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考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审计的属性:独立性是审计的重要特征。

审计是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正因为审计具有独立性才受到社会的信任,才能保证审计人员依法进行的经济监督活动客观公正,提出证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审计信息才更有价值,才能对被审计单位确定或解除受托经济责任提供依据,更好地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所以,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是审计的属性。

具体包括:机构独立、经济独立、精神独立。

2、审计的职能: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的职能。

3、审计的基本分类:
一)按审计主体分类可分为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
二)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类可分为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环境资存审计
三)按审计执行地点分类可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
4、抽样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主要有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5、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审计人员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

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小。

(1)审计人员在进行控制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1信赖不足风险2信赖过度风险(2)审计人员在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1误受风险2误拒风险
信赖不足风险是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没有充分信赖实际上应予信赖的内部控制的可能性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信赖超过了其实际上可与信赖程度的可能性。

误受风险也称“β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报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误拒风险也称“α风险”与误受风险相反,误拒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报而实际上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上述这些风险都将严重影响审计的效率与效果。

信赖不足风险与误拒风险一般会导致审计人员执行额外的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信赖过度风险与误受风险很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形成不正确的审计结论。

非抽样风险是审计人员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

产生这种风险的原因主要有:1人为错误2运用了不切合审计目标的程序3错误解释样本结果
6、系统抽样法系统抽样法又称间隔抽样法,亦称等距抽样法。

是以总体中某一标志排列为出发点,按照固定的顺序,每隔一个固定的间隔抽出一个单位组成样本的一种随机抽样方法。

这种方法比随机数表法要简便一些,不过总体的排列必须是完全处于随机状态。

7、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民间审计组织在接受被审计单位委托的审计项目时提交给被审计单位的正式文件。

以此来明确委托项目的接受,以及对约定事项的理解。

审计业务约定书具有合同的性质,已经被审计单位签字认可,即成为民间审计组织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在法律上生效的合同。

8、政府审计师高层次的经济监督:1政府审计的对象决定了他是高层次的经济监督2政府审计的地位和性质也决定了他是高层次的经济监督3政府审计实施了对国民经济的全面经济监督
9、民间审计组织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或条例规定,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注册登记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是指经国家批准、注册登记,依法独立承办审计业务和会计咨询业务的单位。

注册会计师必须加入会计师事务所才能承办业务。

10、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一主体负责编制的书面认定资料和可靠性进行查证。

鉴证业务可进一步分为四种1审计业务2审阅业务3复核业务4保证业务
保证业务:为企业或个体决策者提供的、能改进信息质量或内容的那种独立专业业务的总称。

11、西方国家的民间审计组织1独资会计师事务所2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3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制会计师事务所4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5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德勤)
12、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1诚信原则2独立原则3客观原则4公正原则
13、审计准则的含义审计准则又称审计标准,或称执业准则,是专业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必须恪守的最高行为准则,它是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判断标准。

14、审计准则的结构内容根据现行的世界各国的审计机准则来看其内容大体上包括一般准则、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三个部分。

有些国家和国际组织所制定的审计准则虽然章节和标题不一,但主要内容都不外乎上述三大部分。

西方国家的审计准则大都是以美国的审计准则为蓝本加以补充、修正而成的;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制定的审计准则,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制定的《国际审计准则》最具代表性。

15、审计证据的含义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获取的真实凭据,用于证实或否定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的合法性和公允性的资料。

审计证据是审计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取得的可为自己对被审计单位的评价和审计结论提供证明的一系列事实凭据和资料。

16、审计证据的特性:1审计证据的客观性2审计证据的相关性3审计证据的合法性
17、审计证据的分类1按审计证据的表现形态分类可以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2按审计证据的相关程度分类可以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3按获取审计证据的来源分类可以分为自然证据和加工证据。

4按审计证据的重要性分类可以分为基本证据、辅助证据和矛盾证据
18、审计证据的收集收集审计证据的途径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监盘2观察3询问4函证5检查6重新计算7重新执行8分析程序
1监盘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实地监督盘点取得审计证据。

