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精品课件循环系统
合集下载
组胚 第7章 循环系统(共38张PPT)

四大基本组织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执行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即构成器官。 ◇内皮细胞是连续的,细胞间有紧密连接;
淋巴导管(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 V 静脉:大静脉、中静脉、小静脉、微静脉
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质部极薄,有内皮窗孔 ※中膜为3-9层平滑肌 内皮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少量f、平滑肌) 心肌膜: 厚,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内纵行、 (电镜下) (一)毛细血管基本结构
内弹性膜:弹性蛋白构成的有孔薄膜
结构和厚薄差异较大(弹性膜/平滑肌)
中 膜:平滑肌:细、长、有分支;有成纤维C的功能
外
膜:
疏松结缔组织
外弹性膜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中动脉
内膜
内弹性膜
平滑肌
外弹性膜
大动脉(弹性动脉)
内皮下层含 纵行胶原纤维 和平滑肌
中膜弹性膜
间有环行平滑
肌和胶原纤维
弹性膜
二:各段动脉结构特征
endocardium 心内膜下层:心室含心脏传导系分支
心 脏 壁
心肌膜: 厚,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内纵行、
myocardium中环行、外斜行
心外膜:心包膜脏层 结缔组织:含脂肪细胞
epicardium (浆膜) 间皮
心壁的结构
内
皮
内层
外层
内皮下层
心内膜
心肌膜 心外膜
心外膜
重点及练习
1、毛细血管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有成纤维c的功能疏松结缔组细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外弹性膜内膜内弹性膜平滑肌外弹性膜中动脉大动脉弹性动脉弹性膜内皮下层含纵行胶原纤维和平滑肌中膜弹性膜间有环行平滑肌和胶原纤维二
循环系统
器官与系统
四大基本组织有机的结合起来, 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执行某
淋巴导管(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 V 静脉:大静脉、中静脉、小静脉、微静脉
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质部极薄,有内皮窗孔 ※中膜为3-9层平滑肌 内皮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少量f、平滑肌) 心肌膜: 厚,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内纵行、 (电镜下) (一)毛细血管基本结构
内弹性膜:弹性蛋白构成的有孔薄膜
结构和厚薄差异较大(弹性膜/平滑肌)
中 膜:平滑肌:细、长、有分支;有成纤维C的功能
外
膜:
疏松结缔组织
外弹性膜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中动脉
内膜
内弹性膜
平滑肌
外弹性膜
大动脉(弹性动脉)
内皮下层含 纵行胶原纤维 和平滑肌
中膜弹性膜
间有环行平滑
肌和胶原纤维
弹性膜
二:各段动脉结构特征
endocardium 心内膜下层:心室含心脏传导系分支
心 脏 壁
心肌膜: 厚,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内纵行、
myocardium中环行、外斜行
心外膜:心包膜脏层 结缔组织:含脂肪细胞
epicardium (浆膜) 间皮
心壁的结构
内
皮
内层
外层
内皮下层
心内膜
心肌膜 心外膜
心外膜
重点及练习
1、毛细血管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有成纤维c的功能疏松结缔组细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外弹性膜内膜内弹性膜平滑肌外弹性膜中动脉大动脉弹性动脉弹性膜内皮下层含纵行胶原纤维和平滑肌中膜弹性膜间有环行平滑肌和胶原纤维二
循环系统
器官与系统
四大基本组织有机的结合起来, 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执行某
组织胚胎学 循环系统组织学护理课件

血液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自卑与孤独
血液疾病患者可能会因为身体变化、 反复就医等原因产生自卑和孤独感。 医护人员应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帮 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对病情的担忧
血液疾病患者可能会对病情的发展和 预后感到担忧。医护人员应向他们传 递积极的信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淋巴系统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焦虑与不安
