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心得:推进庭审实质化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心得:推进庭审实质化程序
审判是一项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予以判断、裁决的司法活动。
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根据,而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只有经庭审程序依法审查后才能予以确认。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刑事庭审实质化指的是定罪量刑以及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必须以庭审的方式进行,并且只能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判决。
其本质要求是:案件的审判必须以庭审为中心,事实证据调查、定罪量刑辩护都必须在法庭,裁判结果也必须形成于法庭。
法庭审理是确保案件获得公正处理、实现诉讼效果的重要场所和最终程序。
推进庭审实质化作为我国现代诉讼制度改革的一记重拳,其中心主旨在于充分保障庭审环节在整个司法审判过程中的发挥关键性作用,力求事实的查明、诉权的保护、证据的认定等一系列庭审活动的作用都能够在庭审中得到直接体现。
从整体上看,这一改革政策的落实与司法体制、机制及相关理念的变化密切相关,是践行依法治国理理念,全面建成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
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将庭审实质化落到实处,仍待紧密围绕当前司法体制框架和实务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刑事审判活动现状概述
(一)以侦查为中心
“七九”刑法的实施,奠定了我国公、检、法三大机关对刑事诉讼的三方分工、各自负责的刑事审判制度的基础。
其中公、检、法三方分工明确,既存在着相互合作的空间,也具备相互牵制的权利,使得法律指导原则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与实施。
其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分别承担着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司法职能,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有着完全的决定权,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比如,在庭审前,检察机关仅能够在限定的范围内对公安机关的侦查行为进行监督,而法院更是无权在审前阶段就公安机关的侦查程序进行司法审查。
除上述外,“全案卷宗移送制度”的确立,也在一定程度上夯实了“以侦查为中心”的刑事审判制度。
实践中,法院在审判定案的过程中,很大程度只能依赖检察机关移送的案卷资料和证据,导致整个司法程序欠缺公正,难以凸显出法院审判地位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二)庭审形式化
庭审的价值就在于控辩双方的两造对抗。
控辩双方的对抗流于形式,表现在庭审过程中,即为“你辩你的,我诉我的”,诉辩根本就不在“同一个频道”上;表现在审判结果上,就是“辩与不辨一个样”的司法现实。
主观上,诉辩双方缺乏对抗的积极性,判决结果很多时候并非从当庭调查、辩论而采纳的证据、意见和主张中产生,而是靠场下阅卷。
客观上,虽然我国的庭审方式已经吸收了对抗制的因素,但审前阶段的职权主义行政化色彩仍然比较明显,辩方大多只能运用辩护技巧对诉方出示的证据进行形式性的质证,或者干脆放弃对诉方证据的质证而只对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辩论。
这就造成我国法庭上的对抗只是形式上的对抗,
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我国的律师辩护其实只是“形式上的辩护”绝不为过;而法庭审理程序,在很大程度上也只能称之为“一种带有象征意味的法律仪式”。
二、庭审虚化的危害
控辩的形式化则意味着庭审形同虚设,法院仅依据检察机关移送的卷宗材料即予以裁判,此类情形若继续发展,对司法公正的危害极大,亟需进行改革。
(一)无法查明事实,是造成冤假错案的关键一环。
庭审是将控辩审三方聚集在一起就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采信、被告人的定罪量刑进行探讨的唯一正式场合。
在该场合,辩护人与公诉人就案件证据和定罪量刑进行辩论,法官居中裁判,举证质证虚化意味着辩护人发现的证据疑点和被告人当庭提出的辩解未受到法庭的重视,卷宗材料是法官判决的唯一依据,通过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虚假证据在庭审中畅通无阻,轻则导致量刑的偏差,重则导致罪与非罪的认定错误和冤假错案的产生。
(二)侵犯被告人和辩护人权利,成为司法文明进程中的“绊脚石”。
传统司法理念更加强调实体正义,强调“命案必破”,侦查机关迫于压力,在证据的收集、固定方面不够严谨、合法,导致了一部分证据材料存在瑕疵,更有甚者,对被告人进行刑讯逼供,故而所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应予以排除。
在庭审虚化、举证质证流于形式的情况下,控辩双方举证质证的焦点不在证据收集的程序合法性上,导致这些非法证据成为定罪的证据,侦查机关的违法行为未得到及时纠正,这种违反程序正义的行为愈演愈烈,最终惩罚犯罪的法治目标凌驾于保障人权的法治目标之上,成为司法文明进程中的“拦路虎”。
三、全面落实庭审实质化的改革建议
(一)构建以审判为中心语境中的新型诉辩关系
