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明显地
具有四方面特点:①对象宏观性。

②实践应用性。

③技术技能性。

④专业综合性
2我国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存在问题:(1)土壤调查资料缺乏。

土壤资料缺乏主要表现在大比例尺方面和资料不齐全方面。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比例尺多在1:50000和小于1:50000;土壤属性多局限于作物大量养分元素含量方面。

如工作中需要比例尺大于1:50000的土壤图或者需要的土壤属性超出作物大量养分元素含量的范围,就必须自行进行土壤调查。

(2)土壤调查资料陈旧。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始于1981年,土壤野外调查和采样多在1982年-1984年之间。

所以,若引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资料,所说明的情况是20年前的情况。

(3)难以找到针对性强的土壤调查资料。

就全国而言,除做了1:500000的水土流失调查外,没有其它土壤专题的调查资料。

3土壤调查的任务一般可分为两大
类型:(1)对一个较大区域,如一个省或地区一级的行政区域、或大流域、或某一自然区域的土壤资源作一概括的了解,以便进行农业区划、土地资料评价或总体规划等,这种调查均采用中比例尺或小比例尺、其比例尺确定主要考虑其调查面积大小,即面积较小者多采用中比例尺,反之,则多采用小比例尺(2)对一个具体地区,如某一县,乡、农场、甚至更小型的生产单位,需要对其土壤情况进行比较详细的了解,以便进行具体的土地利用或土壤改良规划等,一般采用大比例尺调查。

4底图的精度及要求:土壤调查的精
度是用成图的比例尺表示的,精度
不同,所用地形底图比例尺也不一
样,通常采用的比例尺有以下四种;
(1.)详测比例尺:规定为1:200-
l:5000.多用于小型试验地、各种
苗圃、土壤改良试验区等类型的土
壤利用改良设计。

土壤制图单位要
求到变种或更细。

(2)大比例尺:规
定为l:l万-1:2.5万。

多用于乡
和国营农场的农业生产规划,土壤
利用改良区划和指导农业生产。


壤制图单元要求到土种、变种或其
复区。

(3)中比例尺:规定为1:5
万-1:20万、多用做县或中、小河
流流域的农业和土壤利用改良区
划,以及森林和草原的开发利用调
查。

土壤制图单位要求到土属、土
种或其复区。

(4)小比例尺:规定为
小于l:20万。

多用做全国、大区
或大的河流流域土壤开发,国际土
壤图幅的测绘和编制。

土壤制图单
元要求到亚类或土属的复区.
5确定比例尺的其它影响因素:(1)
农业用地方式.在自然成土因素较
一致的情况下,一般果园土壤调查
所选比例尺最大,农地次之,林地
再次之,牧地最小。

如果在同一地
区,有不同利用方式,也允许采用
两种不同的比例尺测制土壤图.(2)
地形切割程度和土壤复杂状况.通
常对地形平坦、切割程度不深而土
壤种类又比较单纯的情况,所用比
例尺可略小;反之,要稍大.(3)调
查面积大小.调查面积较大的,采用
比例尺可略小;反之要稍大、这与
调查后的成图图幅大小是否相称有
关.(4)地形底图除带有等高线外,
应具有足够的和精确的地物点。

6自然成土因素资料的收集(一)气
象资料 1收集调查区历年的年、月、
旬平均气温,年绝对最高、最低温
度等。

2历年的年、月、旬平均降水
量。

借以了解水资源及其分配状况。

3灾害性天气、包括干旱冷冻、冰雹、
台风、暴雨、霉雨等资料以及群众
抗灾经验的资料。

4土壤温度。

5
风向、风速、风力等级资料。

(二)
地质和地貌(三)地表水和地下水
(四)植被资料
7农业生产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
(1)调查区一些基本资料,如人口、
劳力、畜力、农业机械的马力、耕
地面积、林业、牧业用地面积等(2)
调查地区农业区划与农业发展规
划、农业生产的研究报告,以及试
验资料。

(3)调查地区的农业历史,
农、林.牧业的生产情况,各业所
占的比重,历年作物产量、产值以
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4)调查地
区轮作布局的发展及其对粮食单和
总产的影响。

(5)历年农田基本建
设的成就问题,当地开展山、水、
田、林、路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6)
各种土地耕作管理经验,用地养地
的措施及其效率等等。

(7)农业生
产历史及其变迁情况,特殊的土地
利用经验与特产等。

8土壤资料的收集主要收集的资料
包括:(1)调查区的土壤类型、分
布规律、形成特点、肥力特征、存
在问题和改良利用经验。

(2)土壤
与农业生产关系方面的资料,如土
壤上生产性能、因土施肥、因土耕
作、因土种植、因土管理以及障碍
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3)历次
调查使用的分类系统调查方法、比
例尺大小及质量标准。