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理解他们的感受, 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压力。
提供信息和支持
鼓励积极心态
向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的知识和支持,帮助 他们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治疗信心。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帮 助他们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和意义。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焦虑与恐惧
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因为担心病 情恶化或复发而感到焦虑和恐惧 。医护人员应给予他们心理支持 和安慰,帮助他们减轻焦虑。
塞,影响血液循环。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 致心肌缺血和坏死,引起心肌功
能受损。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肌肉收缩和 舒张功能受损,导致血液循环障
碍和液体潴留。
血管疾病的病理学基础
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壁薄弱、血液回流障碍等原 因导致的血管扩张和扭曲。
动脉瘤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薄弱或损伤引起的血管扩 张和膨胀,可能导致破裂出血。
02
CATALOGUE
循环系统的组织学结构
心脏的组织学结构
01
02
03
心肌细胞
心脏肌肉的主要组成部分 ,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使心脏能够泵血。
内膜系统
包括心内膜、心肌膜和心 包膜,对心脏起到保护和 支持作用。
心脏瓣膜
防止血液回流,保证血液 单向流动。
组织胚胎学课件:循环系统

2.中膜:以平滑肌为主,10-40层,肌性动脉 3.外膜:外弹性膜明显,神经纤维较多。
(二)大动脉---弹性动脉
☺内膜:由内皮和内皮下层构成,内皮 下层较厚。内皮下层比中动脉的厚无内 弹性膜。 ☺中膜:含少数平滑肌,弹性成分发达, 40-70层弹性膜,大量弹性纤维,故又称 弹性动脉。
☺外膜:疏松结缔组织,较薄,有营养血管和 神经分布。
组织学各论
器官和系统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腔性器官 ☺实质性器官
动物组织胚胎学
第八章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概述
☺心血管系统 ☺淋巴管系统
•心 脏 •动 脉 •毛细血管 •静 脉 •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淋巴导管
一、心脏
(一)心壁的结构 1、心内膜 (1)内皮 (2)内皮下层 (3)内膜下层 2、心肌膜(层) 3、心外膜
基膜
内皮
模式图
电镜图
周细胞
分布于内皮细 胞与基膜间, 扁平多突。
功能: 机械支 持、收缩、增 殖功能
(二)毛细血管类型
连续毛细血管 有孔毛细血管
血窦
1.连续毛细血管
内皮连续 基膜完整 吞饮小泡较多
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
吞饮小泡
连 续 毛 细 血 管 电 镜 像
紧密连接
2.有孔毛细血管
☺内皮有孔 ☺基膜完整 ☺分布于胃肠粘膜 ☺某些内分泌腺和 肾血管球
பைடு நூலகம் 内皮孔
有
孔
毛
细
血
管
电
镜
像
3.窦状毛细血管
内皮 内皮孔
腔大,内皮细胞间隙 大 基膜不连续或缺如 分布于肝、脾、骨髓, 一些内分泌腺
组织学与胚胎学--循环 PPT课件

中膜
(厚)
10 ~ 40层环行平滑肌, 肌间有弹性/胶原纤维
外弹性膜明显
医学课件 15
外膜
(厚)
(三)小动脉、微动脉
小动脉
管径:0.31mm 中膜:有几层平滑肌
微动脉
<0.3 mm 12层平滑肌
内膜:可有明显的内弹性膜 无内弹性膜
外膜:无明显外弹性膜
很薄
医学课件
16
(四)动脉管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基膜不完整或缺如
分布:肝、脾、骨髓
肝血窦 脾血窦
医学课件
23
小静脉
小动脉
医学课件
24
四、静脉
(Vein)
与动脉相比:管壁薄,管腔较大且不规则;
管壁也分三层,但内膜、中膜、外膜间常 无明显的分界;外膜一般比中膜厚; 管壁的平滑肌和弹性组织不及动脉丰富,
CT较多;
管径2mm以上的静脉常有静脉瓣。
左右束支
医学课件 11
组成传导系统的特殊心肌纤维有三种:
(1)起搏细胞
分布:在窦房结和房室结内;
功能:心肌兴奋的起搏点
(2)移行细胞
分布:在窦房结、房室结旁及房室束;
功能:传导冲动
(3)蒲肯野纤维
分布:组成房室束及其分支,位于心室的心内膜下层; 功能:快速传导冲动 12 医学课件
二、动脉(Artery)
间 皮
脂肪组织
医学课件
9
4. 心瓣膜
位臵:房室口和动脉口处 结构:心内膜突向心腔而成的薄片状结构 表面——内皮 内部——致密结缔组织 功能:阻止血液回流
医学课件
10
(二)心脏传导系统
由位于心壁内的特殊心肌纤维组成。 功能:产生和传导冲动至心脏各部, 使心房、心室按一定节律收缩。
组织胚胎学课件:循环系统

1、内膜 :(1)内皮: (2)内皮下层: (3)内弹性膜:
2、中膜: 3、外膜:
1、内膜 :(1)内皮: (2)内皮下层:较厚,为CT; (3)内弹性膜:由多层弹性膜组成, 与中膜的弹性膜相连。
1、内皮:单层扁平上皮,形态?