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五次公诉工作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积极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新要求,正确把握和处理诉、侦、审、辩等关系,推动构建新型的侦诉、诉审、诉辩关系。
随后下发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出庭公诉工作的意见》中也要求,公诉人应强化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出庭理念,与辩护人理性平和抗辩,做到“对抗而不对立、交锋而不交恶”。
应当说,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检察机关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构建新型诉辩关系的重要性、迫切性。
1.提高刑事案件中的律师辩护率,确保重大、复杂、疑难案件都有律师参与辩护。
在现代型刑事诉讼制度下,被追究人能否获得有效的律师帮助,已经成为衡量程序是否公正的标准之一,而我国刑事案件中律师辩护率普遍较低。
虽然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大幅修正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一方面将提供法律援助的时间由审判阶段提前到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另一方面增加适用法律援助的案件类型,同时取消有关机关在“经济困难”情形下是否提供法律援助的裁量权。
然而,我国刑事辩护的整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刑事诉讼法》第34条虽然规定了“经济困难”条件下的法律援助制度,但对于何为“经济困难”并没有明确的标准。
即使对于经济条件尚可,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人而言,律师服务仍然是一笔难以承受的支出。
因此,各地应当尽快出台相关标准,而且,关于经济困难的要求不宜过高。
此外,要明确法律援助的性质,明确法律援助是国家义务,法律援助责任由国家承担。
2.完善听取辩护律师意见制度。
新《刑诉法》第170条从立法上确立了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制度。
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能够有保障性地会见、阅卷,对案情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因此可提出事实、证据、办案程序、法律适用等方面的具体意见。
在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在诉辩平等的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检察机关要及时更新观念,认真听取律师意见,对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至关重要;对于辩方来说,也应当将工作重点提前到法院开庭前,抓住每个诉讼关键环节,如侦查、批捕、审查起诉阶段提出法律意见,与诉方善意沟通。
3.有效运用庭前会议解决争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相关司法解释中,具体明确了庭前会议程序的适用范围和解决事项等内容。
庭前会议承载着公正与效率两大价值,发挥着资讯、确保庭审实质化、程序分流以及防止庭前预断等基本的制度功能。
尽管当前庭前会议存在诸如建议提请权以及庭前会议效力问题等许多待完善之处,但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语境中,诉辩双方还是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可贵的庭前交流机会,将庭前能够解决的争议问题妥善解决,使庭前对话的效用发挥最大化。
对于诉方来说,要利用好庭前会议,了解辩护人收集证据的情况,明确争议焦点,有针对性地交换意见和向法庭阐明观点,尤其要重视辩护人提出的非法证据排除意见,在庭前会议环节解决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庭前会议后,要注意根据新情况查漏补缺,充分利用会议中获取的事实、证据信息和辩护意见,做好证据补强、程序安排和庭审预案的调整完善等工作。
对于辩方来说,一方面在法庭主动召开的庭前
会议上要充分发表意见,争取己方观点能够对法官、公诉人形成实质性影响;另一方面还应积极争取举行庭前会议,获得庭前对话的机会。
(二)构建多元化的举证质证架构
1.探索压力传导新路径,倒逼侦查机关注重程序正义
在任何刑事诉讼格局下,公诉人举证、质证所依据的都是侦查机关收集固定的证据材料,侦查行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将公诉人庭审所面临的压力传导给侦查人员,引导侦查人员逐步建立取证服务于庭审的侦查思路。
具体而言,一是可通过建立侦查人员听庭的常态化机制,让侦查人员直观感受公诉人在庭审中受到的来自于辩护人、被告人甚至是法官的压力,以此促进侦查思维的转变,提升案件质量;二是可通过对庭审中公诉人员常需要作出回应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的方式,从源头上规范侦查行为,避免瑕疵证据和非法证据反复出现,减少控方的证据体系受质疑的程度,进而促进案件质量的稳步提升。
2.落实直接言辞原则,完善证人、鉴定人和专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在庭审实质化背景下,卷宗的重要性逐步降低,公诉机
关应当顺应潮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贯彻落实直接言辞原则和司法亲历性原则。
一是对于认为有必要出庭的证人、鉴
