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中化学元素对性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中诸元素及其含量与形态对钢的组织和性能有直接的影响。
(1)碳
碳对钢的组织和性能影响极大。
一般说,随着碳含量的增加,抗拉强度、屈服点等增加,而伸长率、收缩率及冲击值等塑性和韧性指标下降,即变硬变脆,焊接性能变差,钢的熔点也有所降低。
另外,碳含量对热处理制度的确定有很大的影响。
图1-1为力学性能与碳含量的关系。
图1-2为各碳钢的冲击试验。
(2)硅
硅在冶炼中的作用是脱氧,为常存的元素。
硅对碳素结构钢的机械性能影响不大。
一般说,随着硅的增加,迁都和硬度提高,而伸长率变化不大。
(3)锰
锰在冶炼中的作用是脱氧和消除硫的影响,也是常存的元素。
锰与硫结合成MnS,防止硫所引起的热脆性。
一般锰的含量是硫含量的20倍以上。
锰除了改善钢的热加工性以外,还可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通常人们愿意用低碳高锰类型的钢作为焊接结构钢,锰含量高,钢的低温韧性就越好。
但锰含量超过1.50%左右时,则钢硬化而延展性变坏。
含锰量大的钢可作为耐磨性高而韧性大的合金钢,如不锈钢、耐热钢、磨具钢等。
(4)磷
磷为有害元素。
中厚钢板的含磷量在0.010-0.035%之间,磷含量高可使抗拉强度稍有增加,但伸长率和冲击值下降,钢变脆,不利于冷加工和焊接,并且易偏析,故应尽量减少磷含量。
磷和铜共存,可提高钢材暴露于大气时的耐蚀性,钢中加入磷0.10%左右、铜0.35%左右,可作为耐候钢。
(5)硫
硫对中厚钢板是非常有害的元素,容易形成硫化物的层状偏析,使板厚方向(Z向)强度和塑性大大降低,用作海洋平台的强约束焊接部件时,往往会引起层状撕裂,因此,这类用途的钢,其含硫量要求降至0.010%以下甚至更低。
冶炼中必须采取有效的脱硫工艺。
硫还容易生产低熔点的FeS,使钢在热轧和焊接中产生热脆裂纹。
(6)铝
铝是为脱氧和晶粒调整而加入的,能与氮结合,消除氮的危害,改善冲击功,且可细化晶粒,有利于淬火和焊接的操作。
但温度达300℃时强度下降,蠕变极限大大降低,还会使碳石墨化而引起脆性,故锅炉钢不应加铝,且限制在0.010%以下。
一般铝含量达0.015-0.025%以上易生产Al2O3非金属夹杂物,降低钢质量。
(7)铌
铌在钢中起碳化物析出硬化的作用,提高了屈服点和抗拉强度。
(8)钒
钒能大大提高屈服点、抗拉强度、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适用于需要淬火、回火的工具钢等。
但钒会使冲击功变坏,故钒含量不应超过0.10%。
(9)钛
钛在钢中形成碳化物,提高抗拉强度、硬度和耐蚀性,但不利于焊接。
(10)硼
硼可提高淬透深度,多用于保证淬透性的调制结构钢,但会降低冲击功。
钢中褚元素及其含量对中厚钢板性能的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适当地
提高碳、锰、硅的含量可提高中厚钢板的强度和硬度,不同程度地降低塑性和韧性。
硫、磷在多数钢中为有害的杂质,但少数特殊钢中却是有益的元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钢的纯净度要求越来越严格,以前只控制碳、硅、锰、硫、磷、氧、氮等元素,现在还要求控制会严重影响钢的韧性和焊接热影响区性能的锡、铅等微量元素。
钢的化学成分是影响钢板性能变化的内因,钢板生产的工艺条件是影响钢板性能的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除了对钢中各元素的功能要有一个定性的了解外,对其含量做基本的数量分析才能不断地提高钢板的质量。
因此,可根据性能的要求,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地选择成分含量来满足标准要求的性能;也可通过不同的生产工艺制度,特别是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及热处理来改善钢板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