监盘是收集审计证据的重要途径,但也有其局限性,它只能对实物资产是否确实存在提供有力的审计证据,并不能保证被审计单位对该资产拥有所有权,也不能对该资产的价值和完整性提供审计证据。

4函证是指审计人员为获取审计证据而向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第三者发函,要求对方回函确认被审计单位的某一账户金额或某一笔业务是否正确真实的一种取证途径。

8分析程序是指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中的重要比率或金额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发现的异常项目及异常变动进行调查,以获取审计证据。

19、审计证据的鉴定衡量审计证据强弱的标准主要有:1审计证据的真实性2审计证据的重要性3审计证据的可信性4审计证据的充分性5审计证据的证明力6审计证据的经济性审计证据的可信性审计证据的可信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审计证据的来源必须可靠,而是审计证据本身是确实可靠的。

通常确定审计证据的可信性有如下审计假定:1来自独立第三者的审计证据,其所提供的可信性保证程度要比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所取得的证据大得多2来自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审计证据,其可信性程度要比来自薄弱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审计证据更为可信。

3来自经过审计人员实地检查、观察、复核、调查等的第一手审计证据,其可信性比间接取得的审计证据要大4以文件记录形式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信。

5作为审计证据的原始文件要比复印本、草本更为可信
20、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将在审计工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和收集的用来证明审计事项真实情况的经济事实和资料,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制的档案型原始文件。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汇集,可以作为审计过程和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形成审计结论的依据。

21、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1有利于组织协调审计工作2有利于审计工作质量控制3有利于考核审计人员工作业绩4便于编制、佐证和解释审计报告5便于制定以后各期的审计计划
22、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和保管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可以分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主任会计师或主管合伙人、项目负责人和注册会计师三个层次的复核。

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属于技术性的复核;项目负责人的复核一般在审计业务接近尾声时实施。

会计师事务所的主任会计师或主管合伙人应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最终复核
审计工作底稿的保管分为当期档案和永久性档案两种。

审计工作底稿的保管期限,当期档案自审计报告签发之日起保存10年;永久档案应长期保存;对不再审计的被审计单位的永久档案,其继续保存的年限与最近一年的当期档案的保存年限相同。

23、审计计划的内容审计计划工作通常包括对审计业务制定总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1总体审计策略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作的规划,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并指导集体审计计划。

总体审计策略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1被审计业务的特征2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3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4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5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6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7对专家、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他审计人员工作的利用8其他有关内容
2具体审计计划是依据总审计策略制定的,对实施总体审计策略所需要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所作的审计规划与说明。

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个具体项目的以下内容:1审计目标2审计步骤3执行人及执行时间4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5其他有关内容
24、我国审计准则对重要想的定义是:“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要的。

”理解这一定义,应注意以下几点:1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而言的2重要性概念必须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3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25、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26、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一个企业的董事长、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2)经营的效果和效率(3)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审计准则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五种成分,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这五种成分构成内部控制一体化。

27、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阶段相对于内部控制框架而言,新的COSO报告增加了一个观念即“风险组合观”,一个目标即“战略目标”,两个概念即“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三个要素即“目标制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反应”。

企业风险管理包括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各要素贯穿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之中。

1内部环境2目标制定3事项识别4风险评估5风险反应6控制活动7信息和沟通8监控
28、不相容职务控制所谓不相容职务,指集中于一人办理时,发生差错或舞弊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的两项或几项职务。

如经管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出纳,与负责总账登记的会计,就属于不相容职务。

企业对不相容职务,应该加以严格控制和分离。

1经济业务处理的分工即一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不应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单独处理,应分隔为若干环节,分属不同的岗位或人员管理。

2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实行这种分工的目的在于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3各职能部门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体现在:一是各职能部门之间是平级关系,而非上下级从属关系;二是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有明确分工,不存在责任共担、成绩均享的关系。

