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教学案例(浙师大教育心理学课程材料)

“教育心理学”教学案例(浙师大教育心理学课程材料)
“教育心理学”教学案例(浙师大教育心理学课程材料)

《教育心理学》教学案例

案例1:李小辉怎么了(学习动机)

早上九点,“滴——”第二节上课铃声还未止,高二(1)班班长就急冲冲地跑进办公室,着急地说:“报告老师,李小辉又不见啦。”

寻找李小辉,已经成了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一,他已不知多少次把李小辉从球场、马路、游戏厅“请”回来。每次李小辉都痛哭流涕,信誓旦旦再也不逃课了,但他的每次誓言都落空了。

一提起李小辉,数学老师就不由得提高嗓门:“那孩子,根本是神经病!哪次作业好好做了?别的同学交的是本儿,他可好,一张纸!背面还有语文笔记!上可不是打瞌睡,就是发呆,提问答非所问,哪个同学不是笑掉大牙?上次考试该答题的地方打满草稿,还画了个哭泣的小人。这次考卷除了选择题,什么都没写,角落里蚊子腿一般的几个小字:‘老师对不起,我病了,头很痛,请不要给我零分。’”

语文老师拿出李小辉的作文,只见上面字迹非常潦草。有一篇题目叫《我最讨厌的一件事——上学》里面写道:“……讨厌死了,见他的鬼去吧,把书扔进高压锅里,用小火煮上一天,拿出来再用锤子砸、砸、砸,再浸入浓氨水、浓硫酸、浓硝酸——用棒球棒打,狠狠地打、摔,送入转炉,烧成灰,最后为它拍张照,留作幸福的纪念!”

李小辉的母亲何女士也是一所中学的教师,年年带出三,年年出好成绩,可是一提到自己的儿子,却一筹莫展:“实在不好意思,我教别人的孩子一套一套,怎么教自己的孩子一点法子也没有呢?他上小学时可听话了,一放学就做作业,从不出去疯。一上初中怎么成了那个样子?多好的学校,人人都羡慕。小学毕业,班里只保送了他一个,他怎么就不知道珍惜?我和他爸老跟他讲,小辉你可得争气,回家咱们多自学,上课努把力,不也能跟上去吗?他说什么,没用,人人都比我强,我怎么也争不到第一,努力有什么用?”

李小辉说:“在教室里,我一分钟也呆不下去了。”

但据同学们说:“其实李小辉在小学连续三年评上了三好学生,当时在全市的竞赛中也获过奖。只是在刚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测验中,只排在第21名,他就有点灰心丧气了。他还特别爱看报纸,老买《南方周末》和《北京青年报》。玩电脑游戏,谁也玩不过他。他还爱玩篮球。”

问题与思考:1、您认为李小辉的问题出在哪里?

2、您认为李小辉产生此种问题的可能原因在哪?

3、如果您是李小辉的班主任,您会怎样帮助他?

探讨与分析:李小辉逃课的问题不是靠一次一次地请回来就能解决的,关键的问题在于李小辉讨厌上学,学习动机低下。

李小辉曾经也是个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是什么原因让他变得不爱学习?

首先,李小辉在小学时名列前茅,但在进初中后的首次考试中就失败了,这次失败可能影响

到他的自我效能感,使其对接下来的学习失去信心,进而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困境。其次,学校、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李小辉在小学是爱学习的孩子,即使在高中他还是保持着一份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看报纸,玩电脑游戏、打篮球,在这些方面其实李小辉表现很出色,完全可以针对这些进行引导,使其重新具有学习的信心。但从数学老师的话看出,教师在教育上犯了严重的错误,更使李小辉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可以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特别是利用他爱看报纸,爱玩电脑、喜欢打篮球的特点,巧妙实现动机的迁移。其次,可以采取措施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增强他的自我效能,比如教师提供给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期望成功,并

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将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

案例2:令人头疼的学生(班级管理)

王老师是一位小学一年级的教师,她教的班级特别活跃,但学生不太懂得遵守纪律,提问时经常一边举手一边就回答问题,使得课堂常常一片混乱。她想教学生按照适当的规则来举手发言。

找了个机会,王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当我在课堂中提出一个问题时,你们当中的许多人都举了手,但没有等老师点名,就直接回答问题了。谁能告诉我:当我向全班同学提出某个问题时,你们该怎么做?”小丽的手举到空中,说道:“我知道!我知道!举手并安静地等待!”

王老师叹了口气,她想不去睬小丽——因为这种行为恰恰是她不希望看到的,但小丽却是班上惟一举手的学生,并且你越不理睬她,她就越发使劲地挥动着手,大声说着自己的答案。

“好吧,小丽,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举起手,安静地等您点名。”

“既然你知道这个纪律,那为什么在我点你名之前就大声回答呢?”王老师有点生气。

“我忘记了。”

“好吧。谁能提醒大家一下课堂发言的纪律?”

