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原则
我国实施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国实施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的统筹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新时期,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明确提出了“两个基本点”和“两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对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重视。
在这一发展战略中,城乡一体化是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农民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农民、关注农村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这种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强调保障农民利益和发展农村经济,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我国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些经验包括,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对农村的投入,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等。
这些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为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城乡关系与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城乡关系与协调发展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制度,旨在实现公有制和社会公正,其中城乡关系和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解决城乡关系问题的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关系和协调发展的观点,并讨论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这一目标。
一、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关系是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矛盾和协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革,这必然涉及到城乡发展的问题。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城市和农村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城市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中心,农村则是粮食和资源的来源。
城市需要农村提供食物和原材料,而农村则需要城市提供工业产品和市场。
城乡之间的合作和依存关系是实现共同发展的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关注城乡社会关系的不平等问题。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差距。
城市享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而农村则面临着贫困和落后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呼吁消除这种不平等,实现城乡之间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城市和农村割裂的现象,主张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城乡的统一发展。
只有通过优化城乡规划、加强城乡交流和资源配置的协调,才能实现城乡关系的良性循环。
二、实现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在实践中,我们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城乡规划和土地制度改革。
城市和农村的规划应该合理安排,注重生态平衡和资源有效利用。
同时,土地制度改革应该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确保农民有稳定的土地生产基础。
其次,我们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支持农村发展。
城市可以通过向农村输送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发展。
同时,政府可以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现状、挑战及策略。
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全球许多国家面临的重要议题,它涉及到资源分配、经济增长、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首先阐述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明确研究范围和目的。
随后,将分析当前我国城乡和区域发展的现状,包括城乡差距、区域不平衡等问题,并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和建议,包括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本文将总结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二、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制约了整体经济效率的提升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因此,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对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基本策略。
一方面,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产业层次、优化城市公共服务等方式,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农村发展潜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多元化、农民生活城镇化,让农村成为城市发展的有力支撑。
同时,城乡协调发展还需注重制度创新和机制完善。
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土地、资本、人才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还要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城乡居民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缩小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
在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时,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城乡发展中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例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强城乡之间的交通和信息网络建设,提升城乡联系的紧密程度等。
城乡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积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
具体表现为:一、协调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我国目前所处的小康社会,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和不全面的,主要是由于农村的状况所决定。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远远落后于城市。
江泽民指出:“没有农村进一步稳定和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也是最关键的任务在农村,在农业,在农民问题上。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和谐社会”包括城市和乡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2% 以上,其中乡村社会组成了我国社会的主体。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包括乡村人民的利益,如果占62% 以上的农民的问题不能解决,就会使农民失去对社会的安全感。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城乡发展不平衡,而且差距还不断扩大,就会有违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不能体现社会主优越性。
因此,只有协调城乡发展,才能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宏远目标。
二、协调城乡发展是提高社会公平的客观要求以农为本是我国历史上几乎所有朝代的共同的国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虽然被成为我国经济的基础。
但是,由于我国过于强调“赶超战略”,把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作为了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
“以农养工”是我国建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施基本政策。
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在教育、就业、保障等公共政策上都不能享受与城市人一样的待遇。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融合发展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旨在破除城乡二元对立,促进城市和农村之间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互相交流,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全面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乡一体化理论。
