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现代免疫学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标记
将酶标抗体用于免疫组化技术,以HRP标记抗体,通 过H2O2/DAB底物系统被酶分解的呈色反应,来显 示抗原抗体反应部位。 DAB分解产物为不溶性的棕色吩嗪衍生物,经过 OsO4处理后变黑,具有高电子密度,十分适合于电 镜观察。 而且HRP的分子量(40kDa)比铁蛋白(750kDa)将近小 20倍,酶标抗体较易透过经适当处理后的组织细胞膜, 能用于定位细胞内抗原。 但酶反应产物的分辨率不如颗粒性标记物(铁蛋白胶 体金)高。
免疫磁性微粒分离
磁性微粒(MMS) 是以金属离子 为核心,外层均匀地包裹高分子 聚合体的固相微粒。在液相中, 受外加磁场的吸引作用,MMS 可快速沉降而自行分离,无需进 行离心沉淀。 经过特异性抗体包被制成免疫 MMS,与检样中的抗原结合形 成免疫MMS—靶分子(或靶细胞) 复合体,通过外加磁场的作用即 可与其他成分分离开来。再以适 当方式使复合体解离,在磁场吸 引下除去游离的免疫MMS,即 可获得纯化的靶分子或细胞。
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
免疫酶技术就是用酶标记已知抗体(或抗原),然后与组织 标本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如果组织中含有相应抗原(或抗 体),抗原抗体相互结合形成的复合物中所带酶分子遇到 底物时,能催化底物水解、产生显色反应,识别出标本 抗原(抗体)分布的位臵和性质,通过图像分析并可达到定 量的目的。 免疫荧光技术虽已广泛应用于免疫学的研究与诊断,为 免疫病理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另外,酶显色产物具有较高的电子密度,经过适当处理 还可以进行免疫电镜观察
抗体与靶抗原结合之后,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在显微 镜下是不可见的,如将抗体与某种显色剂偶联,抗原与 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就由不可见而成为可见,从而可 以确定组织中是否存在某种抗原。
六、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
免疫电镜技术(Immune electron microscopy, IEM)是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电子显微 镜的高分辨力相结合,在亚细胞和超微结构 水平上对抗原物质进行定位分析的一种高度 精确、灵敏的方法。 特异性抗体用电子致密物质,如铁蛋白、胶 体金等标记后,使之与组织超薄切片中的抗 原结合,在电镜下观察到标记物所在位臵, 即为抗原抗体反应的部位。
双抗体夹心法
此法常用于测定抗原。 将已知抗体吸 附于固相载体.加入待检标本(含相应 抗原)与之结合。温育后洗涤,加入酶 标抗体和底物进行测定。
竟争法
此法可用于抗原和半抗原的定量测定,也可用于测定 抗体。 以测定抗原为例.将持异性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加 入待测抗原和一定量的酶标已知抗原,使二者竞争与 固相抗体结合;经过洗涤分离,最后结合于固相的酶 标抗原与待测抗原含量呈负相关。
免疫组织化学的全过程包括:
抗原的提取与纯化; 免疫动物或细胞融合; 制备特异性抗体以及抗 体的纯化; 将显色剂与抗体结合形 成标记抗体; 标本的制备; 免疫细胞化学反应以及 呈色反应; 观察结果。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是采用荧光素标记的已知抗体 (或抗原)作为探针,对检测待测组织、细胞标本中的 靶抗原(或抗体),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的目的。
ELlSA方法的技术要点 II
用于制备酶标记物和包被固相载体的抗原要求纯度 高,抗原性完整;抗体需特异、效价高、亲和力强, 并具有较高的比活性。 如将抗体IgG用木瓜蛋白酶水解为Fab片段,再与酶 连接,可以减少非特异性吸附,检测效果更佳。 McAb的应用,进一步提高ELISA法的特异性和灵 敏度。使用针对抗原分子中不同决定簇的两种 McAb分别作为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用于双位点夹 心法,简化了操作程序。 通常采用特异性较高的McAb作为固相包被抗体, 与酶标记的多克隆抗体相结合进行检测,结果更为 满意。
(HRP) (AP) (Gal) (GOP)
OPD, TMB PNP NPG PAP
