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2-1 城乡网络化与城乡一体化概念辨析
比较与辨析 城乡网络化 城乡一体化
发展动因 寻求关联发展 谋求缩小差距
发展特征 内外开放性和竞争性 内有保护性,外有竞争性
结构形态 放射型 板块型
发展宗旨 构建协调发展的组织体系 构建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
发展模式 过程为主 过程与目标并重
作用与功能 竞争协调共存,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外部竞争可变内部协调,交易成本下降
可见,竞争、互补和协调的网络关系正在取代传统的等级制度。
全球和地方性城市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企业组织网络等日益增强,通过网状组织将各种经济活动有机协调起来。
由于大量的网络关联作用,城乡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也日益加深。
网络系统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既是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促进城乡再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基本前提。
城乡网络化发展,就是这些网络系统生成、发展、完善与优化的演进过程。
该模式既从理论上合乎逻辑地得出网络化发展规律,也为城乡协调发展指明了一条具体的操作途径。
理论上具有较强的解释价值,实践上具有一定的规范价值,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二、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人地关系论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不仅给人类提供生存空间,而且还提供各种物质与能量。
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构成了复杂的人地关系[49]。
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同的过程,从原始的自然崇拜、天人合一到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思想,再到现在的人地协调发展,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尤其是工业化以来,过度的资源开发导致环境的恶化,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人口等问题。
从而迫切要求人类反思传统的发展观念,协调好人地关系,走新的发展之路。
对城市和乡村而言,在进行经济建设时,要改变过去不顾资源和环境容量,而盲目进行粗放式生产和毁林开荒等破坏环境的做法,采用一条和谐的发展模式。
由于城市和乡村相互依托,所以也要处理好两者的发展关系。
(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劳动地域分工是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空间进行的一种分工形式,其直接原因是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经济结构、生产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与比较优势,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和个体(地区)效益[50]。
城市和乡村是两个不同的经济地域,在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经济结构、劳动效率等方面的差异和比较优势,两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确定(或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方向;在分工基础上合作使区域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区际之间适当的公平竞争,会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效益的提高;应建立有序的地域分工层次体系,高层次上的地域分工对低层次上的地域分工有指导和制约作用,使地域分工实现纵向上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三)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和城市区位论等,它着重从空间位置关系变化角度,深刻揭示了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别和联系,重点分析了城市效益的根源,认为城市是一种以生产要素集聚为特征的社会生产方式,通过城镇之间及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使其集聚效应大于分散效应,形成了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进而确定了城市的分布状态和分布形式。
具有代表性的一是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根据地租、农产品特征和运输成本差异的关系,建立了农业生产的空间圈层布局模式,形成了杜能农业区位论[51]。
二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通过分析计算运输、劳动力和聚集这三个区位因子,确定了工业生产的最佳区位及其布局,即城市经济、地方经济和工业中心区经济[52]。
三是克里斯托勒的城市区位论,通过分析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城市)与中心性商品和服务之间有规则的层次关系,总结出城市服务功能地域(空间)网络体系规律,确定一定区域内城市等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53]。
(四)经济地域运动理论
经济地域运动是指经济地域系统的成分、结构、功能规模、等级性质等在不可逆时间序列中有机的空间演变过程[54]。
经济地域运动既包括要素的流动组合,也包括经济地域整体运动及其分化与组合[55]。
经济地域运动的总规律是非均衡运动,它是通过集中与分散规律、梯度转移规律等具体规律表现出来的。
城市和乡村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的经济地域单元类型,这两类异质的地域单元存在着天然的、内在的有机联系,并表现出一定的运动规律。
非均衡运动是城乡经济地域运动的总规律。
由于城市和乡村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其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条件,必然存在着差异,差异的存在造成城乡要素的流动与组合,既产生经济地域运动,推动城乡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协调化发展。
集中与分散规律是城乡经济地域运动的又一规律。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增长级,某些主导产业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在城市的建设,首先对周围广大农村地区造成一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产生集聚效应。
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层次的提高,城市通过产品、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将其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扩散到广大农村,促进腹地经济成长,产生扩散效应。
集聚和扩散效应将扩散经济地域范围,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农村地域的发展,如此循环反复,推动城乡经济地域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梯度推移规律是城乡地域经济运动的第三个规律。
梯度推移规律是通过城镇体系逐步拓展实现的。
处于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大都布局在少数科技力量强、产业结构好、经济实力强的大城市,使其处于第一梯度,随着产业或产品的成熟与老化,处于第二梯度上的城市接受并消化发源于第一梯度上的创新产业或创新产品,且逐步向第三、第四梯度上的城市推移,直到乡镇、农村[56]。
(五)人口迁移理论
人口迁移理论主要包括“推一拉理论”、“人口迁移转变假说”以及“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它侧重从研究分析乡村劳动力空间流动的动力、过程和规律,揭示了城乡关系的变动过程。