内皮概念: (心内皮,血管内皮) 血管内皮: LM:表面观:细胞长梭形,长轴 与血流方向相同,核椭圆形位于中央。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是连续、封闭而有分支的管道系统。 概述: 1.组成:心血管系统:心脏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淋巴管系统: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淋巴导管
2.功能:(1) 输送营养物质、氧等; (2) 运送代谢产物; (3) 淋巴细胞等参与免疫反应。
一、心脏(Heart):
(2)管壁薄而柔软,弹性小,故切片中常见静 脉管壁呈塌陷状,管腔变扁或不规则形;
(3)管壁三层膜分界不明显,中膜薄,平滑肌 及弹性纤维不丰富,外膜厚,结缔组织多;
(4)静脉常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逆流。
(一) 微静脉:d在50—200um
管腔不规则,内皮外平滑肌或有或无。
(二)小静脉:d﹥200um
3、内弹性膜:有些动脉有,并以此作为动脉内 膜与中膜的分界
组成:由弹性蛋白组成,膜上有许多小孔。 在血管的横切面上,因血管收缩,常呈波 浪状。
2、中膜:内膜与中膜分界不清。 成人大动脉中膜有40—70层弹性膜,由弹性 纤维相连。间有少量平滑肌和胶原纤维。 功能:弹性强,使动脉血液连续。
3、外膜:较薄,为CT。无明显外弹性膜。
心房特殊颗粒 心骨骼:包括室间隔膜部、纤维三角、纤维环。
3、心外膜:属心包膜的脏层。结构为浆膜。 薄层结缔组织与心肌膜相连,外表面为一层间皮。
2、中膜: 3、外膜:
1、内膜 :(1)内皮: (2)内皮下层:较厚,为CT; (3)内弹性膜:由多层弹性膜组成, 与中膜的弹性膜相连。
1、内皮:单层扁平上皮,形态?
内皮概念: (心内皮,血管内皮) 血管内皮: LM:表面观:细胞长梭形,长轴 与血流方向相同,核椭圆形位于中央。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是连续、封闭而有分支的管道系统。 概述: 1.组成:心血管系统:心脏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淋巴管系统: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淋巴导管
2.功能:(1) 输送营养物质、氧等; (2) 运送代谢产物; (3) 淋巴细胞等参与免疫反应。
一、心脏(Heart):
(2)管壁薄而柔软,弹性小,故切片中常见静 脉管壁呈塌陷状,管腔变扁或不规则形;
(3)管壁三层膜分界不明显,中膜薄,平滑肌 及弹性纤维不丰富,外膜厚,结缔组织多;
(4)静脉常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逆流。
(一) 微静脉:d在50—200um
管腔不规则,内皮外平滑肌或有或无。
(二)小静脉:d﹥200um
3、内弹性膜:有些动脉有,并以此作为动脉内 膜与中膜的分界
组成:由弹性蛋白组成,膜上有许多小孔。 在血管的横切面上,因血管收缩,常呈波 浪状。
2、中膜:内膜与中膜分界不清。 成人大动脉中膜有40—70层弹性膜,由弹性 纤维相连。间有少量平滑肌和胶原纤维。 功能:弹性强,使动脉血液连续。
3、外膜:较薄,为CT。无明显外弹性膜。
心房特殊颗粒 心骨骼:包括室间隔膜部、纤维三角、纤维环。
3、心外膜:属心包膜的脏层。结构为浆膜。 薄层结缔组织与心肌膜相连,外表面为一层间皮。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09循环系统

心骨骼:致密结缔组织
心房肌层较薄,肌纤维 较细短,横小管少,缝 隙连接多。 心房钠尿肽(心钠素)
心内膜 心肌膜 心外膜
3、心外膜(即心包的脏层 ) 间皮 CT
(二)心脏特殊传导系统
1. 概 念:是指由特化的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其 功能是产生冲动并将冲动传导到心脏各部,使心房肌 和心室肌按一定节律收缩与舒张。