(4)特殊的
土宜资料,因许多地域性植物性特
产往往与一定的土宜特性有关。

(5)
按区域整理过去调查的土壤资料,
最好设计表格进行填写,以掌握区
域土壤特点与问题。

9地形因素研究内容:即对水、热状况的再分配和土体物质的再搬运两个方面影响土壤发生和发育,它是一个重要的成土因素。

地形的高度、坡度和坡向及其组合的形态特征,对土壤形成起着主要的支配作用,因此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10古土壤形成的原因 (1)环境条件的改变而终止了原来的土壤形成过程(2)地壳新构造运动的升降或地
面的变迁,使原来的土壤发育受到埋藏而终止
11古土壤的特征一.是具有与近代环境条件不相适应的土壤发生剖面;二.是剖面由不同土壤发生层段所组成;三.是在剖面上部土壤必须具有腐殖质层的痕迹,其下部土壤发生层段的排列组合因当时成土作用的不同而异。

12土壤剖面常规布点:应从土壤调查要求出发,全面考虑剖面点的代表性和均匀性的原则。

代表性原则,是指主要剖面点的设置要做到每
个制图单元或景观单元至少有一个以上的主要剖面点,并尽可能地将剖面点布置在最有代表性的典型地形部位上.均匀性,是指在一个面积较大而景观变化又较小的区域,即同一景观单元之内,应按一定的面积比例设置主剖面点,以确保调查制图的精度。

13统计抽样法的优越性:首先,它可用不多于常规布点的剖面数量,达到、甚至超过常规布点调查的精度。

其次,可以获得一系列统计数据来说明土壤分类的可靠性和制图的精度水平14土壤剖面点的野外选择原则:①
要对所要求制图的地区在地面景观
上有代表性。

要求地形条件比较平
稳,即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土壤发育
条件。

否则土壤剖面缺乏代表性。


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渠附近、
积肥坑周围和坟墓附近等一切人为
干扰较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
剖面。

③如果发现土层中有炭片、砖
瓦片等人为干扰的侵入体,除了研
究熟化土壤外,一般应改变剖面点
位,或重新增设剖面。

④山地丘陵
区的土壤比较复杂,应根据调查目
的和精度选择不同高度和坡地的
上、中、下部挖掘剖面。

15剖面挖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剖面观察面应垂直、向阳,便于观
察和拍照②挖掘出来的表土和底上
应分别堆放在土坑两侧,不宜相混,
以便在观察剖面后再分层回填③观
察面上方不宜堆放挖掘出来的土
壤,也不宜在其上方走动踩踏,以
免破坏表层结构而影响剖面的观察
结果④在垄作的农田进行土壤剖面
观察时,剖面的观察面应垂直垄沟
走向,使剖面垂直面上能同时可以
看到垄背、垄沟部位的表土变化和
作物根系发育。

⑤剖面点的位置必
须用目视或仪器测量,准确地标在
工作底图上
17分类系统:《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分类单元从上至下采用土纲、亚纲、
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七
级分类单元,其中土纲、亚纲、土
类、亚类属高级分类单元,土属为
中级分类单元,土种为基层分类的
基本单元,以土类、土种最为重要
18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1)以
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2)以发
生学理论为指导(3)面向世界与国
际接轨(4)充分注意我国的特色
19分类单元和图斑:分类单元是概
念化的、是精确定义的,从而给土
壤调查制图和土壤评价提供一个通
用的标准。

如果一个调查区的土壤
性状与某一分类单元的概念相吻合
或被包含,勾绘土壤时,我们就以
这个分类单元的名称命名该区域的
土壤,从而成为图斑
20中小比例尺制图基本工作方法
(1)掌握调查地区土壤类型的分布
规律(2)路线调查路线调查是完
成中、小比例尺野外制图的基本方
法之一(3)典型区调查
21土壤边界分布规律性的实地分
析:科学地确定调查地区不同土壤
类型之间的边界线,是保证土壤图
合乎一定质量和精度要求的关键。

寻找土壤边界的过程,就是一个研
究变化着的环境因素如何综合影响
土壤形成的过程。

而这一变化的标
志,就是多种多样的剖面形态特征。

由于土壤是一种具有分布上连续特
性的自然体,划分土界常常是以剖
面性态作为根据的。

22大比例尺的土壤调查制图特点
是:调查范围是县一级以下的基层
生产单位,面积较小;调查和制图
的比例尺≥1:5万,通常为1:5000~
1:25000;工作对象一般与土壤基
层分类单元相对应的小面积的土壤
自然体;通常要求在实地进行全面
而详细的调查和填图,土壤界线一
定要求在野外确定
23大比例尺土壤制图的特点是:一,
工作底图精度高,图面上信息量多,
通常运用目视估测法就能把实地的
土壤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去;二,
大比例尺的土壤制图单位是土种或
变种,在实地往往不容易分辨,难
以用目视推理找到土种或变种的界
线;三,要求制图的精度高,在土
壤图上能量算各种土壤的面积。


