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_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 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 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 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文学常识
关于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
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
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
离骚(节选)
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课文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赛龙舟
课程导入 使用沙画《屈原的故事》导入课文。
学习目标
1.熟读全文,分析文中的屈原形象。 2.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3.理解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 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2.通假字 错:通“措”,措施。 离:通“罹”,遭受。 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3.特殊句式 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 长余佩之陆离 定语后置
研读课文
(1)研究四个提到“死”的句子,看表达出诗人 怎样的品质?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课文小结
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表达了两层意思:自叙追求 (品德、才能、理想);回顾历史,表明忠心及不为 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从这两层中,很好地表现了屈 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 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写作特色
1.移情:
《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 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 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 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 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2.背诵《离骚(节选)》全文。
谢谢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的决心。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相道”、回车复路,行迷未远。
世俗的背弃法度 政治上的进退出处
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政治上的成败得失、品质 上的善恶优劣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含蓄蕴藉,诗意盎 然。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对国王以夫君相称,称群小为众女,把君臣关系 说成夫妻关系、男女关系,这就是所谓“两性喻”。 在封建时代,君臣之间君为尊,夫妻之间夫做主,两 者平行而相似。诗人以妇人自比,将君王与大臣、大 臣与大臣的明争暗斗和权势起伏用夫妻间的离合悲欢、 感情纠葛作比喻,使抽象的变为具体,让人可感可知 可了解,平添了许多人情味。
2.浪漫主义气息: 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上,在诗中,诗
人尽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 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 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3.象征手法:
王逸评论《离骚》时说,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 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 ;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合作探究
1. 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①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 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②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 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2. 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 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 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尽,待下句补充; 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 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得不到,执着追求,虽九死其犹未悔。
(3)研究《离骚》中的比兴手法及其作用。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以美女自比服饰容颜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象征美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一般说来,香草通常被屈原用来比喻或象征自己的品质 和修养。而美人意象大多是屈原自拟,用以向楚王陈述忠爱 之心和被遗弃的哀怨,即用婚姻爱情来象征君臣关系。用爱 情失败和被离弃的痛苦来象征君臣乖违的事实,使得诗歌有 着更深厚浓郁的抒情意味,更加忧怨悲愤。
布置作业
1.掌握《离骚(节选)》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及 其用法,特殊句式和活用现象,做好积累和整理。
除此之外,《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 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 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 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 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字词
1.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今意: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今意:认为。 浩荡:荒唐。今意:形容广阔或者壮大。
作者简介 屈原
整体感知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 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 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 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 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 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 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 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 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 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
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
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
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
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 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 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 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刚正不阿 疾恶如仇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坚持真理 追求理想
(2)研究“虽九死其犹未悔”“悔相道之不察”, 看诗人悔什么、不悔什么?
悔——相道不察。 未悔——正道直行,追求完美人格。 相辅相成——因为悔,所以迷途知返;迷途知返 的目的是正道直行。
与这种“殉身无悔”的态度相联系的,就是“上 下求索”的精神。“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求索什 么?——能使楚国强盛的明君贤臣、开明的政治和美 好的品德。
文学常识
关于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
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
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
离骚(节选)
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课文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赛龙舟
课程导入 使用沙画《屈原的故事》导入课文。
学习目标
1.熟读全文,分析文中的屈原形象。 2.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3.理解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 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2.通假字 错:通“措”,措施。 离:通“罹”,遭受。 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3.特殊句式 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 长余佩之陆离 定语后置
研读课文
(1)研究四个提到“死”的句子,看表达出诗人 怎样的品质?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课文小结
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表达了两层意思:自叙追求 (品德、才能、理想);回顾历史,表明忠心及不为 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从这两层中,很好地表现了屈 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 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写作特色
1.移情:
《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 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 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 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 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2.背诵《离骚(节选)》全文。
谢谢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的决心。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相道”、回车复路,行迷未远。
世俗的背弃法度 政治上的进退出处
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政治上的成败得失、品质 上的善恶优劣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含蓄蕴藉,诗意盎 然。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对国王以夫君相称,称群小为众女,把君臣关系 说成夫妻关系、男女关系,这就是所谓“两性喻”。 在封建时代,君臣之间君为尊,夫妻之间夫做主,两 者平行而相似。诗人以妇人自比,将君王与大臣、大 臣与大臣的明争暗斗和权势起伏用夫妻间的离合悲欢、 感情纠葛作比喻,使抽象的变为具体,让人可感可知 可了解,平添了许多人情味。
2.浪漫主义气息: 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上,在诗中,诗
人尽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 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 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3.象征手法:
王逸评论《离骚》时说,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 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 ;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合作探究
1. 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①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 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②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 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2. 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 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 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尽,待下句补充; 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 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得不到,执着追求,虽九死其犹未悔。
(3)研究《离骚》中的比兴手法及其作用。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以美女自比服饰容颜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象征美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一般说来,香草通常被屈原用来比喻或象征自己的品质 和修养。而美人意象大多是屈原自拟,用以向楚王陈述忠爱 之心和被遗弃的哀怨,即用婚姻爱情来象征君臣关系。用爱 情失败和被离弃的痛苦来象征君臣乖违的事实,使得诗歌有 着更深厚浓郁的抒情意味,更加忧怨悲愤。
布置作业
1.掌握《离骚(节选)》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及 其用法,特殊句式和活用现象,做好积累和整理。
除此之外,《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 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 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 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 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字词
1.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今意: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今意:认为。 浩荡:荒唐。今意:形容广阔或者壮大。
作者简介 屈原
整体感知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 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 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 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 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 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 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 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 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 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
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
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
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
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 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 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 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刚正不阿 疾恶如仇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坚持真理 追求理想
(2)研究“虽九死其犹未悔”“悔相道之不察”, 看诗人悔什么、不悔什么?
悔——相道不察。 未悔——正道直行,追求完美人格。 相辅相成——因为悔,所以迷途知返;迷途知返 的目的是正道直行。
与这种“殉身无悔”的态度相联系的,就是“上 下求索”的精神。“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求索什 么?——能使楚国强盛的明君贤臣、开明的政治和美 好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