小结
大动脉 中动脉 小动脉
内
内皮
W-P小体丰富 有W-P小体 有W-P小体
膜 内皮下层
厚
薄
薄
内弹性膜 与中膜连续
明显
有
中
平滑肌
膜
弹性膜
40-70层
10-40层
数层
外 外弹性膜
不明显
明显
无
膜
➢连续毛细血管 内皮相互连续,基膜完整
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肺、胸腺和中枢神经系统
➢有孔毛细血管 胞质有窗孔,基膜完整
➢连续毛细血管 ➢有孔毛细血管 ➢血窦(窦状毛细血管)
(1)连续毛细血管( continuous capillary )
内皮细胞:相互连续, 紧密连接, 胞质含吞饮小泡
基膜:完整
分布:结缔组织、肌组织、肺 胸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
参与了血-脑屏障, 气-血屏障 等屏障性结构的组成
连续毛细血管 ☆ 周细胞 N 内皮细胞核
内皮
内膜 内皮下层:薄层结缔组织
内弹性膜:明显,波浪状
中膜 10-40层环形平滑肌纤维
外弹性膜:明显
外膜 疏松结缔组织:含营养血管
神经纤维
中动脉
中动脉 功能:调节分配到身体各部和各器官的血流量。
(三)小动脉(small artery) 肌性动脉
心房肌层较薄,肌纤维 较细短,横小管少,缝 隙连接多。 心房钠尿肽(心钠素)
心内膜 心肌膜 心外膜
3、心外膜(即心包的脏层 ) 间皮 CT
(二)心脏特殊传导系统
1. 概 念:是指由特化的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其 功能是产生冲动并将冲动传导到心脏各部,使心房肌 和心室肌按一定节律收缩与舒张。
小结
大动脉 中动脉 小动脉
内
内皮
W-P小体丰富 有W-P小体 有W-P小体
膜 内皮下层
厚
薄
薄
内弹性膜 与中膜连续
明显
有
中
平滑肌
膜
弹性膜
40-70层
10-40层
数层
外 外弹性膜
不明显
明显
无
膜
➢连续毛细血管 内皮相互连续,基膜完整
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肺、胸腺和中枢神经系统
➢有孔毛细血管 胞质有窗孔,基膜完整
➢连续毛细血管 ➢有孔毛细血管 ➢血窦(窦状毛细血管)
(1)连续毛细血管( continuous capillary )
内皮细胞:相互连续, 紧密连接, 胞质含吞饮小泡
基膜:完整
分布:结缔组织、肌组织、肺 胸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
参与了血-脑屏障, 气-血屏障 等屏障性结构的组成
连续毛细血管 ☆ 周细胞 N 内皮细胞核
内皮
内膜 内皮下层:薄层结缔组织
内弹性膜:明显,波浪状
中膜 10-40层环形平滑肌纤维
外弹性膜:明显
外膜 疏松结缔组织:含营养血管
神经纤维
中动脉
中动脉 功能:调节分配到身体各部和各器官的血流量。
(三)小动脉(small artery) 肌性动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实践联系
◆各级血管成分不一, (大动脉以弹性膜为主)
◆没有成纤维细胞 ◆平滑肌:具有产生纤维和基
质的功能。可移入内膜增生 并产生CT成分,使内膜增 厚,发生动脉硬化。
(二)小动脉(small artery): 结构特点: φ 1~0.3mm 的肌性动脉 主要由内皮和几层平滑肌构成 较大的小动脉可见内弹性膜 功能: 增加血管阻力,调节血压,又称阻力血管
组织学各论
器官: 中空性器官:管壁的结构 实质性器官:实质:执行功能的部分 间质:结缔组织
系统: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组成 :连续而封闭的管道系统 心血管系统:心 脏(heart)
动 脉(artery)
毛细血管(capillary)
静 脉(vein)
淋巴管系统:各级淋巴管
(起博点) (传
导
束)
起博细胞 结内,小,梭行或多边形,肌丝少,糖原多。起博点。
移行细胞 结周,较心肌细胞细短,起传导冲动的作用。
蒲肯野纤维
窦房结
房室束
房室结 房室束分支
Thank you !
