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广告与态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罚的、恐吓的、 受罚的、恐吓的、 未受奖励的对象 否定 态度 肯定 需要得到满足 的对象
• 因此,态度的形成和发展直 接依赖于 依赖于人们对得益或受损 依赖于 的知觉和体验。 • 正是这种体验,使得消费者 表现出对特定品牌、企业的 态度倾向。 态度倾向 • 品牌的忠诚度:黄志忠历险 黄志忠历险
丰田危机
认知失调理论( Festinger) 认知失调理论 Festinger)
2
1.35 1.2
1 0 -1 -2 控制组 1美元 20美元 报酬数量与态度改变
-0.45 -0.62 -0.05
-0.25
喜欢此工作 愿意参加类似实验
1美元组: 1、这项工作很无聊,我 不喜欢。 2、我对别人说这项工作 很有趣。 3、我获得了1美元的奖 赏。
二、态度的结构
态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要素,又称态 度的结构。
认知 知觉反映信息 的言语表现
刺激 (商品、广告、 商标、价格、 质量、服务)
态度
情感
关于情感强度 的言语表现
行为
外部行为 的言语表现
• 一般来说,三者是相互协调起作用的。若 三者发生矛盾,有心理学家认为情感因素 发生作用。 • 明知故买
三、态度改变的两种形式
• 改变强度而不改变方向 • 肯定与否定的转变
四、态度改变的经典理论
• 态度改变的理论:说服 说服。说服是大众传播的 说服 一种形式,企业通过媒体广告销售产品, 美国的政客购买报纸广告来兜售自己,公 共组织通过图文传播号召人们提升自身修 养等等,所有这些都希冀于利用大众传播 的消息对他人产生某种影响,导致人们的 某种改变。
肯德基 苏丹红事件
• 肯德基信念承诺篇.flv
蒙牛 三聚氰胺危机
• 危机责任.flv
(三) 价值表达功能
• 体现消费者的价值观念、 生活背景、性格、志趣 以及文化修养等与他人 不同的特征。 • 结合产品的定位和受众
不走寻常路
年轻人 个性 周杰伦 酷的符号
作为世界上唯一专门生产四驱车的公司,路虎 路虎 积极倡导尊贵、奢华的生活方式。基于这一点, 路虎的品牌价值——至尊、纯正、胆识、超然 至尊、 路虎的品牌价值 至尊 纯正、胆识、 和探索精神,始终闪耀在其各款汽车中。 和探索精神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 想方设法设立消费者对自己产品的正确态度
哥伦比亚咖啡的故事
• 态度的形成 态度不是生
来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是个体在家庭、学校和社会 生活中,通过交往接受别人 的示范、指导、劝说而逐渐 形成的。
• Levis 独特个性
一、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社会群体、道德 规范、国家法律、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
第二,消费者知识 消费者对产品信息学 习过程 新强生婴儿倍柔护肤湿巾 新强生婴儿热痱粉 英太青止痛凝胶
第三,消费者的阶层、集体
哈飞民意M408汽车 一汽解放卡车 POLO劲情汽车广告情人节篇
第四、消费者的文化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麦当劳 香港2010 新年 年年 有鱼有鲍
• 贵州的施秉看到的: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 在铁路上看到的:横卧铁轨,不死也要负上法律责任。 • 在河南的国道上看见的:抢劫警车是违法的! • 绝对经典的一条: 一人节扎,全家光荣 • 在浙源至理坑的路上,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路边的农舍上用白漆刷 着: 国家家兴旺,匹夫有责;计划生育,丈夫有责。 • 北京某远郊区: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孩子多养猪! • 湖南某乡政府:结贫穷的扎,…… 上致富的环 • 在去梵净山的路上,贵州铜仁的一个屠宰场的标语:以三个代表指导 我们的屠宰工作 • 安徽,归还农业贷款的标语:人死债不烂,父债子来还! • 镇远火车站外面有个小饭馆,写的对联也很有意思:天不管地不管酒 馆饭馆,哭也罢,笑也罢吃吧喝吧。 • 在山东看到的标语:光纤没铜,偷也没用 • 有一路口有一标语,上书: “投案自首是犯罪” ,大吃一惊之余往 下看还有: “份子的唯一出路”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 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 30年后患癌更重要)。 4.减少选择感 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 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 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 法)。 5.改变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 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