“推一拉理论”认为,“推力”就是迫使居民迁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压力,“拉力”就是吸引其他地区居民迁入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引力,“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促使了人口迁移行为的发生。
泽林斯基(Zlinsky 1971)从分析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关系出发,将社会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总结出每个阶段的人口迁移规律,提出“人口迁移转变假说”。
他认为,在现代化以前的传统社会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呈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特征,人口很少发生迁移流动;在工业革命早期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向“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特征转变,人口迅速增多,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迁移;在工业革命晚期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特征转变,人口自然增长受到抑制,人口迁移包括城乡人口迁移势头减缓;在发达社会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生育率和死亡率的进一步下降而降到很低的水平,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规模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的人口流动;在未来发达阶段,人口迁移数量会有所下降,但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的人口迁移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57]。
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从分析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规律入手,提出“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认为,农业、制造业、商业等产业间存在相对收入差异,呈依次递增规律,促使劳动力从农业向制造业,从制造业向商业转移。
后来克拉克提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进行转移,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即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第一产业不断减少,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增加。
(六)系统思想理论
系统是指事物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复合体。
系统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
从系统学角度而言,城乡经济地域系统强调城乡之间的整体结构与功能。
传统的城乡关系论认为,乡村附属于城市,是城市农产品、原材料的供应基地和工业产品的倾销地,城乡关系是一种垂直的上下行政关系。
但事实上,对城乡系统而言,彼此存在资源稀缺与要素不足的现象,必须通过互补作用,实现一种网络化、横向联系的水平关系,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依靠城市的经济功能,辐射到农村和带动农村的发展,城市也要通过农村要素的流入,提升自身的实力。
(七)可持续发展理论
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回顾,人类文明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
不难看出,人类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严重的不可持续性。
自到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一文面世后,才使人们真正地认识到人口、资源、粮食、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环境的有限承载力威胁到人类的长远生存与发展。
1987年,联合国采纳《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至于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
谋求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从
长远发展来看,要致力于消除城乡经济之间的发展差异性、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等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城市和乡村只是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才逐渐从空间地域上分离的,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城乡差别。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转变,城乡之间的对立关系将趋于融合。
因此,在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时,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使任何地区不能拥有绝对的发展自主权,经济的发展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变动状态。
从系统学观点出发,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局部利益应服从整体利益。
只有将城市与农村视为整体,促进人口、资源、产业间的关联作用,通过整体的发展,才能提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才能达到集约开发与资源利用。
这种发展的整体性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经济发展整体性,空间关联的整体性、时间发展阶段上的整体性。
(二)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于谋求一种长远发展,使社会环境成本内在化,致力于消除贫困,加强农业生产的地位,实现收入分配的合理性。
城乡之间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不能追求短期效应,搞“一窝风”式的建设。
当前要加快城市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建立有效的城乡联系通道。
(三)网络化原则
网络一般由域面、节点和轴线三部分构成,在城乡网络系统构成里,域面指匀质区的乡村地区,节点指城镇,轴线指能产生各种联系的通道如交通、通讯等线路。
在一个健全的网络,没有轴线的联系功能,就不能实现城乡之间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的相互交往,也就不能形成相互间的经济联系。
城乡网络化结构要通过各种载体的传递功能,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进而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
另外,要发挥网络的功能,必须提高节点的位势和扩张力,提高域面的承接能力、消化能力和反馈能力,提高农业、工业的生产水平与技术含量。
四、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先决条件
(一)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硬件,属于一种“社会先行资本”(Social Overhead Capital- SOC)[58] 。
一般认为,农业基础设施是指在自然与经济再生产交织进行的生物有机体同环境之间能量转化、物质交换和循环的过程中,所必须投入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有机总体的总和。
或者是指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环节中,所使用的农业生产公共要素的组合总和[59]。
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农业资源控制、维护、复原、保持和利用设施,农业气象服务设施,农业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