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朝全史》看清朝的历史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清朝全史》看清朝的历史变迁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入主中原并建立的大一统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王朝,清朝统治者为东北的爱新觉罗氏。从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到1912年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历时276年,共有十二帝。清朝灭亡,这也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
在这一时期,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局面得到巩固,中国的版图基本上已奠定,同时君主专制也被发展到顶峰,资本主义萌芽也开始出现。但是清朝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政策、思想停滞,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也使得清朝成为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王朝。
一.满族源流
提及清朝,就不得不说到满族。满族又自称“满洲”(在满语中所指的是“高贵、贵胄”之意),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名族。
(一)先秦时代
在先秦时期,满族的先祖称为肃慎族。
肃慎族,是东北最古老的名族之一。《竹书纪年·五帝纪》中说到:“肃慎者,虞夏以来东北大国也。”虞,即舜帝;夏,即公元前2100年建立的夏朝。也就是说,早在4000多年前,肃慎族人已定居在白山黑水之间(泛指东北地区)。
肃慎族在人种上属蒙古人种,与中国远古居民有着血缘关系。在华夏族共同体形成的同时,肃慎族的共同体也在形成。综合人种学资料、考古学资料和民俗学资料,目前出土的安图人、西团山文化和莺歌岭文化,距今约3000年,相当于西周,很可能是肃慎族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
(二)汉晋时期
挹娄便是肃慎族系在汉晋时期继肃慎称号后使用的第二个族称。公元5世纪以后,改号勿吉。挹娄族称出现于公元前1-2世纪时(西汉),“挹娄”这一词语,关于其含义有两种说法:其一,音近通古斯语“鹿”,为鹿之意;其二,音近满语“叶鲁”,为岩穴之穴的意思。
与秦汉时代相比,挹娄的活动范围仍在今辽宁省东北部和吉林、黑龙江两省东半部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内,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到南北
朝那段时期,挹娄势力逐渐衰落,而与挹娄为同一近亲群体的勿吉势力兴起,虽然史书对勿吉记载见多,但挹娄还是存在的。
(三)南北朝
在前文的介绍中,我曾提到“勿吉”这个词,没错,勿吉便是南北朝时期满族先祖的族称。
勿吉源于诸稽,是“窝集”的转音,满语为“森林”之意,东北人叫“树窝子”。勿吉人,就是林中人。在气候寒冷的东北地区,森林既是人们的好住所,也是他们狩猎、采集的好场所。
南北朝之初,勿吉人在松花江一带定居,一度加入了挹娄族。在长年征战中,挹娄族消耗了本部的实力,难以驾驭旧肃慎地的各个部落。5世纪初,勿吉人踏进了奴隶制的门槛,他们很快取代了挹娄族,成了肃慎文化、挹娄文化的继承者和光大者,从此名声享誉中原。而这一时期的勿吉人也与中原有了更加密切的联系。
(四)隋唐时期
在中国的历史上,隋唐时期属中古时期,从时间上看它承前而启后,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当然这一时期呢,也是中国政治、经济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尤其是唐朝,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唐朝所拥有的先进政治体制、繁荣经济、发达的文化,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甚至是人类文明历史上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而在隋唐时期,满族先祖的族称为靺鞨。隋唐时期的靺鞨已拥有七大部落。其中以粟末这一部落最为强大,然而之后却败于高丽,随后依附于隋朝,逐渐与当地汉人融合,而白山、安车骨等部落则降于高丽。唐灭高丽之后公元696年,当地的靺鞨人和高丽遗民趁契丹人判唐时回归故土,其中由粟末首领大祚荣带领的一部到达了靺鞨故地,建立震国,后又不得不依附于突厥。公元707年,唐招抚大祚荣,双方和解。大祚荣被封渤海郡王,到第三世时,大钦茂被晋升为国王,与唐的关系愈加密切。渤海王国受中原文化影响,逐渐完成封建化,政治经济在不断发展,但从大玄锡开始已然走向了衰微,后被契丹打败,国亡。