二、态度形成时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态度 的改变
(一) 态度形成时的强度直接影响着态度的 改变
• 消费者所受的刺激越强烈,越深刻,形成的态度 越不容易改变。 • 如:商场购物——与保安争执——被殴打——形 成对商场的消极态度
(二) 消费者态度形成后持续的时间影响态 度的改变 • 消费者态度形成后持续的时间越长,越根 深蒂固,越难以改变;反之亦然。 • 当突发事件影响产品声誉时,应及时予以 解决。
(三)归因理论
• 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和自己行为原因的社 会心理学理论。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在其 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出归 因理论。
• 在海德看来,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 个人。如果在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 么责任;如果在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 结果负责。 • 环境原因如他人、奖惩、运气、工作难易等;个 人原因如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 等。 • 如一个学生考试不及格,可能由于个人原因:他 不聪明、不努力等;也可能由于环境原因:课程 太难、考试不合理等。
• 2、改变情感成分 • 3、改变行为部分
三、消费者拒绝态度的吧表现及转化
1. 拒绝购买态度的表现及原因 2. 拒绝购买态度的转化
2. 群体因素
• • 群体因素包括一定的信仰、目标、组织形式、 信仰、目标、组织形式、 行为规范、成员与群体的关系等。 行为规范、成员与群体的关系 取决于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2. 个人因素
第一,消费者需要 求实需要与社会需要 的双重满足 如汽车、电脑、手机 NOKIA 8210双面香槟金-金色魅力 三星 d508
认知一致性理论
• 研究态度改变和说服的第二种理论倾向就是认知 一致性理论(eognitive。 Nsistency theory)。 菲斯庭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 其典型代表是菲斯庭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菲斯庭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一致性理论的传统观点是:人们总是在努力寻求认 知上的连贯和意义。当然人们发现自己的一些信 念和价值观不一致时,就会努力让他们一致起来, 因此态度的变化是从认知的不协调开始的,认知 的不协调是态度变化的标志(L.A.peplau, D.o.Sears,2004)。
(三) 形成态度的原因其复杂程度影响态度 的改变 • 形成原因越复杂,态度越难以改变;反之 亦然。
(四) 态度的三种结构要素间的关系影响态 度的改变 • 认知情感行为是协调一致还是矛盾冲突的?
(五) 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的紧密程度影响态 度的改变 • 价值观是形成态度的基础 • 价值观通过人们对各种事物的态度得以展 现
学习理论 (learning theory)
• 始于 Carl Hovland及其同事20世纪五十年代在耶 鲁大学的研究工作。这一理论的前提假设是态度 的获得与其它习惯的形成没有差别。人们不仅了 解与各种态度对象相关的信息和事实,而且也学 会了与这些事实相连的感受与价值观。一个孩子 通过学习认识到有一种动物叫做狗,绝大多数的 狗很友好,而且他们大多数是友好的宠物。最后, 孩子会喜欢狗。由此,我们知道这个孩子获得了 与狗有关的认知和情感,而且他学习过程的机制 与其它类型学习的过程和机制是相同的 (C.x.Hovland,1953)。
• 消费者对商品的 态度决定了是否 购买、购买的次 数、频率 • 态度是社会心理 学研究的重要组 成部分
一、态度的概念
1. 将认知、情感和行为 都平等地容纳于态度 之中。态度对任何给 定的客观对象、思想 或人,都具有认知的 成分、表达情感的成 为和行为倾向的持久 体系。(弗里德曼)
• 所谓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一定对象所持有的相 态度 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它由认知、情感 和行为三个要素组成。 • 消费者态度 消费者态度是消费者个体评价或对待客观 外界对象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主要是针 对商品、企业、销售人员、广告、包装、 商品、 商品 企业、销售人员、广告、包装、 价格等心理倾向。 价格
态度的特点总结:
1. 社会性和学习性 印度教授 皮纳克 博士
2. 针对性和主观性 态度有相应的特定的对象 消费者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
3.
