类文章,当了解人物的成长故事及成就;教学古诗词类的文章,当明晰作者的写作风格及写作背景……如此种种,我们语文教师可否做到呢?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我们现在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知识的储备量必须是源头活水,取之不竭的。
第四则:有感于《苦练教学设计》章节2019.9.20
由静变动,建构场景描写下的悟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