城乡一体化理论提出了城市和农村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理念。
通过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农村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提高农村经济收入,促进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强调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协同发展,避免偏重城市发展而忽视农村发展或相反的情况。
通过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推动城市和农村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全面发展。
城乡产业发展理论。
城乡产业发展理论尤其强调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通过农村产业发展来实现城乡融合。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现代服务业,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城乡经济的良性发展。
推进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
通过推进城市化,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吸引农村劳动力流动,促进农业转移,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
通过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壮大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现代化。
通过实施农村产业振兴、乡村旅游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措施,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加大农村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和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城乡间的互通互联。
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均等化。
城乡融合发展还需要注重城乡社会事业的均等化。
通过提供优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居民的福利共享,弱化城乡差距。
还需要加强城乡文化交流,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促进城乡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复杂工程。
《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讲义
《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讲义一、城乡规划的概念和重要性城乡规划,简单来说,就是对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进行的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
它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
一个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可以吸引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
同时,良好的规划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更多的功能和价值。
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城乡规划也起着关键作用。
它可以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公园等,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公平、便捷的服务,减少社会矛盾。
而且,规划得当的城乡环境能够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社区的形成和发展。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城乡规划能够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比如规划生态保护区、推广绿色建筑等,让我们的城乡既能发展,又能保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二、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城乡规划的核心是人,要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这包括居住、工作、休闲、交通等方面。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设施和便利的服务。
同时,要创造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在城乡中能够安居乐业。
2、可持续发展原则我们不能只看眼前,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这就要求在规划时,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比如,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生态失衡;规划合理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减少环境污染。
3、因地制宜原则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气候、文化等特点。
城乡规划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
比如,在山区,要充分利用地形,避免大规模的土方工程;在水乡,要注重水系的保护和利用;在历史文化名城,要保护好古建筑和传统文化。
4、统筹兼顾原则城乡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也成为了我国经济领域关注的重点。
在推动城乡经济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积极借鉴国内外的经验与理论,通过产业扶贫、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
首先,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体系逐渐完善。
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城市化理论、农村发展理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
城市化理论指出城市化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历史任务,强调城市规模扩张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农村发展理论则强调农村发展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优势,注重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而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则强调城乡经济要实现互补共赢,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
这些理论构成了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框架,为实践提供了指导。
其次,我国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是产业扶贫。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我国有效推动了贫困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
例如,云南省采取了旅游扶贫、茶叶产业和农产品加工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其次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成功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江苏省通过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农村旅游和农村金融等发展模式,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最后是乡村振兴。
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注重解决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生活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例如,广东省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乡镇产业升级等举措,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
同时,我国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城乡收入差距。
虽然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存在,这不利于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
其次是农村土地利用问题。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和效率亟待提高。
城乡规划原理重点
城乡规划原理重点城乡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和农村的空间布局、功能结构、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规划和管理,有效地调控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城乡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协调一致。