稳定性和概括性
丰田门——日系车声誉
4. 金榜性和两极性 肯定否定、积极消极有程度差异 支持反对、远近亲疏 “中间态度”是短暂的
5. 中心性 态度与个人价值观 越趋于中心的态度越难以改变
20美元组: 1、这项工作很无聊,我 不喜欢。 2、我对别人说这项工作 很有趣。 3、我获得了20美元的奖 赏。
• Festinger所指的认知,并不限于态度成分中的三 要素,而是泛指认知成分中的一切思想、观念、 态度、行为等,而消除不协调的方法通常有如下 三种: • 第一:改变某一认知要素,使之与其它要素趋于一 致; • 第二,增加新的要素,改变认知不协调状况; • 第三:强调某一要素的重要性(Festinger,1964)。 因此按照菲斯庭格的理论并结合态度三要素理论, 我们可以断言只要态度三要素中的某个要素发生 不协调,那么态度就容易改变。
三、态度的功能
(一) 认知性功能 • 在态度倾向性的支配下,消费者广泛搜集 信息,了解、鉴别有关商品和劳务的功能、 质量,并评价其对自身的价值大小,从而 为正确制定与实施购买决策奠定基础。 • 因此,市场信息以态度的形式储存起来, 在预先消费行为之前应在消费者脑中建立 良好态度。
(二)效用性功能 • 消费者总是希望利益最大化,对于某种产 品的态度如何,往往看它的效用如何。
wk.baidu.com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策略
• 1. 2. 3. 4. 一、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传播源的可信度 传播载体的可信度 广告人物形象的可信度 广告内容的可信度
广告内容的组织,以下原则
• 把握商品特征,突出重点 • 广告说服时使用正面证据与反面证据结合 • 明说暗示,各得其妙
二、态度改变的具体策略
1. • • • • 改变认知成分。 改变信念 改变权重 增强新信念 改变理想点
• 第五、消费者的个性差异
刻舟求剑心理——曾经在哪儿买到过物超所值的物件,下 刻舟求剑心理 次还去; 不满意度心理——那里的服务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和口碑, 不满意度心理 货物再好也不去; 守株待兔心理——垄断性质的购物场所,价格虽然贵了点, 守株待兔心理 但服务等其它方面还算满意,等到有合适的就买吧; 满意诚信心理——那里的商品、服务质量让人信得过; 满意诚信心理 一见钟情心理——漫无目的,偶然的购物欲。 一见钟情心理
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 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 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 解决的方法: 1.改变态度 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 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 2.增加认知 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 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 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 因此,态度的形成和发展直 接依赖于 依赖于人们对得益或受损 依赖于 的知觉和体验。 • 正是这种体验,使得消费者 表现出对特定品牌、企业的 态度倾向。 态度倾向 • 品牌的忠诚度:黄志忠历险 黄志忠历险
丰田危机
认知失调理论( Festinger) 认知失调理论 Festinger)
2
1.35 1.2
1 0 -1 -2 控制组 1美元 20美元 报酬数量与态度改变
-0.45 -0.62 -0.05
-0.25
喜欢此工作 愿意参加类似实验
1美元组: 1、这项工作很无聊,我 不喜欢。 2、我对别人说这项工作 很有趣。 3、我获得了1美元的奖 赏。
二、态度的结构
态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要素,又称态 度的结构。
认知 知觉反映信息 的言语表现
刺激 (商品、广告、 商标、价格、 质量、服务)
态度
情感
关于情感强度 的言语表现
行为
外部行为 的言语表现
• 一般来说,三者是相互协调起作用的。若 三者发生矛盾,有心理学家认为情感因素 发生作用。 • 明知故买
三、态度改变的两种形式
• 改变强度而不改变方向 • 肯定与否定的转变
四、态度改变的经典理论
• 态度改变的理论:说服 说服。说服是大众传播的 说服 一种形式,企业通过媒体广告销售产品, 美国的政客购买报纸广告来兜售自己,公 共组织通过图文传播号召人们提升自身修 养等等,所有这些都希冀于利用大众传播 的消息对他人产生某种影响,导致人们的 某种改变。
肯德基 苏丹红事件
• 肯德基信念承诺篇.flv
蒙牛 三聚氰胺危机
• 危机责任.flv
(三) 价值表达功能
• 体现消费者的价值观念、 生活背景、性格、志趣 以及文化修养等与他人 不同的特征。 • 结合产品的定位和受众
不走寻常路
年轻人 个性 周杰伦 酷的符号
作为世界上唯一专门生产四驱车的公司,路虎 路虎 积极倡导尊贵、奢华的生活方式。基于这一点, 路虎的品牌价值——至尊、纯正、胆识、超然 至尊、 路虎的品牌价值 至尊 纯正、胆识、 和探索精神,始终闪耀在其各款汽车中。 和探索精神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 想方设法设立消费者对自己产品的正确态度
哥伦比亚咖啡的故事
• 态度的形成 态度不是生
来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是个体在家庭、学校和社会 生活中,通过交往接受别人 的示范、指导、劝说而逐渐 形成的。
• Levis 独特个性