二、免疫印迹技术
免疫印迹(immunoblotting)又称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是一种借助特异性抗体鉴定抗原的有效 方法。 该法是在凝胶电泳和固相免疫测定技术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一种新的免疫生化技术。 将含有目标蛋白 ( 抗原 ) 的样品首先用 SDS— 聚丙烯 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或非变性电泳(Native— PAGE)等分离后,通过转移电泳原位转印至硝酸纤 维素膜或其它膜的表面,然后将膜表面的蛋白质再 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特异性检测。
流式细胞仪
四、免疫微粒技术
免疫微粒技术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合成 一定粒度大小的固相微粒作为载体, 包被上具有特异性亲和力的各种免疫 活性物质(抗原或抗体),使其致敏为 免疫微粒,用于免疫学及其他生物学 检测与分离的一项技术。
作为载体的微粒通常是以某种高分子有机单 体为原料经过高分子聚合方法制备而成。 由于制备材料及工艺不同,现已制成惰性微 粒、活性微粒、磁性微粒及标记微粒等四大 类微粒,数量多达几十种。 将制备好的微粒与抗原(或抗体)经物理吸附、 化学偶联及生物素亲合亲桥联法等方法形成 免疫微粒,广泛应用于各种可溶性大分子物 质的检测、分离与纯化、细胞标记与识别等。 近年来,微粒技术在核酸分子杂交、DNA与 RNA的分离及PCR等研究领域亦显示出广阔 的应用前景。
胶体金标记
七、胶体金试纸条技术
胶体金标记技术 (Immunogold labeling technique) 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 的一种新型免疫标记技术. 胶体金是由氯金酸在还原剂等作用下,聚合成特定 大小的金颗粒,并由于静电作用成为一种稳定的胶 体状态,故称为胶体金。 利用它在碱性环境中带负电荷的性质,与蛋白质分 子的正电荷基团相互吸引而形成牢固结合,除抗体 蛋白外,胶体金还可与其他多种生物大分子结合。
酶标记
胶体金标记
胶体金是氯金酸(HAuCl4)的水溶胶颗粒,如同铁蛋白一 样具有高电子密度,在电镜比铁蛋白颗粒更致密,易于 辨认,定位比酶反应物精确。 胶体金容易和多种大分子物质、包括抗体、A蛋白、凝 集素等结合。 根据制备方法不同,可以得到直径在 3 — 150nm之间的 各种大小的胶体金颗粒;分别使用不同直径的胶体金颗 粒制备标记物,可以在同一标本片上显示两种或多种抗 原物质,即所谓双标记或多标记。 胶体金标记物还可代替铁蛋白作为扫描免疫电镜的标记 物。因此,胶体金成为当前免疫电镜工作者最感兴趣的 标记物。
流式细胞仪的细胞分析原理:
待测细胞被制成单细胞悬液,经特异 性荧光染料染色后加入样品管中,在 气体压力推动下进入流动室。 流动室内充满鞘液,在鞘液的约束下, 细胞排成单列出流动室喷嘴口,并被 鞘液包绕形成细胞液柱,进入流动室。 被荧光染料染色的细胞受到强烈的激 光照时后发出荧光,被荧光光电倍增 管接收,实现了细胞的定量分析。 再通过流束形成含有细胞的带电液滴 而实现了细胞的分选。
基因工程α-2b干扰素的 免疫磁性分离系统的开发
磁铁
免疫磁性微球 α-2b干扰素 细胞裂解液 杂蛋白
免疫微粒技术
收率>80%,纯度>90%, 生物学活性>108 IU/mg
五、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又称免疫细胞化学,是指带显色 剂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 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对相应抗原 进行定性、定位、定量测定的一项新技术。 它把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组织化学的可见性巧 妙地结合起来,借助显微镜的显像和放大作用, 在细胞、亚细胞水平检测各种抗原物质。 免疫组化技术由免疫荧光技术逐渐发展建立起 高度敏感,且更为实用的免疫酶技术。
Western blot method
Western blot analysis
三、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M)能快速、精确地测量 通过检测区液流中的细胞、大分子、乳胶滴或其他粒子。 流式细胞术是应用一个激光和有关的光学检测系统来收 集这些信号以供分析。为免疫学、肿瘤学、细胞遗传学、 病理学、放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 强而有力的手段。 FCM主要可定量分析细胞表面和细胞内抗原,以及对细 胞分子水平的核酸含量的测量,预示各种病理状态下细 胞的生物行为。 FCM是集现代电子物理技术、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技 术于一身的先进科学仪器,开创了荧光技术的又一个崭 新的领域。