此,它的制图技术,与中、小比例
尺土壤制图相比,有很大的差异。

24内插法其作法是:先在地形、母质、植被或农业利用上有明显差异的两种土壤上,确定两个主要剖面点,而两点之间必有边界存在。

然后,在两主要剖面之间,逐段挖检查剖面及定界剖面,以缩小边界的范围
25编图综合的指标:最小图斑面积为25mm2,个别特殊图斑可保留到10 mm2;对面积过小无法在图上表示,而在上图单元中保留的土壤类型,则用符号标示
26大比例尺的土壤图特点:图例设计比较详细,除以代号、颜色和几何图形表示制图单元以外,同时还包括地形、植被、地下水位、土壤主要特征、农业利用状况、肥力评级、面积等等内容
27中、小比例尺的土壤图特点:图例的设计比较简单,只标出制图单位的符号或颜色、土壤名称等主要项目*土壤制图的步骤:准备工作,搜集,分析,评价有关资料。

28分区原则必须全面考虑土壤的环境条件和土壤性态,特别是土壤改良的地理条件(如地形、水文地质等)和障碍因素(如过砂、过粘、内涝、盐碱等),把它们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作为分区的依据
29土壤资源评价的目的:在摸清土壤资源底细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与保护土壤资源,充分发挥土壤资源的生产潜力,为农业生产与服务管理。

30土壤资源评价4条基本原则(1)
土壤生产力高低评价:这是评价的
核心内容。

一般以耕地的农作物产
量、林地的林分生长量、草地的产
草量(载畜量)等作为土壤当前生
产力的综合指标,也要对土壤资源
类型的形成、演变与特性进行综合
分析,并对经过调整和采取高科技
措施以后的生产潜力作出评价。

(2)
土壤资源对农林牧业生产的适宜性
评价:这里要特别注意土壤资源潜
在的适宜性及其长远利用的后果,
要求使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效益
相互协调,并且以生态效益为基础
进行评价。

(3) 土壤资源对农林牧
业生产的限制因素及强度评价:要
求在全面分析土壤资源自然要素之
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础上,
找出影响土壤资源自然生产力的主
导限制因素,分析研究改造限制因
素的可能性及应采取的措施,并预
测其改变后的生产潜力。

4) 综合分
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评价原则:
即在多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抓住对土
壤资源的利用起主要限制作用的几
个因素进行评价。

二.名词解释
2微域小气候变异:主要表现在温
度、湿度和风的变化上,但其中以地
形小气候对土壤形成及土壤性质的
影响最为显著。

3地理景观研究法:根据地区性水、
热指标、划分调查地区的生物气候
区类型,作为制定土壤利用改良分
区和发生发生分类的参考。

1重力地形:是指坡地上的风化壳、
土体等在重力和一定水分的参与活
动下,发生不同形式位移所导致的
一系列独特地形。

2岩溶作用地形:岩溶作用是指地下
水为主要作用因子对可溶性岩石的
化学溶解过程,其所形成的特殊地
表形态和地下形态称为岩溶地形。

3雅丹地形:是由强劲的风力对产生
龟裂的平坦地形作定向风蚀的结果,
并使裂隙逐渐扩大而形成沟槽,在
沟之间形成高达5-10m的垄背,其
延伸方向与主风向平行
4黄土地形:黄土地形和其它地形一
样,是在各种内外营力作用下发育
而成的。

它是第四纪时期的一种特
殊沉积物,分有很广,约占整个陆
地面积的十分之一。

5冰川地形: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形
可分为两大类.即:侵蚀型的和堆
积型的地形。

6冰斗:主要是在山坡处.或河源洼
地中,长年积雪成冰,周围基岩也
因冻融风化作用而冻裂破碎。

冰川
运动时把这些崩解的物质从洼地中
带走,使原洼地加深,三面为陡峭
的岩壁,另一面为低平的山口,形
同斗状,故称为冰斗。

7绝对年龄:以土壤经历的年份,就
可以推断出土壤发育的深浅
8相对年龄:某些土壤的发育始终处
在年幼阶段,或者原来土壤的发育
进程被终止了。

这种造成土壤发育
的阶段性差异
8河长:指从河源至河口的距离。


算时从河口为起点,向上游量测
9间隙性间流:每年出现两次汛峰,
两次枯水期,三、四月上游积雪消
融,形成春汛,六月下旬至九月,
雨期来临,出现第二次洪峰,径流
变幅大,径流系数5% 一20%。