一、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社会群体、道德 规范、国家法律、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
第二,消费者知识 消费者对产品信息学 习过程 新强生婴儿倍柔护肤湿巾 新强生婴儿热痱粉 英太青止痛凝胶
第三,消费者的阶层、集体
哈飞民意M408汽车 一汽解放卡车 POLO劲情汽车广告情人节篇
第四、消费者的文化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麦当劳 香港2010 新年 年年 有鱼有鲍
• 贵州的施秉看到的: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 在铁路上看到的:横卧铁轨,不死也要负上法律责任。 • 在河南的国道上看见的:抢劫警车是违法的! • 绝对经典的一条: 一人节扎,全家光荣 • 在浙源至理坑的路上,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路边的农舍上用白漆刷 着: 国家家兴旺,匹夫有责;计划生育,丈夫有责。 • 北京某远郊区: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孩子多养猪! • 湖南某乡政府:结贫穷的扎,…… 上致富的环 • 在去梵净山的路上,贵州铜仁的一个屠宰场的标语:以三个代表指导 我们的屠宰工作 • 安徽,归还农业贷款的标语:人死债不烂,父债子来还! • 镇远火车站外面有个小饭馆,写的对联也很有意思:天不管地不管酒 馆饭馆,哭也罢,笑也罢吃吧喝吧。 • 在山东看到的标语:光纤没铜,偷也没用 • 有一路口有一标语,上书: “投案自首是犯罪” ,大吃一惊之余往 下看还有: “份子的唯一出路”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 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 30年后患癌更重要)。 4.减少选择感 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 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 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 法)。 5.改变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 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
二、态度形成时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态度 的改变
(一) 态度形成时的强度直接影响着态度的 改变
• 消费者所受的刺激越强烈,越深刻,形成的态度 越不容易改变。 • 如:商场购物——与保安争执——被殴打——形 成对商场的消极态度
(二) 消费者态度形成后持续的时间影响态 度的改变 • 消费者态度形成后持续的时间越长,越根 深蒂固,越难以改变;反之亦然。 • 当突发事件影响产品声誉时,应及时予以 解决。
(三)归因理论
• 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和自己行为原因的社 会心理学理论。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在其 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出归 因理论。
• 在海德看来,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 个人。如果在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 么责任;如果在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 结果负责。 • 环境原因如他人、奖惩、运气、工作难易等;个 人原因如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 等。 • 如一个学生考试不及格,可能由于个人原因:他 不聪明、不努力等;也可能由于环境原因:课程 太难、考试不合理等。
• 2、改变情感成分 • 3、改变行为部分
三、消费者拒绝态度的吧表现及转化
1. 拒绝购买态度的表现及原因 2. 拒绝购买态度的转化
2. 群体因素
• • 群体因素包括一定的信仰、目标、组织形式、 信仰、目标、组织形式、 行为规范、成员与群体的关系等。 行为规范、成员与群体的关系 取决于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2. 个人因素
第一,消费者需要 求实需要与社会需要 的双重满足 如汽车、电脑、手机 NOKIA 8210双面香槟金-金色魅力 三星 d508
认知一致性理论
• 研究态度改变和说服的第二种理论倾向就是认知 一致性理论(eognitive。 Nsistency theory)。 菲斯庭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 其典型代表是菲斯庭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菲斯庭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一致性理论的传统观点是:人们总是在努力寻求认 知上的连贯和意义。当然人们发现自己的一些信 念和价值观不一致时,就会努力让他们一致起来, 因此态度的变化是从认知的不协调开始的,认知 的不协调是态度变化的标志(L.A.peplau, D.o.Sears,2004)。
(三) 形成态度的原因其复杂程度影响态度 的改变 • 形成原因越复杂,态度越难以改变;反之 亦然。
(四) 态度的三种结构要素间的关系影响态 度的改变 • 认知情感行为是协调一致还是矛盾冲突的?
