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中的人口迁移影响因素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学中的人口迁移影响因素浅析

学习了人口学之后,我总算知道了人口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什么是人口学,究竟人口学是干吗的。人口学是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必修课,我对其的了解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我必须要掌握的,也不仅仅是为了要考试。通过学习之后,我渐渐发现了人口的重要性,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国家都有其存在的一定的价值,通过对其的学习,我越来越喜欢了人口学中许多问题,比如说迁移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等。好了,其他的也不多说了,下面我就人口学中的人口迁移影响因素来进行简单的分析一下。

首先呢,我们要明白什么是人口迁移?所谓的人口迁移是指人的居住位置在地理空间中的移动。一般在我国人口迁移可分为两大系统:户口迁移和非户口迁移。户口迁移享有多种保障和福利, 如住房、选择居住地和工作部门的优先权利等。非户口迁移一般来自农村,很少有保障和福利, 必须自己寻找住房、在非国有部门工作等。户口迁移多属计划迁移, 由政府控制; 非户口迁移是决策主体在类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迁移,他们自发的选择迁移, 并自担迁移成本和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日益扩大,对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以及区域关系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进入9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市场化的不断推进, 人口迁移中的户口迁移和非户口迁移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了解了什么是人口迁移和我国的人口迁移问题之后,那么就人口迁移的迁移进行简单的分析。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迁出地和迁入地间的距离。

对于人类发展早期,距离是影响人们迁移行为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交通的不便, 人们一般倾向于短距离的流动, 即使是长距离的流动, 也仅集中在规模较大的工商业中心城市, 对于吸引移民的中心来说, 迁移距离越大, 迁入人口越少。在迁移重力模型和王桂新的无制约引力模型中,人口迁移的数量和迁移距离呈反比。大多数文献表明, 迁移距离与迁移成本成正比,与迁移概率成反比。随着交通的越来越便利,人们迁移的距离也更大了,虽然相对于收入来说,直接支出的交通费并不算多,但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距离仍然是总迁移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变量,距离的增加不仅导致迁移成本上升,同时由于对迁入地的信息了解更少, 也增加了迁移的不确定性和迁移的风险。此外,远离家人和朋友,去适应新的环境,也需要承担很多不便。距离也是以往迁移或亲友迁移的一个参照系,因为以往迁移同样受到距离的影响。对于户口迁移和非户口迁移,距离因素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非户口迁移是不受政府直接控制的,其移动距离取决于经济机会的分布。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地区分布不匹配, 东部地区按人均GNP 增长速度很高, 就业增长也很快,从而吸引了人口自然增长较快的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所以非户口迁移需要长距离迁移。此外,他们还需承担迁移成本和机会成本。对于户口迁移来说, 理论上讲他们按政府计划迁移, 由政府支付迁移成本和安家费用,而且他们对迁入地也有更多的信息。从这一点上看,距离因素对户口迁移的影响应该小于非户口迁移。但近年来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减少了政府直接控制, 增加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权力, 这样增加了近距离的户口迁移。

2,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已人所共识。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经济收入因素对人口迁移产生这样的作用机制:在经济收入水平较低地区的人口向经济收入水平较高地区迁移的情况下,迁出地的经济收入因素将主要作为推排人口迁移的推力发生作用, 迁出地收入水平越低, 推排人口迁出的作用越强, 人口迁出越多, 迁出地收入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水平越强;迁入地的经济收入因素将主要作为吸引人口迁入的引力发生作用,

收入水平越高,吸引人口迁入的作用越强, 人口迁入越多, 迁入地收入因素对人口迁移的

影响作用水平也越强。然而,迁出地的经济收入因素对人口迁移还会产生另外一个作用机制,即激发机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3,产业结构情况

产业结构也会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在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地区, 农村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由于工业和第三产业不发达,剩余劳动力在本地得不到充分吸收,就会向外转移。工业型地区由于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基础,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本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或外

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不同的工业地区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是不同的,相对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来说, 劳动密集型产业最能吸收劳动力,能够容纳很多的人,结果是很多农村人涌入到城市。

4. 失业率

通常情况下, 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当地居民的就业率越高, 在经济转型时期, 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越高,从农村中转移出的剩余劳动力就越容易被吸收, 农村中的

隐性失业也越低。根据菲利普斯曲线,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呈交替关系,我国目前的通货紧缩和大量工人下岗似乎证实了这一点。实际上,失业率和很多因素有关,如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投资水平以及市场化程度等。在实际研究中,可采用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来反映,因为它能较好地反映农村就业不足的状, 该指标也常用来衡量工业化

水平。所以一个省若有较高比例的农业劳动力,则: (1) 有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也就对非户口迁移构成较强的推力; (2) 工业化水平较低,非农就业机会较少。

5,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总人口。

在迁移重力模型中,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总人口是其中的重要变量。一般来说,人口规模由其集聚效应与经济机会相联系,这样总是人口由稀疏地区向密集地区移动。例如人口规模较大的地区对基础服务也会有较大的需求,这类服务在发展中国家通常由非正规部门来提

供最常见的批评是人口变量并无行为学意义,不象收入和就业变量那样。另一个问题是迁移作为人口增长的一部分,若在模型中把人口规模作为独立变量会引起共同偏差。因为中国人口迁移的总规模很小,还不足总人口的1 % , 省际人口并不受迁移决定, 另外经济改革已导致迁移模式由内地净迁入转为沿海净迁入。从这些角度看,中国迁移模型应不会有严重的共生问题。迁入地人口规模应与两类迁移正相关, 迁出地人口规模应与户口迁移负相关,农业剩余作为推力也应出现负相关。

6,人地比例。

人地比变量用以反映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的情况,因为人均耕少,则一部分人口会向土地资源更富裕的地区迁移。通过对新疆、黑龙江等省份劳动力较少外流以及中部农业省份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等情况的分析, 可试着认为在一定范围内,人地比越大,人口外迁越多。

7. 人口的迁移量。

人口迁移量主要是通过社会网络对迁移流向起作用来影响人口迁移的。由于先前迁移的亲友可以为后来者提供信息和其他帮助, 减少迁移风险, 从而对后期的迁移产生影响。但影响的发生和程度对户口迁移和非户口迁移可能是不一样的, 非户口迁移中的“亲友效应”应更为突出。

8. 经济体制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自建国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迁移受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有关政策的深

刻制约,国家有组织的计划性迁移在迁移总量中占了大部分。几十年来,尤其是五六十年代,各级政府部门组织了一系列各种类型的人口迁移。此外, 职工的招收和退休, 兵员的征招和退伍,大专院校的招生和分配,以及干部的调配等等,都是在国家计划下安排的。而且,从50 年代后期开始, 中国实行户籍管理制度, 居民需要获得公安部门的户籍变更许可, 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