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地理八下《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同课异构教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不同区域和珠江三角洲

一、设计思路

依据教学目标,学习重难点和学生实际以及中考说明,力求做到以学定教,改变传统的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试卷题目和练习册题目的分析,课本、练习册、教辅资料的查阅,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分析,使学生巩固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师生的互动,让学生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堂的教学重点、难点不在于具体的知识点,而在于学会借助地图、资料运用对比、联系等各种学习方法、技能,去掌握知识并解决地理问题的学习结果。

四、教学过程

(一)评讲测试卷练习的题目

【学生回答】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回答测试卷里题目的答案,并进行对照和更正。

(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

【学生提疑】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对测试卷中不懂的或较难的题目提出疑问。

【老师或学生解疑】老师或学生解决提出的疑问。

【拓展法或比较法】解决疑问的过程中注重相关知识点的对比和联系。

例:练习题2、既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又是著名的工业基地的是

A.辽中南地区 B.京津唐地区

C.沪宁杭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

答案选D

知识点拓展:复习八年级上册课本P65“中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

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二)评讲练习册《同步训练》的题目

【老师提示特殊题目】老师总结指出练习册《同步训练》参考答案中错误的地方和

为学生提示学习过程中较少接触到的常识问题。

【直观展示法】老师利用多媒体平台直观展示学生学习过程中较少接触到的问题。

【学生提疑】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对练习册《同步训练》中不懂的或较难的题目提出疑问。

【老师或学生解疑】老师或学生解决提出的疑问。

【拓展法或比较法】解决疑问的过程中注重相关知识点的对比和联系。

例:P49练习题33、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沪宁杭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以轻工业为主 B.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C.临近海洋 D.临近东南亚

答案选C

知识点比较:运用比较的方法记忆八年级上册课本P73“中国四大工业基地”的特征和发展因素。

辽中南工业基地:主要特征:我国最大最老的重工业基地。

资源因素: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交通因素:海陆交通便利。

劳动力、市场因素:工业基础雄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

京津唐工业基地:主要特征:我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资源因素: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交通因素:海陆交通便利;

劳动力、市场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

沪宁杭工业基地:主要特征:我国第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资源因素:矿产资源不足

交通因素:海陆交通便利;

劳动力、市场因素:工业基础雄厚,市场广阔;

劳动力素质较高,高新技术水平高。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主要特征: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资源因素:矿产资源缺乏;

交通因素:地处沿海,临近港澳,海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广泛;

劳动力、市场因素: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三)【老师总结】

(四)【作业布置】

五、教学反思

课堂能作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有利于学生创造开放性思维的培

养,由于学生是个性活泼的群体,畅所欲言,互动气氛良好,有助于培养对学科的

兴趣和对课本知识的接受和消化。而因有限的课堂时间,并不能解决所有学生的疑

问,需要课后的进一步辅导。

(下面附:测试卷练习的题目及答案)

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本节教材是自然地理中关于气候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象和问题,并利用所学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降水的分布差异. 认知率

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利用雨量器和量杯等仪器,测出降水量,运用图表资料,说出降水分

布和季节变化规律,学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探讨,小组合作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发展智能. 举例说明

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组织调查降水(本地区)的特点,及与南通生产、生活的关系,关心

家乡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 投入率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于生活. 认同率达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教材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分布不容易理解和归纳,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目标偏离,应

着重在图的阅读分析上下功夫.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南通地区降水资料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录像:降水的各种类型,某地特大暴雨造成的损失.

2、引出问题: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你从中有何感想?

地理新课标要求将学生从科学世界回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创设这一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地理现象,能充分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二)合作交流,分析影响

设置多张小卡片,每张小卡片上都有描述降水的句子,参照第一张小卡片,用实例或者推测的方法,在其他小卡片的空白处写出这种降水状况可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说出两三个方面就值得肯定. 关键是由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阅读图表,自主学习,展开讨论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阅读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回答该

图反映了哪些地理信息.

2、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判断推理世界各地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

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四)绘制图表,提高能力

用资料中给出的降水量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

在以上两个教学情景场中,教师适时启发,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并始终以学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和活动的框架,重视学生的领悟与感受过程,优化深化教学情景,为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留下解决的空间.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