四个学生举起了手,一起大声说起来。

“一次一个人回答!”“按次序回答”

“当别人发言时不要说话!”

王老师拍了拍手,示意学生遵守课堂秩序:“你们快要把我逼疯了”她说,“我们刚才不是正在讨论应该举手等我点名吗?”

“但是,王老师,”玲玲没举手就说,“小丽并没有保持安静,但你也叫她发言了呀!”问题与思考:1、您认为王老师是否需要教学生按照适当的规则来举手发言?为什么?

2、如果您是王老师,为了教学生按照适当的规则来举手发言,您会怎么做?

探讨与分析:

王老师希望的是改变因直接回答问题而造成的课堂混乱的问题。虽然学生们发言积极,踊跃思考,但没有发言秩序容易造成课堂混乱,进而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因而,进行课堂管理是有必要的。

要建立一种课堂秩序,先要设定一个课堂管理计划及目标,就王老师遇到的问题,首先要明确需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环境。要改变发言混乱的现状,但同时不能形成几乎没有发言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并不一定导致更好的学习。同时还要了解这一阶段学生的发展、成熟水平和具体背景。

在这个案例中,小丽首先违反了规则,而当王老师之后询问为什么不遵守规则时,她的回答是忘记了,这说明学生对这个规则并没有很深的意识,对违反规则的后果也没有清楚的认识。就这一点,王老师首先可以做的是让学生明确地了解教师的态度,即一个学生究竟做了什么错误的行为,这个行为怎样影响了教师的教学,以及教师对这个行为看法的一句清楚、直接、确定的陈述。其次要教会学生发言前要举手的行为,可以就这个行为制定清楚地、具体地指导语,并确信学生知道正确的方式,然后和全班一起练习正确的行为方式。第三,王老师可以正确地提供强化和惩罚。比如在有同学做出了正确行为后,立即给与强化,同时对

小丽的错误行为应首先进行惩罚,使其他同学明白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当然惩罚应该适度。案例3:李老师的教学(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这一周,李老师在他的班级上引入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他让每门课都学得很好的学生给全班同学演示一下它是如何去解决问题的。张玲是她选择的第一个学生,她站起来走上讲台,解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她做得很好,但与此同时,刘奇一直在和其他同学说话,破坏班机秩序,而且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开始讲话。刘奇在李老师面前总是这样,李老师已经警告过他了,这次刘奇又不听话。李老师不许他打扰别的同学演示,把他带到楼道里让他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张玲的解题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李老师问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愿意上台讲解时,很多同学都举手了。

接下来,李老师让一个很擅长自然科学的学生王晶讲讲他正在做的一个关于植物生长的小实验,他是如何确定题目、如何收集材料以及如何着手开始实验的。王晶说话了,但他太紧张,根本讲不下去。王晶是一个害羞的孩子——李老师知道他经常在众人面前不敢开口。但李老师想过,王晶喜欢生物这一门学科,最近又做了一个小实验,他应该能够描述清楚他的基本步骤。但王晶最终还是很窘迫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而且其他同学也变得不敢上前给大家做演示了。李老师又叫了几个学生,但他们都磨磨蹭蹭,或者找借口推辞。

之后,李老师决定帮王晶恢复自尊。他让王晶在自己的座位上回答问题。他说很多学生都害怕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她刚开始教书事业害怕。后来他问了王晶一个关于他的小实验的非常简单的问题,王晶试着回答了。李老师说道:“非常好,王晶!接下来你又是怎么

做的呢?”这是王晶受到了鼓励,李老师进一步称赞他的实验非常好,并对王晶在全校的自然科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很有信心。王晶渐渐对自己的实验谈得越来越多了。

问题与思考:1、您赞成李老师对刘奇的惩罚吗?为什么?

2、张玲上台解题后,很多同学都举手了,为什么?

3、您认为王晶当众给同学做演示失败是由哪些原因造成?

4、为什么在王晶之后其他同学不敢演示了?

5、后来王晶愿意谈自己的实验又是怎么回事?