胃肠粘膜、某些内分泌腺:有隔膜( 4~6 nm) 肾血管球:无隔膜
3、血窦 (sinusoid) 腔大,壁更薄,不规则,基膜不连续或者无 分布:某些内分泌腺、肝血窦
(三)毛细血管的功能:
血液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场所
通透性: 连续毛细血管
有孔毛细血管
血
窦
毛细血管网密:心、肝、肺、肾
毛细血管网疏:肌腱、韧带
外膜
三、静脉(vein):
分类:大静脉、中静脉、小静脉、微静脉
结构特点(与伴行动脉比较):
1、管壁也可分为三层,但分界常不明显; 2、腔大、壁薄,形态不规则; 3、肌纤维少,弹性膜不发达;
4、大静脉的外膜厚,含大量纵行平滑肌束; 5、四肢静脉中常见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小动、静脉的特点
小动脉:腔小、壁厚, 腔一般较圆而规则, 内含血液通常较少。
毛细血管超微结构模式图
(二)分类:
1、连续毛细血管 (continuous capillary) 连续完整的内皮和基膜,紧密连接,吞饮小泡 。 分布:结缔组织、肌组织、肺、脑。
2、有孔毛细血管 (fenestrated capillary) 连续完整的内皮和基膜,紧密连接,内皮更薄,
有贯穿细胞的小孔,φ60~80 nm。 分布:
(利尿、排钠、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心外膜:结缔组织+间皮,脂肪丰富,多血管、神经
束细胞(Purkinje fiber)的光镜结构
比心肌细胞粗短;胞质较丰富但 含肌丝束较少;中央有1~2个细 胞核;彼此之间及与心肌纤维之 间有发达的闰盘相连。
(二)传导系统 (conducting system)
窦房结 房室结 房室束 左右房室束分支 束细胞
较少。
分泌腺
腔大、壁薄,形态不规则,内皮不连 肝、脾、某些
续,内皮细胞上常有窗孔,基膜不连 内分泌腺
续或无
二、动脉(artery) 功能:从心脏输出血液
分类:大动脉பைடு நூலகம்近心脏的动脉 中动脉 大动脉外,有解剖名称的动脉 小动脉 φ在 1~0.3mm 的动脉 微动脉 φ<0.3mm 的动脉
★
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 ,还可分 肌性动脉 中动脉、小动脉 弹性动脉 大动脉
小静脉:腔大、壁薄, 腔一般扁而不规则, 内含血液通常较多。
小静脉
小动脉
四、心脏(heart) 心脏(HE)
内皮下层 心内膜 蒲肯野纤维
心肌膜
心外膜
(一)、组织结构:
心内膜 内皮 内皮下层:薄层结缔组织,含少量平滑肌 心内膜下层:结缔组织,心室含蒲肯野纤维
心肌膜:厚的心肌 + 富于毛细血管的结缔组织 心房肌细、短,心房颗粒,含心房钠尿肽
★ 微动脉(arteriole): φ在 0.3mm 以 下, 1~2层环行平滑肌
(三)大动脉(large artery) 结构特点:中膜最厚,由40-70层 弹性窗膜组成。弹性 蛋白组成,窗孔,少量弹性、胶原纤维及平滑肌。
功能:弹性好(弹性动脉) ,保证血液在血管内持续、 均匀地流动。
内膜 中膜
弹性动脉
肌性动脉
大动脉
中动脉
小动脉与微动脉
血管壁的一般结构(以中动脉为例)
内膜tunica intima 中膜tunica media 外膜tunica adventia
(一)中动脉(medium-sized artery) 内膜 内皮 内皮下层 薄层结缔组织 内弹性膜 弹性蛋白组成,红色波纹状 中膜 10~40层环行平滑肌+胶原和弹性纤维 外膜 结缔组织,外弹性膜 功能:肌性动脉控制器官的血流量
名称 (continuous capillary)
(fenestrated capillary)
(sinusoid)
特点
分布
连续的内皮和基膜,内皮细胞胞质内 肺、肌肉组织、
含许多吞饮小泡,细胞间有紧密连接 结缔组织、中
枢神经系统
连续的内皮和基膜,内皮细胞上有许 胃肠粘膜、肾
多环状窗孔,内皮细胞质内吞饮小泡 小球、某些内
(lymphatic Vessle)
(一)心血管系统
•心 脏 •动 脉 •毛细血管
•静 脉
血液流动的泵 输送、分配血液 物质交换
输送血液回流到心脏
•(二)淋巴管系统
将淋巴液导入静脉
输送淋巴液 盲管,收集组织液
一、毛细血管(capillary)
(一) 一般结构: 内皮 + 基膜(周细胞) φ约6-8μm,1~3个内皮细胞围成。 内皮:参与物质通透、代谢、分泌、凝血。 周细胞:支持作用?未分化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