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生的清醒与怀疑_兰亭集序_主题思想新探_李继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8 新课程研究· 教师教育
2008年3月 总第109期
对人生的清醒与怀疑
— ——《兰亭集序》主题思想新探
湖北 汉川市综合高中 李继平 蔡 振 胡勇刚
东晋士人和文人崇尚自然, 顺情任性, 最典 型的表现在流芳千古的兰亭集会上。这次名士、 文人参加的集会, 充分显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精 神, 这一精神却是魏晋叛逆精神在人生中寻求灵 魂家园的必然结果。 《兰亭集序》反映的就是叛 逆精神走向成熟的动态心灵。置身于美丽的大自 然, 通过游目聘怀, 体会大化运转的庄严与华妙, 世俗的羁绊和生命的忧伤都被化解了。
《兰亭集序》作为集哲学、美学、文学、书法 多项成就于一身的千古美文, 历来受人赞赏, 但 对该文的主题思想, 莫衷一是。最常见的说法是 把王羲之引用 《庄子?德充符》中的一句庄子借孔 子 之 口 说 出 的 话 “死 生 亦 大 矣 , 而 不 得 与 之 变 ” 中的 “死生亦大矣”作为全文的文眼和主题所在。 认为该文委婉地批评了士大夫生命虚无的思想观 念, 表明了作者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以此来启发 所谓的士大夫和名士, 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 的身边悄悄逝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 《教师 用书》就持这样的观点, 许多解读、鉴赏文章也 如是说。
通过深入研究该文, 结合魏晋时期的思想和 文学发展特征, 笔者认为, 《兰亭集序》是中国 文人直面人生、直面死亡、拒绝一切宗教幻想精 神的乱世智语, 集中表达了中国诗人在生死问题 上的痛苦与旷达, 无奈与超脱。文眼是 “岂不痛 哉! ”和 “悲夫! ”, 即两个字: “痛”与 “悲”。
一般说来, 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有以下几 种情形: 一是暧昧的回避, 如孔子说: “未知生, 焉知死。”二是虚幻的宗教化的审视, 如道教的生 死观。三是在殉wk.baidu.com意志的支持下, 进行诗意化的 观照, 如屈原。四是以自然的姿态去面对。相比
较而言, 后一种态度最为理性。 ( 见 《中国文学 精 神·魏 晋 南 北 朝 卷 》, 山 东 教 育 出 版 社 2003 年 版, 第 117 页) 我们知道, 我们的人生笼罩着死 亡的阴影, 但即使这样, 我们还是要好好地生活。 当王羲之说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为妄作”,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 哉”, “后之视今, 亦由今之视昔”时, 正表达了 一种甚至拒绝相对主义的安慰, 痛苦地接受人终 有一死的事实, 并认为这是人生的不可回避的宿 命的清醒意识。 ( 见 《中国诗歌: 智慧的水珠》,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118 页) 鲁迅曾一 再引用的裴多菲的名言 “绝望之为虚妄, 正与希 望 相 同 ” ( 《野 草·希 望 》) 与 王 羲 之 正 是 千 古 同 悲, 千古同感。但他们的悲叹、悲痛并不等于悲 观, 而正是道出了我们中国人对待时间、历史、 人生的睿智心态和清醒认识, 才如此打动千万读 者。正因为人的死亡和快乐的短暂是不可抗拒的 自然规律在起作用, 时空无限而人生有限, 所以 悲哀与孤独才是人生的底蕴, 这是一种基于自我 觉醒的时代情绪, 它深深地影响到文学与审美风 尚之中, 然而更为令人悲哀和无奈的, 就是即便 洞察了这一切, 却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这便是 一个清醒而怀疑的中国诗人眼中所看到的历史与 人生的真相。在这篇美文中, 我们发现诗人最能 感物兴怀的正是人生的悲剧主题, 即从宇宙永恒、 人生短暂中兴感到个人悲剧人生的价值所在。 ( 见 《古 代 文 论 的 人 文 追 寻 》, 中 华 书 局 2002 年 版, 第 213 页) 难怪李泽厚先生称 “魏晋南北朝 是一个人的觉醒的时代, 也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 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