探讨与分析:在别人做报告时,刘奇捣乱,如果李老师不采取任何措施,可能会影响课堂纪律。李老师采取隔离(或者叫罚时出局)的办法,让刘奇走出教室。这样做就是短暂地将他与所在环境隔绝。隔离也不仅仅是一种惩罚,它一方面可以剥夺对学生来说感到愉悦的社会刺激,另一方面也可移除学生的不恰当行为所受到的奖励,如注意和赞同。隔离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改变行为的方法,但同时要注意隔离的有效性,比如将刘奇叫到楼道上,要确保楼道上没有新奇刺激,否则达不到隔离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还有几种方法,比如告诉刘奇,每打扰一次张玲,就会失去一分钟休息活动时间。

张玲给全班示范她是如何解数学题的,全班同学都看着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是一个社会学习的例子,即通过观察别人示范某种行为来学习如何思考和行动。

李老师接着又叫了一个容易紧张的学生王晶,王晶经常在众人面前不敢开口,只要在全班面前发言,就会感到局促不安,形成了条件反射。李老师一开始对王晶容易紧张的特点估计不足,仍然叫其发言,结果并不成功。其他同学通过观察这个事件也变得畏畏缩缩,他们虽没有直接遭受失败,但从王晶失败的结果中得到学习,因此也不敢上前演示了。

接下来李老师采用了正强化的方法,表扬王晶的成绩,并对他进行一步一步的鼓励,提高了他的自信心,教育中最常用的正强化就是表扬。

案例4:教不会的学生(学习策略)

张老师在一所初中教语文,最近他刚上完一篇课文,要求学生在课后背诵。两天后,当张老师检查背诵情况时,发现平时一位很用功的男同学背不出来,就问他:“回家有没有背过?”男生回答:“背过了阿,背了很长时间呢!”张老师再问:“那你是怎么背的?”男生说“我就是反复地念。”张老师说:“这样当然记不住了,来,我教你一些背诵方法吧,这些方法一定会对你有帮助的。”

接下来的日子中,张老师教给他一些背诵方法,比如抓关键词,联想记忆等等,并选择了一些课文段落,指定他用某些方法去背诵。他背诵得比平时快而且保持时间也比以前长了。张老师就不再让他做这些背诵练习了,认为他已经掌握了这些方法。

又过了几天,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张老师又要求同学们背诵有关段落。这次,张老师信心十足地让这位男同学背诵,可是结果令张老师很失望,也很费解,他还是像以前一样,不能流利地背诵。张老师就问:“你是怎么背诵的?”他低下头,不好意思地回答:“反复读。”

张老师有些生气,就问:“你为什么不用我教你的那些方法?”他不回答,只是沮丧地低下了头。

问题与思考:1、您觉得为什么教不会这个学生?2、您能给张老师什么意见?

探讨与分析:在张老师指定用某种方法时,那位男生能够用该方法,并促进了他对课文的背诵效果。而在正常的学习中,张老师不在明确地告诉他哪篇课文改用哪种方法时,他就不会利用老师所教的那些方法了,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以下原因:

首先,张老师没有了解他所教授的学习方法是否符合该男生的年龄阶段。若该男生的年龄发展水平决定了他只能在有明确的指导下使用那些策略,就会出现上述现象。若想让他独立使用,只能等到他的年龄同策略自发使用的年龄相当时。目前要提高其背诵成绩,只有另选符合其年龄的策略或仍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所教策略。

其次,张老师在进行策略教学时,没有按照有关原则去做。比如,没有明确告诉学生每种策略的适用范围,没有让那个男生独立练习选择恰当的策略,使其没有达到对策略进行迁移使用的水平,导致离开指导就不会选用那些有效的方法。

若属这种情况,张老师可以采取如下的措施:明确讲述每种策略所适用的内容特点,让男生去做相应的练习;学过多种策略后,随机找出有关材料,让其选择背诵方法,张老师再适时地提醒,及时反馈。反复做这种联系,直到这个男生能熟练又准确的选择适当的策略为止。在此过程中,对其正确的选择要给予及时的鼓励,提高他的自我效能水平,增强他对正确使用策略的信心,还要引导其将使用某种方法后的记忆效果同只是反复读时的效果作比较,增强其对策略有效性的认识。

案例5:小于老师的困惑(教学目标设定)

改编自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

在语文教研室里,老师们都在埋头备课或批改作业。一位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小于老师也正在写一节新课的教案。写下课题后,按照常规,第一下内容便应写教学目标。她根据教学参考书中有关本科教学目的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一栏中写下如下两点:

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的能力

2、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写完后,她突然觉得每课都要写这样的教学目标,每课的目标有大同小异,而且写到教案上就算完成任务了。实际上,上课时无非是朗读课文、分析课文、做练习等老一套模式,与写好的教学目标似乎不相干。想到这里,她不禁抬起头来问坐在对面的王老师:“您觉得每堂课都写教学目标有必要吗?您讲课时考虑过教学目标吗?”

王老师听完后笑着说:“教学目标当然是必要的,而且是一定要明确的。我在讲课的时候总是着眼于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目标,我觉得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打好语文知识基础都是非常必要的。”

王老师的话引起另外两位老师的注意。

“我也很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张老师补充说:“但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是更重要的。”

坐在门口的赵老师说:“你们两位的看法我都同意,但我认为,语文课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因此,我力求在每一课的教学中都使学生获得美感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

听到这里,小于老师陷入深思:“语文教学的目标究竟应该是什么呢?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呢?”