下面是城乡规划原理的重点。
1.协调发展:城乡规划要以协调发展为原则,促进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要注重保持城乡一体化,避免区域发展不平衡。
2.合理布局:城乡规划要进行合理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要素的优化配置。
合理布局能够提高城乡空间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3.生态优先:城乡规划要以生态优先原则为导向,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要合理划定生态保护区和生态红线,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可持续发展。
4.公平公正:城乡规划要强调公平公正原则,注重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公平发展。
要给予农村地区相应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政策支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全面发展:城乡规划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资源等全面发展。
要注重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7.民主参与:城乡规划要注重民主参与,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要加强与市民、农民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共识,增强城乡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8.创新发展:城乡规划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探索新的规划理念和方法。
要注重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推动城乡规划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9.综合治理:城乡规划要进行综合治理,注重解决城乡发展中的综合问题。
要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10.长远规划:城乡规划要注重长远发展,避免短期行为对城乡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要制定并实施长远的城乡规划,提前预测和应对城乡发展的可能问题。
城乡规划原理的重点包括协调发展、合理布局、生态优先、公平公正、适度规模、全面发展、民主参与、创新发展、综合治理和长远规划。
社会工作原理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解析
随着⼈类社会步⼊⽂明时代,城市作为⽂明的标志之⼀出现了。
在阶级社会中,城乡对⽴的⼆元结构始终存在。
不过,城市地位的根本性变化是在近代⼯业⾰命之后,⽆论是城市数量还是规模,都⼤⼤超过了以前。
那么,下⾯是由店铺为⼤家提供社会⼯作原理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解析,欢迎⼤家阅读浏览。
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 1.城市社区:指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从事各种⾮农业劳动的密集⼈⼝所组成的社会。
2.城市社区特点:⼈⼝集中,导质性强;经济和其他活动频繁;具有各种复杂的制度、信仰、语⾔和多样化的⽣活⽅式;具有结构复杂的各种群体和组织;家庭的规模和职能缩⼩,⾎缘关系淡化,⼈际关系较松散;思想,政治,⽂化相对发达。
3.农村社区:指居民从事农业⽣产为主要谋⽣⼿段的区域社会。
4.农村社区特点:⼈⼝密度低,同质性强,较少流动;经济活动简单;风俗习惯和⽣活⽅式等受到传统势⼒影响⼤;组织结构简单,职业分⼯远不如城市复杂;家庭在⽣活中期最重要的作⽤,⾎缘关系浓厚,⼈际关系密切。
(⼀) 社区互动与协调发展 在当代转型社会中,社区不论其类别如何,都是⼀个与外界相连的开放系统。
不同类型社区间的互动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社区是⼈类聚落的初始形态。
与农业⽣产活动的特点相对应,它具有以下—些特点: (l)⼈际关系以⾎缘关系为基础; (2)⼈⼝同质性强,社会整合程度⾼; (3)具有较强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 (4)以传统道德和礼俗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段。
随着⼈类社会步⼊⽂明时代,城市作为⽂明的标志之⼀出现了。
在阶级社会中,城乡对⽴的⼆元结构始终存在。
不过,城市地位的根本性变化是在近代⼯业⾰命之后,⽆论是城市数量还是规模,都⼤⼤超过了以前。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迅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从⽽导致了城乡关系的新变化、新特点。
(⼆)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是社区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
传统上,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两种。
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期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
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原则方面,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强调“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在目标方面,旨在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实践中,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例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创业创新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合理的经济布局和社会空间格局。
重庆市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他们推行“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以城市为核心,以渝西和渝东南为两翼,推动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
重庆市还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创业创新。
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重庆市的城乡经济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城乡差距依然较大,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安吉县是浙江省的一个山区县,近年来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们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产业小镇。
这些小镇既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其他地区而言,复制的难度较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趋势将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产业融合发展:城市和农村的产业将进一步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旨在促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协同发展和交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一个繁荣的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这种发展模式既可以有力地推动城市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农村的发展,使城乡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均衡分配,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乡村振兴战略、城市化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和实践。
这些理论和经验尤其着重于城乡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旨在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打造一个繁荣的新型农村区域,同时也致力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城市风貌的升级改造。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政策协调一致性、产业支持和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文化交流和教育引导等方面。
具体来说,政策协调一致性旨在建立一个政策导向明确、遵循统一标准的城乡发展体系,促进城乡协作和相互促进。
产业支持和技术创新则重点关注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以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农业和农村产业。
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则着眼于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水电供应、通信和信息技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投入的提高。
文化交流和教育引导则鼓励城市和农村互动、知识交流和文化互通,以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增强全民创新创业的能力。
总之,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是有希望、有前途和有成效的。
