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锥体系病变的几个症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上一侧皮质核束损伤(核上瘫)时,只会使对侧 眼裂以下面肌和对侧舌肌出现瘫痪,呈痉挛性麻痹? 表现为中枢病灶对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不能鼓腮, 示齿,伸舌偏向中枢病灶对侧,中枢病灶对侧口角下 垂,并上歪向中枢病灶侧。(1/4瘫痪)
一侧面神经损伤(核下瘫)时,可导致外周病灶同侧 面肌完全瘫痪,属驰缓性麻痹。除上述表现外,还有 额纹消失,不能皱眉,蹙额。一侧舌下神经核下瘫时, 伸舌偏向中枢病灶侧。(1/2瘫)
反射活动依赖完整的反射弧,其反射中枢(低位中枢)在脊 髓,并接受高位中枢的抑制或易化。高位中枢损害时,受抑 制的反射增强,表现为深反射亢进;受易化的反射减弱,表 现为浅反射减弱。
高位中枢
抑制
易化
深反射
低位中枢
浅反射
一个不太恰当的定位诊断举例:
病理反射出现的原因和深反射亢进一样,是脊髓 相应节段低位反射中枢受高位中枢抑制减弱的结 果。
锥体束是由皮质锥体细胞发出,止于脑神经运动核或脊 髓前角运动细胞的纤维束。
简单的说:锥体束是纤维束,由上运动神经元发出,止 于下运动神经元。
它包括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皮质脑干束) 由皮质发出,止于脑神经运动核。 中央前回下部锥体细胞发出,经内囊膝部下行,
大部止于双侧脑神经运动核,小部止于对侧 面神经核支配眼裂以下面肌的部分和舌下神 经核。 所以,除支配眼裂以下面肌的面神经核和舌下 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支配外,其他受 双侧支配。
颈7----胸1(深)
骶1----骶2(浅)
霍夫曼征和巴氏征都是锥体束(准确说 是皮质脊髓束)损害的确切指征。
(1)皮质脊髓束在皮质、脑干和脊髓 C7节段以上损害----二者都出现。
(2)在脊髓C7--S1节段之间损害----无 霍夫曼征,有巴氏征。避开了前者 在脊髓的低位中枢。
(3)在脊髓S1节段以下损害:----二者 都不出现。避开了二者在脊髓的低 位中枢。
解释锥体系病变的几个症状
pyramidal system
中枢性面瘫(1/2瘫和1/4瘫痪) 核上瘫(痉挛) 核下瘫(弛缓、肌萎缩) 病理反射 目标 : 定位诊断、解释症状与判断预后
锥体系 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
运动传导通路包括 锥体系和椎体外系
运动传导通路既是解剖结构也是功能概括
锥体外系 协调骨骼肌运动。
这种定位诊断,在单纯的脊髓损伤,如 脊柱外伤,脊髓肿瘤中更有意义。在颈、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也有意义。
上面举得例子临床上未必得当,但是提供给我们一个全 面的由上到下思路。
一个问题? 皮质核束损害导致的中枢性面瘫,其面肌瘫痪应当是痉 挛性,为什么我们没有见到面肌张力增高而隆起?
谢谢!
23
应当避免在使用“健侧”、“患侧”时发生错误,使 用中枢病灶与外周病灶总是指向明确的。但是还要注 意这里的中枢与外周是功能上的不是解剖位置上的。
脑神经运动核都在脑干内
皮质脊髓束
由皮质发出,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锥体细胞发 出,经内囊后肢下行至延髓锥体,绝大部分 左右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下行 过程中逐节止于该侧前角运动细胞。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可以分为:皮质型、内囊型、脑干型、 脊髓型。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核性或核下瘫)表现为弛缓性的软瘫:
随意运动障碍,肌力减低---肌张力降低---深、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反射弧中断)---肌萎缩----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可以分为: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型、脊 神经前根型、神经丛与周围神经型。
生理反射包括深反射和浅反射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为痉挛性 的硬瘫;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 为弛缓性的软瘫。
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细胞及其 轴突,也即皮质脊髓束; 下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运动 细胞及其轴突,它随脊神经发出, 分布到外周。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核上瘫)表现为痉挛性的硬瘫:
(肌力) 随意运动障碍,肌力减低---(肌张力) 肌张力增高---(反射) 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Biblioteka Baidu,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容积) 早期不出现肌萎缩,晚期出现废用性肌萎缩----
小部分在延髓锥体不交叉,而是经白质前连合 逐节交叉至对侧止于该侧前角运动细胞,这 个小部分就是皮质脊髓前束;其中有一部分 纤维始终不交叉而止于同侧前角运动细胞。
头面及颈部部分肌
经内囊膝部
(3/4)
延髓
(1/4)
延髓椎体 大部分经白质前连合逐节交叉
小部分始终不交叉
远端 近端 近端
皮质脊髓束损害导致的是肢瘫。 其中:
锥体外系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维持和调整 姿势,掌管习惯性和节律性动作(如行路的双 臂摆动等)。 在完成复杂运动功能时,锥体外系与锥体系是 不可分割的。只有在锥体外系使肢体保持一定 稳定性和协调性条件下,锥体系才能支配精确 的随意运动。 锥体系损害表现为瘫痪,而锥体外系损害主要 表现为不自主运动、肌强直、运动缓慢,而非 真正的瘫痪。
锥体外系疾病相关疾病主要包括:帕金森病、舞蹈 病、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秽语抽动综合征 、手足徐动征、扭转痉挛等。
锥体系是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的神经系统,既是解剖结 构也是功能概括。
由上下两极神经元构成,既有解剖的中枢部分,也有其 外周部分。 上运动神经元是胞体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 锥体细胞,其轴突构成下行的锥体束。 下运动神经元是脑神经运动核细胞和脊髓前角运动细 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