问题与思考:

1、小于老师的困惑来自哪里?

2、您认为小于老师该如何解决她的问题?

探讨与分析:

小于老师的困惑首先在于她对教学目标的内涵理解有偏差。她用教学参考书中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所陈述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不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其次,她对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完全不了解,把在教案中写“教学目标”栏当作走过场,实际教学并不考虑教学目标。她甚至公开对教学目标的必要性提出质疑。

再次,她写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之所以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因为她的教学目标在陈述上是含糊不清的,因而不可观察,不可测量,难于操作。

最后,她对教学目标所应包含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缺乏认识。另外三位老师也是各执一端:王老师强调认知领域较低层次目标,张老师注意认知领域较高层次目标,而赵老师认为情感领域的目标最重要。

小于老师要如何解决她的困惑呢?

(1)要真正理解教学目标的内涵。

(2)加强对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

(3)可付教学目标陈述上的含糊性,使教学目标明确化。

(4)在陈述教学目标时,要经常考虑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的多种类型与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题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题(精选) 案例1: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答: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2: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继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等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案例3: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最新)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课程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应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的目的是:开发智能,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和谐的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心理发展机制、特点及规律,掌握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理论与方法,提高自身应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顺利适应学校生活,提高和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努力推进学生健康成才,将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门课程通过理论授课、心理测试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人类健康新理念、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青年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防治等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和基本理论,了解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理解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状态、意志品质、人格特征、品德修养等个体心理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掌握学生时代学习心理的促进、人际关系调试、青春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的维护以及挫折应对方式等适应方面的基本方

法与技能。 三、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模块一说说心理健康(4个课时) 任务一认识心理健康 任务二认识心理咨询 任务三认识心理资讯室 模块二成长的秘密 活动一青春期的困惑(2个课时) 任务一我是谁 任务二悦纳自我 任务三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活动二认识青春期(2个课时) 任务一青春期我们的心理变化 任务二认识我们的青春期心理 活动三花开的声音(2个课时) 任务一认识我们的性心理 任务二正确面对性心理 模块三人际在线 活动一人际交往(2个课时)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修改稿)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教育心理学,英文名称:Educational Psychology 学分:4分 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学时 先修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等相关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本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学科。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促使教师了解自己、了解学生、了解课堂,形成自己对学习、教学的看法,并升华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技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内容。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应当结合专业特点,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努力克服死记硬背个别名词概念和条文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上应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等原则,通过幻灯、录像等各种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授课教师除应吃透教材内容外,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材料,注意本学科的发展,随时修改教材中已过时的内容,并适当介绍一些重要的新进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4学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作用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时期二、发展时期三、成熟时期四、完善时期 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步骤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6学时)第一节心理发的实质及其与教育的一般关系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二、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三、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第三节语言获得和发展的理论与教育 一、强化说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三、皮亚杰的语言发展理论 第四节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理论与教育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二、爱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第三章学习的一般概述(6学时)第一节学习的性质、意义和作用 一、什么是学习二、学习的一般过程三、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四、人类学习的特点 第二节学习与脑 一、影响脑发展和机能的因素二、脑的结构与学习 三、学习、行为问题与脑四、脑科学研究对教学的意义 第三节学习的分类 一、加涅的学习分类二、布卢姆的学习分类三、奥苏贝尔的分类

2014天津中学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课堂群体管理

2014天津中学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课堂群体管理 一、课堂管理 1、定义 课堂管理: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2、功能:制约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 3、影响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直接影响); (2)班级规模(重要因素); (3)班级的性质(情境因素); (4)对教师的期望。 二、课堂群体管理 1、群体 概念: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特点: 第一,其成员具有共同的社会需要或目标。 第二,它具有某种结构形式,使成员处于一定的关系之中,承担各自的任务,相互交往,协同完成活动。 第三,群体成员受共同的规范和心理倾向的影响或制约。 2、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指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3、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4、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第一,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使班内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产生

共同遵守的群体规范,并以此协调大家的行动,满足成员的归属需要和彼此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使班级成为坚强的集体。 第二,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该支持和保护。对于中问型的非正式群体,要持慎重态度,积极引导,联络感情,加强班级目标导向。对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教育、争取、引导和改造。而对于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则要依据校规和法律,给予必要的制裁。 5、群体动力 (1)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教师应采取措施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 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其次,要帮助课堂里的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2)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3)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 (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不仅仅出现在社会生活中,也出现在课堂教学中。 a.吸引与排斥 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人际排斥则是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以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行动对抗为特征。 b.合作与竟争 合作是指学生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必要条件。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量和适度的竞争。