29、内部控制描述的方法通常有三种:文字表述法、调查表法和流程图法
30、控制测试的概念控制测试又称符合性测试。

控制测试是为了确定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设计与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

实施对内部控制系统了解的程序,则是为了了解内部控制是如何设计的以及是否得到执行。

控制测试是在了解内部控制的基础上,来确定其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

31、控制测试的种类审计人员既可在审计计划期间,也可在外勤工作期间执行控制测试,这主要取决于所要实施的测试性质。

控制测试的种类有:1同步控制测试2追加控制测试3计划控制测试
32、函证的范围和对象函证数量的大小、范围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主要有:1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的比重2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3以前期间的函证结果4函证方式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选择以下项目作为函证对象:单项金额重大或账龄较长的项目;与债务人发生纠纷的项目;关联方项目;余额为零的项目;非正常项目。

33、函证的方式函证方式分为肯定式函证和否定式函证
肯定式函证又称为正面式、积极式函证,就是向债务人发出询证函,要求其证实所函证的钱款是否正确,无论对错都要求复函。

否定式函证又成为反面式、消极式函证,它也是向债务人发出询证函,但所函证的款项相符时不必复函,只有在所含整的款项不符时才要求债务人向注册会计师复函。

34、期初余额的含义所谓期初余额,即所审计会计期间期初已存在的余额。

它以上期期末余额为基础,反映了前期交易、事项及其会计处理的结果。

理解这个概念,需要把握以下特征:1期初余额是所审计会计期间期初已存在的余额,期初已存在的余额是由上期结转至本期的金额,或是上期期末余额调整后的金额。

2期初余额反映了前期交易、事项及其会计处理的结果。

3期初余额与注册会计是首次接受委托相联系。

所谓首次接受委托,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在被审计单位上期财务报表未经独立审计,或有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情况下接受的审计委托。

35、复核期后事项所谓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现的事实。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期后事项对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影响。

下列两类期后事项可能对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产生影响:1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2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

36、复核或有事项或有事项是指由于某一特定事项或交易所引起的,将来可能会发生某种意外而需被审计单位承担的潜在损失。

或有事项在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日虽不能确定,但对于截止审计报告日被审计单位未披露的或有事项,注册会计师应提请被审计单位以恰当的方式加以披露,
37、或有事项的种类或有事项存在一般有三个条件:1由目前情况引起的、某一外部当事人日后可能有的支付;2未来支付的金额尚不能确定;3结果将有某些未来事件决定。

或有事项按其性质和原因主要分为两类:1直接或有事项,即被审计单位对外直接可能发生的潜在支付,包括被审计单位的未决诉讼、未决索赔、税务纠纷、产品质量担保等;2间接或有事项,即被审计单位因第三者的原因可能发生的潜在支付,包括应收票据贴现、应收账款抵押借款、通融票据背书及为其他人提供的债务担保等。

38、标准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结论,出具下列审计意见之一的审计报告:1无保留意见2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3保留意见4否定意见5无法表示意见当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作用语时,该审计报告称为标准审计报告。

39、非标准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标准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40、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强调事项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但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恰当的会计处理,且在财务报表中作出充分披露2不影响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41、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保留意见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反映有所保留的审计意见。

一般是由于某些事项的存在,使无保留意见的条件不完全具备,影响了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表达,因而注册会计师对无保留意见加以修正,对影响事项提出保留意见,并表示对该意见负责。

如果认为财务报表整体是公允的,但还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1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作出或财务报表的披露不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2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无发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42、审计的技术方法
审计的技术方法体系,一般由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两大类组成。

审计书面资料的方法也叫查账法,
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可分为审阅法、核对法、查询法、比较法和分析法。

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可以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按审查书面资料所涉及的数量可以分为详查法和抽查法
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是审计人员搜集书面资料以外的审计证据,证明和落实客观事物的形态、性质、存放地点、数量和价值等的方法。

这类方法包括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和鉴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