定人,在审查起诉阶段即充分进行沟通,向他们介绍庭审流程、法庭纪律和相关法律知识,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在案件决定开庭审理后即向法院申请相关人员出庭,并做好详实的出庭预案;二是要创新证人和鉴定人出庭作证方式,可通过采用远程视频作证、遮蔽面部并变声处理的方式,提高证人和鉴定人出庭
作证的意愿和可行性;三是推行专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现有《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并未对专家证人出庭作证进行规定,但司法实践中,公诉人员知识储备的有限性要求必要时应当申请专家证人作证,以应对辩护人的“花样”辩护。
3.引进证人、鉴定人出庭情形下的交叉询问制度
交叉询问,《元照英美法词典》将其定义为,在听审或开庭审理程序中,一方当事人对对方提供的证人进行的询问,目的在于核查证人的证言或质疑证人或者其证言的可信性。
在交叉询问中,允许提诱导性问题,但通常只能限于主询问中涉及的事项以及证人的可信性问题。
在证人、鉴定人出庭的情形下,对于不合作的证人、鉴定人,可通过交叉询问(当下的法庭盘问)实现,通过发问,揭露其证言的虚假之处,让谎言不攻自破。
此外,诉辩双方还可以通过照片、现场示意图、现场模拟,为抽象的语言描述设定一个具体的场景,提高询问活动的现场感。
通过灵活使用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有效控制发问的节奏和进程,对于重要情节,可以不同方式进行反复发问,予以强调。
目前我国引入交叉询问,可能存在以下障碍:一是目前现有的司法解释禁止公诉人、辩护人在庭审过程中对被告人、证人进行诱导性的发问。
二是相比较公诉人而言,辩护律师可能更善于使用交叉询问方式,此来掌握庭审节奏,使庭审效果更有利于辩方。
此时,交叉询问的经验和技巧将影响诉辩质量,这对于公诉人也将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三)构建繁简分流的诉讼程序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扩大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当前司法实务部门正在推进刑事速裁试点工作,以期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
对此,有论者认为相关
举措恰恰弱化了庭审功能,与庭审实质化的改革方向相背离。
然而,刑事庭审实质化并不是要求所有的案件都必须经过庭审。
诉讼资源的有限性是我们始终无法回避的问题,表面上看,简易程序、速裁程序、庭前会议等违背了庭审实质化的要求,使“庭审实质化成为一部分案件的实质化”。
但从诉讼原理上讲,案件分类管理、程序分流是现代化诉讼制度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均衡。
“在改革刑事司法制度,使其达到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个最主要的挑战就是要保证在加速度司法过程的同时保证公平。
”相关程序的设置有利于保障司法机关集中精力审理疑难、复杂、重大刑事案件,在必要的案件中实现庭审实质化,高效利用有限的诉讼资源,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公平。
1.简易程序和速裁程序。
在案件量激增的今天为减轻法官办案压力,对于简易程序和速裁程序这种简便审理模式,可以效仿德国的处罚令制度,被告人自愿认罪并选择简易速裁程序的,有关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法官只需要在审查检察机关移送的案卷材料的基础上,定被告人的认罪是否具有自愿性,如果认定被告人有罪是具有合理事实依据的,就可以做出有罪裁断。
进入简便审理模式时被告人已经确定有罪,就可以省略有关定罪问题的法庭审理过程,而针对量刑问题组织法庭审理并将其改造成一种专门的量刑听证程序。
在这种特别程序中,量刑程序不仅不应被简化,反要走向正式化和严格化,需要简化的只限于已经界定明确的定罪问题。
出于效率的考量简易程序和速裁程序较普通程序而言,尽管适当简化了一些繁琐的程序,并不代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就允许庭审走过场,对被告人和被害人权益的保护并没有简化,只是确定了一种针对性较强的庭审模式。
适用刑事速决程序的案件,更要注意防止法庭的审判仅仅是对侦查、审查起诉程序结论的确认,从而使审判因程序简化完全沦为“橡皮图章”。
当然,
如果在审查过程中发现被告人具有不构成犯罪的可能性,法官就不能再继续适用简易速裁程序,而要转化为普通程序进行审理。
2.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
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是一种定罪和量刑的裁判并未彻底分离的模式。
在被告人不认罪案件的普通程序中,被告方一旦在法庭辩论中提出从轻量刑意见,势必与选择作无罪辩护的意见相悖,就会自相矛盾大大削弱无罪辩护的效果,甚至推翻己方之前所做的辩护意见,辩护人处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并没有得到改善。
同时要求辩护方认罪和从轻量刑辩护的做法显失公平,法庭产生有罪认识后难以注意那些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情节,从轻量刑辩护效果也就难以实现。
对于这类案件,应当将法庭审判明确分为定罪程序与量刑听证程序两个部分,即先解决被告人的定罪问题,下一步确立完全独立的量刑程序再对量刑问题开展讨论以防止量刑材料对定罪的影响。
随着当事人和解等庭审替代程序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一些案件在审判前即被分流,被告人不认罪或作无罪辩护的案件只占极小的比例,就算进人法庭审判也以被告人认罪的案件居多,即使推行完全独立的量刑程序也不至于是无法承受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