教师考试进城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相同的是,两个孩子都是上小学六年级,都偷拿了同学的10 元钱,不同的是他们遇到的是两个不同的老师和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对于陕西省华阴市黄河工程机械厂子弟学校的小学生王某,他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崔某把他带到办公室,当着另外两个同学的面,将他的头按到墙上,残忍地用锥子在他的右面颊上刺了个“贼”字,以示“训诫”。事发后,王某爷爷到当地派出所报了案,这位给孩子脸上刺字的老师被派出所构留。 而另外一个孩子就幸运多了,当北京市光明小学的王老师知道自己的学生中有人偷拿了学生的钱后,她来到班上,不慌不忙地说:“我知道钱是怎么丢的了,是讲台拿了这10 元钱!”孩子们瞪大了眼睛,王老师笑眯眯地说:“咱们全班每个同学都走过来对讲台说一句话,提醒它改正缺.氛,好吗?”聪明的孩子们立刻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有的说:“讲台呀,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们应当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有的说:“我相信你是一时糊涂,可改正后就是好孩子!”王老师最后总结说:“大家吮得很好!讲台已经知道自己不对了,相信明天它一定会把钱放回原处!”第二天,丢钱的孩子果然在书包里发现了那10 元钱。王老师开心极了,激动而高兴地说:“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是谁拿了钱,可这有什么关系呢?改了就行了。这件事肯定让这孩子记一辈子。” 请运用教育功能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 2、请用所学过的相关教学理论分析下面的案例。 有位老师在上生物课“昆虫的趋食性”这一节时,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楚汉相争中,项羽被刘邦击败,星夜逃跑,当天亮到达乌江岸边时,突然发现,江边有几个黑色大字:‘项羽必亡。’他走近仔细看,黑字全是蚂蚁拼成的。顿时军中一片混乱,他们认为这是天公要灭项羽。项羽无奈拔剑自勿l 了。”这时同学们聚精会神,纷纷猜测其中的道理。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揭开了这个谜。原来是刘邦的军师张良利用昆虫趋食性的道理,黑夜派人用食油和米糖在江边写下了那几个字,招来无数蚂蚁,造成项羽军心恐慌。

1.《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理解幼儿学习与教育的规律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的能力为原则,使学生具备从事幼儿教育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理解幼儿学习与教育规律的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品德。本门课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制约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理解幼儿学习与教育的规律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为导向,根据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设计,把导论、心理发展与差异、学习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等作为教学内容,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实施教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方面的能力,重点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本课程总学时26 课时,各任务分配学时为5-6 课时。 三、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幼儿教育心理方面上午知识和必备的职业素养,为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岗位提供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及掌握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1. 幼儿学习的种类、模式和幼儿学习的特殊性。

2. 儿童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和自我发展的基本特点。 3. 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和折中主义学习理论 4. 幼儿概念、技能和策略的学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学习;幼儿情商、道德与心理健康。 5. 教学中幼儿学习动机与迁移;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与专业发展。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学习“导论”,使学生对这门学科有整体的把握。 2. 通过学习“心理发展与差异” ,使学生为因材施教提供心理学依据。 3. 通过学习“学习理论” ,使学生能够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各学科流派之间的差异。 4. 通过学习“学习心理” ,使学生能够掌握幼儿的概念学习方法及幼儿解决问题的方式。 5. 通过学习“教学心理” ,使学生掌握幼儿学习与迁移及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三)素质目标: 1. 具备良好的学前教育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责任感 2. 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计划组织能力 3. 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具备通过网络、期刊、专业书籍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5. 具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能力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学科分支,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的原理基础和理论概括,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另外,《教育心理学》也指导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进行,具备了极其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作为一门理论与应用兼修的专业课程,《教育心理学》长期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跨专业基础课,是心理学、学校教育、教育管理、电化教育等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各级师资培训的必修科目,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充分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原理和理论,形成结构良好的教育心理学系统知识模块;指导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教育心理现象的理解、分析批判能力和对教育心理学问题开展研究的能力。因而,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必须注重理论原理探讨与实践活动探索的相互结合,为今后的教师职业发展与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教学任务如下: 1、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把握当前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2、培养学生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思维,使其具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课程与内容的设计,熟练掌握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教育与教学技能。 二、选取教材的原则与依据 本课程近几年主要采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莫雷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该教材是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操作性,反映了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与新成果,且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应用操作性。 由于本学科的研究发展迅速,不断产生新的研究成果,同时本课程采用了中英文双语教学,因此本课程的教材还采用了美国Anita Woolfolks主编的《Educational Psychology》(第十版)及其中译本(何先友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该教材被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等近2000所高校采用,是一部经典、权威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在同类教材中版次最高,堪称第一品牌。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强调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相互结合,课程内容反映当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前沿,有助学生把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经典理论和学科发展趋势。具体内容包括十章,共64学时,其中理论学习54学时,实验实践项目10学时。 (1)理论学习内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4学时)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含义、优秀教师及有效教学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版)资料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 填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个性心理系统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等四各方面。 3、人的心理是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 4、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5、在记忆活动中,知识的巩固主要通过(识记)和(保持)这二个记忆环节来实现的。 6、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7、品德的心理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8、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图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9、按照记忆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 10、学生学习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智能的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行为规范的学习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11、动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12、同的教材直观和知识感知方式。就直观对象而言,可以把直观分为三种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13、健康的新概念主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14、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 15、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行为后果而间接产生学习,被称为(观察学习,亦称社会学习)。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班都拉)。 16、教学反思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评价)。 17、教学评价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18、心理学认为,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在于群体背景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 19、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20、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 21、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它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 22、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23、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明确教学目的)、分析任务、(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课程、教学、评定等六个步骤。 24、个体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自我中心期、(客观化时期)、(主观化时期)。 概念 一、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 3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 桑代克以刺激—反应的联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1分)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具有相同的因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1分)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情境与迁移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即产生学习迁移。(1分) 二、教材概括 3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 教材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加工改造,(1分)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知活动。(1分) 教材概括就是加工改造感性知识以形成发展理性知识的过程,也就是理解知识的过程。(1分)

