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 论文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密“分工定理”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各种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

摘要:有了交换才促使分工,而分工又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率,因此,市场才出现自由的专业化市场分工,形成了各行各业。文章的开篇,对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进行简略的描述。类比这个理论提出的规律,中国的市场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带领下,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各个地方区域为了加快发展,呈现出专业化的区域经济的雏形,针对于此,我国政府提出了加强本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科学论断。本文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了总体上的介绍,并利用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对此作出了浅显的分析。随后,提出了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一个典型问题,即“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并对这个问题进行延展性的论述。

关键字:分工、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分割、地方保护

一、分工理论:

斯密的国富论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分工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即是,一个小小的扣针,在斯密那个时代,一个劳动者,如果没有受过相当的职业训练,又不知如何使用生产针的机械,那么即使他尽全力地工作,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一枚扣针来。然而在生产扣针的流程被分解成大约十八种操作或工序之后,情况则大不相同了。在一个只雇佣十几名工人的小扣针工厂中,每个工人只担任两三种操作。虽然其机器设备十分简陋,但经过勤勉工作,每人每天可制成的扣针数量高达四千八百枚。对此斯密感叹道:“凡是能采用分工制工艺,一经采用分工制,便相应地增进劳动的生产力。

但这种分工并不是对于每行每业都适合的,就其他各种工艺及制造业说,虽有许多不能作这样细密的分工,共同操作也不能变得这样简单,但分工的效果总是一样的。但是凡能采用分工制的工艺,一经采用分工制,便相应地增进劳动的生产力。

因此,各种行业之所以各各分立,似乎也是由于分工有这种好处。一个国家的产业与劳动生产力的增进程度如果是极高的,则其各种行业的分工一般也都达到极高的程度。未开化社会中一人独任的工作,在进步的社会中,一般都成为几个人分任的工作。

而分工能提高劳动率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书中涉及了三点,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械制造师的智巧可以使机械得到改良。哲学家或思想家的任务,不在于制造任何实物,而在于观察一切事物。随着社会的进步,机械制造师和哲学家也象其他各种职业那样,成为某一特定阶级人民的主要业务和专门工作。此外,业务或工作,逐渐分成了许多部门,每个部门,又各成为更为细分的行业。行业上的这种分工,象产业上的分工那样,增进了技巧,并节省了时间。各人擅长各人的特殊工们不但增加全体的成就,而且大大增进科学的内容。由此,各行各业自然的分化独立,形成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个体。(各行各业的出现)(分工的来源于交换)

分工,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尽管人类智慧预见到分工会产生普遍富裕并想利用它来实现普遍富裕。它是不以这广大效用为目标的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

由于我们所需要的相互帮忙,大部分是通过契约、交换和买卖取得的,所以当初产

生分工的也正是人类要求互相交换这个倾向。这样的规律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人和人之间剩余消费品的交换,再比如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要素的流通,优劣势的互补。

这因为分工的存在,所以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专业化市场,在各个细分市场上的劳动者们,他们的天赋才能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差异,但在各自所属的市场上,历练了多年,对本行业的业务和技术都是轻车熟路,因而,在一定的时间之后,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分工的结果。仅对于单个的个人如此,对于不同的区域也是如此。每个区域在专业化分工的过程中会集中发展自己的优势,因此,各个区域将会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职能。

而之前提出的分工,过程原因等都是对区域一体化的必要性进行阐述。

交易成本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韩增林,安筱鹏)

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分工与专业化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的,

区域分工和专业化是社会分工与专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区域分工产生的原因有

两个方面:一是区域的比较优势;二是规模经济。无论是比较优势理论还是规模经

济理论,都说明了区域分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区域作为一定地域空间内有着

紧密社会及经济联系的载体,应当实现有效的、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这一分工体系的形成过程也是形成区域内统一的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服务市场的过程,是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空间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各种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作为空间状态是生产要素流动所形成的经济集聚核心和经济扩散点。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是区域内产业分工深化和交易空间范围不断扩张的过程,随着区域分工的深化与范围的扩张,区域内的交易成本也会不断提高,高昂的交易成本又会成为阻碍区域经济一体的重要因素。区域内的交易成本表现在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技术层面表现在区域内实现交易的技术性要素,如道路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等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制度层面则表现为区域内的经济制度、管理制度及企业制度对交易成本的影响。因此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就是在技术与制度层面上的不断创新,通过降低区域分工的交易成本而推进区域分工与专业化,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分工的限制-----市场范围)

书中斯密还提到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市场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生专务一业。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引起市场过小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市场主体主观的控制,或是当地的自然条件的约束等,都可以对区域分化产生影响。在现实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这样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区域分工的效率,造成资源的浪费,生产效率的低下。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还需从根本上寻求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案。

----------------由此引出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的制约因素。

二、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

由于在前面提到的交换促成分工,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将市场划分为更多的细分市场。在这样的普遍规律下,我国的经济大市场也在要素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促成了各个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