抗原和抗体பைடு நூலகம்
ELlSA方法的技术要点 III
常用的酶及其底物 在ELISA法中,用于标记抗体或抗原的酶与免疫 酶组织化学技术基本上相同。但所用底物被酶裂 解后,应能生成可溶性有色产物,适合用分光光 度计(酶标仪)测量光密度值,籍以定量测定样品中 待捡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辣根过氧化物酶 碱性磷酸酶 半乳糖苷酶 葡萄糖氧化酶
免疫PCR体系的组成
免疫PCR体系由待检抗原,特异性抗体,连接分子, DNA和PCR扩增系统。 待检的抗原可以直接吸附于固相(包被抗原), 这一过程与ELISA试验是相同的。 免疫PCR中的特异性是对应于待测抗原,与 ELISA一样,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将影响免 疫PCR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一般均选用单克隆 抗体,这个抗体常采用生物素标记,通过亲和 或叶绿素再结合DNA。
胶体金标记试纸条
胶体金标记试纸条
八、免疫PCR技术 (Immuno-PCR)
免疫PCR是一种抗原检测系统,将一段 已知序列的DNA片段标记到抗原抗体复 合物上,再用PCR方法将这段DNA扩增, 然后用常规方法检测PCR产物。 免疫PCR集PCR的高灵敏度与抗体和抗 原反应的特异性于一体。 其突出的特点是指数级的扩增效率带来 了极高的敏感度,能检出浓度低至2ng/ L的抗原物质,为现行任何一种免疫定 量方法所不及。
第十五章 现代免疫学技术
一、酶联免疫分析技术
免疫技术为检测体液中微量物质的固相免疫测 定方法,称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其基本原理是先将已知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在某 种固相裁体上,并保持其免疫活性。测定时, 将待检标本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步骤与固 相载体表面吸附的抗体或抗原发生反应。 用洗涤的方法分离抗原抗体复合物和游离成分。 然后加入酶的作用底物催化显色,进行定性或 定量测定。
酶联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类型
ELISA可用于测定抗体,也可用于检测抗原。 根据检测目的和操作步骤不向,有以下几种 类型的常用方法。 直接法 间接法 双抗体夹心法 竟争法
间接法
此法是测定抗体最常用的方法。将已知抗原吸 附于固相载体,加入待检标本(含相应抗体)与 之结合。洗涤后,加入酶标抗球蛋白抗体(酶标 抗抗体)和底物进行测定。
ELlSA方法的技术要点 I
固相载体和免疫吸附剂的制备
与固相载体结合的抗原或抗体称为免疫吸附剂。将抗 原或抗体固相化的过程称为包被(coating),由于载体不 同,包被的方法也不同。 使用聚苯乙烯制品为载体一般多采用物理吸附法。除 载体的理化性质外,受缓冲液的离子强度、pH值、包 被时的温度和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用抗原或抗体包被后。固相载体表面往往尚残留少量 未饱和的吸附位点,产生非特异吸附,导致本底偏高。 为此.常用1%—5%BSA,或含5%—20%小牛血清的 PH9.6碳酸盐缓冲液注满凹孔,37℃作用1h,可以消除 此种干扰。这一过程称为封闭(blocking)。
胶乳微粒免疫检测技术
胶乳微粒免疫检测技术是在胶乳凝集定性试验 基础上发展建立的一种非放射性均相免疫测定 法,可以对各种微量的抗原物质和小分子半抗 原进行精确的定量测定。 根据特异性抗体致敏的胶乳微粒,与待测标本 中的相应抗原相遇时发生凝集反应,胶乳凝集 程度与被测物的浓度呈函数关系,由此可测出 标本中待测物的含量。 测定方法主要有粒子计数法和浊度法两种。
铁蛋白标记
铁蛋白是一种含铁23%,分子量约750kDa,直径为 12—14nm的球形蛋白。 其核心是由4个亚基组成的高电子密度氢氧化铁胶态 分子团,外层由24个蛋白质亚单位组成近似球形的 外壳。 在电镜下,铁很容易和其他粒子相区别,显像清晰。 可通过双功能交联剂可与抗体、 SPA 等共价结合; 用于免疫电镜检测的优点是标记物呈颗粒状,分辨 率高。 但其缺点是Fe的分子量太大,难以透过细胞膜和组 织,只适用于细胞表面抗原定位;而且Fe染色标本 只适合电镜检查,不能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