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详)

重庆市忠县职教中心 教师授课进程及课程标准要求 学期:2014年9月-2015年6月班级:2014级学前教育专业 课程:____幼儿教育心理学____ 周学时:_____2____________ 总学时:_____68______________ 课堂教学:____62_________实训教学:____6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邓强翔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1、请各位任课教师必须按学校统一制定的本教师授课进程及课程标准要求编写教案和自编讲义内容。 2、本授课进程及课程标准要求的制定按实际总学时量的80%制定,留有20%的弹性学时量主要用于最基本、反复练习及鉴定考核,由任课教师合理安排。 3、凡含有随堂安排的实验、实训教学,由任课教师视进度,提前一周提出计划,由生产实习处安排落实。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作用主要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需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的年龄

特点、发展趋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问题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原则,来分析探讨学前心理学的规律和方法,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通过工作任务来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将该课程设计成任务引领型课程。 本课程的相关工作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包括:幼儿教育心理学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幼儿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各个方面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关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本课程立足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学前教育岗位职业能力考核标准为知识和技能学习深浅度的衡量依据,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从事幼儿园教学所必须的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知识的教授,结合操作实训,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68课时。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涉及到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 念;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幼儿游戏、运动、认知、社会规范、美感等各个方面发展的规律、特征以及促进发展的措施;关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学习理论、动机理论、迁移理论等基本理论,为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角色意识与职业素养,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和协作的思想品质,树立服务意识,能适应以后出去工作的需要。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大版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版本)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 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 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 组织 (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育心理学习题集(选择题+辨析题+材料分析)超全!

选择题 1.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A)品质。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 2.最近,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这种学习动机是(C)。A.外在远景动机 B.内在远景动机 C.外在近景动机 D.内在近景动机 3.林琳在听课时,经常将学习内容要点以划线的方式在书上作标记,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 A.复述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控策略 D.计划策略 4.赵明能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比如“小张比小李高,小李比小王高,则小张最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赵明的认知发展处于(D)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5.赵毅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独立性,易受同学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和同学们不一致时,往往不能坚持己见。这表明他的认知方式属于(D)。 A.整体型 B.序列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6.在一项暑期夏令营活动中,天气炎热,同学们都感到口干舌燥。此时,小丽会因自己还剩半杯水而高兴,而小悦则因只有半杯水而担忧。这说明情绪具有(D)。 A.主观性 B.感染性 C.客观性 D.两级性

