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3.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意象”说、“滋味”说、“物感”说、“象外”说、“妙悟”说、“童心”说、“性灵”说“神韵”说、“意境”说、“出入”说。

4.亚里士多德:“净化”说立普斯:“移情”说克罗齐”直觉”说康德:

审美态度说弗洛伊德:“无升华意识”说

荣格“原型”说

5.文学社会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久远的渊源,中国古代可以上溯到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在西方,文学社会学的初坯可以追溯到18世纪意大利学者维柯。他在其社会学著作《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并以古代希腊社会研究的成果来考察荷马及史诗创作,从而开创了把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

6.法国的艺术理论家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1.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六个基本观念:

(1)艺术活动论

(2)艺术交往论

(3)艺术生产论

(4)艺术反映论

(5)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

(6)人民文学论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1.恩格斯:“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即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与物质经济基础的联系具有间接的性质)

2.德谟克利特:“艺术模仿自然”说

3.中国古代的“感物说”,就强调天人合一、物我相通,但这并不影响很多文论家对世界的强调。

4.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讲“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5.《尚书·尧典》:“诗言志”

6.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钟嵘在《诗品序》中也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7.苏珊·朗格指出:“一个艺术家表现的是情感,但并不是像一个大发牢骚的政治家或是像一个正在大哭或大笑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艺术家将那些在常人看来混乱不整的和隐蔽的现实变成了可见的形式,这就是将主观领域客观化的过程。”(理解其意义)

8.作者在作品表达上的创新,不只是一个作品是否“好看”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新的观照事物、观察人生的方式。

9.吴天绪讲三国演义(如何理解?)

【吴天绪说书时如果真要模仿张飞吼声,无论是像或不像效果都未必好。所以他通过手势、表情来暗示,以无声状有声,让听众在内心中感受到那雷霆之吼。这种表达形式极大地增强了说书的艺术表现力】

10.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美国兰塞姆:文学本体论

11.西谚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古语也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沽”,这些都触及了读者阅读的再创造性质。

12.文学活动的发生:

(1)巫术发生说【英】弗雷泽《金枝》

(2)宗教发生说【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

(3)游戏发生说

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席勒

(4)劳动说

13.影响文学活动发展的因素:

(1)社会风气说

(2)时代变化说

(3)理念说

(4)模式循环说(弗莱)

14.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的表现及原因。

表现:

(1)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

(2)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的俄国。

原因:

(1)经济的、物质生产的活动的发展水平会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

(2)影响文学发展的除了经济基础以外,还有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观念以及一些涉及文学发展的制度、政策、设施,他们甚至会对文学发展产生更直接的影响。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1.文学是什么?它被视为美的“语言艺术”,包括诗、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等样式。

2.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最初并不是指今天所谓的“语言艺术”或“美的艺术”,而是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

3.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的审美含义的脱颖而出,在中国大致是魏晋时期(3世纪至6世纪),在西方则是16世纪至18世纪。

曹丕的“诗赋欲丽”是把诗赋的语言形式美提到了首位。

1747年,查理斯·巴托作出区分:诗与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之中。

3.决定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是什么?

(1)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

(2)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

(3)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

(4)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4.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理解性把握)

5.话语: 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6.把文学不是简单的看作语言或言语,而是视为话语,正是要突出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具体社会关联性、与社会权利关系的紧密联系。

7.语境的特点

8.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

9.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含蓄和含混(怎样理解两者?两者的特点?)

含义:

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特点: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