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能源资源管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能源资源管理

第一节能源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自然资源在供人们利用时,都可按物理属性分为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两类。其中,能量资源通常就简称为能源”

它是指赋存于自然地理环境中为人类社会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各种形式能量的各类自然资源,即凡能为人类社会提供热能、光能、电能等能量的资源都是“能源”。

能源就是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矿物质能源,核物理能源,大气环流能源,地理性能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能源资源的分类

能源的种类有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下面是几种最常见的能源资源分类方式:

(一)按是否可以直接利用分类

按照能否直接利用,可以把自然界现存的、不改变其基本形态就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太阳能、风能等;

把需要将一次能源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方可利用的能源称为二次能

源,如电力、煤气、蒸汽等。

二)按人类的利用水平分类

按照人类的利用水平,可以把在当前历史时期和现有科学技术水

平条件下已被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广泛应用的各种能源称为常规能源,如水能、生物燃料、化石燃料等;

把当前受科学和经济技术水平的限制而尚未广泛应用的未来能源称为新能源,如潮汐能、地热能、太阳能等。

(三)按能源的来源分类

按照能源的不同来源,可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能源是指来自地

球外部的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雷电能、海水热能、洋

流动能、波浪动能、生物燃料能等)和非再生资源(如硬煤、褐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油砂等);

第二类能源是指来自地球内部的地热能、火山能、地震能以及核燃料裂变、核聚变燃料等;

第三类能源是指来自地球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能源,如潮

汐能、陨石能和彗星能。

二、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

(一)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

截至2006年年初,全国有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共159 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4种,非金属矿产92种,水气矿产3 种。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 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 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

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

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

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 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 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二)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 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

(三)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

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四)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与世界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未开发的水力资源多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山深谷,远离负荷中心,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性较差,缺乏竞争力。

三、我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环境污染严重我国属发展中国家,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人均能耗低,单位产值能耗大,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约为75%,煤炭等矿物燃料的大量开发利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体而言,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模式。

(二)能源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在对能源资源的利用方面,

我国即人均能源拥有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低,能源开发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以及能源从开采、运输、加工到终端利用的效率低。这就造成了我国能源资源的严重浪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虽有所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主要工业行业单位产出能耗和物耗、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机动车每百公里油耗等消耗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高;能源利用效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效率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低。节约能源资源大有潜力可挖。

(三)稀缺性能源紧张在我国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着稀缺性能源紧张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矿产资源来看,能源资源分布分别与矿产资源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环境、资源丰度的地域差异性以及我国人口分布相脱节。

从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连一条线,该线以东地区集中了我国约90%的人口,而矿产资源则主要分布在这条线以西的山地、峡谷、高原、荒原地区,这不利于人类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第二,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矿山采选中回收综合利用率很低。

我国矿山采选中回收综合利用率在70%以上的矿山仅占2%,综合利用率在50%以上的矿山不到15%,远低于发达国家。

第三,投资调配不均。以2003 年为例,当年政府财政拨款地质勘查费总量约为111 亿元,政府财政拨款实际投入地质勘查工作的费用仅占政府财政拨款地质勘查费总量的22%。我国地质勘查投入结构的不平衡大大削弱了对能源挖掘的经济刺激,在局部地区形成了能源短缺(后备能源不足)与过剩(大量储量闲置)并存的现象,使国家发展的多个环节脱节。

第四,科学技术水平较低,能源消耗较大。按照高端预测方案,到2020 年中国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仍将保持在65 %左右,需求量将会达到28 亿吨,较2003年的煤炭产量高出10 亿多吨。按照低端预测方案,到2020年中国原煤需求量约24 亿吨,较2003年的煤炭产量高出7 亿多吨。如此巨大的需求,在煤炭供应方面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能源使用实际效益差,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异,若不改变这种状况,则难以

改变我国整个能源状况。

第二节油气资源的勘查与开发管理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