7.小菁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小娜提醒小菁学校规定课堂上不能玩手机,可小菁不听。因此小娜认为小菁不是好学生。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娜的道德发展属于(C)阶段。 A.惩罚和服从 B.相对功利 C.遵守法规 D.道德伦理 8.晓红是韩老师班上的学生,她孤僻、羞涩。当她主动与同学交谈或者请教老师时,韩老师会给予肯定和鼓励。韩老师采用的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A)。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理性一情绪疗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 9.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动作,表现的神经症属于(D)。 A.恐惧症 B.焦虑症 C.抑郁症 D.强迫症 10.某班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以“如何才能让同学喜欢或接纳”为行为准则,该班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B)阶段。 A.自我服务行为 B.人际纪律 C.自我约束 D.反抗行为 11.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C)。 A.无意记忆 B.有意记忆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2.丁力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监控。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属于(D)。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3.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张东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角。”老师又问:“还有其他答案吗?”张东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这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32 学分:2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 一、课程性质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学习理论,掌握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不同内容学习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幼儿学习效率的因素,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效率。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学前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后续课程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幼儿游戏指导》等。 依据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及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开设该门课程。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包括一日生活管理、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等,这些任务都属于幼儿教育范畴,要完成这些任务,掌握幼儿教育心理的原理是必须的。 依据幼儿学习的内容、不同内容学习的心理机制及影响这些内容学习的因素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 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学习理论,掌握幼儿学习的内容、不同内容学习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幼儿学习效率的因素,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效率。与此同时,增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和热爱。 学生应达到的具体职业能力目标: ●促进幼儿知识获得的能力; ●促进幼儿技能形成的能力; ●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能力 ●促进幼儿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学习迁移的能力 ●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能力; ●促进幼儿智力充分发展与合理评价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教材选用与编写应体现专科学生的特点,既要体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又要考虑专科学生的可接受性。在参考以下5本教材的的基础上,作出微调,编制适宜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学习使用的自编教材,见本课程的电子教材部分。 1.《幼儿教育心理学》,陈帼眉,姜勇,2007年第一版 2.《幼儿教育心理学》,林泳海,商务印书馆,2011年修订版 3.《学前心理学》,陈帼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教育心理学》,皮连生,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教育心理学(公共课)考纲

教育心理学(公共课)考纲 考试范围与内容 第一部分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导论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P3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事实):苏格拉底(产婆术);赫尔巴特(意识阈和统觉 团、五段教学法);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P9-P18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P18)和方法(了解) 第二章学习概论 1.学习的实质(P27) 2.学习的分类:掌握加涅的学习结果的分类和奥苏泊尔的学习的分类。举例分 析。(P30-P31) 3.最近发展区(p57)是指个体不能独立完成但在更有能力的同伴或成人的帮助 指导下能够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独立完成水平与成人帮助完成水平) 第三章学习理论 1.行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P34);桑代克的试误 说,学习的三定律(P3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强化原理(P38);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观察学习的过程(P41)。 2.认知派学习论: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P44);布鲁纳的发现学习(P49);奥苏 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含义,类型);先行组织者(P52-54) 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P59); 第二部分不同类型学习的学习过程 第四章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区别与联系(P68) 2.概念学习P71 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教育心理学上的术语, 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的记忆。超过刚能背诵的

程度之后的重复学习。

过度学习有利于识记材料的保持,但是也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不能一味的重复再重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限度的过度学习比刚能背诵的效果好,但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其保持效果不再增加。 如学习四遍后恰能背诵,则再学习两遍效果最好,但再学习效果则适得其反,对人的身心造成危害。 3.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条件P77,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P78 第五章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1.技能的含义P81 2.程序性知识包括: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 3.智慧技能包括:概念(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P71 4.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的学习,(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第六章问题解决和创造力培养 1.问题解决的含义P124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P129 3.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如何培养创造力。 第七章动作技能的学习 1.动作技能的定义,和分类P82 反馈 2.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认知定向,联系形成,熟练操作(自动化) 第八章品德和态度的学习 1.态度和品德的含义,构成成分;品德与态度的区别和联系P90 P93 2.品德学习理论: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P94 3.态度和品德的改变过程,影响条件P98 4.态度和品德的学习的方法(改变的措施)品德不良学生的矫正P100 第三部分影响学习的因素(内) 第九章学习的迁移 1.学习的迁移与分类P167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识记与理解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评价目标】 1、识记课堂管理的定义、课堂纪律的定义和类型。 2、理解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群体动力的要素、课堂气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3、能分析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井说明正确对待问题行为的主要教育对策。 【主要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识记部分 1、课堂管理的定义: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2、课堂纪律的定义: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3、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教师促成的纪律应该包括结构的刨设和体贴。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活动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学生卷入任务的过程,就是接受纪律约束的过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二、理解部分 1、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 (2)班级规模 (3)班级的性质 (4)对教师的期望 2、群体动力的要素 (1)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提高群体凝聚力: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其次,要帮助课堂里的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

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2)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从众。 (3)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3、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 (1)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放任型等三种类型。其中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 (2)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接受、反馈、输入、输出) (3)教师的情绪状态 4、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学生座位的分配)与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教学过程的规划)等,由此影响课堂纪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前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高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历来占有特殊地位,它是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课程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了解研究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了解和研究儿童心理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本课程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以下两方面: 1、0—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2、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能够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根据幼儿园新课改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将来从事前教育事业的学生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需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的年龄特点、发展趋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初步能力,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系统的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2.掌握中外著名的心理学家的经典理论和相关的教学活动。 3.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4.能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三)能力目标 1.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 2.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儿童创设适合他们发展的心理空间。 3.在实际教学中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4.自主学习新知识;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四)素质目标 1.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职业热情和爱心。 3.有转化、传递知识的教学水平和育人的教养能力,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外部和心理环境。 4.通过学习本门课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三、内容标准:

教育心理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大纲

(一)教育心理学。 1.绪论。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成书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至3世纪,此书提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道而弗强,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2四大时期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868年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1908 中国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此时期,学习理论一直是主要的研究领域,主导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基本观点是学习就是刺激余反映之间形成连结的过程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维果斯基布隆斯基鲁宾斯坦 1924 中国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西方注重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60年代初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 1962我国成立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80心理学家潘叔主编《教育心理学》正式出版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教育 狭义:研究学校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包含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育媒体、教学环境 (3)掌握并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观察法:得到的材料是真实的,符合实际的,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一些现象不可重复性

实验法: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从而引起人们的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要求:至少操作一个自变量,随机派选被试进行实验处理,在实验组和一个或者几个控制组之间至少要比较一个因变量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注意问题:问卷题目不宜过多,题目应生动有趣,消除防御心里,加入一些探测性项目,信度和效度 个案研究法:对一人或者一组人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 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关于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整合性认识进行总结,进而寻找其中的规律 2.学生心理与教育。 (1)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基本特征) 阶段性——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地位连续性——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又萌发一下阶段的新特征 定向性与顺序型——发展不可逆性,阶段之间不可逾越 不平衡性——个体在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止时间、到达成熟时期的时间各不相同;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差异性——每个体都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其发展速度、到达最终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不一样,如:早慧早熟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童年期(学龄初期)——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四年级10-11岁儿童思维开始一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少年期(初中时期)心里断乳期、危险期(抽象思维已经占主导地位,出现反省思维,一定程度上仍需具体形象为支柱) 青年初期(学龄晚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课堂管理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来源:山东教师资源网()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 A.重要表现 B.主要过程 C.必要条件 D.辅助条件 2.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民主型 B.放任自流型 C.仁慈专断型 D.强硬专断型 3.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 A.课堂约定 B.课堂行为准则 C.课堂纪律 D.课堂行为

4.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创设的是()。 A.规定限制 B.理解 C.协助 D.同情 5.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三大要素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称之为()。A.课堂结构 B.教学结构 C.学习结构 D.班级结构 6.学生在课堂上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提问时没有人发言等,这样的课堂气氛属于()。 A.积极的 B.消极的 C.对抗的 D.不能确定 7.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 A.群体气氛 B.群体压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8.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

为划定了()。 A.纪律约束 B.方向 C.方向和范围 D.范围 9.班级、小组、少先队属于()。 A.一般群体 B.正式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特殊群体 10.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 A.感情关系 B.心理距离 C.友谊关系 D.互助关系 11.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A.联合群体 B.正式群体 C.松散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2.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教育心理学模拟题(总第二套附答案)

一、判断题 1、洛克最先把实证主义方法运用到了心理学研究中。(A) 2、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内容分,可将问题分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管理问题、自我发展问题。(A) 3、新教师职初的前五年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非常重要。(A) 4、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A)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协调学生的期望,要让期望过高的优秀生不断提高期望值;要让 那些因失败而期望过低的学生适当提高期望值。(B) 6、压力感受具有主观性。(A) 7、认知心理学理论实际上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A) 8、如果教育措施得当,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完全可以打破和超越。(B) 9、非智力因素主要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A) 10、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A) 11、柯尔伯格研究发现,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无关。(B) 12、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往往借助体验式活动,是因为体验式活动有助于个体理性分析的调动。 (B) 13、顺从是一种一时性的态度改变。(A) 14、个案研究法是以个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和研究与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方法。(B) 15、发展社会化是指人的现代化过程。(B) 16、认知者的年龄与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无直接联系。(B) 17、安全依恋的儿童是不会害怕母亲及其他直接抚育者离开自己的。(B) 18、有一半的自杀者有精神疾病。(B) 19、比内智力测验依照发展的顺序排列,每一发展水平备有6个测验试题。(A) 20、问题解决主要是一个认知过程,原有知识对问题解决影响不大。(B) 21、非理性观念常常通过自我对话的方式在个体日常行为中起负面作用。(A) 22、使用心理测验时主要是需要注意信度和效度两个问题,不需要考虑主试的经验。(B) 23、艾森克人格问卷分别有成人和幼年(青少年)两种版本,可以分别测试两个群。(A) 24、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理论中,认为集中思维因素有126种。(B) 25、在心理学研究中,心理过程是指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也即人们常说的知、情、意。(A) 26、掌握学习法表明,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教学,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学习。(A) 27、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纯粹是思辩性的,没有任何实验基础。(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