重要的是要建立政策协调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建立合理的城乡分配机制和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打造一个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还可以为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支持。
城乡发展应如何协调
城乡发展应如何协调城乡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国家发展问题,协调城乡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通过分析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举例说明协调城乡发展的具体操作方法,并给出实践导向的结论。
首先,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城乡发展的政策差异。
城市发展受到政府投资、人才吸引等多种因素的推动,而农村发展则受制于土地资源、基础设施等制约。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城市居民收入普遍较高,而农村居民收入则较低,这导致了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的不平衡。
三是城乡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不均衡。
城市拥有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而农村则相对匮乏。
为了协调城乡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操作方法。
首先,应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农村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水平,从而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
其次,应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提供贷款、补贴等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农村旅游等产业,扩大农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同时,应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第三,应加强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
政府可以增加对农村学校、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医疗差距。
以上是协调城乡发展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促进城乡发展的均衡。
实践证明,只有协调城乡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城乡发展的协调不仅关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只有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才能实现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有机结合,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城乡发展应如何协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政策、投资、产业、教育、医疗等多方面入手。
只有通过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等具体操作方法,才能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
协调城乡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进步和谐稳定的关键。
《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讲义
《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讲义一、城乡规划的重要性城乡规划是对城乡发展的统筹安排和战略部署,它关系到城乡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个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城乡规划的核心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
要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工作、学习、休闲等方面的需求,创造安全、舒适、便捷、美观的城乡环境。
例如,在规划住宅区时,要确保有充足的采光、通风,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超市等;在规划交通系统时,要方便居民出行,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方式选择。
2、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城乡规划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要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能源等自然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推广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等,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同时,要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城乡的特色文化。
3、因地制宜原则每个城乡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
城乡规划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避免千城一面、千村一律。
比如,在山区的城乡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合理布局建筑和道路,避免大规模的开挖和填方;在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中,要保护和修复古建筑、古街区,延续历史文脉。
4、统筹兼顾原则城乡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
要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资源共享,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加强区域协调,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协调好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关系,形成合力。
5、公众参与原则城乡规划涉及到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应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通过公示、听证、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公众了解规划的内容和意图,参与规划的制定和决策过程。
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思考
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思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视角进行深入思考。
城乡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全局和社会稳定。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我们理解城乡关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框架和指导原则。
本文首先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核心观点,即城乡关系的对立统一性和城乡融合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包括经济融合、社会融合、文化融合和生态融合等方面。
接着,结合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挑战和困境,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空心化、城乡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提出了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推进城乡人才流动和创新创业、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等。
本文旨在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推动城乡关系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概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是理解城乡融合发展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的重要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关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它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演进。
在资本主义社会,城乡对立和城乡差距的扩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
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也预见到,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城乡关系将趋向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城乡关系的本质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决定的。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城乡之间呈现出对立和分割的状态。
但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城乡之间的对立将逐步消除,最终实现城乡融合。
