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明代美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派:明代前期绘画流派,因创始人戴进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故名。它适应了当时宫廷对南宋院体风格的提倡,在画坛上一度成为主流。浙派师法李、马、夏,笔致粗放,后有吴伟崛起,追随者蜂从。武林派的篮瑛画风与浙派接近,被认为是浙派殿军。
吴门派:明代中叶兴起的绘画流派,与浙派前后偎依达两百余年。吴门为苏州别名,是元四家影响最大的地区。沈周作为吴门画派的领袖,重新倡导文人画,自成一派。后有文征明,使画派阵容更加浩大,势倾浙派,成为画坛主流。它对明中叶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
松江派:明末绘画流派。它是吴门画派的延续,将文人画的创作推向高峰。它包括在松江府(今上海)出现的华亭派、苏松派和云间派,而以董其昌为领袖。在山水南北分宗学说影响下,突现南宗风貌,尤重笔墨情趣,在当时被认为是画坛正宗。
行家:指职业画工,他们按照赞助人的要求进行绘画创作,以绘事作为谋生的手段。它后来被用来泛指宫廷画家,主要是明代的浙派人物。
戾家:相对于行家,指业余爱好者。泛指文人画家,尤其是那些士大夫出身的人,或归隐之士,他们以绘画为寄托,书写个人胸臆。
绘画南北宗:明末董其昌等人提出的绘画理论。它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进行了风格流派的划分,其根据是禅宗史上顿悟与渐悟南北二宗,以此把山水画中水墨与青绿两种风格的创作加以区分。强调前者是文人画的正宗,后者则是行家画的代表,进而“崇南抑北”,标榜文人画。
画谱:包括著录中国画的著作和欣赏与学习绘画的范本。前者如北宋的宫廷收藏目录《宣和画谱》;后者有专题性和综合性图谱两类,在宋元时代,已经有梅、竹、山水等专题画谱,明代木刻版画业发达,出现了《顾氏画谱》、《十竹斋画谱》等多种方法。
造园:指园林的设计与营建。中国古典造园传统以自然山水景观见长,通过山池水石、花卉树木和各种建筑物,表达造园者的审美意图。其原则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借景:造园手法之一。在视野所及处,将园外佳景组织到园内景观之中,称之借景。计成《园冶》把借景作为造园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多种方法。
叠石:指园林中以山石叠筑的假山,形体可大可小,造型变化多姿。造园家以山水画理论指导假山的布置,使山石的构造如同画镜。
水印木刻:中国传统木刻形式之一。先将画稿刻镂上版,再由印工依原画稿的浓淡干湿,以水调墨或赋彩,印纸成画。传统木

刻多为水印复制木刻,现代木刻则以水印创作木刻。
拱花:中国传统水印木刻技法之一。以刻镂好的块版或线纹,不施墨彩,而用压印法使线或块面突出于纸上,呈现凹凸感,如现代钢印的效果。这种技法最早出现于吴发祥《萝轩变古笺谱》,用来表现行云流水、博古纹样等,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饾版:水印木刻技法之一。依画稿的色彩层次将其分割并雕镂成若干小版,随类赋彩,套印成画。因套版形似饾饤,故称饾版。最早再金陵十竹斋画谱中创用,为彩色套印之典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