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如何提出来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谈判终于开启。
周恩来会见了印度谈判代表说“中印两国的 谈判在今天——12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 我们说过要在1953年开展这一谈判,现在 实现了。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 天天好起来,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从新 中国建立时确立的,它就是互相尊重领
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及和平共处的原则。”这个
二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实行全面军事部署; 周边国家认为,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 输出会威胁自身利益,纷纷采取敌对 政策,使中国周边环境严重恶化。中 国迫切需要建立稳定、和平的国际环 境以巩固政治、经济的发展。这也是 五项原则最早出现在处理中印、中缅 边界问题过程中的原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 既适用于发展中国 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 既适用于国家间 的政治关系, 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有利于国家间关系和平发展。当今全球面 临一系列问题,打击恐怖主义、保护环境、 控制传染性疾病、防范金融风险,都需要 国家间密切合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 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协 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 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当时写在红格纸上的竖排记录,就是现在 我们所能看到的中国领导人最早谈及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的记载
4个月后,中印两国达成协议签订了《中 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 商和交通协定》。协定开头 有这 样一 段话:“双方同意基于(一)互相
尊重领土主权,(二)互不侵犯, (三)互不干涉内政,(四)平 等互惠,(五)和平共处的原则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始终是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忠实的奉 行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作为中国 外交的基本准则而载入宪法。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提出后,世界各国首脑都 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甚至连西方冷 战阵营中的领袖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 也在公开场合宣布,可以与社会主义 国家实现和平共处。1972年中美《上 海公报》中也包含了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的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 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至此,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得到了最完整、最科学的表述, 并开始成为中国处理与所有国家关系的基
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 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指出: “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 和中缅关系,它也可以适用于全 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 “美 国如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 迎。”
印度总理尼赫鲁非常赞赏周恩来对亚洲 问题的表态,他委托出席日内瓦会议 的印度代表梅农向周恩来转达敬意, 并希望他在日内瓦会议结束后能到印 度访问,实现两国总理尽早会晤 。 1954年6月25—27日,周恩来总理利用 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访问了新德里。 短短三天内,周恩来在印度与尼赫鲁 进行了6次会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处理中印、中缅 关系的实践过程中提出的 . 1947年独立的印度保留着许多英国殖民 者遗留的在中国西藏地区的特权,他 们关心如何维持特权,并以西藏为缓 冲区保障印度的长期安全。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后,中印关系开 始变得敏感和复杂。 1953年12月31日,历尽周折,中印两国就
wenku.baidu.com
1954年9月,由赫鲁晓夫率领的苏联政府代 表团访华。10月12日两国领导人发表了中 苏两国政府联合宣言,指出:中华人民共 和国和苏联将继续把它们同亚洲和太平洋 区域的各个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关系,建 立在严格遵守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 平共处各项原则基础之上。《宣言》将
1954年10月20日,当来华访 问的尼赫鲁在会谈中兴致勃 勃地提到召开亚非会议问题 时,引起了周恩来的高度重 视,并立刻明确表示:“我 们愿意参加这个会议。”
1955年4月18日上午,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 独立大厦隆重开幕。会议期间,周恩来总 理提出的“求同存异”,不仅表明了中国 代表团的诚意,也为解决亚非之间的某些 分歧提供了有效的办法。4月24日,各国代 表经过反复磋商,终于制定并通过了包括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部内容的关于国与国 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并 写进《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成为《促 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最重要的基本 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由此成为公认 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新中国成立以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 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是主要的外交方针。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注意到国 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使中国的外交方针必须 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转变到“走出 去” 他说:。“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 看来是关不了的!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 苏联也很希望我国能参加国际事务,有欲 关不能之势。”毛泽东十分同意这个看法, 说:“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 出去。”
6月28日上午,在周恩来离开新德里飞 往缅甸仰光之前,中印发布了两国总 理亲自审定的联合声明,郑重宣布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 则。在表述方式上,将以前“平等互 惠”的提法改为“平等互利”。现在 一般都将这一天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提出的纪念日。 6月29日,中缅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 同意将这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
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面临险恶的 国际环境,列宁认为世界历史上必 然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 国家“共存”阶段。他说“今后我 们将用一切力量来维护和平,我们 将不惜做出巨大的让步和牺牲来保 住和平。”因此他提出两种不同社 会制度国家应和平共处的思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一 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成为资本主义 列强瓜分和压迫的对象,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社会性质使得独立自主的国家 主权受到空前挑战。新民主主义革命 运动的胜利实现了百年来中国人民渴 望国家独立统一的愿望,而孕育于这 场革命中强烈的国家独立意识影响着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缔结本协定。”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首次在外交文件上的出现。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以后,美 国积极酝酿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务条 约》以此实现“亚洲人打亚洲人”的 阴谋。为了挫败美国的阴谋,尽早实 现印支和平,1954年4月24日,周恩来 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日内瓦会 议。在4月26日的大会发言中周恩来指 出:“亚洲国家应该负起处理亚洲问 题的责任……所有亚洲国家都有权关 切亚洲大陆的事情,亚洲各个国家之 间的集会磋商,才是解决问题的重要
1955年4月亚非会议期间,各国代表热烈欢迎周总理在会议上的发 言,休息时纷纷找周总理签名留念。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外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一 是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二是与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三是与周边民族独立国家 的关系。对于同第一类国家的关系,新中国采取 了“一边倒”的政策,这些国家也“对新中国采 取了鲜明的热情支持的态度” 几乎没有经过任 何谈,判,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对于美国 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则比较明确选择了 “斗争”的政策。而同与自己有相同或相似历史 经历的民族独立国家建立何种外交关系,成为了 新中国必须解决的复杂问题。“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的提出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开启了中国特 色外交的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