这一过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城乡关系变革的重要力量。
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了城乡关系变革的历史性和阶段性。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乡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和对立。
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原则
调的是过程;城乡一体化是要尽力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发展;而城乡协调发展则更强调在保留城市与农村自然特征的同时,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原则一、城乡发展理论(一)均衡发展观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容量有限,制约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封闭性与内生性,大量农产品主要用于自我消费,仅有少数剩余品实行交换。
作为产品交换场所的城市、集镇地区,生产能力不足,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来源,无论是农产品还是手工业品,多从乡村获得。
城市的经济中心地位并不突出,城乡之间的关联程度薄弱,互补性差。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城乡基本上处于同一发展层面,城乡经济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一种均质区域,城乡经济处于低水平上的均衡发展状况。
世界产业革命的兴起,逐步改变着这一面貌。
随着社会分工日益深化,产业间的生产协作日益重要。
由于工业部门协作生产强以及规模效应的存在,要求工业集中布局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有利于企业获取外部经济效应,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对城市而言,拥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相对便利的交通道路,人口较为集中,这种先天性优势吸引了工业部门的集聚。
工业不断向城市地区集聚,城市的向心作用也越来越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也日益突出。
农业的落后,导致农村处于贫穷地位,市场容量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对农业本身来说,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也小,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限。
依靠农业自身的力量,容易陷入一种恶性贫困循环之中:低的收入导致低的储蓄率、低的资本投入;低的生产率,低的劳动产出,又导致收入不会过高。
为解决这种发展不均衡状况,尤其是农村滞后的问题,以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为首的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平衡的增长理论。
基本理论观点是:发展中国家要改变落后面貌,必须进行大规模全面投资,使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扩大市场容量,同时避免工业产品发展过快,导致的生产过剩使产品不易消化。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这一战略对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内涵、实践举措和政策体系等方面,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进行详细阐述。
一、理论内涵1. 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区域间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调全国一盘棋,推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2. 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指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城乡间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的差距逐步缩小。
城乡融合发展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现代化。
二、实践举措1. 区域协调发展(1)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根据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划分国土空间,确定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优化生产力布局。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区域间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互通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3)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区域间产业合作新格局。
(4)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实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5)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区域间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均等化。
2. 城乡融合发展(1)推进农业现代化。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表2-1 城乡网络化与城乡一体化概念辨析比较与辨析 城乡网络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因 寻求关联发展 谋求缩小差距发展特征 内外开放性和竞争性 内有保护性,外有竞争性结构形态 放射型 板块型发展宗旨 构建协调发展的组织体系 构建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发展模式 过程为主 过程与目标并重作用与功能 竞争协调共存,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外部竞争可变内部协调,交易成本下降可见,竞争、互补和协调的网络关系正在取代传统的等级制度。
全球和地方性城市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企业组织网络等日益增强,通过网状组织将各种经济活动有机协调起来。
由于大量的网络关联作用,城乡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也日益加深。
网络系统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既是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促进城乡再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基本前提。
城乡网络化发展,就是这些网络系统生成、发展、完善与优化的演进过程。
该模式既从理论上合乎逻辑地得出网络化发展规律,也为城乡协调发展指明了一条具体的操作途径。
理论上具有较强的解释价值,实践上具有一定的规范价值,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二、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一)人地关系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不仅给人类提供生存空间,而且还提供各种物质与能量。
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构成了复杂的人地关系[49]。
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同的过程,从原始的自然崇拜、天人合一到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思想,再到现在的人地协调发展,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尤其是工业化以来,过度的资源开发导致环境的恶化,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人口等问题。
从而迫切要求人类反思传统的发展观念,协调好人地关系,走新的发展之路。
对城市和乡村而言,在进行经济建设时,要改变过去不顾资源和环境容量,而盲目进行粗放式生产和毁林开荒等破坏环境的做法,采用一条和谐的发展模式。
由于城市和乡村相互依托,所以也要处理好两者的发展关系。
(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劳动地域分工是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空间进行的一种分工形式,其直接原因是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经济结构、生产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与比较优势,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和个体(地区)效益[50]。
浅谈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指导原则
.国家要尽可能地承担起提供公共物品的责任。长期 要处 理 好 城 乡关 系 问题 ,必 须首 先 确 立 并坚 持 正 确 的 城 乡 除。5
协 调 发 展 原则 , 只有 坚 持正 确 的 指 导原 则 , 能确 保 正 确 的 以来 , 才 国家 主 要提 供 了 城 镇所 需 的 公共 物 品 , 而对 农 村几 乎
巨大 差 距 已明 显超 出 了合理 的范 围 ,如 果这 一 问题 得 不 到 断特权都是制造我国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摩擦 的环节 ,我们 有效解决 。 必将 导致 城 乡矛 盾 的进 一 步尖 锐 化 。本 文认 为 , 必须 通 过制 定 宏 观调 控 措 施 和 采取 社 会加快城镇化进程 , 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转 而且将大大 系的不同认识, 会导致在协调城乡发展问题上的原则性差别。
提 高整 体 经 济 的 资源 配 置效 率 。2 继 续 完 善 城 乡统 一 的资 .