(五) 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的紧密程度影响态 度的改变 • 价值观是形成态度的基础 • 价值观通过人们对各种事物的态度得以展 现
学习理论 (learning theory)
• 始于 Carl Hovland及其同事20世纪五十年代在耶 鲁大学的研究工作。这一理论的前提假设是态度 的获得与其它习惯的形成没有差别。人们不仅了 解与各种态度对象相关的信息和事实,而且也学 会了与这些事实相连的感受与价值观。一个孩子 通过学习认识到有一种动物叫做狗,绝大多数的 狗很友好,而且他们大多数是友好的宠物。最后, 孩子会喜欢狗。由此,我们知道这个孩子获得了 与狗有关的认知和情感,而且他学习过程的机制 与其它类型学习的过程和机制是相同的 (C.x.Hovland,1953)。
• 消费者对商品的 态度决定了是否 购买、购买的次 数、频率 • 态度是社会心理 学研究的重要组 成部分
一、态度的概念
1. 将认知、情感和行为 都平等地容纳于态度 之中。态度对任何给 定的客观对象、思想 或人,都具有认知的 成分、表达情感的成 为和行为倾向的持久 体系。(弗里德曼)
• 所谓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一定对象所持有的相 态度 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它由认知、情感 和行为三个要素组成。 • 消费者态度 消费者态度是消费者个体评价或对待客观 外界对象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主要是针 对商品、企业、销售人员、广告、包装、 商品、 商品 企业、销售人员、广告、包装、 价格等心理倾向。 价格
态度的特点总结:
1. 社会性和学习性 印度教授 皮纳克 博士
2. 针对性和主观性 态度有相应的特定的对象 消费者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
3.
稳定性和概括性
丰田门——日系车声誉
4. 金榜性和两极性 肯定否定、积极消极有程度差异 支持反对、远近亲疏 “中间态度”是短暂的
5. 中心性 态度与个人价值观 越趋于中心的态度越难以改变
20美元组: 1、这项工作很无聊,我 不喜欢。 2、我对别人说这项工作 很有趣。 3、我获得了20美元的奖 赏。
• Festinger所指的认知,并不限于态度成分中的三 要素,而是泛指认知成分中的一切思想、观念、 态度、行为等,而消除不协调的方法通常有如下 三种: • 第一:改变某一认知要素,使之与其它要素趋于一 致; • 第二,增加新的要素,改变认知不协调状况; • 第三:强调某一要素的重要性(Festinger,1964)。 因此按照菲斯庭格的理论并结合态度三要素理论, 我们可以断言只要态度三要素中的某个要素发生 不协调,那么态度就容易改变。
三、态度的功能
(一) 认知性功能 • 在态度倾向性的支配下,消费者广泛搜集 信息,了解、鉴别有关商品和劳务的功能、 质量,并评价其对自身的价值大小,从而 为正确制定与实施购买决策奠定基础。 • 因此,市场信息以态度的形式储存起来, 在预先消费行为之前应在消费者脑中建立 良好态度。
(二)效用性功能 • 消费者总是希望利益最大化,对于某种产 品的态度如何,往往看它的效用如何。
wk.baidu.com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策略
• 1. 2. 3. 4. 一、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传播源的可信度 传播载体的可信度 广告人物形象的可信度 广告内容的可信度
广告内容的组织,以下原则
• 把握商品特征,突出重点 • 广告说服时使用正面证据与反面证据结合 • 明说暗示,各得其妙
二、态度改变的具体策略
1. • • • • 改变认知成分。 改变信念 改变权重 增强新信念 改变理想点
• 第五、消费者的个性差异
刻舟求剑心理——曾经在哪儿买到过物超所值的物件,下 刻舟求剑心理 次还去; 不满意度心理——那里的服务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和口碑, 不满意度心理 货物再好也不去; 守株待兔心理——垄断性质的购物场所,价格虽然贵了点, 守株待兔心理 但服务等其它方面还算满意,等到有合适的就买吧; 满意诚信心理——那里的商品、服务质量让人信得过; 满意诚信心理 一见钟情心理——漫无目的,偶然的购物欲。 一见钟情心理
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 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 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 解决的方法: 1.改变态度 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 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 2.增加认知 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 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 型,有利于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