(五)宋辽时期
宋辽时期,满族先祖称为女真族。而女真族的形成与崛起则是影响了整个中
国的历史。
辽代时,女真族分布范围较广,不同区域的女真族有着各自的名称,比如生女真、熟女真、鸭绿江女真、完颜部等等。随着女真族的不断壮大,辽王朝感到了不安,不仅派重兵防御,还不间断的打压女真族。
(六)金朝
金朝是女真族所建立的中原王朝。女真建立金国之后,由于自身的不断强大,和不堪辽国的压迫,便开始了伐辽、建金、攻宋的征程。金朝历经十帝,最为鼎盛时期曾一度统治了大半个中国。经过中原文化的影响,金朝汉化明显,政治经济逐渐封建化。
(七)元明时期
元朝时期,大多数的女真人成为汉人,彻底融入了汉族中。而明朝初至明中叶,未融入汉族的女真族被分为三个集团,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女真人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逐步统一女真族,,后努尔哈赤成大汗,沿用“金”为国号,史称后金。努尔哈赤死后,八子皇太极继位,改“女真族”为“满洲族”,满族逐渐形成。
二.清朝的建立
(一)清军入关
皇太极继大汗位之后,于1636年改国号为“清”——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清太宗。1643年,皇太极驾崩,年幼的福临继位,多尔衮为摄政王,掌控权力。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直抵京城,最终解除了明王朝在京的全部武装,明朝灭亡。之后,清统治者改变方针,称为明朝报仇,招降明王朝残余势力,共同绞杀农民起义军。同年5月20日,吴三桂遣人送书,请兵。吴三桂之一举动对于多尔衮而言无疑正中下怀,随后多尔衮以优厚条件引诱吴三桂率众而归,吴三桂同意并与多尔衮通过书信密切联系。由此看出,满汉贵族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军,已然勾结起来。
清朝势力逐步打压李自成农民军,最终被迫退出北京。依旧是1644年,在10月间,福临进驻北京,10月30日,即皇帝位,标志着清王朝统一政权的确立。
(二)各地抗清斗争
满族贵族集团入关后,一方面拉拢汉族的上层,另一方面对汉族广大人民和中小地主采取民族高压政策。在这种民族高压政策下,广大人民成为主要受害者,同时也危及到了汉族和其他民族各阶层的利益。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在全国各地爆发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清斗争,其中以李自成大顺农民军的抗清斗争尤为突出,但最终还是败于清军。
1644年6月19日,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年号弘光。但这个政权毕竟还是太腐败了,清军势如破竹地攻下南京,弘光政权覆灭。紧接着清军南下,南明几个剩余政权不可避免地走上覆灭的道路。
把抗清斗争坚持到最后的是郑成功领导的海上武装。郑成功抗清部队与清朝一直对峙着,在经历了数次的失败后,郑成功决定暂避清军的攻击,把方向转向收复台湾,作为积蓄力量、继续抗清的基地。在收复台湾之后不久,郑成功便病逝了。但抗清斗争并没有就此打住,在清朝,大大小小的抗清斗争此起彼伏。
三.清朝的早期统治
(一)对以满洲贵族为核心的满汉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
1.采取措施维护满洲贵族特权
为了维护满族贵族的特权,清朝统治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贵族垄断,汉族官僚不能参与,不仅如此,清朝在中枢机构中重用满族的贵族和官僚。虽说越到后来汉族官僚不断增多,地位也不断提升,但满族贵族依旧紧抓中枢机构的权力,从而保证满族贵族在政权上的特权地位。
2.笼络控制汉族地主阶级
满族统治者在入关之前已经确定了笼络和利用汉族降官、降将的基本方针。在入关以后,以“复君父仇”来号召,将汉族官僚的怒火转移到农民军身上。清朝统治者还以一系列的措施来表示对汉族前政权的“宽大”和“恩礼”,以此来减缓汉族官僚对新政权的抵触情绪。为了更好地拉拢汉族地主和知识分子,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尊孔活动。通过笼络汉族官僚,清朝统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巩固满族贵族的特权地位,因此,拉拢和压制是相结合的。所以在清朝统治逐步稳固下来后,态度便严峻起来,采取一系列措施压制汉族官僚。
(二)清初的经济政策和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1.清初社会经济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