改革开放以来 , 我们非常注重经济效率 的提高, 并取得
金市 场 。改 革 开放 3 0年来 , 占人 口 6 % 以上 、 国 内生 产 了举 世 公认 的伟 大成 就 , 业 以 及 城市 发 展堪 称 世 界 奇迹 , 0 创 工
民人均得到的投 资是农村居民的 6 9 倍。…另外 , .1 投资效 了农 民的生 产 积 极 性 ,因 为高 速 的经 济 增 长 并 没有 给 农 民
率 高 的农 村 部 门 得 不 到资 金 ,而 不少 城 镇 效 益 不 高甚 至 连 带 来 多 大 的实 惠 ;失 衡 的城 乡关 系 扭 曲 了产 业 结构 及 就 业 年 亏损 的国有 部 门却 可 以轻 易 取 得 贷 款或 上 市 融 资 。 见 , 结构 , 可 降低 了资源配置效率 , 农业在 国民经济 中产值 比例不 加快 我 国金 融 体 制 改革 ,建 立 城 乡公 平 对 等 的统 一 资 金 市 断 减 少 的 同时 , 农劳 动 力 人 数却 居 高 不下 ; 衡 的 城乡 关 务 失
城乡发展的协调与策略
城乡发展的协调与策略城乡发展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在不同的地区和阶段,城乡发展的策略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下面,我们将从城市与农村发展的协调关系、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策略等方面来谈论城乡发展的协调与策略。
一、城市与农村发展的协调关系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
但是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
城市发展的加快需要依靠农村的支持,而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也需要依赖城市的发展。
所以在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关系,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均衡发展。
在城乡发展的协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农民享有同城待遇,优化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以提高农民的福利。
(2)促进人口流动和资源配置。
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口流动应该合理引导,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引导,实现城乡人口分布的合理布局。
同时,要加强资源配置,以保证城市和农村的资源互动和平衡发展。
(3)优化经济结构。
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阶段,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使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经济结构得以优化,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城乡融合发展是指城市和乡村共同实现现代化,开展协同发展,促进城市与农村的融合。
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策略有哪些呢?(1)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的规划和设计。
在城乡规划方面,应明确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在城乡建设方面,强化城乡环境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加强城乡间配套设施的建设。
(2)发展都市型农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市型农业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都市型农业不仅可以提供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还能通过直销方式提高农民的收入,实现城乡间的互利共赢。
(3)发展现代服务业。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现代服务业成了城市和农村的重要贡献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的是过程;城乡一体化是要尽力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发展;而城乡协调发展则更强调在保留城市与农村自然特征的同时,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原则
一、城乡发展理论
(一)均衡发展观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容量有限,制约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封闭性与内生性,大量农产品主要用于自我消费,仅有少数剩余品实行交换。
作为产品交换场所的城市、集镇地区,生产能力不足,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来源,无论是农产品还是手工业品,多从乡村获得。
城市的经济中心地位并不突出,城乡之间的关联程度薄弱,互补性差。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城乡基本上处于同一发展层面,城乡经济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一种均质区域,城乡经济处于低水平上的均衡发展状况。
世界产业革命的兴起,逐步改变着这一面貌。
随着社会分工日益深化,产业间的生产协作日益重要。
由于工业部门协作生产强以及规模效应的存在,要求工业集中布局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有利于企业获取外部经济效应,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对城市而言,拥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相对便利的交通道路,人口较为集中,这种先天性优势吸引了工业部门的集聚。
工业不断向城市地区集聚,城市的向心作用也越来越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也日益突出。
农业的落后,导致农村处于贫穷地位,市场容量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对农业本身来说,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也小,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限。
依靠农业自身的力量,容易陷入一种恶性贫困循环之中:低的收入导致低的储蓄率、低的资本投入;低的生产率,低的劳动产出,又导致收入不会过高。
为解决这种发展不均衡状况,尤其是农村滞后的问题,以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为首的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平衡的增长理论。
基本理论观点是:发展中国家要改变落后面貌,必须进行大规模全面投资,使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扩大市场容量,同时避免工业产品发展过快,导致的生产过剩使产品不易消化。
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基础设施落后,财力有限、资金短缺,平衡的投资计划难以付诸实施。
城乡均衡发展只能是一种理想的模式,短期内无法实现。
(二)非均衡发展观
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因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把发展工业,作为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实现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把工业化水平的高低作为一国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而且,根据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来看,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呈上升态势。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企图先通过城市工业的发展来最终带动农村的发展。
于是制定了各种非均衡发展的政策导向,快速积累资金,并以
有限的资金、技术、资源投入到效益高的部门与企业,谋求国家未来的平衡性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一些非均衡发展思想也就自然产生了。