其余
时间为枯水期,可以断流,造成春
季严重干旱缺水
10指示植物: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
高严格的植物
11样方调查:主要根据工作要求及
植被类型,在不同典型样区,结合
土壤剖面观察,选择1m2(草原区)、
25m2(灌木草原区)、100 m2(森
林区)作为观察记载的样方
12自然剖面:是因修路、开矿、兴修水利等工程建设,在施工挖方地段裸露的土壤垂直断面,
13地区分级原则:据地形、土壤复杂程度和土地利用特点,对调查区进行复杂分级。

调查区的等级愈高,相应的剖面数量也要求愈多
14精度要求原则:在同一等级的土壤调查区内,其剖面数量还因精度要求不同而差异悬殊。

土壤调查精度要求高,即制图比例尺大,要求设置的剖面数就多
15底图质量原则:野外调查的工作底图质量,也是关系到剖面数量多少的前提。

单一的线面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因它所提供的地面信息有限,要求设置的剖面数量就多。

如果利用航空像片或卫星图像,则地面信息丰富,景观影像逼真,主剖面的数量可以大大减少,许多相同的景观单元可以不设置主剖面,而以检查剖面代替之
16发生层: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剖面层次称为土壤发生层。

17土体(剖面):不同的土壤发生学层次构成了不同的层次组合
18非发生学土层:特性不是成土作用所为土壤发生层与残留于土壤剖面中的母质的层次性具有根本的不同
19特定发生层:除了上述一些“正常的”主要发生层外,尚有一些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发生层,它们在发生学上有其特定的共性,难以完全符合上述几种主要发生层的定义,而且根据我国的传统习惯也有必要将之独立划分为土壤的主要发生层
20土壤自然性:态是指那些在田间表现很不稳定,极易受气候变化和耕作措施等因素影响而变动的土壤性质包括土壤干湿度、土壤结持性、孔隙度和坚实度等四项21湿时可塑性:指土壤物质在来自
任何方向的外力作用下,能持续改
变形状而不断裂的能力
22制图单元:在一个地区进行土壤
调查制图,相同的图斑组成
23优势制图单元:在一个制图单位
内,完全一致的土壤类型是很少的。

当其主要土壤的面积占该制图单元
的85~90%以上时。

24优势制图单元:在一个制图单位
内,完全一致的土壤类型是很少的。

当其主要土壤的面积占该制图单元
的85~90%以上时。

25土壤资源评价:指对土壤的质量、
适宜性、和限制性做出评价,并综
合评定其生产潜力。

1河流包括:(1) 河长(2)河网密
度3)浅滩与深槽的分布(4)河流
分段
2样方调查记载内容包括:①生境条
件包括地形、土壤、地下水位等②
群落名称
3植物根系调查方法:方格、网、湿
筛法
4土壤在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连续
性”和“渐变性”
5人工剖面包括主要剖面、检查剖面
和定界剖面三种*
6土壤剖面点地表状况描述:地貌和
地形,母质类型、岩石露头与砾质
状况,土壤侵蚀与排水状况,植被
状况,土地利用现状
7特定发生层包括G层(潜育层)K
层(矿质结壳层)P层(犁底层)
8土壤的腐殖质含量与土壤黑色色
值之间并无完全的相关性
9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也遵循发生
学思想,在定义诊断层和诊断特征
时力求将有着共同发生特性的土壤
归集到一起。

10诊断层和诊断特征:指用于识别
土壤分类单元,在性质上有一系列
定量说明的土层
11中国现行的即国家在土壤调查中
使用的土壤分类系统属于地理发生
学土壤分类系统
12诊断层和诊断特征:指用于识别
土壤分类单元,在性质上有一系列
定量说明的土层
13一个制图单元或图斑内,并非只
包括用来命名该制图单元的土壤分
类单元所定义的土壤,可能还包括
符合其它土壤分类单元定义的土壤
或非土壤的东西
14中小比例尺制图是1:10万~1:
100万之间的土壤制图
15修正土壤分类系统的方法是通过
比土、评土
16土壤草图的审查与修正包括土壤
界线、草图内容的审查与修正和拼
图。

17五图一书:五图是土壤类型图、
土壤养分图、土壤评级图、土壤利
用线状图、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图
18土壤资源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土壤
生产力的高低,它主要从土壤质和
量两方面来衡量
19按形态特征划分的地形类型 1.
山地 2.丘陵3.平原4.岩溶作用地
形 5.风沙地形与黄土地形6.冰川
地形
20按成因划分的地形类型 1.流水
地形包括(1)片状水流作用地形(2)
线状水流作用地形2.波浪作用地形
3.重力作用地形
21重力作用地形三种基本类型:(1)
倒石堆:(2)滑坡体(地下水和坡
表面水侵蚀是产生滑坡的不可缺少
的条件)(3)泥石流
22土壤是气候、生物、地形、母质
等因素长时间作用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