比如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认为,通过增长极的作用,把工业扩散到农村落后地区,来解决地区不发达问题[47]。
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认为,在资金、技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全面投资城乡经济,会降低资源的利用率,引起经济效益的下降,因此,要优先发展发达地区,然后通过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带动落后地区如乡村的发展。
但是非均衡发展理论也有致命的缺陷,正如缪尔达尔所言:“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是增强而不是减少这种差异”,城乡关系问题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所以,任何强调片面发展某一部门(农业或工业)、地区(城市或乡村)的,而忽视其它部门、地区的发展战略,是不能取得成功的[48]。
(三)协调发展观
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进步,但也伴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片面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只重数量上的发展,不重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城乡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乡村的衰败与贫困构成了城市兴盛的必要条件。
城乡差距如果超出城乡居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不能对这种差距漠视不理。
为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使城乡关系由对立走向融合,逐步将农村地区纳入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轨道,谋求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便成为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的重要课题。
城乡一体化作为城乡协调发展中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为城乡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发展生产力和商品经济过程中,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并从各自的优势出发,谋划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和城乡协调发展以及共同富裕的战略。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乡一体化强调城市与乡村应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促进城乡间的要素流动与商品交换,形成统一的城乡市场,使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源优势。
当然,城市与乡村毕竟分属两个不同的经济地域系统,各自的发展特点各不一样,城乡一体化并不使城乡绝对同质化,而是一种最终的融合发展。
它只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发展思路,指明一个基本的发展方向,最为关键的还是要有具体操作的手段。
为达到这一进程该采取那些步骤,可行性如何?所以,为达到这个阶段,出现了一种新的协调发展观点,即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
城乡网络化发展被视为一个地区城乡有序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也被作为指导城乡发展全过程的基本模式。
城乡网络化,作为一种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它是在尊重城乡经济发展差别性和互补性规律的基础上,以求实现开放性、协同性、关联性和整体优化的网络型发展格局。
城乡网络化发展,主要探讨城市和乡村各种经济活动主体通过关联效应,形成各种网络结构。
下面,我们对城乡网络化与城乡一体化两者的概念进行一下比较分析[1],见表2-1。
表2-1 城乡网络化与城乡一体化概念辨析
比较与辨析 城乡网络化 城乡一体化
发展动因 寻求关联发展 谋求缩小差距
发展特征 内外开放性和竞争性 内有保护性,外有竞争性
结构形态 放射型 板块型
发展宗旨 构建协调发展的组织体系 构建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
发展模式 过程为主 过程与目标并重
作用与功能 竞争协调共存,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外部竞争可变内部协调,交易成本下降
可见,竞争、互补和协调的网络关系正在取代传统的等级制度。
全球和地方性城市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企业组织网络等日益增强,通过网状组织将各种经济活动有机协调起来。
由于大量的网络关联作用,城乡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也日益加深。
网络系统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既是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促进城乡再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基本前提。
城乡网络化发展,就是这些网络系统生成、发展、完善与优化的演进过程。
该模式既从理论上合乎逻辑地得出网络化发展规律,也为城乡协调发展指明了一条具体的操作途径。
理论上具有较强的解释价值,实践上具有一定的规范价值,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二、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人地关系论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不仅给人类提供生存空间,而且还提供各种物质与能量。
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构成了复杂的人地关系[49]。
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同的过程,从原始的自然崇拜、天人合一到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思想,再到现在的人地协调发展,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尤其是工业化以来,过度的资源开发导致环境的恶化,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人口等问题。
从而迫切要求人类反思传统的发展观念,协调好人地关系,走新的发展之路。
对城市和乡村而言,在进行经济建设时,要改变过去不顾资源和环境容量,而盲目进行粗放式生产和毁林开荒等破坏环境的做法,采用一条和谐的发展模式。
由于城市和乡村相互依托,所以也要处理好两者的发展关系。
(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劳动地域分工是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空间进行的一种分工形式,其直接原因是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经济结构、生产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与比较优势,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和个体(地区)效益[50]。
城市和乡村是两个不同的经济地域,在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经济结构、劳动效率等方面的差异和比较优势,两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确定(或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方向;在分工基础上合作使区域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区际之间适当的公平竞争,会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效益的提高;应建立有序的地域分工层次体系,高层次上的地域分工对低层次上的地域分工有指导和制约作用,使地域分工实现纵向上的有序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